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比亞:國土形狀為何宛如蚯蚓,鑽入塞內加爾的腹地?

2020-12-20 環球情報員

在世界版圖上,由於種種歷史原因,形成了一些被三面乃至四面包圍的國中之國。其中有教堂國家梵蒂岡,山城國家聖馬利諾,但由一條河流組成的國家卻僅有一個,那就是非洲大陸西端的甘比亞。

▲塞內加爾和甘比亞的地理位置

從地圖上看,甘比亞被塞內加爾三面包圍,兩個國家酷似一個夾心蛋糕。作為一個面積僅約1萬平方公裡的非洲大陸最小國家,甘比亞卻擁有非洲最佳水道之一-甘比亞河的主體部分,其領土完全沿河分布:最寬處不超過48公裡,而長度卻沿甘比亞河兩岸深入內陸300多公裡,國土形狀猶如蚯蚓一般,幾乎將塞內加爾攔腰截斷。

▲甘比亞河長約1120公裡,其中有472公裡在甘比亞境內

除了地理位置的接近,塞內加爾和甘比亞在族群和宗教等方面也極為相似,從這些方面來講,兩國似乎應當作為一個整體存在,而歷史上也恰恰如此,兩國曾長期同屬一個黑人帝國。然而,英國和法國殖民者的統治打破了這塊完整的土地,獨立後的兩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建立的塞內甘比亞邦聯也只是曇花一現。

那麼,英國和法國為何在殖民爭奪中形成交錯的勢力範圍,甘比亞又是怎麼憑藉狹小的甘比亞河兩岸形成一個國家的呢?

▲英國殖民地甘比亞被嵌在包括塞內加爾在內的法屬西非(藍色)之中

一、黑人帝國的輝煌與崩塌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陸北部,覆蓋著廣闊的熱帶草原,歷史上,這裡是黑人的故鄉。兩條大河-北邊的塞內加爾河和南邊的甘比亞河在草原西部流淌,蜿蜒向西注入大西洋。河流滋養了肥沃的衝積平原,流域內也因此分別得名塞內加爾和甘比亞。起源於內陸的黑人在遷徙過程中,一部分定居到這裡,成為這片沃土上的主人。

▲非洲地形圖(局部),塞內加爾河和甘比亞河位於西非,並注入大西洋

遷徙意味著演化的開始,生活在塞內加爾河和甘比亞河沿岸的黑人以血緣為紐帶,形成大大小小的族群。然而,相對於黑人聚居的內陸來說,這片土地處在邊緣地帶,與其他文明的交流又受大西洋和撒哈拉沙漠阻隔,發展程度很受限制,因而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

公元七世紀起,阿拉伯帝國在中東崛起,他們佔領了北非,並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黃金、象牙和黑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公元九世紀,阿拉伯商人在茫茫沙海之中開闢出商路,發展了繁榮的跨撒哈拉貿易。如今塞內加爾的東鄰-馬裡,就是當時商路最集中的地區,當地的部族因商貿而興盛,並皈依了伊斯蘭教。到公元十三世紀,他們建立起自己的帝國-馬裡帝國。

▲公元十一世紀-十六世紀的跨撒哈拉貿易路線

馬裡帝國的崛起伴隨著擴張,塞內加爾河和甘比亞河沿岸進入它的勢力範圍,伊斯蘭教也被傳播到這裡的部族。不過,馬裡帝國時常因權力繼承而爆發內戰,到十四世紀末,這個強盛一時的帝國陷入衰落,一個曾經被它徵服的部族取而代之,建立起西非歷史上最後一個黑人帝國-桑海帝國。

▲公元十六世紀初,鼎盛時期的桑海帝國

在桑海帝國稱雄的年代,國際格局發生著劇變,歐洲結束了黑暗的中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家們揚帆遠航,成為第一代殖民帝國的開路先鋒,而在阿拉伯帝國崩潰之後的北非,摩洛哥已經勃勃興起。對於塞內加爾河和甘比亞河沿岸來說,它曾是桑海帝國的窮鄉僻壤,但現在,封閉的面紗即將被入侵者揭開。

公元1455年,葡萄牙人在甘比亞河口登陸,由於船隻可以沿河深入內陸,因而他們選擇在這裡建立商站,從事販賣黑奴的活動。不過,甘比亞河沿岸遠離桑海帝國的核心區域,葡萄牙人的活動並沒有傷及它的統治基礎,對帝國發起致命一擊的來自撒哈拉沙漠的那一邊-摩洛哥。

摩洛哥入侵桑海帝國並非偶然,其統治者早就垂涎於跨撒哈拉貿易給桑海帝國帶來的滾滾財富。公元1591年,趁著桑海帝國因王位之爭陷入內亂,摩洛哥派軍隊穿越撒哈拉沙漠,一舉摧毀了這個曾經的西非霸主。

▲公元1591年,摩洛哥遠徵軍摧毀桑海帝國

然而,摩洛哥的遠徵雖然達到了掠奪財富的目的,但不久之後國內的動蕩使其僅能佔據幾個重要城市,而包括塞內加爾河和甘比亞河沿岸在內,原桑海帝國的遼闊疆域隨之陷入力量真空。一盤散沙狀態的各部族難以有效抵禦外敵,從而為歐洲殖民者的進一步入侵打開了方便之門。

▲ 桑海帝國崩潰後,原帝國疆域內的部族成為一盤散沙

二、英國和法國勢力的分割

公元十六世紀末的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刺激了人們對財富的追求,黑奴貿易則是他們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途徑。當時,早期殖民帝國葡萄牙日趨衰落,新興的英國、荷蘭和法國已經摩拳擦掌,桑海帝國崩潰後的塞內加爾河和甘比亞河沿岸就成了它們瞄準的重要目標。

▲塞內加爾河和甘比亞河沿岸(紅框處)在黑奴貿易時代扮演了重要角色

由於塞內加爾河和甘比亞河沿岸土著族群的一盤散沙,歐洲殖民者可以輕易地獵取大量黑奴,而這裡的地緣特徵又使他們貿易的成本降到最低:它位於非洲大陸最西端,船隻可以沿最短航線駛往目的地-美洲大陸。因此,在血腥的黑奴貿易時代,塞內加爾河和甘比亞河沿岸是非洲最大的黑奴貿易中心,並受到不同國家殖民者的激烈爭奪。

1588年,英國人從葡萄牙人手中購買了甘比亞河沿岸的貿易權,荷蘭人則選擇從塞內加爾河和甘比亞河之間的維德角半島下手,在其沿海建立自己的殖民據點。稍晚些時候,法國人在北部的塞內加爾河口登陸,隨後在1659年建起城堡和要塞,作為自己殖民擴張的橋頭堡。

▲維德角半島深入大西洋,是天然的避風良港

塞內加爾河和甘比亞河沿岸的土地有限,而殖民者的野心卻是無限的,因勢力範圍爭奪而引發的戰爭也就不可避免。1677年,法國人自塞內加爾河口南下,把荷蘭勢力趕出維德角半島。然而,胃口大開的法國人並不滿足於此,他們把目光瞄準了更南邊的甘比亞河。於是,一場法國與英國的拉鋸戰開始了。

▲塞內加爾河口,法國在非洲最早的殖民據點

這場在甘比亞河發生的衝突很快波及到了塞內加爾河附近,1765年,佔據上風的英國奪取了幾乎所有的法國殖民據點。然而,法國不久就得到了翻盤的機會。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英國忙於應付新大陸上的戰事,法國則趁機捲土重來,不僅奪回了失去的據點,而且把英國勢力壓縮在甘比亞河兩岸的狹窄區域,這也奠定了日後兩國勢力劃分的雛形。

▲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法國給予美國大力支持

1783年,隨著北美戰事的結束,英國和法國籤訂《凡爾賽和約》,英國承認法國在塞內加爾河附近的統治,法國也認可英國對甘比亞河沿岸的佔領,兩地自此在法理上被無情地分開。不久,隨著機器大工業的發展,英國和法國先後廢除了黑奴貿易,瞄準資源和商品市場的新一輪殖民擴張也隨之逐漸拉開了帷幕。

在這場從沿海向內陸的擴張中,法國人發揮出貼近北非的地理位置優勢,他們分別從塞內加爾和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出發,到十九世紀末幾乎將赤道以北的非洲大陸西半部收入囊中。而距離非洲較遠的英國只能憑藉海上力量優勢,有針對性地奪取戰略要地和重要的原料產地,這其中包括埃及、南非和奈及利亞等地,當然也包括嵌入法國殖民地的楔子-甘比亞。

不難想像,甘比亞成了法國人的眼中釘,他們想用其他殖民地同英國人做交換,使其與塞內加爾連成完整的一片,但英國人並不希望法國勢力染指這塊戰略要地。爭吵過後,由於需要聯合英國共同對抗德國,法國不得不與英國在1889年籤署協定,在1783年和約的基礎上正式確認了塞內加爾和甘比亞的邊界,這正是今天塞內加爾和甘比亞邊界劃分的基礎。

▲ 在帝國主義瓜分非洲的狂潮中,法國成為大贏家

三、不同的宗主國,差異化的發展

甘比亞的面積僅約1萬平方公裡,既缺乏礦產資源,又沒有足夠的人口充當商品市場,自廢除黑奴貿易後,它對英國來說便失去了經濟意義。但從地理位置上看,甘比亞與英國在非洲的其他殖民地沒有陸上邊界,要維繫住這塊戰略要地,英國又不得不採取措施鞏固自己的統治。

針對甘比亞領土沿河分布的特點,英國採取了分而治之的辦法,他們雖然在甘比亞建立了中央政府,但僅對英國人集中的甘比亞河口採取直接管理,而廣大的內陸地區仍然保留著傳統的部族結構,英國僅派幾名代表監督執行政府的政策和法律,因此被稱為保護地。殖民者對保護地的幹涉雖然較少,但這並不意味著這裡統治的鬆動,它與英國捆綁在一起靠的是一種農作物-花生。

▲英國統治下的甘比亞,社會面貌非常落後

早在十九世紀中期,英國人就發現甘比亞的土壤適宜種植花生,逐漸把這裡變成了自己的花生種植園。為了儘可能地提高花生產量,英國限制甘比亞的糧食種植,導致這塊水熱條件充足的地區甚至要靠進口糧食才能滿足基本需求,它的經濟命脈也因此被英國牢牢掌控。

脆弱的單一農作物經濟,帶給甘比亞的除了旱季的饑荒,還有薄弱的基礎設施建設:英國希望用殖民地本身的稅收維持政府開支,而不打算另外進行財政補貼。因此在殖民地時代,甘比亞的財政收入對於建設甘比亞河口的城市已經捉襟見肘,廣大的保護地幾乎沒有得到任何發展。

與英國在甘比亞的統治相反,法國把塞內加爾當成本土來建設。其實,這與塞內加爾在法國的地位密不可分,它既是法國在西非資源和商品貿易的交通樞紐,又是其向內陸進行殖民擴張的前進基地。

到二戰前,甘比亞仍然經濟落後,內陸交通幾乎完全依靠甘比亞河,而塞內加爾卻已經擁有鐵路、銀行和高等教育。巨大的發展差異,使同根同源的兩地不僅在地理上被人為割裂,更在經濟和文化產生了鴻溝。可以說,即使從殖民地走向獨立,它們也很難走到從前了。

▲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因繁華而被譽為「西非小巴黎」

四、殖民前的一家人,獨立後的好鄰居

在英國和法國的勢力爭奪中,甘比亞河沿岸與塞內加爾河沿岸分屬兩個宗主國,這種分立的格局也被帶到了日後的兩國獨立。1960年,塞內加爾率先獲得獨立,在法國殖民教育下成長起來的領導人與法國保持緊密的聯繫,開始了和平的發展進程,成為非洲罕有的沒有發生過政變的國家,可甘比亞卻與之大不相同。

▲塞內加爾首位總統桑戈爾,任期內與法國關係緊密

由於經濟和教育的落後,甘比亞民族獨立力量格外弱小,它的獨立更多是靠去殖民化的國際趨勢。對英國人來講,繼續維持在甘比亞的殖民統治已經毫無意義,因此在1951年,甘比亞沿海城市開始出現政黨的活動,並參與到政府的管理之中,但這對於獨立來說仍然遠遠不夠。1959年,保護地政黨出現,遍及境內的政治參與,讓甘比亞的獨立終於走入快車道。

1965年,英國同意了甘比亞的獨立,但仍掌握外交、國防和財政等大權,直到五年後,它才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國家。但是,獨立的喜悅並沒有能維持多久,經濟的落後,政府的腐敗,一場危機正在悄然醞釀。

1981年,趁著總統出國參加英國查爾斯王子和黛安娜的婚禮,甘比亞反對派發動政變,很快便佔領了部分政府機關。由於無力鎮壓政變,甘比亞總統只得求助於塞內加爾,令他感到慶幸的是,塞內加爾總統擔心甘比亞的混亂影響到自己國家的穩定,派出軍隊幫助甘比亞平息了政變。

▲1981年的甘比亞總統賈瓦拉(右一),執政時口出狂言,被傳為國際笑話

塞內加爾伸出的援助之手,讓兩個同根同源的國家迅速走到了一起,1982年,塞內加爾和甘比亞成立塞內甘比亞邦聯,並試圖實現最終的統一。然而,被殖民者割裂了上百年的兩國差異明顯,甘比亞官方語言為英語,塞內加爾卻是法語,兩國經濟發展程度更是大相逕庭。此外,邦聯總統由塞內加爾總統出任,外交、國防和交通等政府關鍵部門也由塞內加爾一方擔任正職,甘比亞擔心自身利益受到損害,使得兩國很難就統一路線達成共識。

▲2018年,塞內加爾和甘比亞主要數據對比,可見兩國發展程度差距明顯

僅僅七年後,塞內甘比亞邦聯就走向了解體,分立的局面也一直保持到現在。然而,歷史上的血脈相連讓兩國依然保持著良好的外交關係,為了方便南北交通,塞內加爾的車輛被允許穿越甘比亞境內,黑奴貿易歷史也讓兩國成為美國黑人的尋根之地,並成為連續的旅遊路線。如今在甘比亞河口遙望大西洋,遊客回顧祖先悲慘遭遇的同時或許可以想到,這個因河而生的國家正是在這段歷史中被定格下來。

▲甘比亞河口,美國黑人的尋根之地

長期作者|皮皮俠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讀工科博士|史地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如蚯蚓般鑽入塞內加爾,段子手甘比亞的奇特形狀是怎麼來的?
    在非洲大陸的最西端,有一個國家叫做塞內加爾。相比存在感極低的經濟,該國的足球特別有名,屢屢闖入世界盃決賽圈。然而塞內加爾並非本文主角,介紹它只是為了讀者更易於找到鑲嵌於其中的甘比亞。甘比亞面積僅1.1萬平方公裡,人口近200萬。國土形狀也很有特色,東西走向扭曲狹長,如一條蚯蚓般鑽入塞內加爾腹地。縱觀非洲各國劃分,無不大開大合界限分明,象甘比亞這樣硬「鑽」進去的倒是不多見,這種奇特景觀是怎麼形成的?在歐洲人發起大航海時代之前,大家都還以為自己居住的世界是個無邊無際的平面。
  • 「沿河之國」甘比亞:非洲大陸面積最小的國家,國土形態十分狹長
    「沿河之國」甘比亞甘比亞是「甘比亞共和國」的簡稱,甘比亞地處非洲大陸的西部,西臨大西洋,差不多位於非洲大陸的最西部,甘比亞的陸地鄰國只有一個,其國土的北東南三面都與塞內加爾接壤。從地圖上來看,甘比亞的國土形態十分狹長,呈現南北窄東西長的橫條形態,甘比亞的西部大西洋海岸線南北長度僅為約48千米,而國土的東西長度約為300多千米,甘比亞的國土面積約為1.07萬平方千米,和我國天津市的面積相當,是非洲大陸面積最小的國家。
  • 此國國土像把彎刀,直接插入唯一鄰國心臟,國家窮的喝西北風
    從世界範圍內來看,很多國家領土形狀非常有特色,如非洲國家貝寧,國土就像個手榴彈;還有亞洲的日本,國土有點像蟲子。而尤其是世界範圍內的國中之國,領土形狀更加有意思,最典型的如賴索托,國土非常圓滑,就像在南非國土上打了個洞。還有下面這個國家,領土面積像一把彎刀,直接插入唯一鄰國心臟,堵了300多公裡,國家窮的喝西北風。
  • 甘比亞:被稱為「地球第一強國」叫囂滅五常,實際上令人啼笑皆非
    最後一種就是今天我要說的甘比亞,他屬於第三種國家類型,但是要說膽量他可以美蘇都厲害。甘比亞是甘比亞共和國的簡稱,他位於非洲大陸上的西部大西洋海岸地區,面積有一萬多平方公裡,人口只有200萬左右,歷史上曾經是非洲大陸上非常豪華的地方之一,現如今卻十分貧窮。甘比亞的國土形狀也非常的奇葩,像一條夾在其中的蚯蚓,又曲折又細又長。
  • 歷史上的各國國徽非洲篇: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馬裡、甘比亞
    此外,馬裡國徽上的法文國家格言「一個民族,一個目標,一個信仰」與塞內加爾的國家格言完全相同,這句銘言同樣也出現在塞內加爾國徽上。--------------------------------英屬甘比亞
  • 「嘴炮」甘比亞:面積還沒北京大,卻威脅橫掃歐洲,攻佔蘇聯!
    在非洲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有一個神奇的國家,它自打獨立以來就沒走過尋常路,它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地球第一強國」——甘比亞。甘比亞全稱是甘比亞共和國,位於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國土面積不到1.2萬平方公裡,大概是北京市的三分之二,是非洲最小的國家。
  • 宇宙第一強國甘比亞究竟有多奇葩?
    首先甘比亞的地形就很奇葩。它位於西非,準確地說位於塞內加爾境內,然後國土被一條流入大西洋的河剖成兩半。這種奇葩地形決定了它不像別的非洲國家那麼乾旱,適合搞旅遊。這足以令三面包圍它又瞅不著一滴水的塞內加爾大為光火。
  • 甘比亞危機解決 甘比亞政治危機的主要事件回放
    原標題:甘比亞危機解決 甘比亞政治危機的主要事件回放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19日一致通過決議,要求甘比亞進行和平有序的政治過渡,在總統選舉中失利的現任總統葉海亞·賈梅應於當天把權力移交給當選總統阿達馬·巴羅。同一天,塞內加爾等5個西非國家出兵甘比亞,試圖用武力逼迫賈梅交權。
  • 「第一強國」甘比亞:誇張的並非叫囂滅五常,而是其貧窮與懶惰
    要比膽量,甘比亞恐怕比美蘇都要厲害,不過它卻是第三類國家的典型。從數據上看,甘比亞國土約為1.13萬平方公裡,人口210萬人,GDP不到1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14億元——這樣一份成績單放在中國,也就是個大點的、發展稍微欠一些的縣級市。從歷史上看,同甘比亞十分奇葩的國土形狀一樣,它就是「人為製造」出來的結果。
  • 「第一強國」甘比亞:誇張的並非叫囂滅五常,而是其貧窮與懶惰
    從數據上看,甘比亞國土約為1.13萬平方公裡,人口210從歷史上看,同甘比亞十分奇葩的國土形狀一樣,它就是「人為製造」出來的結果。從16世紀開始,西方各大殖民帝國就開始了對這一帶的殖民經營;17世紀末,英法兩大豪強為了爭奪塞內加爾地區的歸屬權,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裡衝突不斷,打了一場非洲版的「百年戰爭」。直到1889年,兩國才算正式達成協議:甘比亞河兩岸土地歸英國,塞內加爾剩下的部分給法國。
  • 叫囂三天佔領蘇聯的甘比亞什麼來頭,為何會那麼牛
    有網友甚至戲稱甘比亞是宇宙第一強國,其實力還在韓國人之上。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甘比亞到底什麼來頭,為何會那麼牛?甘比亞位於非洲西部,面積約為1.038萬平方公裡,人口200多萬,是個不起眼的非洲小國。甘比亞屬於熱帶草原氣候,降雨量豐富,境內還有甘比亞河,在乾旱的西非地區,甘比亞的自然條件算是不錯的。
  • 「地球第一強國」甘比亞是個啥樣的國家?
    甘比亞位於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西臨大西洋,東、北、南三面都被塞內加爾(就是2002年世界盃的那匹黑馬,該國首都是著名的達喀爾)包圍,國土面積不到1.1萬平方公裡,也就是北京市的三分之二,人口不到200萬,不足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十分之一,其中9成國民信奉伊斯蘭教。  由於人口不斷跑路,該國人口還在持續減少。
  • 「地球第一強國」甘比亞歷史資料 總統賈梅曾警告中國
    甘比亞政府和人民將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事業,支持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願意在相互尊重主權基礎上做中國的好朋友、好夥伴。  據新華社資料,甘比亞西鄰大西洋,北、東、南三面被塞內加爾緊緊包圍,國土面積約為10380平方公裡,甘比亞共和國是非洲大陸最小的國家。  中國與甘比亞曾於1974年12月14日建交。
  • 揚言"三天佔領蘇聯,出軍踏平北美大陸"——世界第一強國甘比亞
    一、彈丸之國——甘比亞甘比亞位於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西臨大西洋,國土面積不到1.1萬平方公裡(沒錯,就長這個神奇的形狀,),也就是北京市的三分之二,人口不到200萬,不足北京市常住人口的甘比亞強國的國土(很奇怪的形狀)直到1970年4
  • 甘比亞國家概況
    1783年,《凡爾賽和約》把甘比亞河兩岸劃歸英國,把塞內加爾劃歸法國。1889年,英、法達成協議,劃定當今岡邊界。1965年2月18日,岡正式獨立。1970年4月24日成立共和國。獨立後人民進步黨長期執政,賈瓦拉多次連任總統。1994年7月,葉海亞·賈梅中尉發動兵變,推翻賈瓦拉和人民進步黨的統治,成立了以賈梅為主席的武裝力量臨時執政委員會。
  • 沈詩偉:甘比亞改國名,牽出一段臺灣「邦交史」
    而這一段從到甘比亞考察、設立農技隊、實施「農技合作」到最後建立「邦交」的過程亦被臺灣當局稱為「苦盡『甘』來」。(註:臺灣將甘比亞譯為「甘比亞」),寓意歷經艱難困苦與甘比亞(甘比亞)「建交」。 1974年,甘比亞前總統達烏達·凱拉巴·賈瓦拉訪華期間參觀長城 1982年2月,甘比亞與鄰國塞內加爾組成塞內甘比亞邦聯(Confédération
  • 賈梅:自願放棄甘比亞總統權力
    ,宣布交出甘比亞總統權力。(新華/路透) 在茅利塔尼亞總統阿齊茲和幾內亞總統孔戴為和平解決甘比亞危機進行了數小時的最後調停後,賈梅宣布他「懷著對甘比亞人民無盡的感謝,決定自願放棄對甘比亞的統治」。 「我們所面臨的一切問題都可以和平解決,」賈梅說,「我相信非洲人民可以在通往民主和社會經濟發展道路上為自己做出決定。」
  • 罵遍五大常任理事國,甘比亞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甘比亞地處非洲大陸最西端,其西鄰大西洋,東、南、北三面被塞內加爾包圍,國土形似一條蟲子)甘比亞面積不大,人口不多,並且經濟十分落後,國內沒有任何工業,國民經濟都是依賴農業、漁業和外國援助,人均GDP只有700美元。
  • 塞內加爾歷史發展階段簡介
    塞內加爾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enegal),簡稱塞內加爾,位於非洲西部凸出部位的最西端,北接茅利塔尼亞,東鄰馬裡,南接幾內亞和幾內亞比索,西臨維德角群島。國土面積為196722平方公裡,海岸線長約700公裡。首都達喀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