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要求他們整理好自己的房間,保持乾淨衛生。
在人們的潛意識裡,這是最基本的,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也能夠提高空間的舒適度。
不過,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按照家長的要求做到井井有條,很多寶媽都吐槽自家娃,剛收拾的房間沒過一會兒就被破壞了,這也讓人相當憂愁。
不過,孩子的天性就是如此,其實有時候並不是壞事哦。
01案例
小王的孩子今年上小學,由於她自己就是個愛乾淨的人,因此平時也總是要求孩子把房間整理得很乾淨,很整齊。
從小在媽媽的嚴格管理下,小王的孩子現在也養成了好習慣,學習用品和書本也都乾乾淨淨,看起來賞心悅目。
相比之下,鄰居小張的孩子就隨意多了,兩個娃同年齡,但是小張的孩子簡直就是大家眼裡的"破壞大王"。
房間裡各種玩具堆得亂七八糟也不收拾,牆壁上總是貼滿了各種奇奇怪怪的圖案以及他自己的作畫。
看到小張家的環境,小王也忍不住調侃:你家可真是戰場,為啥不讓孩子自己收拾。
沒想到小張很豁達:不管他,就讓他鬧騰,平時總喜歡搗鼓這個那個的,我也懶得收拾。
看到對方這樣說,小王心裡也有點鄙視,大有一點"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感覺。
但令人意外的是,兩戶人家的孩子讀同一所小學,小王和小張的孩子成績卻不相上下,但比起來小張家愛鬧騰的娃綜合素質更加優秀,經常參加學校裡的各種比賽。
之前的某個手工大賽還獲得了一等獎,連老師都誇獎他奇思妙想很多!反觀小王家平時很乖巧的娃,表現的卻中規中矩,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02孩子越喜歡把家裡這些地方弄亂,娃將來智商越高
從這個案例就可以看得出來,一個孩子是否優秀,並不是通過表面現象就可以判斷的。
尤其是那些看起來很愛搞破壞,喜歡拆家的孩子,說不定將來會給父母很多驚喜。如果你家孩子把家裡這三個地方弄得越"亂",娃將來的智商會越高,父母們別犯愁。
1、臥室堆滿玩具
現在的小孩子玩具很多,尤其是一些男孩,總是喜歡各種拼裝玩具 ,房間裡到處都散落了起來。
孩子們在玩這些的過程中,經常有很多奇思妙想,常常玩到一半又放在那裡,過了一段時間想起來繼續拼,中間也不收拾。
其實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這種方式會讓孩子的思維不受束縛,自由自在的"創作",對他們將來的學習也有利。
2、牆壁上塗鴉
在家裡的牆壁上塗鴉,這是很多孩子小時候都做過的事情。有些父母看到這種情況都氣急敗壞,甚至會狠狠的打罵孩子,但這種做法卻只會扼殺孩子的創作能力。
如果孩子喜歡在牆上塗抹,恰巧能夠體現出他們對顏色的敏感,而且很多孩子腦海裡都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往往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出來。
3、經常翻箱倒櫃
有些孩子除了把自己的領域搞亂,還喜歡把"搞破壞"的方式拓展到客廳,廚房等等。
尤其是一些有櫥櫃的地方更是不能倖免,常常被他們翻得一團糟。其實,這種表現也體現出了孩子豐富的求知慾與好奇能力,家長不要過度指責。
幼童時期的孩子是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這時候他們的表現也能夠反映出未來的發展。
所以,作為父母不應該扼殺他們的天性,應該創造條件讓孩子盡情玩耍。
比如專門開闢一個供孩子娛樂的小空間,或者買上專用的黑板讓孩子塗鴉,這樣既能保證家裡的乾淨整潔,又能讓孩子有足夠的空間釋放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