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發財喬遷新居。李金喜 攝
人民鄭州6月26日電 (徐馳 時巖)「王局長,這是我寫的脫貧申請書,你幫我改改。我水平低,別讓我在全村人面前丟人現眼。」6月24日,西峽縣人社局局長王炳奇剛坐下,貧困戶侯發財迫不及待拿出了一張紙。
這天是侯發財喬遷新居的喜日子。駐村幫扶隊員、街坊鄰居、親戚朋友都來了。侯發財一身新衣,笑容滿面。
「侯發財、侯發財,真是後發財、厚發財!」前來賀喜的鄰居直呼:「想不到侯發財連申請書都會自己寫了。」
侯發財是西峽縣太平鎮魚庫村村民,2015年被確定為貧困戶。1979年出生的他,身體三級殘疾,至今單身,和80多歲的智障母親相依為命。扶貧攻堅開始前,侯發財蝸居在生產隊保管室內,整日蓬頭垢面。鄉親們常說他「東牆靠、西牆靠,靠完一天三頓飯」,缺一根「勤勞奮鬥」弦,落下了貧窮的根。
幫扶開始後,王炳奇分包侯發財家。三番五次炕頭拉家常,制定幫扶項目發展計劃,侯發財始終猶猶豫豫,「俺這身體不得勁,餓不著算了,折騰啥?」
走訪中,王炳奇發現侯發財有養雞習慣,20多隻,不成規模。他決定從這裡入手,激發侯發財的「鬥志」。王炳奇幫助侯發財建起雞舍,購買1000隻雞苗、2000斤玉米,發展養雞產業。
集中養殖最怕疫情。王炳奇請來防疫技術員,定期指導侯發財養殖技術,手把手教防疫。第二年春天,柴雞順利出欄,侯發財一下掙了12000元。嘗到甜頭的他主動把養殖規模擴大到1500隻,收入超過2萬元。
侯發財越幹越有勁,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他又開始種植中藥材。「加入合作社,跟藥廠直接供貨。種苗、技術服務、有機肥、農藥都免費,收購價格還高。」侯發財說。一畝多山茱萸,一年收入約7500元,兩畝黃精一年收入約8000元,輕鬆脫貧。
侯發財的「發財」路還沒說完。鎮政府提供護林員公益崗位,一年工資6000多元。農閒時,侯發財還在附近礦山務工,月工資2500元,陸續打工8個月,又收入近2萬元。
此外,母子二人低保加上殘疾人兩項補貼,一年有5500多元。侯發財將5萬元扶貧貸款入股合作社,種植香菇,母子倆一年分紅6600元。
勤勤懇懇幹了兩年,侯發財贊了一筆錢。他決定把四處漏風的破屋修修,讓老娘晚上睡個踏實覺。鎮裡撥下2萬元危房改造資金,打了地平,修了灶臺。王炳奇自掏腰包給侯發財置辦了門窗、電視。侯發財自己拿出5萬多元裝修,80平米的平房有了 「大宅」氣象。
客廳裡,侯發財操著濃重的南陽口音念到:「我家庭人均純收入遠遠超過脫貧線,有公益崗位、養雞、種植中藥材黃精、礦山務工穩定收入項目,新房已經蓋好,『兩不愁、三保障』達到要求,符合貧困戶退出標準,因此,請求退出貧困戶。」
「發財水平不低呀!寫的夠標準,挺好。」 王炳奇看後驚訝地說。
「以前是不知道咋幹,也不想幹。混一天是一天。現在政策這麼好,咋也不能再當懶漢。感謝黨,沒有黨的好政策,侯發財啥時侯也發不了財。」侯發財說。
「發財的三室一廳像賓館一樣。有了新房,是不是下一步準備娶新娘了?」鄰居笑著說。
「嘿嘿,那也不是不行……」侯發財羞澀地笑了。
來源:
人民網-河南頻道2018年06月26日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