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都喜歡當官?擠破頭進去的人多,但兩袖清風出的人少

2020-12-07 指點江山

年終獎是指每年度末企業給予員工不封頂的獎勵,是對一年來的工作業績的肯定。年終獎的發放額度和形式一般由企業自己根據情況調整。可以說,年終獎是當今企業激勵員工的一種方式,它雖然興起於近代,但是,若追溯歷史,在古代便已有記載,比如:古代官員的年終獎。

其實,朝廷不同於企業,企業怕員工跳槽,朝廷卻不怕官吏辭職,畢竟飯碗不同,在朝廷上班,端的是鐵飯碗,收入穩定,還有夜宵可以偷吃,從古至今,擠破頭往裡進的人多,兩袖清風拂袖而去炒領導魷魚的少。

也大概因為這個緣故,過去朝廷給官吏發年終獎,要比店鋪給夥計發年終獎要及時,除非出現財政危機,否則不拖,也不壓。

正常情況下,官員的年終獎是依靠一年間的政績而定,由朝廷出錢論功賞賜。當然,並非每個官員都能得到年終獎,面向群體多為朝中高級官員,像一些地方官員就不在賞賜之列。他們如果想要獲得年終獎,只能靠其他法子,為此,他們創造出了五花八門的辦法,例如... ...

在秦漢時期,公文並不是寫在紙張上,而是寫在竹簡上。竹簡我們都清楚,書寫面小且笨重,通常寫完一篇稍長的公文便會消耗一堆竹簡,佔地不說,重量就挺讓人頭疼。一篇公文寫完,需要傳遞到各個部門,期間需要運送。

為了防止有人篡改內容,事先都會將竹簡公文裝進一個大口袋中,然後系住,外面塗上膠泥。送達目的地後,人們將膠泥剝掉,然後,取出裡面的竹簡,這個袋子就沒了用處,所以,一些地方官府便打起了袋子的主意。

當時,裝竹簡的袋子材質不一,有的是皮質的,有的則是絲織,還有的是麻布袋,不管是哪一種,都能倒賣掙錢。具體收益多少要以官府走量為準,有的衙門權力較大,涉及中間環節,自然公文交往最多,留下的袋子也最多,他們每次將袋子收起來,待年底時拿到集市上出售掉。

隨著時代發展,竹簡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曾經裝竹簡的袋子也隨之退出。那麼,地方官府自掙年終獎的門路是不是就沒了?這倒不會,時代改變總是相對而言的,一種新事物的出現,必然會帶來新的問題,聰明的古人很快就找到了新的門路。

南北朝時期,書寫材質已經由竹簡進化為紙張。在進行長距離傳達公文時,需要用驛馬完成。但朝廷怕長途顛簸之下,公文會出現磨損,就給公文外加了一層護套。既然是護套,自然不可能做的太過堅硬,否則只會適得其反,最後,朝廷選擇用布料做成護套。

每次公文到達目的地後,護套則成了無用之物,這時,當地官府便會出面將護套回收,然後,廢物利用,將這些布料做成衣服或者被單,過年期間分發給衙門公職人員。儘管價值不高,但好歹也是心意。

另外,皇家公文也能夠變賣,稍大的衙門中都會積攢大量的公文。除了重要公文外,他們會將無用的公文賣出,掙點年終獎。

在唐朝、宋朝時期,朝廷鼓勵各級政府機構向民間放貸,至於資金來源則是由朝廷提供,有時官員也可以投入自己的錢財,到時收取利息時,可以增加個人盈利。當時的利息可比現代正規機構高得多,吸金程度絲毫不亞於高利貸。

正是在暴利驅動下,各級部門上至六部,下至地方縣衙,都加入「放貸」大軍。有資金的投資金,沒資金的拉業務,主要針對目標則為各地商人。有些想要創業的百姓手頭缺少資金,可以向當地官府申請貸款服務,到時會有專門人員接待,走一遍正規流程後,銀子就可以到手。

放貸期限不一,小則數天,大則數年都有可能。利息方面,最低為3%,請注意,是最低!這是古代放貸機構吸引百姓的一個套路,看似3%不高,但架不住底下花招多,各種附加條件、文字遊戲,稍微一不注意就會掉進深坑。

且衙門計算利息按照「驢打滾」的方式,利息逐月增加,第一個月按3%,第二個月可能就翻了一倍,這就使得各府衙機構賺的盆滿缽滿。之後,利潤大頭孝敬朝廷,小頭官員自己留著,逢年過節時,會拿出些錢財給部下發紅包。

有些衙門覺得放貸賺錢太慢,且掙的錢大多要交給國家,自己落不了多少,於是,他們便尋思著用公款做生意。

當然,為官經商是朝廷所不提倡的,民間不是常說「官商勾結」嘛,可見,古時官員與商人待在一起,準幹不出好事,這也不怪乎百姓鄙夷。但是,權力滋生欲望,咱們所說的衙門也不例外,眼瞅衙門薪水一直不見漲,官老爺手中有權無錢令人發愁。

為了改變現狀,官老爺們想出這麼一個法子,即:為官經商,自己做生意掙錢。經商第一步,便是選擇經營行當,到底是賣煙、賣酒還是賣其他呢?

在唐朝時期,經營鹽、酒、醋這三個行當是特別掙錢的,流傳多個朝代。像這種掙錢的行當,大多都被權勢階級控制著,實施壟斷,價格虛高,利潤驚人。除了這些,在唐朝還有一個行當比較受歡迎,即:房地產,簡而言之,便是投資買地。

房地產自古至今都是利潤極豐的行業,在晚唐時期,官員對於房地產暴利趨之若鶩,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地方商人,都想要插上一腳,撈點油水。其後的五代十國、宋代、明清等朝代,都曾出現過官員涉及房地產的記載。

古代的房地產通常是利用職務之便在京城繁華之地,買下一塊地皮,大量建設門面房,出租或出售給別人,跟當今房地產行業相似。宋朝嶽飛便經營過房地產,但是,他並不是為了斂財,而是靠著經營所得去補貼軍用或者創辦學堂。

嶽飛行事清廉,不做斂財之事,並不代表其他官員即是如此。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富強的時期,貪腐成風,上行下效中,利用手中職權謀取經營之便更是常事。許多宋朝官員壟斷私鹽買賣,大搞房地產建設,對他們來說反正是百利而無一害,賺了就放進腰包,賠了則用公款衝帳,何樂而不為呢。

在古代,選擇為官部門很重要,並非級別高就一定油水多,往往還取決於身在什麼部門。不同性質的政府部門所屬職權不同,「盈利能力」自然差異甚大。較為受歡迎的官府一定程度上是職權受追捧,撈取油水的機會更多。

官老爺掙得多,下面公職人員年終獎就分得多;相反,不太受歡迎的官府,側面說明職權處於弱勢,官老爺自身都掙不到錢,更別說給下面人發年終獎了。像古時六部,說來級別相同,但所屬職權的不同造成了「盈利」的巨大懸殊。

且說吏部,這是主管官員升遷的部門,掌握著普通官員的生殺大權,地方官想要上爬,送錢送物則是常態。如此一來,吏部自然不缺油水。戶部是朝廷主管薪水的部門,類似於財政部,能說沒錢可撈嘛。這兩個部門,一個屬於人事,一個屬於財政,皆是古時斂財的福地。

與之相比,禮部與兵部則悽慘許多。禮部主要負責文教,在古人眼中是一無是處的存在,更別提巴結。兵部,在太平之時用處不大,無人理會。因此,這兩個部門的掌權者自身都掙不了多少,低下官吏更是要窮的賣褲子換錢。

古時的翰林院,聽起來好似一個了不得的機構,其實就是一個秘書機構。即沒有實權,也沒有財權,平日只是「上班打卡」似的生活,算是官職中最窮的存在。但是,翰林院是直接給皇帝辦事的機構,他們賺不到錢,皇帝也覺得沒面子,便給了翰林院一個「撈油水」的機會,即:收紅包。

像宋朝,皇帝想要提拔某個官員,自然需要翰林院起草任命書,待起草完畢,皇帝就會讓被提拔的官員,給翰林院送禮以表謝意。這可是皇帝親自發話,這些官員自然不敢怠慢,送禮更是一擲千金,皆怕送少了遭皇帝責怪。

送禮多少根據個人能力而定,有時會送上千貫銅錢,有時則數百匹絲綢,軍隊之人升遷,則會送上十幾匹好馬。至於誰能受到這些禮品,自然是勞者所得,即誰寫的任命書便歸誰。翰林院為了保證公平,採取輪替制,即每個人都有起草任命書的機會。

許多時候,任命書由多人分工協作,分成提綱、初稿、修改、潤色等流程,涉及人數較多,得到禮品時,自然多人均分。翰林院的禮品分配大致一年分兩次,半年期一次,待年終為二次。年終這次自然便是年終獎。

明清時期官員的俸祿很低,京官的年終獎金不是朝廷發,而是來自地方官員。當時地方官員來錢渠道多,而京官就比較窮困一些。地方官員為獲取信息和得到京官的照應,每當冬日降臨,往往以為京官購置取暖木炭為名,向六部司官孝敬錢財。

實際上,炭敬就是春節過節費,在地方上叫節敬。炭敬是「饋歲」(新年禮物)的意思,所以,地方官員贈送所附的信裡一般不直接說數目,而以梅花詩八韻、十韻或數十韻來代替。如果是四十兩銀子就說是「四十賢人」,三百兩就說「毛詩一部」,顯得很是儒雅。

參考資料:

『《古代官員的年終獎》、《古代官員領取一回年終獎,要超過他們一年的工資》』

相關焦點

  • 它是中國「陰氣」最重的大學,男生們為何一個個擠破頭都想進去?
    它是中國「陰氣」最重的大學,男生們為何一個個擠破頭都想進去?大學是一個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你上什麼樣的大學,也就意味著你的起點是從哪裡開始。一所好的大學,能夠讓你成功你所想要成為的人,能夠實現你的人生理想與目標。
  • 加班加到懷疑人生,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擠破頭申請會計師事務所?
    稍微有點閱歷的人都知道會計師事務所碰上忙季加班加成狗,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擠破頭想進會計師事務所呢?這啊,還得從工作時間、薪水、未來發展等多個角度來探討。首先,會計師事務所不是一直忙。別以為要把CPA考完才能進會計師事務所,很多人都是先考幾門進事務所,然後再在事務所中一邊工作一邊考,這樣不耽誤工作,理解得也會更深,能和實際相聯繫。其次,在同等條件下,審計的薪水一般要比會計高。公司剛入門的小會計可能薪水也就兩三千,但是審計有加班費。出來工作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錢嘛!理想都得往後放,填飽肚子最重要。
  • 當官與發財|當官為什麼?當官為人民,這是官話,未必是真話……
    咱們的祖先傳下來的「國粹」啊……當官為什麼當官為什麼?當官為人民。這是官話,未必是真話。當官為發財。這也許是真話,卻未必人人都肯說。世人從來都是把當官與發財連在一起的。當官就能發財,就能光宗耀祖封妻蔭子榮華富貴。這個觀念在中國人頭腦中根深蒂固源遠流長。「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是個輝煌無比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多少學子廢寢忘食含辛茹苦基至傾家蕩產,爭相去擠科舉那座獨木橋。誰擠過了獨木橋就等於擠進了官場。
  • 北京SKP門前國人擠破頭買萬元包,網友:都是些愛慕虛榮的人
    而一些網友怕被服務員小看,每次進去都要穿上比較貴的鞋子,並且反覆擦,擦的正亮,怕被服務員小看了。 SKP的服務員勢利眼是出了名的,也許她們見過太多的有錢人,所以對那些普通人就很看不起,就連指路也用下巴指,而且對普通人態度很差,完全是憑著消費者的穿戴來看人,也因此,很多人來這裡,都把家裡自己最值錢的鞋子或者衣服穿上,怕被服務員看不起,弄的怪沒有面子。
  • 為什麼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那麼少
    看到網上很多高考狀元那令人驚訝的分數,真是讓人讚嘆不已。學霸,學神。這些成績放到其他國家我想那也是一騎絕塵,技壓群芳。為什麼每年那麼多天才學生就出不來一個諾貝爾獎得主呢諾貝爾獎得主華人還真有好幾個,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崔琦,錢永健。這些因為得獎的時候是外國國籍,而且人家受的教育與研究環境也是在國外,所以只能是華人。
  • 為什麼那麼多人擠破腦袋想進去
    說實話,中國大部分公務員、事業單位及國企員工的工資水平並不高,但是為何那麼多人擠破頭都想進去?每年國考和地方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居高不下,萬人爭搶一個職位的現象屢見不鮮。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會表示公務員是鐵飯碗、穩定性高,但真實吸引他們的是,這些體制內單位的「隱性福利」驚人。
  • 入過萬的「化妝師」許多人擠破頭想幹,為何留下的人卻寥寥無幾?
    月入過萬的「化妝師」許多人擠破頭想幹,為何最後留下的人卻寥寥無幾?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有那麼幾種職業是人們不願去提起的,甚至有時人們都會對其避而遠之,今天在這裡就跟大家扒一扒這種職業。
  • 陰陽師:價值22萬的號,還有人擠破頭要買?一起來看看巨佬的式神
    陰陽師:價值22萬的號,還有人擠破頭要買?一起來看看巨佬的式神在陰陽師這個遊戲中,不少的玩家表示陰陽師這個遊戲涼了,退遊的同時還順便把號賣了,但是賣號的時候,總是可以賣出個好價錢,那麼對於不少的玩家來說,買陰陽師的號,一般來說買個自己喜歡的式神的號就OK了, 但是呢就有一個海外加速區的大佬的號,直直賣出了22萬的高價,還有人不停的詢問大佬號出不出啊?
  • 當年擠破頭想進的公司,最後進去了卻發現,坑爹啊
    當年擠破頭想進的公司,最後進去了卻發現,坑爹啊 【IT時代網編者按】在我們剛剛進入職場的時候,常常會被一些公司響亮的名號震懾住。但是常常在千辛萬苦,擠破腦袋進入這些公司的時候,只想大聲的說一聲——臥槽~坑爹呢!最後只能哀嘆:哎!都怪自己太傻太年輕了。
  • 為何太監擠破頭想進,嬪妃卻害怕?
    為何太監擠破頭想進,嬪妃卻害怕?喜歡看電視劇的女孩子都知道,後宮裡的三個女人就是一臺戲,宮裡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活脫脫一個微縮社會。雖然說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主要就是生產工具,然而她們為了進皇宮享受榮華富貴就已經耗費心思,為了爭奪皇帝的寵愛而陷害狠下毒。長期呆在一個環境裡自然會讓人變得刁鑽古怪,所有人都只跟隨一個大的潮流,而敢於反抗的人最終被淘汰。
  • 中國人為什麼要比歐美人少兩塊骨頭?
    嬰幼兒的尾骨有5塊,成人也只有1塊……所以嬰幼兒的骨骼要比成年人多一些。但等到嬰幼兒成年之後,大多數會減少到206塊骨骼。但是,根據統計,中國人的骨骼大多只有204塊,而歐美人的骨骼是206塊。少的這兩塊位於小腳趾,多數中國人小腳趾只有兩節骨骼,而歐美人有3節骨骼,左右兩隻腳加在一起共少兩塊骨骼。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智人,為什麼中國人的骨骼比歐美人的骨骼要少兩塊呢?
  • 公認最難吃的特色小吃,本地人從不碰,外地人為買它擠破頭
    隨著現在人生活條件的改善,經濟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沒有工作的時候,選擇用旅遊來放鬆的自己的精神和身體。而在旅遊的過程中,最主要的一個環節可能就是平常一些非常具有當地特色的美食了。因為我們常說,如果說到了哪裡沒吃什麼就相當於白去了。
  • 越南人非常鄙夷:為什麼當地都沒人吃的水果,中國人那麼喜歡吃?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們國家國民的腰包越來越鼓起來,大家都希望能夠走出國門去,出國旅遊成為了大家閒下來時的首選,出國旅遊也方便我們增長見識,感受其他國家的異域文化,真的是一件非常不錯的事情,很多人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會選擇去越南玩,越南的物價比較便宜,人也不多,是現在時下非常流行的旅遊勝地
  • 在清朝當官有多爽?難怪古人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真的是很有道理
    在清朝當官有多爽?難怪古人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真的是很有道理寒窗十年,為的就是這是高考。每個學生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希望自己能取得一個好成績。家長們也使勁渾身解數,越來越貴的補習課、參加藝考、體考等等。
  • 為何太監們擠破頭想進,嬪妃們卻很恐懼
    為何太監們擠破頭想進,嬪妃們卻很恐懼大家都知道,古時候是一個階級分層很明顯的時代,人們的地位也是從高到低排列。最高的自然就是皇帝,最底層的自然就是奴隸,而古時候人們為了生活,進宮去當下人,伺候宮裡的人。他們就是宮女和太監,屬於身份非常卑微的人,分布在各個機構裡。而古代皇宮中的機構,也是為了維持生活秩序,才建立起來的。
  • 為何太監擠破頭想進,嬪妃卻害怕?
    古代皇宮中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這也就形成了幾個紫禁城中的小社會,而在這個小社會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為了防止混亂,每一個地區或者每個部門都有一個總管事的人。而皇宮之中負責皇宮內部事情的大多都是宮女和太監,古代敬事房是幹什麼的?為什麼宦官都要擠破頭進去?
  • 北京香山人擠人,為看紅葉得「擠破頭」?西安人想看紅葉沒那麼難
    也是因為這樣,每年秋天來此觀賞紅葉的遊客都是人山人海,今年也不例外。據說紅葉期剛到,香山就人擠人,日客流超過6萬,比黃金周人都要多。難道想看個紅葉,非得「擠破頭」嗎?其實大可不必,香山紅葉固然好,但紅葉並非香山獨有,比如西安人想看紅葉,就有很多好去處:翠華山、黃柏塬、少華山、照金香山、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等地方,都非常不錯。其中,黃柏塬的紅葉,更是「秦嶺一絕」。
  • 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頭」
    中國人吃「頭」史: 兔頭魚頭豬頭, 中國人為什麼這麼愛啃頭? 吃頭,從「五畜」開始 我們的老祖宗們表示,吃動物頭,吃得最多的,肯定是那些馴化得最早、也飼養得最多的動物。《周禮》《左傳》和《黃帝內經》都曾寫到過「五畜」——他們分別是,豬、牛、羊、雞、狗。中國人愛吃,更愛講究吃背後的文化。
  • 為什麼進去盜墓的人,都出了意外?
    我們知道,金字塔在世人眼中,一直都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金字塔本身是古埃及法老王的陵墓,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才建成,但是在很多人看來,金字塔是有神秘力量守護的,因為從古至今,有無數人試圖進入金字塔中找尋寶藏,但是他們無一例外的身體都出現了各種問題。
  • 知否:為何墨蘭擠破頭,也要嫁入王侯府中,宋代王侯年薪達到千萬
    相比小夥伴們都在追最近的《知否知否,因是紅肥綠瘦》,在最新的一集中,盛家的四小姐盛墨蘭竟然因為吃醋將明蘭的臉劃傷,從而被自己的父親打二十手板,關入宗祠,只因為明蘭被吳大娘子請去參加雅集,使得墨蘭十分嫉妒明蘭從而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