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譯文:
我住在長江上遊,你住在長江下遊,每天都思念你,卻見不到你,我們喝的都是長江水。
這江水什麼時候能流盡?這恨什麼時候能停止?只希望你的心與我的心一樣,我一定不不辜負你的相思情意。
賞析:
這首詞以因為女子的口吻,向自己的愛人傾訴衷腸。全詞沿襲了此前民間詞清心質樸的風格,語言淺近卻情真意切,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詞的開頭,卻以女性的口吻直敘:「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我」與「君」都住在長江之濱,因而一見長江並會思君。但兩人一再頭,一在尾,遙遙相隔,實難相逢。兩句寫二人相隔之遙遠。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兩人飲水,同源日日飲水,飲水時就會想到對方,故而日日起相思。言語坦率,相思之情又加深了一層。
「此水幾時休,此恨幾時已」,下片仍然緊扣長江水直接抒發別恨。只有長江乾涸了,兩人不必看到滾滾長江水了,心中的恨意才會消去。長江水自然不可能幹涸,這兩句話寓示了她心中的別恨是無窮無盡的。
最後此人筆鋒一轉:「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單方面的相思變為雙方的期許,無已的別恨化為永恆的相愛與期待。這樣阻隔的雙方心靈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潤與慰藉。
這首詞一共四十五字,圍繞著長江之水,將男女間的相思與離恨寫得入木三分。語音平白如話,卻言短意長,是一首充滿民間風味的佳作。
作者簡介:
李之儀(約1038-1117?),字端叔,號姑溪居士,蒼州無棣(今屬山東)人。神宗時進士,曾從蘇軾於幕府,隸樞密院編修官。徽宗初年以文章獲罪,被貶太平州。中朝請大夫。能文,詞亦工,以小令見長。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詞》。
世間最苦的是什麼?是相思。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是「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自古相思就是文人墨客不變的主題,多少詩詞大家都以無上才華續寫著相思,我卻獨愛李之儀的這首《卜算子》。他以近乎白話的方式把相思寫得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