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
「你有什麼可豪橫的?」最近,「豪橫」這個詞火了。最先是來自電視劇《新世界》,之後在網絡快速傳播,成了最新的網絡梗。
「5L豪橫奶茶」,來自網絡。
這個詞怎麼用?比如,疫情隔離期間,奶茶店推出了5L裝奶茶叫「豪橫」;叫外賣點了整本菜譜,叫「豪橫」;蠻橫拒絕防疫檢查,也被叫「豪橫」——感情色彩既有褒義、也有貶義。
來自網絡
也有不少吃瓜群眾表示,「第一次聽這個詞」。甚至不少北京人也撓頭,表示這詞兒平常怎沒聽過啊!
【這個詞古代不罕見,有褒義也有貶義】
在《漢語大詞典》中,豪橫有三個義項。一、強暴蠻橫。二、豪放、爽朗有力。三、性格剛強有骨氣。
《漢語大詞典》
在古籍中,這個詞其實不罕見。
首先是描繪豪邁豪放、意氣風發(褒義),唐宋詩歌中很常見。
比如宋代劉子翬詩《出郊》:「平生豪橫氣,未老半消磨。」歐陽修《答資政邵諫議見寄二首》:「豪橫當年氣吐虹,蕭條晚節鬢如蓬。」
豪橫的古人
其次指肆無忌憚、霸道跋扈。(貶義)
唐代《明皇雜錄》:"祿山豪橫跋扈,遠近憂之。」說安祿山橫行囂張。
明代《菜根譚》中說:「畏小民則無豪橫之名」(敬畏百姓,就不會有「豪橫」的名聲)。
清代《嘯亭雜錄》:「明太傅擅權時,其巨僕名安圖,最為豪橫。」說康熙時大學生明珠的管家安圖驕橫。
豪橫的意思一是豪邁有力,一是霸道蠻橫,有貶義有褒義,都是自古就有的用法。
【北京話裡指剛強、豪邁,到了網絡裡又增加了含義】
在今天北京方言中是什麼意思?據徐世榮著《北京土語辭典》(北京出版社,1990年):「形容硬漢不屈服的氣概,是讚詞。北京話不用豪橫表欺人的強橫之意。」可見「豪橫」在北京方言中其實是褒義詞。即《漢語大詞典》中義項三。
在多個版本詞典中,「性格堅強」這一義項也標註是「方言」詞彙。
老舍的筆下記錄了老北京風俗人事,《四世同堂》中有這句:「他豪橫了一生,難道,就真把以前的光榮一筆抹去,而甘心向敵人低頭嗎?」這裡的「他」是棚匠劉師傅,是個會練拳耍獅子的江湖人。這裡的「豪橫」就是《北京土語辭典》中的意思。
《新世界》的歷史北京是老北京,很多角色都提到這個詞。徐天說柳爺豪橫,金海說徐天豪橫,小耳朵說金海豪橫。
這個詞在網絡上紅了之後,流傳之中,有了「霸氣、牛」等新的含義。比如開頭提到的桶裝奶茶,這個詞給人霸氣、有氣場的感覺。
這個詞從北京方言變成網絡詞彙後,在原有含義的基礎上,網絡賦予了這個詞新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方言其實很「文言」】
「豪橫」在古代作為一個常用詞,到今天只北京話裡還在用。這種古代詞彙在方言中保留生命力的現象,並不罕見。而且,仔細考察下這些方言詞,其實很雅。
漢語九大方言區
不同方言中有獨特的歷史地理詞彙。比如江蘇溧陽話裡的『躞蹀』一詞,與2000多年前的《楚辭》裡「踥蹀」是不同寫法。溧陽所在的江蘇南部,以及上海、浙江、安徽南、江西東北、福建西北,漢語方言板塊中屬吳語區。
吳語中,喝茶會說「吃茶」(吃茶),這也是古代的說法。如《紅樓夢》:「你都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不給我們家做媳婦。」
王熙鳳對林黛玉說:「吃了我們家的茶」
粵語和客家話中,我告訴你「我話你知」,話作為動詞,表示「說給」的意思,也是古漢語的用法。
河南話中,「你往嘴裡茹的啥?」「茹」是吃的意思,今天成語有「茹毛飲血」「含辛茹苦」就是這個用法。
所以,不要覺得方言土了,你靠近看,方言也可以很雅。
【方言如何容易成為熱詞】
「豪橫」這個詞的流行,體現了方言詞的特色。方言是活生生的語言,生動、特別能表現人的個性。比如疫情期間武漢大嫂以「漢罵」火了。
《昨天今天明天》中留下了「海外那旮嗒挺鬧心,美英合夥欺負銀(人)。一場大水沒咋地。」等經典臺詞。
可見,方言中很多詞語具有很強的表現力,特別能代表某一典型人物的個性,具有很強的傳播力。
《東北一家人》
最有代表性的是東北話。經由上世紀90年代東北情景喜劇和趙本山等人的「推廣」,東北方言流行廣泛。其中「墨跡」「虎」「你瞅啥」「槓槓的」等詞再就傳遍全國了。
網絡時代,方言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