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陽區嘉遠生態農業超標排放廢水被按日連續處罰共75萬元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9日訊 7月8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執法正面清單第二批十大典型案例。其中,福建省南平市生態環境局在對福建南平建陽區嘉遠生態農業公司被檢查時發現其多次超標排放廢水,決定對該公司自2020年4月11日起至2020年4月14日止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處罰款60萬元,以上兩項合計處罰75萬元。

2020年4月1日,南平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對南平市建陽區嘉遠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檢查時該公司汙水處理站正在運行,但牧草地灌溉管網覆蓋率低,場內管網較為混亂,遂展開全面排查。經查,該公司養殖廢水經處理後排入一座三級收集池,在該三級收集池的最後一級朝向牧草地方向設置有一個溢流口,池內汙水通過該溢流口流往牧草地內一道水渠,該水渠通往養殖場內配電房旁雨水溝,與雨水溝內山澗水混合後通過場區內雨水排口排往場外牧草地旁的溝渠,從該溝渠直接流入徐宸溪。執法人員於該公司汙水處理站排放口、三級收集池進口處、三級收集池溢流口處、場區雨水排口前、場區圍牆外溝渠處、牧草地旁溝渠末端(流入徐宸溪前)等處分別採集水樣。經檢測,該公司通過雨水溝外排的廢水超過《畜禽養殖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596-2001)規定,違反了該公司項目竣工環保驗收時廢水做到全部用於澆灌的要求。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條之規定,南平市生態環境局對該公司罰款15萬元。2020年4月10日,南平市生態環境局向該公司送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決定書》,要求立即停止違法排汙。2020年4月14日,南平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對嘉遠公司排汙情況進行暗查,發現該公司仍然將處理後的養殖廢水通過上述溝渠直接排入徐宸溪。經採樣檢測,該公司通過雨水溝外排廢水中汙染物濃度仍超過《畜禽養殖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596-2001)規定。南平市生態環境局決定對該公司自2020年4月11日起至2020年4月14日止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處罰款60萬元,以上兩項合計處罰75萬元。

今年3月份,生態環境部提出建立和實施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簡稱正面清單),要求各地通過實行分類監管、差異化監管,科學合理配置執法資源,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截至6月底,清單內企業合計近8.2萬家,各級生態環境部門通過在線監控、視頻監控、用能監控、無人機巡查、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手段開展非現場檢查8.6萬餘次,發現各類環境問題1900餘個,立案處罰261件,各地規範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依法減免行政處罰542次。

5月份,生態環境部通報了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實施期間第一批環境執法典型案例,釋放了監管執法工作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的信號。7月8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正面清單實施期間第二批10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徐州市公布一批環境違法大案要案,多家單位拒不改正被按日連續處罰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徐州市生態環境局對該公司實施了按日連續處罰。 2、徐州市建基新型牆材有限公司拒不改正大氣汙染物超標排放行為 2020年4月,徐州市建基新型牆材有限公司排放廢氣超標,被責令改正環境違法行為,經複查,該公司拒不改正大氣汙染物超標排放違法行為。
  • 安徽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
    (聯繫人:相漢宸;聯繫電話:0551—62376106)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                               2020年7月30日 安徽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第一條  為推進依法行政,進一步規範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權的行使
  • 南通這家紡織企業超標排放水汙染物被罰30萬元
    據南通市生態環境局消息,2019年11月6日,該局查處了一家環境違法的紡織企業,該企業因超標排放水汙染物,被處以罰款30萬元的行政處罰。從公示的通環罰字(2019)20號行政處罰決定書中的內容發現,這家違法的企業,是位於江蘇省海安工業園區內的一家名為南通舒華潔紡織印染集團有限公司的紡織企業,其被查出的違法事實是超標排放水汙染物。
  • 福建翠屏湖有了智慧「河伯」
    2018年,福建省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項目被列入全國第二批試點,總投資120.91億元,涉及三明、南平、福州、龍巖、寧德五個設區市共29個縣(市、區)。作為試點地區之一,古田縣成立以縣長為組長的古田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出臺《古田縣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資金管理辦法》,明確分工,落實資金,穩步推進20個項目建設,並將位於閩江中遊的翠屏湖作為生態修復精品示範項目。
  • 屢次違反廢氣廢水排放標準 華能萊蕪電廠一年被罰73萬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7月2日,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公示了對華能萊蕪發電有限公司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未按規定對不經過排氣筒集中排放的大氣汙染物採取必要的汙染防治措施,違反了《山東省大氣汙染紡織條例》第三十三條,濟南生態環境局依法對該電廠罰款貳萬元
  • 環海生物被生態環境局行政處罰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盧夢勻)新三板公司環海生物5月30日表示,公司於2019年5月28日收到了漳州市生態環境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2019年3月14日,漳州市環境執法支隊執法人員對公司子公司福建海德寶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其未辦理環評審批手續,生產設備已建成投入使用,生產車間浸泡罐排放的廢水,經車間邊上的雨水溝直接外排。依舊相關法律法規,環保局決定對環海生物處罰人民幣11.5萬元。
  • 生態環境部通報環境執法典型案例:多地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對...
    生態環境部還通報了6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其中,廣東汕頭郭某某非法印花作坊通過暗管違法排放汙染物案件顯示,2020年3月9日,根據群眾舉報線索,汕頭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局聯合公安機關、當地街道辦事處組成執法檢查組,對位於潮南區峽山街道的一印花作坊進行突擊檢查。
  • 生態環境部通報8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
    3月30日,臨安分局對企業的整改情況進行複查,檢查中發現該公司仍未按要求及時整改。4月2日,臨安分局對該公司屢次再犯的惡劣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該公司的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依照《杭州市環境違法行為行政處罰量罰辦法(2018)》,擬處罰款人民幣5萬元。
  • 濟寧公布2020年5起生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
    經採樣監測,雨水口外排廢水COD、氨氮、總氮分別超出《流域水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第1 部分:南四湖東平湖》(DB 37/ 3416.1—2018)2.08倍、4.92倍、5.43倍。上述兩股超標廢水,在廠區外匯合後流入尹城河。
  • 超標廢水直排、超量越界開採 中國鋁業三級企業被生態環境部通報
    梧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藤縣稀土礦環保應急池 於8月30日開始的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保督查下沉階段已於近期結束。為發揮警示作用,推動問題切實整改,生態環境部正在陸續公開通報一批典型案例。 9月23日,《華夏時報》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中國鋁業集團廣西有色稀土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廣西稀土」)下屬企業因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不到位,環境管理混亂、超量越界開採稀土等問題被生態環境部公開通報。
  • 男子排放800升銅超標鹼液獲刑
    近日,永安法院審結一起汙染環境罪的案件,該案被告人因將銅含量超標的鹼液當作純水排放,被依法判處刑罰。 案情回顧 2019年5月,正值夜班的被告人姜某貴在福建新某柔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車間上班期間,因工作需要使用一個新桶,就將一桶浸泡機器零配件後未經處理的800升鹼液當作純水,直接排放至車間的衛生間內,造成車間衛生間的化糞池等外環境汙染。
  • 北京市2017年上半年固定源環境處罰逾1億 發布十起違規排放典型案例
    千龍網北京7月19日訊 近日,北京市環境保護局發布消息稱, 上半年,全市環保部門共對固定汙染源環境違法行為立案2225起,處以罰款10062.75萬元;實施按日連續處罰3起,查封案件229起,停產限產5起;加強與公安部門協作,開展聯合執法,共辦理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34起、阻礙執行職務案件2起、涉嫌環境汙染刑事犯罪案件20起。
  • 德方納米(300769.SZ)分公司收到深圳生態環境局行政處罰決定書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11月17日丨德方納米(300769.SZ)公告,深圳市德方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坪山分公司於2019年11月13日收到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深環罰字[2019]第010號),現將相關情況公告如下
  • 日本福島核事故後廢水該如何排放?
    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反應堆已停止運轉,廢水是從哪裡來的?把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有過先例嗎?對核廢水科學處理方式是什麼?對此,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首席專家劉新華。處理後廢水中氚等核素活度濃度超排放限值2011年3月11日,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核反應堆停止運轉距今已有9年時間了。
  • 高密利朗明德公司遭生態環境部門處罰 通過逃避監管違規排放
    中國網財經12月17日訊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態環境部日前公開了第三季度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環境違法行為處理處罰情況。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焚燒廠5項常規汙染物日均值達標率為99%以上,1家焚燒廠日均值超標;爐溫達標率(1日內5分鐘均值不達標不超5次)為100%。近期,結合自動監測大數據分析情況,生態環境部進行了飛行檢查,發現2家焚燒廠存在「通過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汙染物」。
  • 瀋陽通報10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雨水井直排汙染物超標被罰百萬
    截至3月底,瀋陽共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12件。其中,一家企業雨水井排出的廢水5項汙染物超標,最高超標7倍,被處100萬元罰款;一家熱電公司排放二氧化硫超標3.78倍,也被處罰款100萬元。採樣結果顯示,當日雨水井排出廢水中5項汙染物超標,化學需氧量濃度值超標7.44倍、氨氮濃度值超標6.11倍、總磷濃度值超標0.4倍、總氮濃度值超標5.67倍、氟化物濃度值超標6.66倍,證實該單位存在利用雨水井以逃避監管的方式直接排放水汙染物且嚴重超標。瀋陽市渾南生態環境分局責令該單位立即改正違法行為,並處罰款100萬元整。
  • 常見8類VOCs違法排放行為及處罰條款
    常見8類VOCs違法排放行為及處罰條款北極星VOCs在線訊:《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37822-2019)(以下簡稱《標準》)已於2019年5月24日發布,2019年7月1日起實施。新建企業自2019年7月1日起,現有企業自2020年7月1日起,VOCs無組織排放控制按照本標準的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