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剩下不多任期裡,川普政府似乎仍對伊朗念念不忘。
在近來一系列加碼的指責和制裁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2日又稱伊朗已成為「基地」組織的保護傘,這一指控立即遭到了伊朗外長扎裡夫的駁斥。
而更讓人關注的是,此前有多種跡象顯示,川普政府有可能在任期的最後關頭,突然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而時至如今,美國現任政府的任期只剩下最後一周,美國對伊朗動武的可能性是否依然存在?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孫德剛表示,蓬佩奧的講話大體上是姿態性的,而川普如今已被內政所困,時間也所剩無多,川普政府在最後關頭對伊朗發動軍事行動的可能性已經很低。
在拜登贏得美國大選後,川普政府的任期進入倒計時。
武力威懾層層加碼
在拜登贏得美國大選後,川普政府的任期進入倒計時。於是,川普政府和美國的地區盟友抓緊這一寶貴的「窗口期」,加大對伊朗施壓,被視為給美國下屆政府重回伊核協議「挖坑」。
美國總統川普2020年11月9日宣布將國防部長埃斯珀解職。埃斯珀之所以在最後階段被踢出政府,是因為他在很多問題上與川普持不同觀點。而此後多名美國防部官員匿名向媒體透露,川普很可能在其「任期最後幾天」對伊朗或其他對手「發起行動」。
而2020年11月12日川普在白宮辦公室的會議上詢問高級顧問,未來幾周是否能夠對伊朗的主要核設施採取行動,更進一步證實了國防部官員的說法。
2020年11月27日下午,伊朗首席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在首都德黑蘭郊外遇襲身亡。此後,美國又在伊朗周邊層層加碼軍事活動。
1月3日,美國國防部改變撤回「尼米茲」號航空母艦的主意,命令這艘航母繼續部署在中東海域,以應對所謂「伊朗近來構成的威脅」。此前的12月21日,美國海軍亦罕見披露稱,美國海軍一艘核動力潛艇穿過了荷姆茲海峽,駛入波斯灣。
1月7日,兩架可攜帶核彈的B-52轟炸機從美國本土的軍基地出發,連續飛行36小時,抵達波斯灣後返回。這已是自去年11月21日以來,B-52轟炸機在伊朗周邊執行的第四次任務。同日,美軍發表聲明稱:「美軍通過展示其在短時間內部署壓倒性戰鬥力量的能力,發出了明確的威懾信息。」
對於美國持續多月的武力恫嚇。伊朗沒有坐觀其變,1月9日伊朗在波斯灣舉行海軍演習,此前伊朗還舉行了大規模聯合無人機演習,展示了最新的國防成就及軍事實力。
外界認為伊朗的數次演習目的在於警告敵人,伊朗有能力監測並確保國土和相關海域的安全,並已隨時準備好應對敵人的威脅。
美國會騷亂後的變局
1月6日,部分支持川普推翻總統選舉結果的示威者強行闖入美國國會大廈,打斷參眾兩院認證選舉人團投票過程。騷亂共造成5人死亡。鑑於川普在這一事件上的責任,美國國會眾議院預期將在13日對總統彈劾案舉行全體表決。
1月7日,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在推特上寫道:「令人不安的是,這人(川普)還擁有不受限制的核打擊權,這關係到整個國際社會的安全。」
在這一問題上,扎裡夫與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想到一塊兒去了。佩洛西表示,在國會陷落後,她立即與美軍參聯會主席米利上將通了電話,討論了「現有的預防措施,以防止一位不穩定的總統發動軍事戰爭行為,或接觸核代碼、下令發動核打擊」。
佩洛西透露,米利向她保證正採取措施,會防止川普下令核攻擊。美國總統作為美軍的總司令,是唯一有權使用核武的人,且無需獲得國會的授權。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孫德剛表示此前一般的判斷是,川普會利用在位的最後時間,對伊朗採取一些有限的軍事行動,來給以色列,沙特等地區盟友送上一份「禮」。
他分析道,而事到如今,在所剩不多的時間裡,川普會被內政捆住手腳,無暇他顧。同時,美國國會也在阻止川普使用他的權限,以更強的姿態壓制他濫用武力。「川普現在基本上就是等著(下臺),很難再有實質性的措施了。」孫德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