由於農戶土地被徵用,而造成了失地,本來賴以生存的土地就沒了,如果政府沒有幫助這部分農民就業,造成失業問題,那麼下場是很悽慘的。對於農民朋友來說,本來文化水平相對偏低,並且技術方面又較為缺乏,一旦失業、失地,基本上就相當於斷了生活來源。而政府徵用土地的補償金也不是特別豐厚,總不能依賴於補償金度日吧,那麼對於這種情況的農民朋友有什麼政策性的補貼呢?下面一起來看一下。
第一項:對失去或退出宅基地的補償
目前國家對於自願退出農村宅基地的補償政策沒有統一標準,咋實施過程中還是根據地方由地方政府主導制定相關補償政策。按照目前所實施的情況,大多數農戶在自願退出宅基地後可以獲得一次性10萬上下的補償費用。
第二項:對退出承包地的補償
目前已經有一些地區開始對土地承包實施有償退出的政策,如果農戶願意自主放棄土地承包,政府會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不過這個也沒有固定標準,可以說還在試行當中。從目前試運行的情況看,大概補貼標準為一畝5萬。
第三項:對失地農民養老金補貼
對於45周歲以下男性及40周歲下女性,政府採用勞動培訓再就業的方式解決就業問題。對於養老保險金部分政府給予一定的優惠。對於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的,在失地當月起不再繳納保險費用,直接可以領取養老保險金。
對於男性在45-60歲之間,女性在40-55周歲的失地農民,年繳費額度是100-800檔次,其中政府交納50%以上,集體交納30%,失地農民個人負擔20%。
補貼費用
補貼政策方面依據被徵收土地面積的不同,補貼標準方面的發放也有所不同
1.被徵地30%以下(不含30%)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10元;2.被徵地30%—50%(含30%)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32元;3.被徵地50%—70%(含50%)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64元;4.被徵地70%(含70%)—100%以下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97元;土地被完全徵收(即100%以上)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129元。
隨著近些年來城市的不斷擴張,城郊區域農戶土地被大量徵用,而很多農民朋友又不能及時解決就業,或者就業再下崗。大批農民變成了既沒土地又沒工作的邊緣社會群體,如果政府不能給予充分的制度保障,那麼將會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一大不穩定性因素。希望政府可以在就業及補貼等方面對這一人群特殊的照顧,及時解決問題幫扶到家。
歡迎評論區留言或者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