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爺廟的來歷
王爺廟坐落於自貢市區釜溪河畔。
-
四川有一王爺廟,建築精美,卻是當地人喝茶的好地方,網友:浪費
四川有一王爺廟,建築精美,卻是當地人喝茶的好地方,網友:浪費,王爺廟是一座精美的清代建築,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始建年代不祥,但不晚於清同治年間。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又新建成一座戲樓。爺廟建造科學,布局獨特、結構緊湊、小巧玲瓏;裝飾華麗、雕刻精細,集雕梁畫棟於一身。
-
菏澤王爺廟
在菏澤老城區八一西街的煙廠(今頤中集團)南門處,原有一座「忠親王祠」,人們習慣稱「王爺廟」。據光緒年間的《新修菏澤縣誌》記載:「同治七年(1868年)本府惠慶奉勅建立。大殿五間,東西兩廡各五間。前建上諭碑亭一座,東西官廨八間,儀門三間,大門三間,前有照壁。」
-
五鳳溪有座王爺廟
五鳳溪有座古老的王爺廟。王爺廟裡有幾塊碑石。碑石上用文言文記錄著王爺廟的來歷。相傳清朝順治年間,成都王爺府家接連出著怪事。先是肅親王爺調回北京,未就任就大病不起;接著是十幾年成植物人的肅親王弟弟升天;再接著是小王爺銀筐莫名其妙地不時發瘋。銀筐長得眉清目秀,眼下卻常常一絲不掛在外亂跑。他早就聽說自己是被王府收養的,所以一直在打聽自己的身世。
-
倖存者親歷:日本如何把中國王爺廟美麗草原小城變了「黑死之城」
鼠疫在王爺廟發生後,迅速蔓延到毗鄰18個旗縣乃至整個內蒙古東部地區,從1945年冬至1947年春,累計死亡4萬多人。僅王爺廟地區(當時全城人口不足3萬)因傳染鼠疫和吃摻有毒藥的大米、白面後死亡的人數就達3000餘人。
-
五鳳古鎮二期王爺廟建設進入收尾階段,王爺廟實景圖曝光!
山江古鎮五鳳溪以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魅力早已成為金堂全域旅遊極為重要的板塊而五鳳古鎮二期項目建設一直是多方關注的焦點近日堂堂來到了五鳳古鎮二期王爺廟區域建設項目現場看見古色古香的樓閣、圓柱拔地而起建築飛簷翹角
-
鐔家河渡口的江王爺廟(一)
同時「法官」還說了一樁陳年公案,病者父親年少時在拆除江王爺廟時拿過廟上的東西。從此,我知道了鐔家河也曾有過屬於自己的神祇與廟宇。時光如流水,老人們一個個都逝去了,我的本村本家的同輩有的也七十多歲了,爺爺輩的僅有一人,生活己難己自理,無奈之中跟隨兒女到嘈雜的城市中去了。2015年夏天,當時看上去還十分健壯的佐漢大哥給我講過「先有逯家渡,後有鐔家河。」的緣由後,也一病不起。
-
風土識小|「王爺廟」與「陳王廟」
風土識小|「王爺廟」與「陳王廟」 2020-11-25 1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自貢釜溪河倒影裡的王爺廟,美成一種意境!
特別是釜溪河倒影裡的王爺廟,更是美成一種意境!王爺廟坐落在自貢市自流井區沙灣的釜溪河畔。背倚龍鳳山,是一座造型獨特的清中葉建築。主要採用傳統古建築布局方法,沿中軸線依次是戲臺、開井和正殿。現存建築物在抗日戰爭時修市區公路被拆除。同治年間《富順縣誌》,已將王爺廟及其下的夾子口列為自流井的勝景之一。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
瀘州老城三山九廟,為何偏偏最多王爺廟,你知道它們的歷史嗎?
王爺廟興盛於清代,主要是在當時鹽業運輸時,船民修建的鎮江王爺廟,祈求王爺佑護運鹽船隻一路平安。在瀘州兩江四岸,曾有多座王爺廟:瓦窯壩的上王爺廟、上巷子旁的中王爺廟、凝光門附近的下王爺廟等等,共達7處之多(其實瀘州非主城區,比如納溪樂道也有,但是不在老瀘州城區內,我就沒有記錄,若還有遺漏歡迎補充)。
-
洪水逐漸退去,突然想起瀘州消失的王爺廟,曾經遍布兩江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瀘州王爺廟屬於四瀆之神靈。人們相信他們可以保佑一方水土平安,也能保佑在風浪裡討生活的人能安然無恙。但是經歷了明末清初的戰亂以後,四川本土人口驟降,估計清政府也不想看到天府之地變得蕭條,也可能希望通過外來的融入換血,讓巴蜀之地的子民更好教化,所以要求很多地方的人移民四川,這就是有些歷史學家說的「湖廣填川」事件。
-
世界最早水平儀「魯班孔」 首次驚現自貢王爺廟
世界最早水平儀「魯班孔」 首次驚現自貢王爺廟 但因為種種原因,「魯班孔」只在建築教科書上被提及,許多從事建築研究設計的人終身都未曾親眼看到—— 日前,古建築傳說中用於測量建築結構平衡變化的「魯班孔」,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自貢王爺廟底樓大廳被發現,這種凝聚著中國古代工匠智慧的簡易水平儀終於展示「尊容」,讓人們大開眼界。
-
扇沱場口有座王爺廟
距長壽城西15公裡的長江南岸扇沱場口,有一古代寺廟——王爺廟。王爺廟為清代乾隆59年(公元1794年),為紀念鎮江王爺,以求鎮江降妖,免除水患所建。王爺廟佔地約兩畝。王爺廟以其乞求鎮江王爺護佑鎮妖降魔、免除水患的禱拜祭祀場所和獨特精美的建築,曾吸引眾多鄉民百姓、善男信女和文人學士,來此祭祀禱拜和觀賞遊玩。幸得諸事順暢,一江平安。後為當地政府機關和企業佔用,廟內塑像、設施多已損毀,惟主體建築尚存。今被列為長壽文物保護單位,加以保護,並得以修繕。
-
自貢大安區王爺廟社區幹部群眾暢談新年願望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日,自貢市大安區牛佛鎮王爺廟社區的幹部群眾回顧了過去一年牛佛鎮發展的新變化,並就新的一年裡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生改善等方面談了自己的新年願望。 王爺廟社區黨總支書記龔曲說,她迫切希望為轄區居民辦好的事就是藉助古鎮建設項目,推進轄區內老街路面、下水道管網改造工作,讓居民住得舒心。 王爺廟社區監委主任喻定國坦露心聲:「新年希望進一步深化全面治黨,強化黨風監督,繼續保持反腐高壓態勢。
-
洪水退去 自貢王爺廟社區幹部上街「擺攤」服務群眾
記者 秦勇8月19日上午,自貢大安區牛佛鎮油房街的一家門面前,該鎮王爺廟社區黨總支副書記羅桂芬、社區副主任陳曉聰麻利的將桌子擺起,一條長凳、一張桌子,一張寫有「王爺廟社區臨時辦公點」字樣的紙貼在桌邊,這就成了羅桂芬和陳曉聰的辦公點,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
力爭修舊如舊 自貢工人翻遍千張老照片還原王爺廟
修繕中的王爺廟 四川新聞網自貢10月11日訊 (記者 徐昭磊 攝影報導)始建於清朝中葉的王爺廟有著近200年的歷史,現已經成自貢的標誌性建築之一經過漫長歲月的侵蝕,如今的王爺廟屋面漏水,正脊風化破損嚴重。從近日開始,王爺廟迎來了一場排危修繕,目前修繕工作正在緊張進行,預計在11月底結束。屆時,王爺廟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市民。 今天上午,四川新聞網記者在王爺廟看到,王爺廟內部已經安裝好了層層疊疊的腳手架,工人正在腳手架上緊張的施工。
-
史話鞏義 康店趙溝村河大王爺廟的傳說
想心事的那一部分人,終於想出了辦法,也把一生的夙願,心事,寄托在了那裡,也代表了眾多船家的心願,於是,建河大王爺廟這個在趙溝人眼裡算是宏偉工程了,經多方參考,精心策劃,動土開工了,說幹就幹,速度之快,這個雕梁畫棟,飛簷脊翹的建築就竣工了,地址,就在河口處,離河15米左右,那裡土質如石,坐北面南,長20米,寬8米,高約15米,北面的山牆上離地1米左右,有兩個不大的觀察孔,便與觀察水勢,船隻的變化
-
【追尋長壽歷史足跡(四十九)】扇沱場口有座王爺廟
長壽新聞網 區委黨研室 高振聲/供稿 記者 袁穎/整理 距長壽城西15公裡的長江南岸扇沱場口,有一古代寺廟——王爺廟。 王爺廟為清代乾隆59年(公元1794年),為紀念鎮江王爺,以求鎮江降妖,免除水患所建。 王爺廟佔地約兩畝。
-
老照片:七八十年代四川省自貢市,王爺廟,張爺廟,檀木林電影院
圖為上世紀的自貢王爺廟。從圖中來看,這座王爺廟建設得非常有特色,屬於自貢地標建築之一,這裡風景優美,給這裡遊玩的遊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圖為上世紀的自貢廣播電視中心,作為地標建築之一,這座建築在附近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從圖中來看,當年的道路也非常寬闊。
-
自貢王爺廟碼頭旁撈起無名浮屍 花甲老人半身赤裸
當天11時左右,記者趕到現場,看到事發地王爺廟碼頭的圍欄邊已被群眾團團圍住。擠進人群,記者看到屍體已經從河中打撈上岸,死者是一名男性,上身赤裸,下身穿一條短褲,頭髮微微發白,年齡估計在60歲左右。由於其被河水浸泡時間過長,身體已經開始腐爛。與此同時,新街派出所民警及法醫已到達現場,一邊維持秩序一邊對死者身份及死亡原因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