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前不栽桑,後不栽柳」,老祖宗三句俗語,道盡生活智慧!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這其中關於庭院布局的俗語就不少,如「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前不栽桑,後不栽柳」等等,它們言簡意賅,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既然能夠歷盡千年歲月滄桑而長盛不衰,身為一脈相承的炎黃子孫,更應該奉守老祖宗的這些教誨。
俗語一: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
「房前不栽樹」。古時候房屋大都坐北朝南,北方相對寒冷,人們往往都是蓋四合院抵禦風寒,如果房前栽樹,一旦樹木長大,必然會遮擋陽光,導致屋內陰冷潮溼,這與風水是不搭邊的,當然如果實在想栽樹,可以離房子遠一點。「屋後不種花」。這道理正好相反,花兒相比房屋實在矮小,如果沒有充足的陽光雨露很難成活,更別提百花爭豔,一片芬芳。
俗語二:門前不栽竹,後門不開窗
「門前不栽竹」。一是竹子繁殖能力很強,長得高大茂密,會影響光線,導致房屋陰暗不宜居;二是竹子韌性很強,隨風搖擺,容易壓壞房屋和牆壁;三是竹子生命力頑強,竹筍大範圍挺出地面,勢如破竹,容易破壞房基,嚴重時導致房倒屋塌,威脅人的生命。「後門不開窗」。這個可以從風水上來理解,一般後門開窗,那便會正好衝著後排鄰居家的大門。古人認為「門前進財,窗戶出財」,南北通透,自然通風固然好,但是如果你家窗戶正對領居家大門,鄰居會認為自家財運外流,影響運勢,也會採取反制措施,導致鄰裡不和。
俗語三:前不栽桑,後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
「前不栽桑」。種桑養蠶,在古代是很普遍的一種家庭經濟形式,然而古人卻不喜歡在房前種植桑樹,一方面考慮桑樹葉大寬厚,容易遮擋光線,最重要的是「桑」與「喪」字諧音,讓人感到十分晦氣。古代民間一般都十分忌諱在家中前院種植桑樹,認為「開門見桑」不利於家庭和睦。「後不栽柳」。雖然古代詩詞對柳樹的柔美讚不絕口,柳樹的姿態確實很美,尤其是在春風吹拂下的翩翩舞姿,更能給人帶來許多美好的遐思,然而古人卻不喜在房後栽柳。一是柳樹飄絮嚴重,影響家居生活;二是柳木耐腐是做棺材的上上之選,日常使用被認為很不吉利;三是「柳」與「流」字諧音,屋後種柳,意喻家財外流。
「院中不栽鬼拍手」。鬼拍手實際上指的就是楊樹,楊樹高大挺拔,力爭上遊,長成後枝繁葉茂,那麼楊樹為何有「鬼拍手」的稱呼,又為何不適合庭院種植呢?原來,楊樹高聳且葉大招風,稍有風動,便會譁譁作響,猶如很多人一起拍手,讓人膽戰心驚、心煩意亂之餘,更是難以入眠;另外,盜賊往往會在月夜風高之時出手,就是想趁著黑夜和樹葉擦撞之聲作為掩護,掩人耳目,混淆視聽。所以,古人不喜歡在院中種植楊樹。
老祖宗總結出的這些俗語,雖然很多已不符合現代實際,但卻告誡了我們很多基本生活常識和做人道理,讓我們不得不感慨生活處處皆學問,這些流傳千載的俗語老話,不僅映射著老祖宗的智慧光芒,更代表了古人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
感謝您的閱讀,你還知道哪些講究呢?歡迎留言探討!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