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中國離婚家庭中,有近半數的夫妻離異,是受到婆媳關係不睦因素的影響。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讓寶媽一個人照顧剛出生的嬰兒顯然是不現實,因此在知道自己懷孕以後,由誰來照顧月子需要早早定下人選。
儘管有婆婆照顧兒媳是傳統觀念,但如果寶媽能選擇的話,相信許多產婦的心聲都是偏向於讓自己的娘家媽過來幫襯自己。
產婦的想法很簡單,和婆婆的關係當然比不上親母女,因此娘家媽照顧月子常被認為是最佳選擇,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娘家媽照顧月子是最佳選擇?親媽一口回絕
小美已經懷孕5個月,肚子眼見著一天比一天大,自己開始準備待產物品的同時,也開始考慮坐月子的問題。
老公和她商量讓婆婆來照顧,小美想了想最近看到的那些「月子仇」的例子,覺得自己親媽更合適,自己也會更舒心。
她本以為這是板上釘釘的事,畢竟媽媽在家也沒什麼事,之前還照顧過嫂子。
不料她給媽媽打電話,媽媽竟一口回絕了小美的提議,把小美氣得掛掉了電話。小美不願聽媽媽的解釋,坐著暗自垂淚,難道親生的都這麼靠不住?
不多時媽媽發來一串簡訊,小美這才理解了媽媽的良苦用心。媽媽照顧嫂子時,是與嫂子的親媽一起照顧的。嫂子和自己還能克制一些,但是和親媽就口無遮攔。
媽媽不願與小美也發生隔閡,更不願小美在月子裡生氣,因此想自己出錢請月嫂,這樣所有人都順心。看完媽媽的話,小美才知道親媽照顧月子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妥善。
「月子仇」已經成為共識,許多產婦想讓親媽照顧月子
據統計有55%的已婚女性,認為自己和婆婆相處的不算好;有41%的男人,認為自己家裡存在著婆媳問題。
月子裡與婆婆發生摩擦,是許多產婦都會有的經歷,兩代人在同一屋簷下,在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育兒方式上,都有可能發生分歧,「月子仇」已經成為一種共識。
在這種對比下,許多產婦傾向於讓自己的媽媽來照顧,母女間血濃於水,肯定會比婆婆舒心很多,但是真的由媽媽來照顧的產婦同樣表示,月子裡的糟心事並沒有少太多。
親媽照顧月子的優勢明顯,這三點婆婆比不上
1. 了解孕婦口味
許多產婦在生完孩子後沒有什麼食慾,但多吃飯多補充營養卻是當務之急。婆婆因為與產婦不常住在一起,做的飯產婦可能吃不慣。
婆婆大多會為下奶考慮,做的飯菜大多「簡單粗暴」很油膩。但是親媽熟悉女兒愛吃的飯菜,凡事都會以女兒為先,吃到媽媽做的菜,產婦也會感到很幸福。
2. 凡事為女兒著想
婆婆照顧兒媳,關注點更多的是在小寶寶身上,因此有些舉動可能會讓產婦有些失落和傷心,畢竟不是親生的女兒,這也是人之常情。
但親媽照顧月子,最心疼最關注的的肯定是女兒,女兒的關注點在孩子身上,這樣相處起來就比較和諧。
3. 和親媽不記仇
由於和媽媽有血緣關係在,同樣一句勸誡的話,可能婆婆說就會引起產婦不滿,而親媽說則是理所當然,與婆婆相比,和親媽即使發生矛盾也不容易記仇。
親媽照顧月子的三個弊端,同樣不能忽視
1. 發生衝突時更傷人
國際公認產後抑鬱患病率約為10%~15%,多在產後四周內發生。
由於產後體內激素變化,產婦情緒較容易波動,會更加敏感、暴躁。
儘管與親媽語言上可以更隨和,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正因為沒有距離感,一旦發生衝突,說出的話反而更傷人,在婆婆面前多少還能克制一些。
2. 親媽過於勞累
照顧孩子需要巨大的精力,對老人來說適當的歇息非常必要,但因為媽媽是真的心疼女兒,因此恨不得幫女兒把所有的活都幹完,好讓女兒少受些累。
但這樣做的後果是已經兩鬢斑白的媽媽身體支撐不住吃不消,最後累病的媽媽不在少數。
3. 親媽更容易嘮叨
因為與親生女兒更沒有距離感,所以媽媽可能會比婆婆更嘮叨,產婦身體虛弱,情緒不穩,這樣很容易成為家庭矛盾的導火索。
糖果媽媽叮囑:由誰照顧月子都是有利有弊,產婦也不要太過於依賴親媽,要根據家庭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案。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