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中國銀行張家港港區支行被評為2020年江蘇省金融系統「十佳模範職工小家」,這背後是張家港中行始終秉承的「要把黨政所需、職工所急、群團組織所能的事辦好、辦實」的工作理念。近年來,張家港中行以職工為中心,把職工文化建設做出溫度、做出特色、做出品牌,引領著張家港中行有質量、可持續發展。
完善體系,讓職工文化更有溫度
「夏送清涼,冬送溫暖,張家港中行對基層員工的關心,讓咱們心裡暖暖的。」談到張家港中行職工文化建設,一位在基層工作多年的老員工不經豎起大拇指。
從春入冬、由冬入夏,無論四季寒暑,張家港中行總是奔波在職工需要的第一線,長期紮實做好睏難幫扶、心理疏導、人文關懷、女職工關愛等工作。今年疫情來勢洶洶,一線員工在前方扛起責任擔當,為社會提供不間斷的金融服務,工會在後方提供全方位暖心保障,消除職工顧慮。
辦公區的健康角是家文化建設的一大亮點。在這裡,有血壓儀、按摩椅及多種健身器材。工作閒暇之餘,大家會常常來這兒放鬆身心,給自己釋壓充電,歡聲笑語間,「開心工作、健康生活」的理念感染著越來越多的人。在條件合適的網點,工會主動求變,從選址到裝修設計,全方位打造職工小家,悉心布置文化展示區、建設活動區、減壓休息區、培訓學習區,不斷豐富建「家」的形式和內涵。轄內保稅區支行、港區支行分別於2019年、2020年獲評「江蘇省金融系統模範職工小家」、「全省金融系統十佳模範職工小家」,不僅成為職工小家的「樣板間」,也成為了員工心靈休憩的港灣。
該行員工文藝匯演圖(圖/中國銀行)
長期以來,張家港中行致力於員工精神家園建設。工會「搭臺」,職工「唱戲」。各類文體俱樂部積極發揮各自特色,涵蓋遊泳、足球、籃球、足球、攝影等不同種類,職工依託俱樂部走得更近,不僅是工作上的同事,也是生活中的朋友、賽場上的夥伴。一年一度的文化藝術節也為職工送上精神盛宴,是張家港中行獨具特色的「文化符號」。在這裡,每一個員工都可以被看到和認可,讓自身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模範帶頭,讓職工文化更有活力
銀行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的支撐。張家港中行把提升技能水平作為切入點,突出發揮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家港市勞動模範、張家港市三八紅旗手馮玉姣同志典型示範效應,探索出「馮玉姣勞模創新工作室」的新模式,以點帶面促進員工技能水平整體提升。
馮玉姣勞模創新工作室圖(圖/中國銀行)
「技能」工作是職工立足崗位、為客戶提供更好服務的基礎工作,「馮玉姣勞模創新工作室」在行內技能隊伍建設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馮玉姣勞模創新工作室」在2017年由金港片區中行網點青年職工組成,如今已輻射全行。工作室積極發揚「工匠精神」,經過成員日積月累的不斷練習與歸納總結,形成一套《馮玉姣技能操作手冊》,用於全轄推廣,為職工技能練習提供保障。
在勞模精神的引領下,張家港中行職工技能水平全轄領先,一批新職工作為技能苗子在工作室的孕育下初露鋒芒,各類勞動和技能競賽框架不斷完善。在中行蘇州分行轄內,張家港分行四、五星級櫃員佔比連續多年超50%,真正起到了「撥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良好示範效應。
在張家港市金融業「點鈔識假」技能大賽中,由「馮玉姣勞模創新工作室」牽頭組織的中行團隊連續三年獲獎。正是有了這樣一支隊伍,張家港中行才屢創佳績,成為助力利潤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今年,「馮玉姣勞模創新工作室」獲評「2020年中國銀行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全國金融系統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是對工作室效應的模式及效應的極大肯定。
解決訴求,讓職工文化更接地氣
近年來,張家港中行全行上下共畫同心圓,在家文化建設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張家港中行始終堅持發展成果由員工共享的服務宗旨,在做好經營管理的同時,全心全意為廣大職工謀福祉,激發職工工作熱情。張家港中行從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定期召開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總結會,為全行職工的權益保駕護航。針對職工訴求,積極完善職工意見反映渠道,組織茶話會等多種形式的談心交流,實現職工訴求「零障礙」,通過職工「點菜」、工會「配菜」,讓職工需求精準直達服務「供給端」。
走近張家港中行的榮譽牆,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金融五一勞動獎、全國青年文明號、中國銀行工會工作中銀優秀獎……一個個「重量級」榮譽讓人目不暇接。滿牆的牌匾和獎盃承載著榮光,也承載著張家港中行為員工謀幸福的良苦用心,既是對過去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的激勵。下一步,張家港中行將把發展的步子邁得更大更穩,以人為本,努力打造有溫度、有深度、有廣度的品牌銀行。(文/蘇軒)
責編:張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