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心的啟示,人生一切,始於心,終於心,活於法,終於法
作者稻盛和夫是日本的"經營之聖",他創建了兩家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在本書中他探討了人的"活法"。因為如果我們不願嘗試徹底思考為人的活法,當今社會的混沌情況只會加深,未來更看不清,而社會的亂象也只會繼續擴大蔓延。本書作者正是通過自己的實踐行動指導我們:如何找到生命的喜悅,享受幸福洋溢的充實人生。
此刻的我們處於一個"不安的時代",極度混沌,看不清未來。理應豐富的心靈,卻怎麼也得不到滿足。衣食無虞卻少了些理解,看似自由卻常感覺窒息。
這是因為許多人茫然不知生存的意義與價值,失去了人生的指南針。
身處這樣的時代,最重要的是問自己一個根本的問題:"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IBM(中國)全球企業諮詢部運營戰略首席顧問白立新博士誠摯向您推薦本書:越接近真理,道理越簡單,《活法》書系讓你更接近真理。
《活法》系列這是一系列用來探討自己一輩子的"活法"的書,是值得我們每個人靜下心來閱讀並思考的書。
稻盛和夫先生:
一心一意投身於工作,聚精會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這本身就是磨練人格的修行,這樣做就能磨練我們的心志,促進我們成長。而通過這種心志的提升,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價值也能隨之提升。
我的人生中曾遭遇過無數的困難和挫折,但恰如奧賽只棋盤上的黑棋一下子返歸白棋一樣,困難和挫折後來都變為成功的基礎。現在回顧起來,我感覺到,當初認為痛苦的事情後來都給我帶來了好結果。
工作是為了生活的食糧,但不僅僅是為了吃飯這一個目的。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這是我的觀點。提升心志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有的僧人經歷長期嚴格的修行,未必能夠做到,但是,在工作中卻隱藏著可以達到這個目的的巨大力量。
我之前在一個電視訪談節目上聽過一位修建神社木匠師傅的說的話,很受感動:"樹木裡宿著生命。工作時必須傾聽這生命發出的呼聲---在使用千年樹齡的木料時,我們工作的精湛必須經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驗。"這種動人心魄的語言,只有終身努力,埋頭工作的人才說的出來。
像這位木工師傅一樣,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一門職業,埋頭苦幹,孜孜不倦,這樣的人最有魅力,也最能打動我的心弦。
只有通過長時間不懈的工作,磨礪了心志,才會具備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穩而不搖擺。每次與這樣的人接觸,就能引起我的重新思索,思索工作這一行為的神聖性。同時,我也衷心希望,生活在現代的年輕人,你們承擔著對未來的責任,在工作中切不可好逸惡勞,躲避困難。希望你們秉持著一顆淳樸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有時你們或許會感到疑惑:"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每當此時,希望你們記住下邊這句話:
工作能夠鍛鍊人性、磨礪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幹法》。
人們希望領導者具有傑出的才能,但更要求他們具備高尚的人格。
越是才能出眾的人,越容易成為自己才能的奴隸,而把可貴的能力用錯方向。
而能夠控制才能發揮方向的就是人格,就是道德。
重視夥伴關係
京瓷自創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建立心心相印、相互信賴的夥伴關係,並以此為基礎開展工作。
因此員工之間,經營者與員工之間不是縱向的從屬關係,而是為了同一個目標、為了實現共同理想的同志關係,也就是說把橫向的夥伴關係作為基礎。
京瓷有今天的發展,不是靠常見的由權力和權威形成的上下級關係,而是由志同道合的夥伴,為了公司的發展齊心協力、共同奮鬥的結果。
正因為同事之間作為夥伴結成了相互理解、相互信賴的關係,才使得這一切成為可能。
直言相諫
為了以負責的態度完成工作,與工作相關的人們,要抱著積極進取的心態:"想把現在的工作做得更好","想把公司變得更出色"。
為此,即使對上司,也要毫不客氣地指出發現的缺點和問題。
營造這種風氣很重要。在日常的業務工作中,不能敷衍馬虎。當意識到"這不對頭"、"那不正常"時,要互相指出,直言相告。
討論的出發點是:"什麼是對的",而不是"誰是對的"。這樣就能做到直言相諫。
發現了缺點和問題,卻因擔心引發周圍的矛盾,或被人討厭而不敢指責,保持一團和氣,這就大錯特錯了。
靠空洞的原則和所謂的常識做不好工作。重要的是鼓起勇氣,直言相告,真心誠意地指出問題所在。要營造這樣的氣氛。
"期望公司發展得更好",從這一善意出發,互相說真心話,就能加深彼此的理解,建立起相互信賴的關係。工作就一定能做得更加出色《心法》。
想要了解更多稻盛和夫的故事嗎?點擊下方卡片即可購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