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識人術:判斷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3點就夠了

2020-12-09 奇趣動物大放送

作為晚晴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國藩,從一個被梁上君子嘲笑愚笨,到後來湘軍的創立者,曾國藩用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走上了高位。在曾國藩沉浮官場的幾十年裡面,也練就了他識人斷人之術。

曾國藩說:「人這一生,寧可不識字,絕不可不識人。」他對於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很有自己的判斷與思考,有著自己的一套判斷人的方法。曾國藩往往在處於一個人時,會觀察對方外貌舉止細節動作,通過這些細節問題就可以知曉對方的人品如何,從而判斷這個人是否值得深交。通過曾國藩的識人之術,我們會發現:知人知面亦可知心如果真正想要辨別一個人到底是君子還是小人,只需要記住這3點就夠了。

1、君子滿腹天理,故以順理為樂;小人滿腹人慾,故以得欲為樂

「君子樂理,小人樂欲。」作為一名君子,做事應該講道理,用智慧與哲理服人,這樣的人往往是一些道德修養很高的人。相反,那些小人,往往會有高出自己經濟範圍之內的欲望,沉迷於各種享受,無法克制自己內心的想法。

曾國藩的一句話說得好:「區別人才的高與下,宜看他的志向趣味。志趣低的安於世俗鄙陋的規矩,則日趨卑下」。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個的志趣品味往往會體現出他的人品、修養等等。

君子總是喜歡博覽群書,這樣的話就能夠通曉事理,並且每日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更不會讓自己去做一些損害他人利益的事,一言一行都符合天道和情理,並且還可以從中增長學識見聞、提高思想境界,從而獲得滿足和快樂,往往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高尚

而小人則與大人不一樣,他們腦子裡總是各種吃喝玩樂的欲望,以物質享受為人生最大追求。因此,小人時常陷入低沉,因為他們不能滿足自己日益增長卻無力實現的物慾,發展到最後,往往會做出一些傷天害理的事。

2.君子重義,小人重利

小人總是期待別人能夠幫助自己,這樣自己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恩惠,往往把別人的幫助看作是理所當然的,重視利益。而君子則截然不同,他們是不願意輕易接受別人的幫助的,因為他們不想讓自己的事麻煩別人。一旦麻煩了別人,就滴水當湧泉相報

由此可見,我們通過看一個人對待恩情的態度,看清他是君子還是小人。在小人的眼中,往往利益至上,甚至不講感情,用完可棄;而君子往往是將信譽和恩情看得很重,一份恩情可能會銘記一輩子。

3.天下無一成不變之君子,無一成不變之小人

世間萬物都有兩面性,人也不例外。曾國藩也悟到了這一點:「今日能知人,能曉事,則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曉事,則為小人。寅刻公正光明,則為君子;卯刻偏私晻曖,則為小人。」

天下之間,所謂「君子」與「小人」的身份並非一直不變,而是會因時因地因事變。即使是君子,也會有犯錯的時候。相反,即便是小人,也會有善良的時候。

由此可見,君子可能會徇私情,小人也會有大義,一念之間,身份可能就會發生改變。所以,我們不要僅僅憑藉一件事情就給人妄下定論。

以上3點就是曾國藩辨別君子與小人的識人術。如果你想要判斷一個人到底是君子還是小人,只需要看這三點就可以了!能知人,能曉事,曾國藩的識人之術充滿著辯證法思想,更加科學如果你還想了解能夠關於曾國藩這個晚清名臣,深入學習他的識人之術,軍政謀略和從政學問,都可以來看看《曾國藩全書》,相信從書中我們一定能夠學習到更多的處世智慧。

相關焦點

  • 曾國藩識人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來看這3點
    通過研讀曾國藩的識人術,我們會發現:想要辨別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只要看這3點就可以了,一看一個準。3、天下無一成不變之君子,無一成不變之小人曾國藩的這番話首先強調沒有一成不變的君子和小人,這就好比人人都有缺點、都會犯錯一樣。「今日能知人,能曉事,則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曉事,則為小人。
  • 曾國藩: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2點就夠了,十有八九準
    曾國藩在官場中摸爬滾打30多年,早就練就了識人的本領。曾國藩認為:想要知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其實非常簡單,這2點就夠了,十有八九準。1、小人以其為獨而生一念之妄,積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首先就是要一個人看獨處時的想法。一個人待著的時候,往往就會妄念叢生,如果這個時候自己的想法是好的方向,就是君子,相反就是小人。
  • 曾國藩識人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2點就可以看出來
    「天下第一完人」曾國藩在識人這方面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在官場混跡30多年,用自己的獨特的識人術,給自己減少了很多麻煩。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來學習一下曾國藩的秘訣:學會這兩點,你也會一看一個準。1、觀察志向趣味曾國藩曾經說過:「凡人材高下,視其智取。」意思就是說如果想要區別人才的高於低,看他的志趣就可以了。
  • 曾國藩識人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就看這2點,一看一個準!
    晚清名臣曾國藩曾說:「人這一生,寧可不識字,絕不可不識人。」曾國藩在官場摸爬滾打了30多年,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千古獨有的識人斷人之法,他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判斷出一個人的品性。據統計,當時清朝1/4以上的官員都是他提拔任用的,就包括李鴻章,左宗棠等人。
  • 曾國藩識人術:想知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2點就夠了
    曾國藩能夠有歷史上的成就,很大一部分要歸結於他那厲害的「識人術」。在曾國藩留給後世的書信中我們:想知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主要看這2點,一看一個準。看志趣曾國藩在給後輩歐陽勳的書信中說:「凡人材高下,視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規,而日趨汙下,高者慕往哲盛隆之軌,而日即高明,賢否智愚,所由區矣。」意思是說,想要知道一個人是不是君子,一定要看對方的志向和興趣。
  • 曾國藩識人術提醒: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2點就可以看出來
    曾國藩識人術提醒: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2點就可以看出來人心就像是一口井,深不可測,人們將人心難測,規矩於人情之上,因為覺得人情總是那麼反覆無間。既然如此,我們就沒有必要去深究人心難測的源頭了,因為那就像水簾洞的水,沒有源頭。人心難測,想必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其實筆者想說,小人的心才難測,人生之路長慢慢,誰能保證一輩子沒遇到幾個小人呢!
  • 識人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三點就行了
    這句話為我們講出了識人的重要性。我們每個人想要做事,想要取得成功,都離不開人際關係、人情往來。與人交往的時候,如果識人不明,就算自己再有本事,也可能被人所騙。到時候不僅自己的才華沒有用武之地,還可能會吃大虧。所以說,識人非常重要,但是識人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 曾國藩識人術:如何辨別小人和君子?懂得這3點,識人不再難!
    曾國藩曾說道:「人這一生,寧可不識字,絕不可不識人。」好多人在理解這句話時,都太過於片面。認為人生做到「識人」就是為了發現給我們帶來直接好處的人。曾國藩能夠名垂千史,更是由於他在識人上面的成就,他有很多識人智慧,這些智慧體現在一本書中,這本書叫做《智囊全集》。
  • 曾國藩: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3點就夠了,聰明人看破不說破
    曾國藩曾提到: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3點就夠了,聰明人看破不說破!1、君子滿腹天理,故以順理為樂;小人滿腹人慾,故以得欲為樂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子滿肚子真理,他們把遵守倫理道德當成快樂;而小人滿肚子都是欲望,他們把滿足私慾當成快樂。要知道,慾壑難填,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小人不學理,只顧著追求私慾,很容易做出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
  • 識人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記住這3句話就可以了
    文章作者:琢磨君曾國藩很會識人,他說:「天下無一成不變之君子,無一成不變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曉事,則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曉事,則為小人。寅刻公正光明,則為君子;卯刻偏私晻曖,則為小人。」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說:不要隨便給某人貼上君子或小人的標籤,要看他做了什麼事情,再判斷他到底是君子還是小人。如果做事情合乎情理,則是君子;如果做事情謀取私利,則是小人。具體又該如何判別呢?
  • 《易經》識人之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3點,非常有道理
    自古至今,對一個人的評價就主要分為兩種:君子、小人。而且,古代的先哲聖賢們也總結很多標準,比如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莊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等等。《易經》識人之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就看這3點,非常有道理問之以是非,觀其志。問對方一些大是大非的事,以此來觀察對方的志向。一些可作為論點的事件,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眼界和志向如何。
  • 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四點就夠了
    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人,在這些人裡面,既有君子,也有小人。君子為人坦蕩,品質優秀,能夠遇到是我們的幸運,既可以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也可以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值得一輩子深交。小人心腸不好,品質惡劣,喜歡在背後算計人,陷害人,遇到這種人往往會給自己帶來一些損失和不利,一定要遠離。首先,我們要對君子和小人有一個明確的分辨,這樣才會在與人交往時做出正確的選擇。判斷一個人到底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四點就夠了。
  • 老祖宗的識人術:一個人是不是君子,看這三點就行了
    這就是老祖宗的識人術:一個人是不是君子,看這三點就行了一、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孟子說過:「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句話的本意,是說一個人有了能力之後,不能只為自己謀利,而是要為眾生多做貢獻。一個人如果沒有什麼大的本事,就管好自己,儘量不要給別人添麻煩。從這番話中,我們還可以讀出古人的一種思維。他們覺得一個人能為大眾去謀福利,這是最高尚的事情。
  • 鬼谷子的識人之術:看身邊的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三點足矣
    文/寒秋鬼谷子的識人之術:看身邊的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三點足矣常言道:「知人善用、此乃王道」,準確的分別身邊可用之人與應遠離之人是我們成功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項技能。經濟發展到歷史新高度,本有決心抗金的北宋,因為秦檜的力主屈服,最終導致抗金名將被殘忍殺害,疆域越來越小令人惋惜。璀璨的明朝期間也是奸臣不斷,有嚴嵩、魏忠賢等人,這些人極大地內耗了強盛的明朝。如何鑑別身邊人是君子還是小人,一直是人們探討的一門學問。被譽為聖人的孔夫子曾言: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來說明君子和小人的主要不同。
  • 識人術:熟記老祖宗的12字箴言,教你輕鬆識別小人和君子!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識人術:熟記老祖宗的這四句箴言,通過一個人的言語辨別其品性!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無窮無盡,老祖宗留給我們很多思想上和精神上的財寶,這也是我們一輩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比如說,現在所說的心理學,也沒有什麼新鮮的,在中國古代它就是叫「識人術」,而且我們的老祖宗早在幾千年前就總結了許多識人術口訣,以供後人借鑑使用!
  • 識人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不在面相在這四處
    說君子看似淡漠但心底親近,小人以利相親卻利斷義絕。 這世上人心莫測,感情更是真假難辨,一個人是好是壞,憑單次的耳聽眼見都不一定為實,要用心去分辨,曾國藩說過:「寧可不識字,也要會識人。」由此可見慧眼識人是件多麼重要的技能。
  • 千古奇書《羅織經》: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3點就行了
    人這一生,總會遇到很多人,有好有壞,有真心有假意,但更多情況是,人們往往深陷算計之中而不自知,識人不清,看人不明,因此也容易吃很多虧。所以我們需要去提高自己的識人辨人的能力,避免遠君子而親小人。書裡的三句話揭露了世俗的險惡,用來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三點就夠了。
  • 曾國藩識人術:如何看人?牢記這3點,教你看破天下人
    他不僅是在軍事政治以及文學作品上有著很高的成就,更寶貴的是有很多為人識人的道理。自古以來,對一個人的評價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君子,二就是小人。曾國藩曾表示「不為聖賢,便為禽獸」他的君子作風不僅得益於他優良嚴謹的祖訓,更與他準確的自我認知脫不開關係。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 曾國藩識人術: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熟記這三句口訣就可以了
    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除了在官場上運籌帷幄,他還有一項能力讓人津津樂道,那就是他的識人之術。據統計,官場上約有四分之一的官員都是曾國藩提拔任用的,包括左宗棠、李鴻章等人。曾國藩的識人斷人之術,至今仍備受後人推崇。對於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曾國藩曾提出3句口訣,我們可以參照一下。
  • 曾國藩:一個人獨處時,是君子,還是小人,一目了然!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曾國藩:如何判斷自己是君子還是小人,只需看一個方面就可以了!由此可見,人們都會判斷他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卻少有見去判斷自己是君子還是小人。這就好比我們用手指著他人時,熟不知還有三根手指指向了我們自己。所以說,關注自身是君子還是小人,也是非常重要的!曾國藩作為「千古第一完人」,他一生關於小人和君子的語錄也非常多,比如「小人專望人恩,恩過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