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學習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不斷的積累與思考的過程。而最直接的積累過程就是去學習建築大師的作品。
接下來的每周,我們將為大家分析一位知名建築大師的作品。其中部分內容來源於已出版的圖書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我們抱著和大家一起學習的態度將其整理出來。當然,可能還有小谷沒有分析到位的,歡迎大家踴躍留言,一起討論哦~
這是我們的第04期案例分析
史蒂文·霍爾
—— 日本福岡公寓樓
史蒂文·霍爾
Steven holl
美國
建築師背景
史蒂文·霍爾(steven holl),美國當代建築師中的代表人物之一。1993年,霍爾參與赫爾辛基當代美術館的競標,在516件競標作品中,他這個外鄉人大膽地將館址選在幾座赫赫有名的建築中間:西臨國會大廈,東靠中央火車站,北面芬蘭音樂廳,同時和海港遙相呼應。
霍爾的設計徵服了生性保守的芬蘭人,也從此確立自己的國際建築師的地位。霍爾並不張揚,他強調建築是一種存在。他創辦建築評論雜誌,深刻影響美國建築界,然而他刻意迴避成為明星建築師。
霍爾的理論從本質上說,他還是信奉現代注意思想的建築師,但他也不滿於現代主意建築過於具體,過於冷酷的結構表現。他強調他的設計目的是在於尋找建築難以琢磨的本質。從這種思維出發,他的設計比較注重強調空間的巧妙處理,強求平淡之中包含精巧的形式和內容。
他的作品深入下去就能豐富的設計內涵。霍爾的建築被認為是建築現象學理論在當代建築上的最充分反映。
日本福岡公寓樓
Fukuoka Housing,Japan
建築概況
項目地點:Fukuoka ,Japan
項目大小:4,243 sqm
項目完成時間:1991
該項目位於日本福岡,靠近海邊,用地紅線與建築高度已被限定。南面為城市幹道,北面不遠處有個公園。整個建築容有28套公寓和七家店鋪,每套公寓各不相同,且都有直接對外的出口。沿街而設的店鋪和刻意簡單的外立面是為了使建築成為城市的有機組成部分。設計概念來源於日本傳統建築的「虛空間」與「鉸接空間」。
基礎圖紙
形體
比例
無論從平面、立面還是剖面看,建築與庭院以及庭院本身主要尺寸間的比例關係均按照黃金比例(1:1.618)展開。
虛空間
八個挖空的院子形成四組虛空間,所有的居住單元都圍繞虛空間展開。
所有的居住單元只有一面朝向庭院打開,這種單向庭院的設計採用了傳統私家花園的營造手法,使單元住宅不會顯得過於擁擠。
每一組虛空間有一個南向的庭院與一個北向的庭院組成。庭院與庭院之間相互扣合,且相互聯繫。兩個庭院的主題分別被設定為安靜與活潑。為了達到這種效果,南向庭院加入了代表神聖感的水面,而北向庭院則加入了代表日常瑣碎生活的樓梯。此外,北向庭院設置了兒童遊樂器,並向一層咖啡館開敞,而南向庭院則因為水面而顯得安靜。陽光經由水面反射進北向庭院,不但提供了採光,同時使北院總是閃爍著光影而充滿生氣。
走道
位於二層、三層和五層的三條通道提供了通往各單元的路徑,並將天井式的院落連接了起來。這些直接面向庭院和室外的路徑使住宅單元的前門開到了院外。
三條路徑都強調了通過空間時的體驗,並朝向不同的景觀:城市、水面、公園,以及天空。每條路徑都與庭院發生了不同的空間關係:庭院內部、庭院上空,以及庭院旁邊。
走道A
三種路徑都強調了穿越空間時的體驗,走道A由於同時經歷了水庭院與北向庭院兩個虛空間,作為兩者之間的紐帶,在空間體驗上更為豐富。
漫步於走道A上,居住者的空間體驗不斷的在居住單元—水庭院以及居住單元—北庭院之間進行轉換。
陽光經由水庭院落在沒有天棚的走道A上,使得居住者穿越其中時能感受到明-暗之間的轉換,以及由水面形成的光影變化。
路徑在居住單元-庭院-居住單元-庭院之間有韻律的轉換,居者者的空間感覺也在大-小,開敞-封閉,舒展-壓抑之間不停的切換。
結構
公寓樓採用混凝土承重牆與支撐柱相結合的結構體系,北麵條狀體量的四周主要為現澆混凝土承重牆,而東面則採用了一種輕型鋁材板壁。如此處理之後,當人們從東向西行走的時候,感覺到的便是建築的體量。同時,為了使建築的立面更為凸顯,南立面的混凝土承重牆上還塗上了深色。
單元類型
公寓樓部分(2-5層,除去垂直交通體與走道),可分為相對完整的五個主體,組織起28套單元。28套單元可分為5個類型:L型、I型、D型、D型(雙層)DL結合型以及DI結合型,共有18個變種。各單元在平面和立面上互相扣合,相互連接到不同的庭院空間。由於每套戶型都爭取南北通長,且都直接面向了庭院,因此每套戶型都擁有東南西北各個朝向。
以DL3類型為例,說明公寓朝向。
單元組合
鉸接空間
28套公寓的內部設計,均圍繞「連結空間」的概念展開,在室內設計了繞軸旋轉門,板和櫥櫃,每套公寓都可以進行重新設置,以符合不同的需要。其中一種設計針對的是不同時期家庭成員的變化:如新添小孩,父母年紀大了搬來同住,小孩長大搬出等,單元的房間數量可根據不同的需要而改變。另一種設計針對的是每天不同時間對房間功能的不同需要:如用餐,聚會,學習,休息等等,單元的房間用途以及流通空間的大小可以隨時調節。
戶型L
細部
輕型鋁材板壁沒有以立面的方式覆蓋在建築表面,而是鑲嵌在樓面之間,從而使剖面外顯,讓複雜的建築剖面清晰的展現在觀看者面前。
「鉸接空間」的概念從平面延伸到了立面。
用顏色和材質將室內可旋轉的部分與普通牆面區分開來。
將「鉸接」的概念直接畫在了入口門廳的牆面上。
模型
今天我們學習了史蒂文·霍爾的日本福岡公寓樓,大家也可以進行抄繪,記錄在自己的本本上,積累案例,將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設計中。可以把自己的抄繪作品投給我們喲,會有老師進行抄繪評圖,我們一起進步!那我們下周不見不散哦~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