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夜經濟」成了人人皆知的熱詞,也成為衡量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標。縱觀全國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夜經濟」再次成為熱詞,被列入眾多省市2020年的經濟發展規劃之中。
「夜經濟」是現代都市經濟業態之一,是激發城市活力、促進消費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夜經濟」在開封得以快速發展。夜間購物、旅遊、餐飲、娛樂……鏡頭裡的開封,夜生活愈發豐富,燈光愈發璀璨,夜間消費日趨成為廣大市民和遊客的消費習慣,為開封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和新活力。
「夜經濟」
起始於開封
一座城市的經濟是否真正有活力,夜間熱鬧與否是很重要的一項參考指標。在忙碌的白天過後,喧囂熱鬧的夜晚是都市生活的另一片天地,更是凸顯城市經濟增長潛力的「黃金時段」。
夜幕下,一城宋韻飄散在開封城中。華燈初上,整個古城亮了。雙龍巷、書店街、鼓樓夜市、大宋御河以及清明上河園景龍湖畔絢爛的燈光,開啟了古城開封繁榮的「夜經濟」。
說起今年的熱詞「夜經濟」,開封人絕對有理由自豪。這是因為,世界「夜經濟」的發源地就是古城開封。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大宋王朝,結束了自唐末以來的諸侯割據和軍閥混戰的局面,造就了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作為當時的北宋首都,官府允許老百姓臨街開設店鋪,從根本上打破坊與市的界限,更打破了白天和夜晚的界限。
《東京夢華錄》對於北宋末年開封的「夜經濟」有著十分詳盡的介紹,其中說到七十二戶「正店」是「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珠簾繡額,燈燭晃耀……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駢闐如此」。至於「腳店」(星級以下者)及其他小吃,也是「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
北宋時期的開封,是一座前所未有的、最商業化的京城。北宋之前,傳統的都城布局都是遵循坊市制,唐代長安城達到鼎盛。唐代長安城雖大,但它的一百零八個「坊」全是住宅區。在這種制度下,整個城市如同棋盤,坊、市門口有專人把守,啟閉時間由政府統一規定,晚上實行嚴格的宵禁。北宋之初也採用這一制度,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東京城手工業、商業的繁榮和流動人口的增加,封閉的坊市制遭遇危機,市民推倒坊牆、臨街開店的現象屢禁不止。到了宋仁宗景祐年間,政府允許百姓臨街開設店鋪,從根本上打破了坊與市的界限,坊市制度告別了歷史舞臺,讓位於街巷制。
當時的開封還打破了白天和夜晚的界限——到處都有商店酒樓,不少店家還24小時營業。城市店鋪鱗次櫛比,商販旅人云集,大街小巷、橋頭路口均成為交易之地,連夜市也逐漸興盛起來,東京成了一座繁華的不夜城。
從傳統上來說,開封本來就是一個夜間經濟十分繁榮的城市。
讓開封「夜經濟」
品牌更加響亮
作為「夜經濟」起始城市,1000多年後的今天,開封在發展「夜經濟」上不遺餘力。
今年6月,一段開封城牆的夜景視頻登上了新華社客戶端。視頻裡,開封城牆美輪美奐的夜景,引起了國內遊客的廣泛關注。這段以《河南開封:古城牆上的精彩夜生活》為題的視頻指出,近年來,開封市在做好古城牆保護修復工作的基礎上,創新思路,打造文商旅融合發展的城牆夜遊項目,豐富了市民和遊客的夜生活,實現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共贏。
2019年11月,一組《「夜經濟」點亮古都開封》圖片登上了新華網,這組由新華社記者拍攝的圖片,真實展現了我市通過延長景區開放時間、擴大夜市規模等措施,鼓勵引導夜間餐飲、旅遊、文化娛樂等消費活動,促進「夜經濟」發展,提升城市活力。
今年6月,市委書記侯紅就「夜經濟」發展進行調研,指出當前發展「夜經濟」已成為積極擴大就業、激發消費活力、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要踐行新發展理念,延伸開封「夜經濟」產業鏈,全面釋放開封「夜經濟」活力,讓開封「夜經濟」品牌更加響亮,為開封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從包公祠碼頭登船,自包公湖一路向北至龍亭湖,在一派槳聲燈影中領略夜間開封的宋韻古風。燈光下,沿岸建築的本色已不可辨,取而代之的是溫暖與沉靜。在燈火通明之間,民歌、民舞、民樂表演,觀橋、賞樂,令人愜意不已。據了解,我市近年全力打造自己獨有的「夜經濟」,將夜間活動鏈條拉長,以此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我市依託傳統優勢,加快培育夜遊產業。《東京夢華》、「汴河燈影」、滿庭芳民宿塑造了「夜遊清園」品牌。清明上河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剛剛上演的2020版《大宋·東京夢華》真實再現了北宋京都汴梁的盛世繁榮,也是開封宋文化品牌和「夜經濟」發展的集中展現。據悉,目前清明上河園夜間遊客增長量每年遞增50%以上,夜間遊客的客單價達到500元。2019年,《大宋·東京夢華》的演藝收入達到1億元,成為國內收入排名前十的大型旅遊實景演藝項目。
「看城牆,知開封」,在開封有這樣一種說法。這是因為開封城牆凝聚著開封城跌宕起伏的發展歷史。開封城牆現高8米、寬5米、全長14.4公裡,是中國現存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築,長度僅次於南京古城牆。6月13日晚,開封城牆景區正式開放夜遊,眾多市民和遊客蜂擁而至。夜間的開封城牆,金鍊串珠,火樹銀花,美不勝收。在城牆品小吃、欣賞唐裝仕女不倒翁表演,走驚險刺激的玻璃棧道,還有小丑表演的泡泡成了小朋友們的最愛,不時傳來陣陣笑聲。夜幕下的城牆景區熱鬧非凡。
涼風徐徐的夜晚,在美麗的包公湖畔、在舞曲曼妙的午朝門廣場、在古色古香的書店街、在古樸的雙龍巷,慕名而來的遊人絡繹不絕。夜幕降臨,雙龍巷人頭攢動,小吃店、酒咖館等熙熙攘攘,雅致的手作文創以及DIY的原創手繪琳琅滿目。今年復建開街後雙龍巷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不僅屢屢刷爆微信朋友圈和抖音,中央級媒體也多次予以關注。迷人的夜色中,漫步這條巷子,一種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處處散發著歲月沉澱的文化氣息,仿佛穿越一般,與歷史時光發生奇妙的連接。
在完善景區周邊商業業態方面,我市打造了七盛角民俗文化街、汴梁小宋城、960非遺文化產業園A區、東京夢華半畝園、珠璣巷商業街、開封市文化創意中心等文商旅項目。這些項目帶動了一大批商業企業聚集,成為夜遊經濟新引擎。2018年,我市景區接待夜遊遊客近18萬人次,佔景區全年遊客增量的30.18%,為景區轉型發展和精品化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以主題精品酒店、特色民宿為代表的住宿業在開封得到迅猛發展。這些酒店、民宿的主題定位、房型價位、設計裝修風格、產品賣點、經營模式、文化創意等都不盡相同,讓開封市住宿業的品質更加優化。
為了讓夜晚的開封更迷人,市城管部門結合開封現狀及當下發展「夜經濟」的火熱浪潮,確定開封的夜景照明規劃架構,通過「文化+創意燈光」的手法,體現「宋韻」的開封夜景格調,為開封「夜經濟」添磚加瓦。
7月10日晚,鼓樓夜市燈火璀璨,各種特色小吃琳琅滿目,食客雲集,熱鬧非凡。趁周末來開封旅遊的三門峽遊客婁晨蔚品嘗著開封美食,欣賞著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愜意無比。「開封最吸引我的就是夜市,每次來必點炒涼粉等小吃。夜市正常開放後,我約著好友已經夜遊開封兩次了。」在來自鄭州的遊客葛佳眼中,最接地氣的夜市反而成了最具吸引力的景點,足見「夜經濟」在城市經濟復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為了保護夜市這張開封名片,我市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夜市監管體系。同時,更新改善硬體設施,優化夜市經營環境。
為豐富市民遊客夜遊體驗,加快培育夜遊產業,提升開封市夜遊經濟活力,2019年起,我市開展「明星夜遊項目」評選活動,入選的「明星夜遊項目」可享受諸多扶持激勵政策。
開封發展「夜經濟」的優勢也在逐漸展現。比如「一渠六河」的全段開放,加快推進的城牆貫通工程,越來越多注重文化沉澱、老建築保護的文商旅項目以及民宿酒店的百花齊放等,都已經成為未來開封「夜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夜間是消費的
「黃金時段」
所謂「夜經濟」,是以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為消費主體,以休閒、旅遊、文化、餐飲、購物、健身等為主要形式,時間範圍大致從每日18時到次日6時發生的各種消費活動。 「夜經濟」是一個新的消費業態、新的消費模式,也是一種新的消費增長極。消費已經成為GDP增長的一個重要力量,「夜經濟」滿足了現在老百姓新的消費需求,尤其是年輕人群體。
疫情期間,部分消費需求被抑制甚至「凍結」,在餐飲、旅遊等生活服務行業中表現尤為突出。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很多旅遊景區、餐飲門店、文化場館等都已恢復營業。尤其是夜間,燈火通明的城市商圈和步行街人氣漸旺,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
《夜間經濟學》一書的作者葉丁源說:「夜間經濟的繁榮能進一步提高服務業發展水平,提高服務業在產業中的比重,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推手。」越來越多的數據和事實表明,夜間經濟已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在擴內需、促消費、穩就業等方面能夠產生積極作用。我國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大型商場每天18時至22時的銷售額佔比超過全天的一半。可以說,夜間是消費的「黃金時段」。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夜間休閒給許多人帶來了幸福感,夜晚放鬆身心,能夠讓一個人更加精力充沛、有創造力地投入第二天的工作。」市民魏明峰非常喜歡夜間消費。他表示,「夜經濟」在新一輪消費升級浪潮中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而我們身邊的夜晚,也將更加富有魅力。
「夜經濟」的加碼,在未來城市的經濟、商業發展中將是一個新的切入契機,完善商業構建、打造新的消費空間無疑可以激活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方面是更好地融入載體和操作空間,給予了無限可能的機會與前景;另一方面,「夜經濟「的提出對於城市的合理規劃、商業帶的串聯、軟硬體的提升都顯得至關重要。
「『夜經濟』是提振、拉動經濟的一個有效手段。」市政協委員高鷹對我市「夜經濟」發展高度關注。他表示, 激發消費需求,培育一個新的消費增長點,就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封已形成夜間消費文化的傳統,所以要好好去培育,把「夜經濟」培育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發展『夜經濟』,不是低檔次、低品位的消費,而是高質量的發展。」高鷹認為,高質量的「夜經濟」既要提升夜消費的文化品位,又要樹立品牌概念,打造開封的夜間城市名片。
事實上,「夜經濟」不僅是城市名片,很大程度上還是第三產業是否旺盛的體現,而第三產業愈興旺,城市綜合實力也愈強。據相關機構發布的夜間燈光圖顯示,夜間燈光更亮的城市,當地的工業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更高,人口更加集中,GDP水平往往也更高。
為經濟發展
注入新動能
2020年以來,受疫情衝擊,多地消費一度陷入停滯,而「夜經濟」作為最具活力的消費載體,已被多地頻頻點名並委以重任。
上海開啟夜間生活節,推出60多個各具特色的夜間消費主題活動。在上海豫園夜市,告別白天的高溫炎熱,華燈璀璨、清風徐來的街頭人聲鼎沸。在江蘇蘇州,博物館奇妙夜開放活動吸引大批民眾前來參觀,夜遊姑蘇別有一番韻味。今年以來,蘇州市推出了「姑蘇八點半」的夜間經濟品牌。四川省不少地方通過螢火蟲,打造旅遊「夜經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重慶市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大力推進夜市街區建設。濟南將提升寬厚裡、融匯老商埠等七大夜間經濟IP品牌,培育泉城路商業街、芙蓉街等九大特色商業街區。圍繞「夜經濟」發展的內容逐步成為各大城市經濟商業發展的核心。
可以說,我國夜間經濟已由曾經簡單的「夜市」發展為包含「食、遊、購、娛、體、展、演」等多元形式的夜間消費市場,人們的夜間生活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
今年4月,省委宣傳部、省發改委等聯合出臺了《關於促進消費市場擴容提質的若干意見》,鼓勵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開展鼓勵刺激消費的政策,其中發展「夜經濟」成為該意見中最為引人關注的舉措。該意見明確提出,鼓勵縣(市、區)營造開放、有序、活躍的夜間經濟環境,主要商業消費區可延長經營時間,在休息日、節假日、店慶日期間開展夜間促銷活動,打造一批夜間消費品牌。豐富夜間遊覽產品、夜間演出市場,優化文化和旅遊場所的夜間餐飲、購物、演藝服務,推動夜間文旅消費規模持續擴大。
在此之前,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其「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成為熱點。《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鼓勵各地的主要商圈和特色商業街與文化、旅遊、休閒等緊密結合,適當延長營業時間,開設深夜營業專區、24小時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飲街區,有條件的地方可加大投入力度,打造夜間消費場景和集聚區,完善夜間交通、安全、環境等配套措施,提高夜間消費便利度和活躍度等。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內需潛力大,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民生導向,使提振消費與擴大投資有效結合、相互促進。推動消費回升,通過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遊、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養老、託幼服務。改造提升步行街。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要多措並舉擴消費,適應群眾多元化需求。
從提升城市發展水平來看,「夜經濟」打造的亮麗風景線,不僅是一張嶄新名片,更能創造就業崗位、帶來產業發展機會;從拉動內需、促進消費角度來看,「夜經濟」不僅是城市消費的「新藍海」,更為當前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文章來源:開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