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數頭伏」,16日入伏,今年啥時候最熱,哪天出伏?

2020-12-15 農夫也瘋狂

導讀:「夏至三庚數頭伏」,16日入伏,今年啥時候最熱,哪天出伏?

這幾天南方的降雨也陸續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炎炎烈日了。降雨一停,太陽出來了,酷熱天也就開始了。目前正處於小暑節氣,馬上就要迎來大暑了,而老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六月天的燒烤模式就要拉開序幕了。其實在這周四,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日子,那就是入伏了。為何說今年有兩個「中伏」呢?啥時候最熱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很多人都知道三伏天,但是卻不明白「伏」到底是啥意思。關於伏天的說法,在秦漢時期就已經盛行了,其中伏就是「藏伏」的意思,表示的是陰氣受到陽氣而被迫藏伏了。一年中有三個伏,分別是頭伏、中伏和末伏,這也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在國外三伏天也叫「dog day」,而網友卻戲稱「熱成狗的日子」,還是很形象的。

每年入伏的時間並不是統一的,中伏的長短也不盡相同,具體何時入伏要查閱曆書。不過民間有著「夏至三庚數頭伏」的說法,意思是夏至節氣以後,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就是頭伏(初伏)第一天,第四個庚日就進入中伏,而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首日。

其中的「庚日」是十天幹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第七個字,因為庚日是每十天重複一次的,因此頭伏和末伏都是10天,而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

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如果有5個庚日則為20天,也就是常說的兩個中伏。在今年夏至和立秋之間就有5個庚日,因此就有兩個中伏,從7月16日入伏,到7月25日是頭伏。7月26日到8月14日是中伏,8月15日到8月24日是末伏,一共有40天。

在夏至節氣以後,雖然白天時間漸短了,而夜晚的時間逐漸延長了,但是夏至卻並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往往是到了夏至以後的三伏天才是最熱的。這是因為夏至節氣以後,白天的時間還是要比夏天長,地面每天吸收的熱量要比散發的多,因此近地面的溫度就是一天比一天高。

而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多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至於三伏天何時最熱,民間有「頭伏日頭二伏火,三伏烤得沒處躲」的農諺,一般中伏和末伏的時候是最熱的。

不過在三伏天,最酷熱難耐的還要數「秋老虎回頭」的那些日子。俗話說:「秋後一伏,熱死老牛。」也就是立秋後的末伏,就連老牛都能熱死。雖然有點誇張,但是也是為了突出三伏的炎熱程度。

聽村裡的老人說,現在小暑馬上就要結束了,在7月16日入伏,而22日就是大暑了。但是今年的小暑節氣的時候氣溫整體偏向於涼爽,因此在大暑節氣的時候會比較的炎熱。因為「小暑不熱,大暑熱開石頭」,相反如果在小暑很熱了,那麼大暑就涼快了,即「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

而大暑基本處於中伏階段,所以今年最熱的時候會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這段時間。尤其是要提防秋後一伏,還有可能會出現「秋老虎」。你認為老農說得有道理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夏至到了,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是啥意思?今年啥時候入伏?
    導讀:夏至到了,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是啥意思?今年啥時候入伏?一晃眼的功夫,2020年已經過去一半了,進入六月下旬以後,迎來了今年的第10個節氣——夏至。在古代有「四時八節」的說法,而夏至節氣就是其中的一個節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此外,民間還有夏至節氣時「消夏避伏」、「清補」等習俗。今年的夏至節氣是在6月21日,那夏至節氣到了,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是什麼意思?今年是哪天「入伏」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夏至在古代也叫「夏節」、「夏至節」,古代是當作一個重要的節日來過的。
  • 夏至到,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入伏哪天最熱?
    今日夏至,人們談起夏至總是會首先想到三伏天即將來臨了,夏至雖然是標誌著夏天的來臨,但卻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是三伏天,人們總是對極端天氣有著特別重視,所以從古代開始就一直有「夏數三伏、冬數三九」的說法,畢竟這兩個天氣對人們的生活和身體影響最大。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啥意思?今年什麼時候入伏呢?
    現在已經過了芒種節氣,接下來就將進入到夏至。今年的夏至節氣是在6月21日,而進入夏至節氣之後,夏天最熱的一段時間就將到來。因為夏至之後,過一段時間就要入伏。在農村裡面,老人們經常講三伏天是最熱的,也是最難熬的。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2019年哪天入伏?入伏哪天最熱?
    今天6月21日,是24節氣中的「夏至」。進入夏至意味著炎熱的夏天正式到來。俗語說「夏至三庚數頭伏」,意思是從夏至當天起到第三個庚日便是頭伏,即夏至日後第21天就是頭伏。那麼,這是如何得到的?2019年哪天入伏?入伏後最熱是什麼時候?
  • 「夏至無雨三伏熱」啥意思?今年的伏天熱不熱?古人的經驗之談
    當時筆者村裡的一些老人開始還以為會下一場特大的暴雨,畢竟已經幹了很長一段時間了,這個時候很需要一場雨水。然而,想不到的卻是「日全食」。那夏至節氣已經到了,俗語「夏至無雨三伏熱」是什麼意思?今年哪天入伏,伏天熱不熱呢?我們從古人的經驗之談中來找找答案。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節氣到了,那也就意味著伏天就要到了。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啥意思,2020年啥時候入伏?答案來了
    芒種剛過,這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熱,今天我們這裡的氣溫直接飆升到38度,雖然距離三伏天還有一段時間,但是這氣溫絲毫不輸三伏天。芒種過後下一個節氣便是夏至,在農村有「夏至三庚數頭伏」的說法,那麼今年什麼時候入伏呢?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什麼時候入伏?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什麼時候入伏?夏季是一年四季中最熱的季節,在最熱的夏季中,伏天又是最熱的時候。伏天在農業曆法又是怎樣的來確定的呢?這是我國古代人的智慧的結晶,是依據農曆曆法來確定的。農曆曆法是古人依據月球繞著地球轉動,產生的一些客觀規律來決定的。
  • 熱在三伏,今年三伏天從哪天開始算起?什麼時候最熱?看完有數了
    老話常說「夏有三伏,冬有三九」,一年之中最熱的時間便是三伏天,最冷的時候則是三九天。雖然這幾天我國很多地區的氣溫都飆升,很多人誤以為已經到了三伏天,其實劇了三伏天還有一段時間。那麼三伏天從哪天開始算呢?
  • 夏至是入伏的頭一天嗎 2019今年入伏從哪天算起時間表
    入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夏至也屬於比較熱的時候,因此,有的人認為夏至就是入伏了。那麼,夏至是入伏的頭一天嗎嗎?2019入伏從哪天算起?今年哪天入伏哪天出伏?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夏至是入伏的頭一天嗎嗎:  夏至不是入伏,但是入伏和夏至有關。
  • 2020三伏天時間表 今年三伏天從哪天什麼時候開始結束
    2020今年三伏天從哪天什麼時候開始結束>>  新華社天津6月21日電 6月21日,迎來夏至。「夏至三庚數頭伏」。天文專家表示,今年入頭伏時間是7月16日,三伏長達40天。  在農曆的節氣中,除了二十四節氣之外,還有一些雜節氣,如三伏、九九、入梅、出梅等。
  • 今日入「伏」,夏至三庚數頭伏,有講究!
    今年的入伏時間是7月16日,而農曆是5月26日, 從明天開始,我們將逐步進入到高溫時間段,頭伏又被稱做伏王.入伏就表示陰氣被陽氣壓製得最嚴重,天氣最炎熱的時候。 俗話說「夏至三庚數頭伏」,意思是說,夏至日之後,伏天馬上就要到來了。具體來說,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庚日即天幹地支當中庚字開頭的日子。
  • 伏天到,「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啥意思?兩者有啥區別?
    導讀:伏天到,「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啥意思?兩者有啥區別?今年小暑節氣以後,氣溫整體較往年來說要偏低一點,大部分地區小暑節氣的時候是比較涼爽的。不過這種涼爽的日子也即將要結束了,因為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三伏天到來了。
  • 「入伏」第一天,你知道「三伏」從哪天開始,到哪天結束嗎?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暑氣潛伏於地」(想想都覺得熱),所以「三伏天」代表一年裡最炎熱的時期。「三伏」和「三九」對應,民間一般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說法。此前,我們曾在《「入九」第一天,你會數九嗎?知道「數九寒天」怎麼讀嗎?》
  • 三伏天,「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啥意思?今年是哪種情況
    今天是7月15號,明天就是夏至節氣之後的第三個庚日,俗話說「夏至三庚數頭伏」也就是今年三伏天入頭伏的日子,記住入伏時間是7月16號。三伏天的到來意味著炎熱酷暑季節要到來了,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馬上要登場了,我們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 今日夏至,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啥意思?看看今年哪天入伏?
    今天是父親節,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二十四節氣在我國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在周代的時候,人們就通過土圭測日影的方法確定了最早的四個節氣,這個節氣之中就包括夏至,至的意思就是達到的意思,所以夏至的意思就是說,夏天已經來臨了,夏至這一天白晝的時間最長,太陽的角度最高,古人非常看重夏至這個節氣
  • 2020年閏四月,最熱的「三伏天」啥時候來?這份時間表收好了
    最近的天氣,是越來越熱了。在芒種過後,很多地區就迎來了「三夏時節」,氣溫也是在變高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但今年的情況不同,今年是閏四月,按理來說,天氣熱得會比較晚,具體怎樣算呢?今年的三伏天什麼時候到呢?今天,我們來說一下。
  • 2018年三伏天時間表:什麼時候開始 幾月幾號結束
    2018年三伏天時間表:什麼時候開始 幾月幾號結束  7月17日交「初伏」,7月27日交「中伏」,8月16日入「末伏」,8月26日「出伏」。  夏至你好 bydll「夏至三庚數頭伏」:7月17日「入伏」 伏天長40天  新華社天津6月21日電(記者周潤健)21日18時7分迎來「夏至」節氣。
  • 剛進5月天氣就這麼熱,今年三伏天是時候?多少天?看完有數了
    雖然剛剛進入到五月中旬,但是這天氣卻越來越熱,很多地區都已經突破35度高溫,很多人會問,現在是不是已經進了三伏天。眾所周知,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階段,人們既盼望三伏天的到來,又害怕三伏天。那麼今年三伏天是什麼時候呢?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是三伏天,是因為入伏的時間並不固定,三伏天的長短也不一樣,有的年份三伏天是30天,而有的年份則是40天。我們先來看一下三伏天是從哪天開始。
  • 俗話說「夏至三庚入頭伏」,2019年哪天入伏?為何中伏有20天?
    俗話說「夏至三庚入頭伏」,2019年哪天入伏?為何今年中伏有20天?不過這段時間雖然是天天降雨,氣溫還是比較高的,主要是以悶熱天氣為主,畢竟夏至節氣以後酷暑也來臨了,緊隨其後的將是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那2019年哪天入伏?為何今年的中伏有20天呢?關於夏至過後哪一天入伏,在民間有一句農諺,就是很多人常說的「夏至三庚入頭伏」,這句農諺就明確指出來了,夏至節氣到了以後,從這天開始所出現的第三個「庚日」就是當年入伏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