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越王勾踐劍——探尋「天下第一劍」之謎

2020-12-19 古建家園

提起越王勾踐劍,大家也算得上耳熟能詳,第一反應是國寶!《國家寶藏》讓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再次成為公眾眼中的焦點。明星段奕宏化身劍靈,向觀眾訴說越王勾踐劍的故事。但如果問及,這把越王勾踐劍到底「寶」在何處?為何被譽為「天下第一劍」?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也許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把劍能出名,主要是因為它的主人是一位著名的越王勾踐。自古以來,王者之劍本就不同於一般的劍。《考工記·桃氏》記士階層由於有上士、中士、下士的層次區別,因而佩劍的尺寸與重量亦有不同的規定,寶劍謂之「上制上士」、「中制中士」、「下制下士」,這也就是《左傳·莊公十八年》所云:「各位不同,禮亦異數。」

但其實,越王勾踐劍絕不是我國發現的唯一一把吳越王劍。僅荊州博物館現藏就有越王鹿郢劍、盲姑劍、州勾劍、不光劍四代越王劍。2015年,吳王餘昩劍入藏蘇州博物館,上鑄銘文75字,為目前所見劍類兵器中最多的一柄,實屬稀珍!至於勾踐的老對手夫差,現在流傳的夫差劍有20多把,其中專家認定的有9把!此外還有越王州句劍,越王州句錯金劍等等。

那麼,在如此之多的吳越王劍中,為什麼這把越王勾踐劍能成為翹楚呢?因此這把越王勾踐劍成為國家級別的寶藏,顯然不僅僅是是歷史價值。這把勾踐劍能成國家級寶藏,靠得也不是歷史「後臺」,而是本身的「實力」!

為何越王勾踐劍能成為國家寶藏?

第一,許多文物展出時的樣子和出土時是有較大區別的,一般都經過精心修復才重放光芒。但越王勾踐劍則不然,它在出土時就光彩照人,數千年的時光仿佛遺忘了它!

由於一些影視作品的誤導,關於青銅器物給人的印象是綠油油的青銅器……但其實青銅器顯青色是因為銅鏽,實際上青銅器本身是金黃色的!因此,越王勾踐劍之所以成國家級的寶藏,首先就是因為其能展現出青銅劍原本的樣貌!

至於勾踐劍為什麼能數千年而不鏽?對於這一現象,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外學術界如復旦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美國弗利爾美術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上海博物館、上海材料研究所和南京博物院、鎮江博物館與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等紛紛進行研究。有觀點認為鍵還在於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表層金屬輕度氧化形成保護膜,阻止了進一步氧化。也有觀點認為是表面的硫化物。《國家寶藏》節目中,專家則過比較其他幾把青銅劍,認為越王勾踐劍保存完好,是因為不含鉛與望山一號楚墓中含水的環境有關。

另外,勾踐劍劍身上精緻的格紋,精美的銘文又是怎麼製作的?這些尚不得而知。雖然專家根據表面檢測發現,那些菱形格屬於塌陷的凹槽,上面填充的是錫。可理論很簡單但是如何去做去製造這些凹槽卻比較難,荊州博物館藏有另一把菱形紋飾劍,這一把劍與越王勾踐劍幾乎同時出土,劍身上無銘文,其菱形紋飾與越王勾踐劍基本一致。表面填充物有脫落但是也能看出凹槽狀態,雖然對於這些渾然天成的銘文,節目組給了解釋,但是還有爭議。

第二,除了劍本身,越王勾踐劍還有一項重要的發現,就是劍正面劍格上裝的俗稱「蜻蜓眼」的玻璃珠!過去人們認為,春秋時的中國不可能有玻璃製品,但是越王勾踐劍的發現打破了這一說法。可惜的是,這種玻璃屬於煉銅的副產品,與西方鈉鈣玻璃有明顯區別。並且之後的中國玻璃工藝沒有進一步發展,使得國人對玻璃的印象屬於外來。在此後的兩千多年中,玻璃在中國一直被作為裝飾品而非實用器或者光學器具,不得不讓人遺憾。

第三,不考慮其考古上的價值,其作為兵器本身的實用性能也非常值得稱道。根據報導,當它在望山一號楚墓中的黑漆木箱裡被發現後,還曾一名考古人員的手指割破。有人再試其鋒芒,稍一用力,便將16層白紙劃破。

這主要是因為越王勾踐劍的銅和錫的比例達到了最佳比例。這使它兼有銅的韌性和錫的堅利,又避免了銅過軟容易變形,錫過多容易折斷的缺陷。

要實現這一點,則依賴複合鑄造工藝。我們知道青銅屬於銅錫合金,錫的含量影響青銅的硬度,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通過複合鑄造可以使的錫在不同部位分布不同,達到各部位硬度不同的結果。當今,曾有人試圖用複合鑄造法,仿製青銅劍但是工藝非常難控制,三千把劍裡只有五把成品!

總之,越王勾踐劍,完美的將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與實用價值融合為一體,代表著中國青銅劍的最終水準,無愧於「國家寶藏」的稱號!

本文來自冷兵器研究所,由古建中國整理,古建中國--建築文化一站式服務平臺,專注於建築產業鏈,以古建築傳統文化為核心的建築行業綜合運營服務商。以對古建築「傳承、應用、創新」為宗旨,以引領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為導向。聯合建築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與諮詢、設計、施工、地產商、材料商等企業達成戰略聯盟,形成配套國家一帶一路、新區建設、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的建設服務商。

相關焦點

  • 真假越王勾踐劍之謎
    >  最近,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史樹青對外宣稱,他在北京地攤上淘出了一把越王勾踐劍。  文物鑑定家史樹青1800元在地攤上淘到一把劍,並聲稱是真的國寶越王勾踐劍,這是前不久北京收藏界傳出的一則奇聞。
  • 十大上古名劍之越王勾踐劍
    以龍泉寶劍和越王勾踐劍為代表的越國青銅兵器,以其精湛的製造工藝和強大的實戰威力,在春秋戰國時期名震天下。再造國寶《越王勾踐劍》工藝精美絕倫細節無與倫比劍首外翻捲成圓箍形正面雕刻「越王勾踐劍」「湖北省博物館授權監製」內刻間隔同心圓飾
  • 京城地攤淘出越王勾踐劍
  • 中國歷史未解之謎:越王勾踐劍之謎
    為了解開勾踐劍千古不鏽之謎,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希望在越王勾踐劍所含的金屬成分上找到答案。所以,越王勾踐劍不但不易腐蝕,,而且也耐高溫。 此外,越王勾踐劍出土時緊插於劍鞘內,有劍鞘的保護,又處於含氧量甚少的中性土層中,它與外界基本隔絕,這也是它千年不鏽的重要原因。
  • 越王勾踐劍,千年王者之劍,再現今世傳奇
    湖北省博物館現有藏品23萬多件,一級文物近千件,其中的鄖縣人頭骨化石、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等4件文物是湖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四大鎮館之寶其一的——「越王勾踐劍」。
  • 未解之謎:精美絕倫的越王勾踐劍
    而望山號墓內的竹簡表明,該墓的年代為楚威王或楚懷王前期,所以說越王勾踐青銅劍是因贈送而自越傳入楚地,是很有可能的。據史書記載,楚昭王娶越王勾踐之女為妃,而勾踐將他珍貴的青銅劍作為女兒的陪嫁品而流入楚國,也並非不合情理。
  • 越王勾踐劍為何能千年不鏽?用X光檢測後,專家給出了答案
    在古代可值千萬餘的寶劍不多見,而極少數更是無價之寶, 比如說有著「天下第一劍」之稱的越王勾踐劍。 這柄劍是以它的主人「越王勾踐」命名的,對于越王勾踐想必大家不會太陌生感,成語「臥薪嘗膽」的典故便是出自于越王勾踐,《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 越王勾踐劍的前世今生
    然而2500多年前是越王勾踐賦予了這把王者之劍傳奇的命運,那兩千500年後,這把劍的命運又將被誰來書寫呢?湖北省博物館研究人員利用最先進的科學檢測設備對越王勾踐劍展開一次系統的無損檢測,這個也是40年來,第一次對他進行一個系統的深入研究,得出了三個新的結果。第一個研究成果,越王勾踐劍的微觀世界。
  • 《國家寶藏》:越王勾踐劍為什麼「千年不腐」?
    近日,央視綜藝頻道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推出了同名圖書,九大博物館館長甄選了27件鎮館之寶,講述國寶的前世今生。本文摘編自該書中關於荊楚文化寶庫湖北省博物館的「國寶」、中國劍魂——越王勾踐劍的故事。由澎湃新聞經中信出版集團授權發布。君子劍文化的重要載體劍,古代兵器之一,屬於「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
  • 越王勾踐劍為何能千年不鏽?用X光檢測後,專家直呼:這不可能!
    在古代可值千萬餘的寶劍不多見,而極少數更是無價之寶, 比如說有著「天下第一劍」之稱的越王勾踐劍。 ,在越王勾踐劍的身上還有著許多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地方,比如說為何這柄劍已經歷經了2500多年,卻為何依然沒有生鏽呢?
  • 熊梓淇化身「越王勾踐劍」酷我音樂《國寶的奇妙之旅》13期首日...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故事千古流傳,與之一起流芳百世的還有一件絕世國寶,就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劍」的春秋越王勾踐劍。這把劍是誰鍛造,又有何傳奇故事?2020年1月7日由中國青年報、酷我音樂、湖北省博物館聯合出品的音頻節目《國寶的奇妙之旅》第13期上線,當紅青年演員、歌手熊梓淇客串博物館講解員,化身越王勾踐劍,以第一人稱敘述方式揭示了答案,一上線便引來大批酷我音樂網友在線收聽,評論秒破999+,當天訂閱量即達7600人次,收聽量即突破10.2萬,迄今收聽量已達1972.3萬。
  • 越王勾踐劍
    我們今天來了解越王勾踐的個人佩劍,「越王勾踐劍」劍長55.7釐米,柄長8.4釐米,劍寬 4.6釐米,劍首外翻捲成圓箍形,內鑄有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劍身上布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正面近格處有「越王鳩(勾
  • 國寶擬人化,「越王勾踐劍」讓人為之傾倒
    國寶擬人化,「越王勾踐劍」讓人為之傾倒平凡的世界裡,有著很多不平凡的人!而二次元的世界裡,同樣有著很多不凡的人。妙手丹青的畫師們,就是我們身邊不平凡的人。二次元和三次元的碰撞,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二次元,愛上了動漫和漫畫。而我們的身邊,也出現了很多很多神奇的畫師們。他們的畫栩栩如生,他們讓普通的東西,變得不普通了起來。
  • 越王勾踐劍到底有多神奇?
    先說說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鏽之謎吧,看了下面很多小夥伴回答:有說越王勾踐劍採用了鉻鹽氧化技術,這個技術早了西方兩千多年的歷史;有說這把劍表面經過分析檢測上面含有硫化銅,這是當時鑄劍大師歐冶子做的防鏽處理技術,也是領先西方幾千年。  這裡要給這些答案潑一些冷水,越王勾踐劍之所以不鏽和這些技術沒有一毛錢關係。
  • 和田玉版越王勾踐劍亮相湖北省博物館
    15日,省博舉辦「中華千年國寶越王勾踐劍再造成功發布會」,白玉、碧玉、青玉、純銅四個版本的越王勾踐劍文創產品和大眾見面,其中,白玉至尊版越王勾踐劍定價49.8萬元。  越王勾踐劍是湖北省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之一,其因春秋時期一代霸主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為世人所熟知。
  • "越王勾踐劍"不鏽成謎 鑄劍師揭秘再造術(圖)
    鑄劍師、湖北郢都青銅藝術研究所所長許光國17日在介紹仿真越王勾踐劍的鑄造工藝。圖片來源:新華網  眾所周知,越王勾踐劍自從出土之日起,就引起文物界的極大關注,不僅僅是因為其歷史悠久,還因為它帶有太多謎團。
  • 越王勾踐劍至今吹毛斷髮 湖北多件國寶亮相國博
    越王勾踐劍至今吹毛斷髮 湖北多件國寶亮相國博 2006年11月23日 13:48北京晨報 頂一下 多件文物首次公開亮相極品國寶展蘊涵四大看點此次展覽堪稱一大極品展覽,因為其中九成文物均為國家一級文物,一級文物數量之大在此前展覽中實屬少見。其中多件文物為首次公開展出,即使其保存地湖北省博物館也未展出過。觀展看點■看點之一:勾踐劍至今吹毛斷髮去年曾經被熱炒過的越王勾踐用青銅劍終於來到北京,與觀眾見面。
  • 「珍寶檔案」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1965年出土於湖北省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在劍身正面靠近劍格處還寫有兩行鳥篆銘文,分別是「越王鳩淺 自作用劍」,經專家考證,鳩淺就是勾踐,八字銘文向我們表明了這把劍的身份和地位。這把劍在出土時插在漆木劍鞘裡,出鞘時仍然寒光閃閃,耀人眼目,其劍刃的薄而鋒利更是令人讚嘆不已,經測試它能夠一次輕鬆地劃開20張白紙。這把青銅劍深埋地下2500餘年,為何不生鏽呢?
  • 越王勾踐劍有多厲害?為何歷經2000年依然鋒利,專家發現其中奧秘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除了「臥薪嘗膽」外,越王勾踐本人使用的一把利劍,也是風靡大江南北,是青銅武器中的珍品,也是我國一級文物,同時被譽為「天下第一劍」,這便是1965年出土於湖北省望山楚墓群的越王勾踐劍。關於這把神劍的出土,還有一段故事。
  • 越王勾踐劍有多厲害?為何歷經2000年依然鋒利,專家發現其中奧秘
    經過一番保護性搶救挖掘後,一座楚國墓群被發現,專家們把這一片楚國墓群稱之為望山楚墓越王勾踐的劍長什麼樣子在古墓挖掘過程中,考古隊有不少發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前面提到過的「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劍身含有大量的銅元素,使得劍韌性很好,不易折斷;劍刃含錫量高,硬度大,使之非常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