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發明的三十七計,設計陷害孔明,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

2020-12-19 百家號

我們知道軍事書籍上有三十六計,但是聰明的周瑜為了殺死比他更厲害的諸葛亮,想出了一個不同於三十六計的一個計劃,就是假裝死了,想用三十七計智勝孔明。諸葛亮曾經派張飛去蘆花蕩埋伏等候周瑜,準備要氣死他。周瑜在失敗之後,回去的路上吐血昏迷不醒。東吳的所有士兵都垂頭喪氣,開始為首領擔憂。當周瑜看到這種情況時,他想起了孫子兵法中的一句名言兵永遠不會厭詐,他不妨利用軍隊的悲傷來制定一個計劃。魯肅立即被叫進帳篷,他的左右兩邊隨從都被撤下來,咬著耳朵密謀著什麼。

周瑜的話說完了,他猛咬了一口舌頭,立刻一遍又一遍地吐著血。突然他喊道:既然生了孔明為什麼還要生我,魯肅你要為我報仇!說著,一頭栽倒在床上,死了。魯肅按照他的計劃行事,召集軍民將領迅速建立營地,撤回東吳。一邊,周瑜的棺材被送回鄱陽湖柴桑口辦理葬禮。諸葛亮在荊州的時候突然聽到了周瑜的死訊,心中充滿了疑慮。他想:周瑜是一名將軍,他知道戰爭方式,知道輸贏對士兵來說是很平常的事情。他怎麼能輕易這麼傷心呢?也許他們有欺詐行為,還是親自去悼念觀察實際情況為好。他準備祭品,寫祭禮,帶了二十名著名的衛兵,向劉備告別,到達柴桑口。

魯肅看到諸葛亮真的來哀悼他,並對他上鉤的計劃感到高興。他立即聽從周瑜的建議,派了五十名刀斧手埋伏在大廳兩側,而另外兩名將軍,丁奉和徐寧,則拿著劍藏在祭壇後面,聽從命令。諸葛亮走進大廳,偷偷看了一眼這兩邊。他發現所有的軍方和軍方將領都在等待戰鬥。一點悲傷的氣氛都沒有。就連周瑜的妻子小喬也不在大廳旁邊,他心裡很難過,證實了他的猜測,周瑜是在假裝死亡,他心想:我們現在該怎麼辦?我們既不能退縮,也不能驚慌,因此我們必須隨機應變,並試圖安全逃脫。

諸葛亮立即焚香點燭,燃燒紙帛,跪在靈臺前大哭,但是偷偷看著四周,立刻注意到兩名軍事指揮官正帶著他們的劍藏在裡面。諸葛亮心想:我跪在這裡哭了,如果兩個人跳出來抓住我,那我就死定了。最好是扶著棺材哭泣,觀察周瑜躺在棺材裡的一舉一動,然後制定一個計劃。於是他磕了三個頭,哭著正大聲的時候朗讀祭文。這篇悼詞寫得真誠感人,雙方的軍人聽了都充滿了淚水和悲傷。諸葛亮也哭得像個淚人,燒完祭品後,他乾脆撲到棺材上,哭得更傷心。突然,他在棺材蓋上找到了一個通風口,周瑜的鼻子和嘴巴,一直躺在棺材裡假裝死了,正好在通風口呼吸。諸葛亮趁大家哭喊的時候偷偷折了一半蠟燭,把它塞到了氣孔裡。周瑜剛想抬腿踢開棺材蓋,他無法想像氣孔被堵住了,空氣被隔絕了,他只覺得胸口透不過氣來,哪裡有力氣踢開棺材蓋?

魯肅心急如焚,心想:你為什麼不跳出來下令呢?於是,他也走近棺材,用雙關語說:公瑾兄弟,臥龍先生來到棺材前哭吊了,你聽到了嗎?周瑜當然聽到了,但不幸的是,他快要死了,只能被活活悶死在棺材裡。諸葛亮又哭了一會兒,他沒有看到棺材裡有任何動靜。估計周瑜真的死了,所以他帶著眼淚離開了。魯肅無奈,只得讓他坐船回荊州。諸葛亮一離開,魯肅就轉身進了大廳,拍了拍棺材蓋,說道:公瑾,你怎麼改變主意,不殺諸葛亮?一連問了幾次,在棺材裡都沒有回答他。

魯肅迅速打開棺材蓋,看見周瑜仰面朝天,他真的死了。再看,不知道諸葛亮什麼時候把蠟燭的一半插在氣孔裡。可以很顯然的發現,周瑜既然真的被悶死了。周瑜的第三十七計,想要用詐死的辦法抓捕諸葛亮,沒想到在第一次嘗試中就失敗了,他的生命也在這裡終結。所以,直到現在,人們仍然只承認有三十六計,從來不承認有三十七計。

相關焦點

  • 聰明反被聰明誤,傻人有傻福
    聰明反被聰明誤,被聰明耽誤的人不是真聰明,頂多算是小聰明。傻人有傻福,有傻福的人,雖然不聰明,他們懂得順應天意,不強求,卻收穫了他們安穩的幸福生活。1.有的人很聰明,他們看事情比一般人深刻,能看出好多人看不出的玄機,因此煩惱也會增加,這是聰明的副作用。2.有的人很聰明,他們做事喜歡反覆分析、比較、思考……可是經過他們大腦仔細思考,深入分析的結果,也許是把事情做得比較完美,可是也會令自己疲憊不堪,無形中影響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誤了健康,成了聰明的副作用。
  • 林語堂:中國人都是絕頂聰明,但聰明反被聰明誤
    林語堂:中國人都是絕頂聰明,但聰明反被聰明誤!林語堂是中國近代一個了不起的學者,他精通英文,曾經在北大教授過英文。林語堂還用英文寫過一部《京華煙雲》,後來被人譯成中文在中國出版,竟然在中美兩國都成為暢銷書。
  • 聰明反被聰明誤,死於自己發明的唐朝「手工耿」
    「請君入甕」還有一個翻版,武則天統治初期,有個叫魚保家的發明狂人,是御史魚承曄的兒子,非常聰明,喜歡搞發明,他發明了一種告密專用的銅匭。《資治通鑑》記載:「徐敬業之反也,侍御史魚承曄之子保家教敬業作刀車及弩,敬業敗,僅得免……」徐敬業謀反,魚保家為他設計製造了刀、車、弩,徐敬業敗亡,魚保家因為沒有被舉報,倖免於難。按說魚保家逃過一劫,應當咬著草根兒眯著,可是這貨太能嘚瑟,好顯擺,最後成功把自己帶溝裡去了。
  • 聰明反被聰明誤,死於自己發明的唐朝「手工耿」
    「請君入甕」還有一個翻版,武則天統治初期,有個叫魚保家的發明狂人,是御史魚承曄的兒子,非常聰明,喜歡搞發明,他發明了一種告密專用的銅匭。《資治通鑑》記載:「徐敬業之反也,侍御史魚承曄之子保家教敬業作刀車及弩,敬業敗,僅得免……」徐敬業謀反,魚保家為他設計製造了刀、車、弩,徐敬業敗亡,魚保家因為沒有被舉報,倖免於難。
  • 現實生活中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人,大致都有這些因素造成
    二、孤立無援一個人假如特別聰明,那麼他從小就容易離群孤立,對思維比他慢的沒有耐心,更不屑與別人合作,並用自己的聰明拒絕他人的經驗,排斥接受他人的經驗,長期以來自己便大事不妙了。三、不計後果聰明人總在思考:「我的下一個高招是……」因為他們老認為自己無所不知,因此都喜歡行險招,結果常常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 聰明反被聰明誤,做人不能太聰明!牢記這五條處世天規,趨利避害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為人處世,有些人總喜歡顯示自己的聰明,常常鋒芒畢露,結果卻是「槍打出頭鳥」,容易遭人嫉恨不說,還容易給自己招惹災禍,是典型的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做人還是不能太聰明。
  • 劉備東吳招親,孔明定下三個錦囊妙計,使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
    孫、劉兩方鬥智鬥勇,機關算盡,聯盟對抗曹操不過也是暫時之計,要搞好外交關係,不僅可以聯盟,還能和親,孫權、周瑜就是想利用聯姻收攏劉備。劉備招親在演義中用了兩大篇幅來敘述,使之變成了一場妙趣橫生的謀略戰。最引人入勝的是,大將趙雲護送劉備去往東吳之前,諸葛亮曾送他三個錦囊妙計,後事態發展全如他所料,諸葛亮神機妙算的能力真是厲害,讓人佩服。
  • 為什麼說皇八子胤禩在「九王奪嫡」中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在九王奪嫡中,八爺胤禩為什麼會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長城君給您一一道來。他這點聰明恰恰是康熙最不願看到的,可是,自己認為做的比較好。最懂康熙的帝王之術,也學的比較好,幻想自己可以成為康熙的繼承人。 康熙在朝堂上宣布,誰追回國庫欠款,可以封他親王,很多大臣都推薦八爺胤禩,但是八爺胤禩不願意。為什麼?很簡單,那就是怕得罪人。自己稱為八賢王,肯定不能做得罪人的事,康熙也看出他只是從自己利益出發,而不是從清朝的利益出發。
  • 這2種行為屬於典型的「聰明反被聰明誤」!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越是聰明的人,越愛幹這2件事,最後反被聰明誤!我們是否經常聽到「為了你好」這句口頭禪,而且不管是說者,還是聽者,都不厭其煩,最後談話交流的效果也很差。所以說,與人交往時候,要學會用更好的方式方法,聰明人要用聰明方法,而不是笨辦法!琢磨君總結:人際交往中,這2種行為屬於典型的「聰明反被聰明誤」!越是聰明的人,越愛幹這2件事,最後往往反被聰明誤!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1、人之短處,要曲為彌縫,如暴而揚之,是以短攻短。
  • 非人哉:九月聰明反被聰明誤!小蚊子各種刁鑽,九月表示佩服
    隨後聰明的九月就想到了辦法,只要自己變成本體睡覺的話蚊子肯定就找不到地方咬了吧?畢竟自己的本體都是長毛,九月開心壞了,她都佩服自己是主角,主角的當然十分的聰明呀,九月開心的躺在了床上打算繼續睡覺。
  • 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
    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借冥族之手,傷害「心月葵」大祭司「心月葵」和大長老神眼有著同樣的地位,可以說是「天」的左膀右臂,大長老「神眼」管理神族的內事,而大祭司「心月葵」便管理神族的外事。有一次大長老「神眼」找到心月葵,並告知神隱部餘黨的下落,如果心月葵不解決這個事,便可名正言順的審判心月葵,但心月葵接受了這個差事,神眼便用計告知冥族之人心月葵的下落,從而做到百利而無一害。「神眼」果真是一手好計謀,這一計謀,讓心月葵深受重傷,昏迷不醒。
  • 聰明反被聰明誤,精細鬼和伶俐蟲到底是精幹還是蠢才?
    可是,接下來的劇情只要是看過86版《西遊記》的都知道,兩個小妖怪聰明反被聰明誤,被孫悟空騙了兩個寶貝去。那如果從這看的話,是不是就說明兩個小妖怪表面精幹,實際是蠢才呢?其實不然,我們看看在這之前發生了什麼,是孫悟空提前知道了妖怪拿了寶貝來捉他。
  • 聰明反被聰明誤:謝玄和苻融都想渡河,結果套路反被套路
    當年小編看到這裡不由自主的笑了,兩邊的套路都在生效,而且兩人都在不約而同的配合對方演戲,這樣一場套路中的套路大戰居然就這樣展開了,苻融的軍隊想要偷襲東晉,而東晉謝玄又想著讓秦軍後撤自己再發動突襲,結果,兩人都在偷偷的猥瑣的笑容之中,展開了戰爭。
  • 《皓鑭傳》公主雅聰明反被聰明誤,贏異人為娶皓鑭巧花心思
    《皓鑭傳》劇照《皓鑭傳》劇照公主雅設計陷害皓鑭,她派一個宮中侍衛假裝給皓鑭傳遞消息引誘皓鑭中計,與此同時,公主雅向王后告發李皓鑭和宮中侍衛私相授受,想藉機把皓鑭徹底除掉。《皓鑭傳》劇照公主雅慌了神,本想殺掉皓鑭奪取異人,不想卻徹底成全了二人,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腸子都悔青了!
  • 聰明反被聰明誤,嶽飛錯下一個決策,招來殺身之禍
    原來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嶽飛錯下一個決策,招來殺身之禍。還是王翦聰明,每次打勝仗,只要土地金銀賞賜,皇帝對他很放心!嶽飛嶽飛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他不應該打著迎取二帝還朝的旗號
  • 知否電視劇盛墨蘭:聰明反被聰明誤
    她以為靠這點心機,就能轄制了王大娘子,結果王大娘子告到盛紘那裡,說自己盡心照料墨蘭,可是她整日哭哭啼啼,弄得自己像後媽一般,不想擔惡名,想讓墨蘭回去,盛紘聽了十分生氣,怒罵墨蘭:整天學一哭二鬧三上吊的下作把戲,有這功夫不如好好學學大家閨秀的做派。對於父親的教導,墨蘭一點兒也聽不進去,她只相信自己的母親。
  • 如意芳霏:傅容聰明反被聰明誤
    愛恨情仇,朝廷之事,她一直都在自作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據目前的劇情來看,傅容一直耍「小聰明」。這個「小聰明」無非是她比較善於觀察周圍事物,洞察事件發展方向。就像參加詩會,一早她就意識到,指定有玄機在裡邊,她才想盡辦法去參加詩會。在詩會現場,提前觀察到屋頂房柱有問題。順著事情發展她毫無退縮,把整件事情弄清楚之後才善罷甘休。
  • 世人皆知「聰明反被聰明誤」,前一句卻很少有人知道,非常精華!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聰明反被聰明誤」,聰明的人確實在很多方面都比普通人優秀,但是人無完人,聰明人也會犯錯誤。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意思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所耽誤或坑害。曾國藩曾說過,做人不能太聰明,否則就容易做兩件事,這兩件事容易招來大禍,行事之人最後很容易吃大虧。第一就是喜歡投機取巧,第二就是獨斷專權。這個俗語是大家應該是再熟悉不過的了,但是又誰知道前半句才是我們現在更應該去學習,並引以為戒的呢?「 愛兒不得愛兒憐,聰明反被聰明誤」。
  • 智天豹:聰明反被聰明誤
    原以為能夠從此走上富貴人生,卻是親自將自己的命運葬送,智天豹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所幸乾隆不是昏君,禍不及家人。智天豹是個聰明的人,他知道皇帝都愛聽好聽的話,於是想要討好皇帝。他希望自己的討好能夠讓皇帝另眼相待。但他的聰明還不夠。人常說伴君如伴虎,因為皇帝掌握著天下百姓、臣子的生死大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旦沒有揣摩正確皇帝的意圖,便會不小心失了性命。和珅當年是皇帝面前的紅人,極大的原因就在於他揣摩聖意的手段。
  • 做人莫耍小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千萬別被小聰明給害苦了
    按照網友搜出來的結果,事情起因顯然起於此人涉及的特權問題,卻不知「無規矩不成方圓」,總有那麼些人自我感覺良好,有點小權就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卻不知在別人眼裡那是何等的沒有教養,再者說,權利這東西本就是雙刃劍,能救人也能傷人,看你怎麼用,說句不好聽的話,永定河的王八也比這號人多,別把無知當有趣,更別忽悠人,別人也不是傻子,你把別人當傻子,卻不知,你在別人眼裡才是不折不扣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