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位於福建省中西北部,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百強城市,福建省的重點林區,也是國務院批准建立的全國集體林區改革試驗區,國家林業局確定的全國集體林區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唯一試點和海峽兩岸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
那麼這些有名的三明特色美食,你都吃過哪些?
燻味:正宗三明特燻味是當地十分流行的地方風味,以其獨特的口味,而深受廣大顧客朋友的喜愛,美味無比,是旅遊,上網,聚會,磨牙,休閒、下酒的最好選擇!
其主要有鴨翅膀,鴨爪,鴨脖子,鴨胗,燻鴨等。
打餈粑:三明的十二縣(市、區)都有打餈粑的傳統。每逢傳統節日,都有打餈粑的習俗。餈粑圓圓的,象徵團團圓圓;餈粑又糯又黏,寓意鄉民對親情和友情的看重。
沙縣小吃:沙縣小吃名聞遐邇,共有240多個品種,獲得「中華名小吃」的有39種,獲得「福建名小吃」的有63種,有近6萬沙縣人外出經營小吃,年經營收入近50億元。
先後被評為中國小吃之鄉、中國小吃文化名城,代表福建省作為唯一餐飲品種入駐上海世博會「中華美食街」窗口,並成功入駐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和全國人大機關食堂。
寧化客家小吃:其有1000多年的歷史,300多個品種,全部都是就地取材、手工製作而成,具有用料考究、做工精細、營養均衡的特點,是客家人烹飪技藝的結晶,聲名遠揚。
目前有15種小吃被評為「中華名小吃」,61個小吃品種被評為「福建名小吃」,寧化的生魚片入選「福建十大名菜」。
尤溪小吃:其具有閩中特色,尤溪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熹的誕生地,文化底蘊深厚。
當地人在長期生產生活的實踐中,以當地食材以及米類和麵粉為原料,製作出風味獨特的小吃食品。鍋邊糊、艾棵、大條面、文峰板鴨、梅仙的肉光餅、八字橋的八婆豆腐、糟菜光餅等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半巷米粿:這是三明農村一帶逢年過節、農事喜事而做的一種粳米食品,如今,它已成了三明風味美食之一了,不僅走進城市,還上了酒樓餐館的餐桌。
板鴨:其精心選用上好的自然原鴨,製作出的燻味,不僅肉質勁而不爛,味道濃而不重,色澤鮮而不混,更保證了原料的真汁味,香入骨髓,令人回味無窮。
炸米凍:上好的晚米用清水浸泡一夜,瀝乾磨成米漿。上點食鹽,下點熟石灰,攪拌均勻。把米漿倒入鍋中,溫火慢燒加以攪拌。
然後米漿轉累,成熟為糊。退火,合上鍋蓋焐上一會兒,漿糊成凍成時,米凍就成型了。
豆腐丸:沙縣豆腐丸是福建省傳統的漢族小吃。關於豆腐丸的發明,有一則有趣的傳說:從前有位大戶人家宴客,廚子不慎,將一條做菜用的鰱魚讓貓叼走了。
廚子急中生智,用豆腐做了一道假魚丸--豆腐丸。沒想到上席後,吃的人個個叫好,從此,豆腐丸便傳開了。
免責聲明:「覓食健康坊」所推送的文章,其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所發布的爆料不代表本號同意其觀點和其真實負責。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敬請諒解。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告知我們。
一線潮流情報,一線時尚資訊!編輯:覓食健康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你的印象,我封存之;你的時光,我另存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