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高處不勝寒的科學原理嗎?和溫室效應有關

2020-12-15 科學拾遺

在中國古代,古人很早就知道海拔越高,溫度越低的道理,很多詩人甚至根據這個現象寫了很多詩篇,最著名的就是蘇軾,在他的《水調歌頭》裡面就有高處不勝寒的詩篇,白居易也在他的《大林寺桃花》中寫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盛開。

為什麼山寺桃花開得那麼晚?因為山上高啊,高就意味著溫度低,挑花自然開得晚。事實上,如果你居住在山區,很容易就會發現,河邊的水果永遠最早成熟,而山上的往往都是最晚,這些都是海拔越高,溫度越低的事實,我們也習慣了。

但是,認真思考,你就會覺得奇怪,海拔越高,意味著離太陽越近,儘管近不了多少,但怎麼說也不應該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才對,至少應該是低海拔和高海拔的溫度差不多。但是為什麼低海拔的溫度反而比高海拔的溫度更高呢?是什麼導致的?有什麼科學原理?

有人猜想,高海拔和低海拔最大的差距就是大氣壓,溫度是不是與氣壓有關呢?然後他們聯繫實踐,發現在給輪胎打氣時,輪胎會越來越熱,於是他們如獲至寶,認為抓住了關鍵,於是斷言,氣壓高的地方溫度低,這就是海拔越高溫度越低的原理。但事實上是如此嗎?其實高處熱的時候也很熱的,有句俗語是這樣的,早穿棉,午穿紗,挨著火爐吃西瓜,從裡面我們可以看出,海拔高的地方也可以很熱,這貌似和氣壓越高溫度越低相違背了。

事實上,高處不勝寒另有原因,不是簡簡單單的氣壓關係。我們知道,陽光直接照射地球的時候,大氣會擋住部分陽光,而海拔高的地方空氣稀薄,所以得到的陽光自然就最多,因此在這種時候海拔高的地方往往就更熱。但地球不光接受太陽光,還會輻射能量出去,在海拔高的地方,由於空氣稀薄,自然不可能阻擋多少能量,但在海拔低的地方,氣體密度大,自然就能吸收更多的地球輻射能量。這也就是海拔低的地方溫度高,而海拔高的地方總是溫差大的原因,但這不是唯一的原因,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溫室效應,你沒有看錯,我們都知道溫室效應的可怕,而地球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是二氧化碳和甲烷,二氧化碳的相對分子質量比氮氣的大,所以二氧化碳在地勢低的地方含量比較多,再看甲烷,雖然它相對分子質量小,但它產生的環境非常特殊,所以也是低洼的地方比較多。除了溫室氣體本身的原因,還有就是地勢低的地方,人類和動物往往會更多,而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是呼吸作用和燃燒等,因此,人和動物越多就意味著二氧化碳越多,溫度也就越高。

所以,高處不勝寒的科學原理就是高處的溫室氣體往往比較少,但也有例外,比如臭氧層,因為臭氧的關係,儘管海拔夠高,但溫度一樣不低。

相關焦點

  • 既然熱氣上升,為什麼還會「高處不勝寒」?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在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中有一句寫道「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裡點明了一個科學小常識——海拔越高氣溫越低。「高處不勝寒」所說的高處的溫度,是指空氣、大氣的溫度。對於高處溫度低的現象有一個直觀的說法,即高度每上升1000米,氣溫就要下降6攝氏度左右,因此我們坐飛機的時候,飛機艙外面的溫度能達到零下50攝氏度之低。 熱空氣不是會向上走嗎,為什麼高處還是那麼冷?
  • 為什麼人類知道溫室效應的危害,卻避免不了
    現在才農曆三月,中午的溫度就像以前的農曆六月一樣酷熱,這其中的原因必定與全球變暖有關,而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就是溫室效應,從整個地球來看,地球每時每刻接收到的能量遠遠高於地球輻射出去的能量。至於溫室效應的危害,相信每個人都能說出不少,直接的危害就是溫度的不斷升高,導致地球上的環境越來越不適合人類居住,因為對於低溫,還可以穿保暖衣,而對於高溫,有散熱衣嗎?而且溫度的升高,導致南北極甚至高山上的冰川融化,從而讓地球上的海平面提高,人類的很多沿海城市就會變成水下城市。
  • 溫室效應也能讓海平面降低?
    全球變暖是當下的熱門話題,而造成全球變暖的原因是溫室效應。自從人類進入工業時代以來,已經向地球大氣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的數據,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了40%以上。工業革命開始時二氧化碳的濃度為228ppm,而目前的二氧化碳濃度為440ppm以上。
  • 宇宙也有「溫室效應」?研究發現它在不斷升溫,和人類有關嗎?
    如今,伴隨著人類的活動影響,地球的平均氣溫正在不斷上升,「溫室效應」也成為了一個不斷被提起的話題,畢竟它和人類的未來息息相關。但是,前段時間,伴隨著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科學家團隊的研究,竟然發現不止是地球,宇宙的平均溫度竟然也在不斷升高,宇宙正在時間的推移中越來越熱,難道也受到了地球「溫室效應」的影響嗎?宇宙也有「溫室效應」?
  • 你不知道的溫室效應的危害!還不快快行動!
    溫室效應這個詞,似乎已經被提出了將近數十年。大家對溫室效應的危害可能只停留在氣候變暖的影響,可是大家不知道,溫室效應不僅影響了全球氣溫,更是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和方方面面。這不是駭人聽聞,所有溫室效應的危害都是有科學依據的,科學在證明著它的影響有多麼巨大。下面我們來一一看看。
  • 溫室效應是造成氣候異常的主要原因?那溫室效應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們知道近一兩百年來全球很多地方陸續出現了氣候異常的現象。氣候異常包括溫室效應和極端天氣等,溫室效應導致了全球變暖,而極端天氣常常會導致一些氣象災害的出現。今天我們主要說說溫室效應是怎麼回事。一、溫室氣體提到溫室效應我們就不得不說人類活動了。自從進入了工業社會,生產力大發展之後,由於化石燃料煤、石油等的大量燃燒(還有汽車尾氣的排放,森林面積的減小等),都使得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快速增加。
  • 到底什麼是溫室氣體和溫室效應?
    編譯 七君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M15-162b-EarthAtmosphere-CarbonDioxide-FutureRoleInGlobalWarming-Simulation-20151109.jpg大家天天都可以在新聞裡面聽到溫室氣體和溫室效應這兩個名詞
  • 地理乾貨丨常見的地理效應之溫室效應與陽傘效應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其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已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溫室效應的影響 氣候影響 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導致大氣對紅外輻射不透明性能力的增強,從而引起由溫度較低、高度較高處向空間發射有效輻射。這就造成了一種輻射強迫,這種不平衡只能通過地面 對流層系統溫度的升高來補償。這就是「增強的溫室效應」。
  • 海洋溫度突破歷史記錄,遠古病毒起死回生,溫室效應會毀掉地球嗎
    這一切皆歸咎於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又稱為花房效應,簡單來說,是指太陽以短波輻射把熱量傳送至地面,地面又以長波的方式把熱量反射出去。這本來是一個非常正常的操作,但是隨著溫室氣體的增加、氟利昂的大量使用以及臭氧層空洞面積的增大,溫室效應的增強速度亦超乎了我們的想像。在此影響下,全球氣溫不斷升高,對於人類的日常生產和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
  •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用森海塞爾HD800S體驗什麼叫高處不勝寒
    因此工程師們先想到了因為掩蔽效應。在聽覺中,較為強勢的樂器很容易將較弱的聲音掩蓋,從而錯過音樂中的部分細節。在IE800上,通過導向孔設計避免了雙腔體產生共鳴,出現不必要的峰值以保留聲音的原滋原味。類似的技術同樣納入HD800S,通過吸收器技術吸收共振能量,確保頻率特性在不增加的前提下,即使是最細微差別的聲音都可以通過音樂器材聽到。
  • 可怕的溫室氣體
    可怕的溫室氣體2017-11-20 15:08 來源: 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溫室氣體除了二氧化碳以外,還有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六氟化硫以及全氟碳化物等。我們來看看溫室氣體這個大家族都有哪些成員吧。1.甲烷 甲烷是另一種主要的溫室氣體,廣泛存在於天然氣、沼氣、煤井、油田之中,火山噴發、溼地腐爛、農作物堆肥、反芻動物消化代謝以及人類的一些活動都會產生甲烷氣體。甲烷的溫室效應就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
  • 科學家認為這與溫室效應有關
    在天文學上,科學家又將極光稱為「夜光雲」,許多科學家都在研究夜光雲的形成原理。美國航天局的天文學家認為,夜光雲實際上並不是地球上的雲,它的構成成分基本來自外太空。夜光雲之所以能夠發出絢麗的光輝,是因為組成夜光雲的是一些冰晶組織。這些冰晶在空中會受到大氣中塵埃的撞擊,有些經過撞擊後會發生燃燒,經過了太陽光的照射之後就會反射出各種顏色的光,這就形成了夜光雲。
  • 溫室效應竟然是騙局?罪魁禍首難道不是它?看看專家怎麼說
    溫室效應竟然是騙局?罪魁禍首難道不是它?看看專家怎麼說文/學妹說科技在環境汙染日益嚴重的今天,相信大家都聽過「溫室效應」這個詞,也有非常多的人被告知:溫室效應是人類對環境保護的忽視造成的,號召人們低碳生活,保護樹木等等···漸漸的也有人站出來說所謂「溫室效應」是個騙局,這個鍋不該人類科技的發展來背···輿論引導著人們產生爭議,但人們真的科學了解該效應的形成嗎
  • 昂首千丘遠,嘯傲風間;堪尋敵手共論劍,高處不勝寒。風叔帥氣!
    一句詩號「昂首千丘遠,嘯傲風間;堪尋敵手共論劍,高處不勝寒」訴說了多少高傲與霸氣。但是從我真正粉上風叔的那一刻,還屬風之痕為報好友誅天之仇,尋上無辜的替罪羊獨孤遺恨,為報殺友之仇,風叔終究還是捲入武林的恩怨情仇。獨孤遺恨,一位浪者,一葉孤舟,一把寶劍,孤身一人。與魔流劍風之痕一樣,都是魔劍傳說中的三大劍者之一。
  • 小皇帝蕭元時這個動作,讓他真正成為一介帝王,感受著高處不勝寒
    小皇帝蕭元時這個動作,讓他真正成為一介帝王,感受著高處不勝寒說到蕭元時,那是大梁這一代的掌權人,而他的成長軌跡似乎充滿了坎坷,父皇身體不好,多半時間都由荀氏來照顧,而在母親照料下的皇帝,缺少了一個帝王該有的認知和魄力。
  • 謹慎吃牛,拯救地球,牛:溫室效應幹我什麼事?
    可是,二氧化碳也很「冤」:溫室氣體又不止我一個,憑什麼只讓我自己背鍋啊?!說到這,你可能會納悶:溫室氣體難道不是二氧化碳嗎?還有其他溫室氣體嗎?首先,咱們來明確一下:什麼是溫室效應,什麼是溫室氣體。我們知道,波是有能量的,這些能量被吸收後就轉變為熱能,於是提高了環境的溫度,這就叫做溫室效應。而任何能夠吸收長波從而導致溫室效應的,就是溫室氣體。就像一個公司一樣,如果這個公司什麼錢都要,正經業務的收入揣進兜,連不法收入也全都要,早晚要完蛋。地球也是一樣,如此積蓄能量,自然是沒什麼好處的。
  • 溫室效應的危害超乎想像,科學家感到擔憂
    這是一個嚴肅有力的警告,主要針對的問題是溫室效應,它或許會成為引發末日災難的導火線之一。相信你早已有這種感受,冬天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本屬於冬天的季節,卻再也無法欣賞到「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詩意盎然的場景,映入眼帘的是高掛天空中的那一輪太陽,正在不斷地炙烤著大地,花重金購買的、心愛的羽絨大衣一直掛在衣櫃了,無法穿著。
  • 高處不勝寒!黃金失守1800大關、技術面如何看待?
    原標題:高處不勝寒!黃金失守1800大關、技術面如何看待?  今日黃金具體走勢分析  周三和周四的早間策略,郭禹緣就提到過本周的行情,周五是走一個空頭大趨勢的,在四日白盤連續上漲的行情中,
  • 溫室氣體減排的健康協同效應:綜述與展望
    作者從減排帶來健康協同效應的原因、減排健康協同效應的研究概況、減排影響健康的機制以及主要影響機制下的研究方法這四個維度,對溫室氣體減排的協同效應的研究進展進行了梳理和歸納,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本領域未來可能拓展的研究方向,以期為氣候和可持續發展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堅實的科學基礎。應對氣候變化與改善人群健康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 科學雜誌刊登南京大學新發現:溫室氣體增暖效應或被嚴重低估
    科學雜誌刊登南京大學新發現:溫室氣體增暖效應或被嚴重低估 2019-01-21 0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