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李之儀最清新質樸的表白

2020-12-20 書海聽琴

卜算子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譯文:

我住在長江上遊,你住在長江下遊,每天都思念你,卻見不到你,我們喝的都是長江水。

這江水什麼時候能流盡?這恨什麼時候能停止?只希望你的心與我的心一樣,我一定不不辜負你的相思情意。

賞析:

這首詞以因為女子的口吻,向自己的愛人傾訴衷腸。全詞沿襲了此前民間詞清心質樸的風格,語言淺近卻情真意切,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詞的開頭,卻以女性的口吻直敘:「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我」與「君」都住在長江之濱,因而一見長江並會思君。但兩人一再頭,一在尾,遙遙相隔,實難相逢。兩句寫二人相隔之遙遠。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兩人飲水,同源日日飲水,飲水時就會想到對方,故而日日起相思。言語坦率,相思之情又加深了一層。

「此水幾時休,此恨幾時已」,下片仍然緊扣長江水直接抒發別恨。只有長江乾涸了,兩人不必看到滾滾長江水了,心中的恨意才會消去。長江水自然不可能幹涸,這兩句話寓示了她心中的別恨是無窮無盡的。

最後此人筆鋒一轉:「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單方面的相思變為雙方的期許,無已的別恨化為永恆的相愛與期待。這樣阻隔的雙方心靈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潤與慰藉。

這首詞一共四十五字,圍繞著長江之水,將男女間的相思與離恨寫得入木三分。語音平白如話,卻言短意長,是一首充滿民間風味的佳作。

作者簡介:

李之儀(約1038-1117?),字端叔,號姑溪居士,蒼州無棣(今屬山東)人。神宗時進士,曾從蘇軾於幕府,隸樞密院編修官。徽宗初年以文章獲罪,被貶太平州。中朝請大夫。能文,詞亦工,以小令見長。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詞》。

世間最苦的是什麼?是相思。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是「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自古相思就是文人墨客不變的主題,多少詩詞大家都以無上才華續寫著相思,我卻獨愛李之儀的這首《卜算子》。他以近乎白話的方式把相思寫得入木三分。

相關焦點

  • 讀宋詞,只願君心似我心(《卜算子》李之儀)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宋代 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李之儀(1048-1128後),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北宋詞人,其詞以小令見長。李之儀為北宋中後期「蘇門」文人集團的重要成員,他的詩詞文章出色,不乏蘇軾的薰陶和指點。蘇軾對李之儀有好的影響,也有不好的影響,李之儀仕途多舛,也一定程度為蘇軾所累。
  • 李之儀,寫千古愛情詩篇《卜算子》
    李之儀是北宋著名詞人,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因為他寫過一首《卜算子》,這首詞流傳程度太廣泛了,很多人都會背誦,並且還感動了很多人。一些痴情男女讀到這首詞的時候更是心中有著無限的感慨,甚至會流淚。愛情是永恆的主題,不管是普通百姓、文人雅士還是帝王將相,在愛情面前都是平等的。
  • 李之儀那首著名的卜算子,為什麼最後一句多了一個字?
    而李之儀那首著名的卜算子,為什麼最後一句多了一個字?「定不負相思意」。 李之儀的這首《卜算子》如下: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 李之儀《卜算子》:全詞僅用一個意象,便寫出了愛情最美的樣子
    漫漫詞海,能夠驚豔我們的詞有很多,令人驚豔的《卜算子》也遠不止這兩首。今天,青鳥就跟大家分享一首唯美的以愛情為主題的《卜算子》。《卜算子·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卜算子》告訴了我們一個關於愛情的道理若問《卜算子》告訴我們的關於愛情的最動人的一個道理是什麼?那便是——愛是一份簡單純潔的思念與守候。若是心中有愛,是可以無懼分離的。
  • 讀李之儀詞《卜算子》,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宋代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李之儀
    今天我們來品讀的是北宋詩人李之儀的名作——《卜算子》,詞云:「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這首詞簡直平白如話,其實不需要翻譯。「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詩和詩裡的情感就像江水一樣滾滾而下,自然而然就流淌在我們的心中了。
  • 李之儀的這首《卜算子》,讓多少愛情都成了虛幻?!
    今天要為大家解讀的,是蘇軾門人李之儀的這闕《卜算子》,詞云: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說起李之儀,可能知道的人並不是很多。他與蘇門學士秦觀,黃庭堅等人交情甚好。他出生於宋仁宗慶曆八年,也就是公元1048年。於宋神宗熙寧三年(即公元1070年)考中進士。這時正是王安石執政時期。因為蘇軾與王安石意見相左,而被貶謫出京,李之儀雖是個芝麻小官,但卻積極聯繫他昔日的好友,希望能幫助蘇軾重返朝堂,兩人也因此而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 李之儀的情詩《卜算子》為何在夫人去世才作?還是給別的女人
    李之儀與他的糟糠之妻胡淑修相伴40年,生活幸福美滿,不過也未見李之儀曾寫過什麼讚頌他們之間愛情或者生活的詩作。反倒是,胡淑修去世之後,李之儀再遇見一個女子,便寫下了《卜算子》這首家喻戶曉的愛情詩,難道他這麼快就變心移情了嗎?
  • 李之儀的經典之作:纏綿悱惻 如泣如訴—《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在蘇軾的安排下,李之儀帶著妻兒來到當時的太平州擔任一個小編修,以解決一家人的溫飽問題。然而命運對待李之儀卻是如此的殘忍無情,到達太平州之後,這一家子簡直是禍不單行。先是女兒、兒子相繼去世,接著妻子因為受不了失子之痛不久後也撒手人寰了。只留當時已年近六旬的李之儀獨自在這世上飄零。他的生活從此之後只剩下黑白。
  • 李之儀《卜算子》,最經典的愛情詩,一場跨越時空的愛戀
    李之儀是北宋的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他早年師從於範仲淹次子範純仁,後來又在定州跟隨了蘇軾,拜入蘇軾門下。蘇軾和李之儀亦師亦友,在蘇門弟子中,李之儀的文採不算是很高的,比黃庭堅比秦觀都差,但唯獨他寫的一首詞,讓蘇門中人紛紛唱和,這首詞非常精彩,可謂千古絕句,寫出了人世間最美、最痛的愛情。
  • 宋代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公元1103年(北宋崇寧二年),仕途不順的李之儀被貶到太平州這年秋天,李之儀攜楊姝來到長江邊,面對知冷知熱的紅顏知己,面對滾滾東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寫下了這首千古流傳的愛情詞。 李之儀簡介: 李之儀(1038~1117)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滄州無棣(慶雲縣)人。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
  • 史上最經典的《卜算子》,網友為此爭論不休!
    今天向大家介紹的便是一個廣為人知的令詞詞牌:卜算子!《卜算子》為雙調小令,據傳是得名自唐代的駱賓王,最早以之作詞的是北宋的張先,而後世通用的則是蘇東坡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的調。卜算子北宋·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 古詩詞文賞析之宋詞《卜算子·我住長江頭》李之儀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宋】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 李之儀《卜算子》:質樸且堅定的愛情,宋詞裡的民歌風味
    李之儀,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後從蘇軾於定州幕府。《四庫全書提要》對他的詞評價很高,「之儀以尺牘擅名,而其詞亦工,小令尤清婉峭蒨,殆不減秦觀。」將李之儀的詩與秦觀想比,可見其作詞水平之高。
  • 對ta表白:君心我心,不負相思
    來讀五首表白詩詞,品味古詩中的浪漫情思。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此詩名為《越人歌》,是春秋時期楚國的民間詩歌。若從愛情的角度解讀,此詩寫的是一位漁家姑娘,偶遇鄂君子皙,一見傾心,向其表白的故事。一個月朗星稀、清風徐徐的夜晚,一位漁家姑娘劃著小船遊蕩;忽然看到一位玉樹臨風、儀表堂堂、貌若潘安的翩翩公子,正所謂『月下看美人,愈覺嬌媚』。更讓她沒想到的是,這位如玉如虹的佳人竟上了她的船。姑娘按捺不住心中的愛慕,唱一曲越的民歌,表達心中的傾慕之情。
  • 《宋詞三百首》最浪漫一首,安慰世間多少痴情,最後一句千古名句
    最遙遠的相戀,不是生死之間的距離,而是你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不通火車、不通飛機,而我篤定地知道,我愛你!這是不是網上的心靈雞湯?不是的,這是宋代的一首著名的情詞,名為《卜算子·我住長江頭》,作者李之儀,傳世作品不多,但就是這一首詞,也足以奠定他在古代詞壇的地位。
  • 李之儀最能表達相思的一句詩,思君不見君,心底盡悲涼
    愛情中最圓滿的莫過於兩個人可以在一起生活,一起做飯,一起做喜歡的事情。當然最讓人難受的便是單相思了,這次我們聊的主人公便是一位因為相思之情作出著名詩句的詩人,大家也知道古代詩人最能表達情感的方式便是作詩了。這位主人公說出名字來大家可能不太清楚,甚至沒聽過他。但是他的詩歌大家卻耳熟能詳,在影視作品中也經常會出現。
  • 詩詞朗讀: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點上方綠標收聽唐詩宋詞朗讀者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李之儀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風味,明白如話,復疊迴環,同時又具有文人詞構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點,可以說是一種提高和淨化了的通俗詞。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宋·李之儀
    *北宋崇寧二年,也就是1103年,李之儀被貶到太平洲,先是女兒和兒子相繼去世,接著就是與他相濡以沫的夫人也撒手人寰。仕途的不順,家人連遭不幸,李之儀跌落到人生低谷。這個時候一位年青貌美的奇女子出現啦,她就是當地歌妓楊淑。楊淑很同情李之儀的遭遇,於是便為他彈奏了一首古曲,樂曲正觸動了李之儀的痛處。
  • 你是長江的外一首——讀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來到你的北方故鄉,我發現,我發現長江頭,另有一個開頭重讀你的愛情詩篇,我發現長江尾,至今沒有結尾上帝創造了詩人,而你創造了另一條長江沒有流進大海,卻流進人心在慶雲縣的北海公園,首尾相連找到虛擬的入海口:人海茫茫我心依舊北海公園也就有了另一個名字:李之儀公園人工湖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