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負債高的真相,不忍直視

2020-12-11 冰川思想庫

撰文 | 關不羽

去年歲末,央行前行長周小川在錢塘江論壇講話時指出:「中國的儲蓄率現在已經降了好幾個百分點,這表明我們內需的增強,但同時也應注意,藉助於新金融科技,使得消費信貸發展非常快,甚至有一些是過分誘導年輕一代提前消費、借貸消費,這個可能會帶來重要的影響」。

由此,年輕人借貸消費的問題浮上了水面。這個熱點話題延續到今年,各路大神紛紛出來痛心疾首、義憤填膺,已經有點危言聳聽了。

01

90後不投資?

有人提出「70後存錢,80後投資,90後負債」,真是如此嗎?不見得。

事實上,90後進入職場的四五年間,股市新聞的標題裡就常常出現相關報導——大都是「90後成為股市新開戶主力」云云。最近的消息來自2月27日的《深圳商報》,還是「新開戶主力」的問題。

90後投資,而且早有證券界人士對他們的投資行為進行了研究。因為90後在股市的表現與前輩們的「無論牛熊,嚴守陣地」不同,是候鳥式行為——來了還會飛走。而這種候鳥式的操作,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資金是借來的。

因此,「70後存錢,80後投資,90後負債」是代際鄙視鏈的表達,並非實情。

圖/圖蟲創意

70後、80後買房不借貸,全靠存錢?顯然不可能嘛,在咱們的房價面前,誰對女友說「咱們一起辛勤勞動,存錢買房,堅決不為銀行打工」,誰就是要騙婚。工資收入增長速度和房價上升速度相比,就是龜兔賽跑,而且別指望那個兔子會打瞌睡。70後、80後要捫心自問,真不借貸?

而90後負債,並不如報導所言,都是用在消費上,做股市的候鳥、充房貸的首付都是很常見的。接觸過所謂消費貸、信用貸的都知道,名義上僅限消費的規定,實際上根本不管。

代際鄙視鏈無孔不入,結果卻是自相矛盾。昨天還在義正嚴詞聲討「佛系青年」的得過且過,今天就能操心「佛爺」們借債高消費了。「佛爺」難當啊,清心寡欲要挨批,厚自奉養也挨罵。怎麼辦?

中國人的理想人生,應該從童年直接跳到中老年才行——年輕,莫非是原罪?

02

90後很」豪」?

真要從紮實的數據層面來分析,會發現很多問題。關於90後負債消費的文章很多,但廣泛引用的數據集中在以下四組數據:

第一組: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數據顯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自2010年底的76.89億元以來逐季攀升,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已經達到了880.98億元。但哪一條可以證明逾期不還的主力是90後?

銀聯數據公司專門做過一個《85/90後人群消費行為特點分析》,網上可以查到。其中有一節「對新一代消費觀念的認識誤區:85/90後並不像想像中的那樣花錢豪放」,闡明了高頻消費人群在各年齡段中佔比穩定等一系列事實。

信用卡逾期不換劇增有更合理的解釋,在人民銀行統計的時間段內,銀行發卡量激增三倍突破了6億,信用擴張迅猛疊加經濟下行的壓力,中國「卡族」的信用下降是不可避免的。這個大「鍋」,90後背不起。

▲圖片來源:《85/90後人群消費行為特點分析》

第二組數據來自阿里巴巴:中國近1.7億90後中,(原文如此,根據最新人口普查數據,90後群體人數超過1.8億),超過4500萬開通了網上消費信貸業務,平均每4個人中就有1個網貸用戶。

這個數據說明90後在網絡金融上更為活躍,這是可以理解的,他們是純正的網絡一代。但是,這些年輕人活躍的借貸平臺只是中國居民總債務的一個零頭。

2017年以來,中國居民總債務45萬億左右,主要債權人是銀行等金融存款機構,約40萬億元。其次是公積金貸款約4.5萬億,其他機構統共只有2萬億債權。也就是說,即便把這些金融債務全部都算到90後人均,也不到人均1萬元,距離想像中的「高消費」相差甚遠。

第三組數據是據金融360發布的消費調查數據,90後在借貸市場上的佔比高達49.31%,在亞洲同齡人中排第一。而這其中有28.57%的人使用消費貸款,是為了償還其他貸款。

360金融借貸市場的年齡分布和阿里的數據基本一致。「亞洲同齡人中排第一」和「28.57%的人使用消費貸款,是為了償還其他貸款」頗有啟發,可以結合第四組數據進行分析。

03

房債驅動的「債務鏈」

真正有「秘密」的數據是第四組:香港滙豐銀行統計數據,中國90後的人均負債額是月收入的18.5倍,工作的90後平均負債12萬元。

所謂秘密是指,這是組「李鬼」數據。實際上香港滙豐銀行沒有這樣的報告,「人均負債額是月收入的18.5倍」出自2016年宏利保險的一份調查報告,範圍是受訪者門檻設定很複雜的500位受訪者,而且並非專門針對90後。

這組數據出處大有問題,卻被大量引用,其中反應的微妙心態是很值得深思的——為什麼媒體那麼熱衷於埋汰九零後呢?真正值得關注的不是什麼「舉債高消費」,而是九零後開始大舉進入房地產市場,他們的負債正在急劇增加。

近日,貝殼研究院發布了《2018年全國購房者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購房者平均年齡為29.5歲。2018年購房者中21-30歲年齡段者佔了38.5%,90後已經成為購房主力,遠高於80後的28.2%。而且,佔比購房人數16.6%的70後購房主要依賴資產置換,且收入和積累優於80後、90後,「房債」的壓力要小不少。

而中國居民部門的總負債約為45萬億左右,其中住房貸款佔比在55%(含公積金貸款),大約25萬億元。事實很清楚,90後正在快速加入25萬億「房債」大軍。

2015-2018年,房市中的「新晉」貸款人超過2億。按照2018年的比例估算,其中90後購房者應在7000萬左右。這些90後「房奴」背上百萬級的債務,拉高了90後的人均債務毫不奇怪。

而且,由於房價上漲與還貸方式的原因,房貸中新貸佔比遠高於舊貸,90後新晉「房奴」的房債保守估計也要在8萬億左右——按照人均計算,90後購房者人均債務100多萬,並不離譜。

圖/圖蟲創意

由此,90後「借債高消費」的真相也就清晰了。「亞洲同齡人第一」、頻繁短借地拆東牆補西牆都可以解釋得通——中國購房者的年齡在全球範圍內都屬於年輕,遑論亞洲?

而90後的收入水平、財富積累才開始起步,買房供按揭的重負之下,難以避免拆東牆補西牆的窘境。以巨額房貸壓迫形成了一條債務鏈,正在迅速鎖住90後。

在巨額房貸的推動下,90後不得不使用網絡金融、小額消費貸款等金融手段,來維持脆弱的個人財務。本質上與70後、80後沒有區別,只不過「大叔」「大哥」們的「想當年」,沒有這樣發達的金融渠道罷了。

但是,東湊西借的記憶應該還在吧?

04

不要讓代際鄙視鏈遮蔽真相

代際鄙視鏈是人類共通的社會現象,這次日本才把「平成」換成「令和」,已經有日本網友曬出「令和廢物」——雖然「平成廢物」言猶在耳,雖然「令和一代」還沒出世,但是先被「廢物」了。

日本的鄙視鏈關鍵詞是「廢物「,而在中國則是」消費「。代際的消費習慣、偏好本來就不同,何況過節衣縮食的緊日子還是活生生的記憶。消費,在中國社會是個很敏感的問題。

其實,70後就開始被貼「獨生子女敗家」的標籤,80後被說得一錢不值的聲音更未遠去,而網絡時代的90後的消費習慣、生活方式變化更大,顯然也逃不過這關。90後習以為常的網絡金融、網絡購物以及相應的新觀念,在「老輩人」心目中本屬可疑,總是和衝動性消費、炫耀性消費聯繫在一起——但這明顯被誇大了。

圖/圖蟲創意

90後用網絡金融、小額消費貸款的「小敗家」可能是真實,但是這些金融渠道的體量在中國居民總債務的體量最多只能算個零頭,能敗到哪兒去呢?非銀行機構的信貸總盤子也就2、3萬億,怎麼敗也敗不到人均負債12萬元啊?這不是在1.7億人中挑幾個「極品」就能說明的。

如果仔細看那些批評90後借債高消費的文章,會發現選擇的事例有明顯傾向性。有的瘋狂消費已經屬於心理疾病範疇,另一些則是「套路貸」的借貸陷阱作怪,都屬於極端案例,無法反映這1.7億人的普遍情況。

另有一些確屬高消費的案例,也就萬元級別的奢侈性消費,靠這點支出要達到1.7億的龐大群體「人均負債12萬元以上」的量級,實屬天方夜譚。而真正導致90後巨額舉債的原因,是中國數代人最常見、最普遍的購房。

老韭菜不同情新韭菜也就罷了,還要擺出「就是要教訓你們」的後媽臉,非常滑稽——終於媳婦熬成婆,有了壓迫下一代的權力,忍不住要炫耀一下吧。當代際鄙視正在進化為代際壓迫,真相總是被惡意的批評歪曲。

圖/圖蟲創意

不是說90後「佛系」,沒有買房意願嗎?房市以真金白銀堆出來的數據顯示出並非如此,真相是90後正在背負著巨大壓力衝刺進場。

不是說90後買房啃老嗎?真實數據是這屆年輕人自出首付的意願是四成,九成選擇自己還或者和愛人一起還貸,僅不到1%的人願意讓父母單獨還貸。

對這個1.8億的龐大人群,「大叔」「大哥」們請回憶一下自己身處代際鄙視鏈底部時的經歷與心情,想當年多吃根雪糕就被白眼,買臺遊戲機就被痛心疾首,你們委屈嗎?剛剛中年,就當自己老幹部了?

總而言之,請放過90後吧。他們不是販賣焦慮的對象,這屆年輕人已經很焦慮。

相關焦點

  • 90後負債多少合適?
    來源:小白讀財經作者: 趙得得 近期,滙豐銀行、海爾消費金融、融360等幾大金融機構出臺了90後消費的相關數據:數據顯示,90後在消費貸款群體中佔比達43.48%在消費主義和信用金融的共同作用下,這種消費觀念最終造成的高負債90後們,陷入無法擺脫的惡性債務當中:多張信用卡透支,銀行貸款斷供,甚至遇上網貸暴力催債等情況。那麼負債就一定是種錯誤行為嗎?肯定不是,問題的癥結在於沒有給自己的負債設下限度,沒有「合理負債」。
  • 王者榮耀:3D視角下,露娜好高好漂亮,至尊寶和呂布卻不忍直視
    王者榮耀:3D視角下,露娜好高好漂亮,至尊寶和呂布卻不忍直視王者榮耀已經上線三年多了,目前也成了最熱門的手遊之一了,如果說它是手遊一哥,小精靈也覺得不為過了。近日,小精靈發現,露娜在新版本模型重做後,不僅很高,而且還非常漂亮哦,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在3D視角下,紫霞仙子露娜的模型和原畫的還原度還是非常高的,而且這臉型看起來也是非常的好看,面部表情也很精緻,還有濃眉紅唇瓜子臉,不過眼神看起來有些高冷,整體看起來還是非常不錯的。接下面我們再看看紫霞仙子跟其他英雄的對比吧。
  • 債務規模攀升,90後該怎樣走出高負債困境?
    滙豐銀行最近調查顯示,中國90後一代人的債務與收入比達到令人吃驚的1850%,該群體欠各種貸款機構和信用卡發行機構的人均債務超過17433美元(約合12萬元人民幣)。90後負債額是月收入的18.5倍,人均負債高達12萬。
  • 負債的90後還有未來嗎
    90後趕上國家快速發展的時代,以後還會見證國家趕超美國。當下中國的90後負債速度也趕超了歐美。熱搜「90後平均負債12萬,開通各種金融分期產品和網貸」,90後一直在社會的批評聲中成長。終於長大成人進入社會,深受超前消費理念影響,沒有成家立業卻已負債纍纍。
  • 不忍直視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形容……
    不忍直視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形容……時間:2019-10-12 16:59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不忍直視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形容 常用於形容因為情景特異而使人無法正眼看待的情況。
  • 那些讓法律人不忍直視的「霸總」劇情……
    那些讓法律人不忍直視的「霸總」劇情…… 2020-12-16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俄羅斯情色博物館讓人不忍直視!
    俄羅斯情色博物館讓人不忍直視
  • 全民負債時代到來!90後人均負債高達13萬,負債過重有什麼後果?
    文:未央根據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我國的居民負債佔可收入比已達到90%,而在10年前還不到35%,它在10年內竟然增長了兩倍多。特別是90後,人均債務約13萬元,基本進入了全民負債的時代。隨著物價的快速上漲,人們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現在房價仍然很高,很多人已經負債纍纍。如果一個人欠了太多債務,就會給他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壓力。不僅如此,過多的債務也會給社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居民的錢去哪了呢?據相關數據顯示,房地產在中國城市家庭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最大,達到78%。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總市值約為65萬億美元,遠遠超過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總和。
  • 為什麼90後越來越窮?負債人數高達6成,90後:我們的窮是無奈的
    最近90後的人均負債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對於90後的負債問題,很多人都發表了不同的看法。有人9表示同情,有人則是批判。那麼90後的真實情況到底是什麼樣的呢?為什麼90後會越來越窮?當下90後面臨的問題可不僅僅是消費這麼簡單,有人說90後是因為管不住自己的雙手才會讓自己負債纍纍,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很多90後並不像傳言中的那樣,在90後的人群中,比較成熟穩重的人佔據了 大多數,僅有那一小部分的人如傳言的那樣,懶散、囂張,多數90後其實還是很不錯的。
  • 張杰染螢光綠頭髮 這顏色這造型有點不忍直視
    張杰染螢光綠頭髮 這顏色這造型有點不忍直視時間:2017-11-03 16:01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張杰染螢光綠頭髮這顏色這造型有點不忍直視 張杰染螢光綠頭髮走秀辣眼睛閏土哥扭動魔鬼步伐表情陶醉 張杰染螢光綠頭髮走秀辣眼睛閏土哥扭動魔鬼步伐表情陶醉 近日,張杰一段走秀的視頻曝光
  • 巡迴檢察組:黃四海變本加厲,張一葦成背鍋俠,結局不忍直視
    巡迴檢察組:黃四海變本加厲,張一葦成背鍋俠,結局不忍直視#電視劇巡迴檢察組#《巡迴檢察組》最精彩部分來了,隨著很多真相逼近米振東被獄警發現身上的傷後,黃四海不僅不知悔過,還要變本加厲,想把所有的事誣陷給張一葦,我覺得張一葦是肯定不會承認的,不過不承認的話,黃四海的手段那麼惡毒,就連米振東都沒扛住,就張一葦這小身板,關想想就覺得後怕,張一葦接下來會被怎麼樣,簡直不敢想像啊!我覺得張一葦接下來結局不忍直視。以上就是我對張一葦這個角色接下來的猜測和看法?大家有什麼更好的想法呢?
  • 朱元璋兒媳在南昌被挖出,專家對其容貌復原後,網友直呼不忍直視
    前幾天我們介紹了的碭山女屍,體會到了清朝時期的那種非常牛叉的防腐技術,本文中我們將繼續來介紹一具女古屍,這具女屍的身份那是極為的尊貴,比之碭山女屍更加的尊貴,人家可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兒媳婦,可是沒想到的是在專家們對其進行了容貌還原之後,卻發現她居然長著一幅國字臉,這簡直是讓網友們直呼不忍直視啊
  • 這數據讓人不忍直視
    這數據讓人不忍直視 2019年08月04日 08:5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蔡英文在41次民調中只有1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8月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2020大選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但藍綠雙方卻都有各自搞不定的難題:國民黨對於郭臺銘動向始終無法掌握,也對聯絡不上人的情況非常焦慮;民進黨則是在柯文哲自行組黨後,
  • 2019年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出爐,過半90後擁有實質性負債
    來源:九個頭條網尼爾森Nielsen最新發布的《2019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指出,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中國的90後、95後年輕人已然成為消費主力,他們成長發展的需求更高,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更高,信用消費成為消費升級的重要途徑
  • 手段殘忍,令人不忍直視
    手段殘忍,令人不忍直視。在當時,落後的生產力下,男奴隸作為主要的生產力,地位比較高,相應的待遇還算不錯。但是女奴隸的下場就悲慘了,古代奴隸主對待女奴隸手段殘忍,令人不忍直視。悲慘的女奴隸古羅馬奴隸主對待女奴隸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買賣。在古羅馬奴隸主眼中這些女奴隸不是人,只是自己的財產罷了。
  • 「全民負債」時代來臨,中國人均負債13萬,未來的90後應該怎麼辦
    正是因為老一輩人的存錢習慣,讓我國銀行迅速積累起了資本,火速發展,並且讓我國成為了「儲蓄大國」,但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現在開始「全民負債」了?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人似乎不太願意「存錢」了,中國的儲蓄率也隨之下降了,央行的數據顯示有5.6億人存款都是「0」元。
  • 大數據告訴你:90後的真實負債!
    現在的90後平均負債已經超過了10萬以上,負債的額度是月工資的18倍,在亞洲同齡人中排第一!不僅如此,這其中有28.57%的人使用消費信貸,就是為了償還其他貸款以及信用卡,是名副其實的奴一代!所以沒有什麼可怕的,加油④98年 李瑩 負債三萬負債三萬多至於為什麼負債年少無知唄,提前透支人生的額度其實,絕大部分90後負債都是自己無法控制欲望
  • 不忍直視的清朝後宮
    在人們的印象中皇帝後宮的三千粉黛那都是人間極品,隨便一個拉出來都能惹人垂涎三尺,但是清朝的後宮嬪妃可以用不忍直視來形容。從現在公布的一些晚清照片來看,清朝後宮妃嬪個個相貌平平,有的都能用醜陋來說。為什麼這些人能進入後宮呢?這要拜清朝的「選秀」制度。
  • 世界上讓人「害羞」的景點,老司機都不忍直視
    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的是世界上能讓人感到「害羞」的景點,老司機都不忍直視,實在是讓人覺得臉紅。這個景點就位於紐西蘭卡德羅納谷的一個農場邊,來到這裡之後首先讓我們看到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女性上身內衣掛在圍欄上。
  • 武漢現中式英文"神翻譯"指示牌 市民:不忍直視
    原標題: 武漢現中式英文「神翻譯」指示牌 市民:不忍直視  東方網7月18日消息:近日,有市民反映稱,漢江江灘上的指示牌中英文翻譯錯誤得太離譜,讓人不忍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