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尋秋到雙木:山中自有小天地,幾許百姓天上人間……!
雙木:世外桃源中最後的烏託邦
原創作者:睹影悟道
文:義華 圖 :翔鶴 李傑 義華
初冬季節背上行囊,坐著小車兜兜轉轉來到宜豐雙峰雙木村,走進山裡人家,就像走進夢裡世外桃源:零零落落茅屋草棚依山傍水散落在田頭地角,古道小橋籬笆牆,稚童小狗自由玩耍門前,山羊雞鴨戲嘻屋後,金黃色千年銀杏樹矗立山澗迎風展招,滿坡紅紅的楓香烏桕,渲染出大山深處的濃濃秋意,山裡梯田人家雙木似乎變成一個遠離喧囂繁華的天上人間……!
江山如畫,茅簷低廈。一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簡單生活的老者,空閒時獨坐雙木自家禾堂前的板凳上,俯看遠山重重疊疊層林盡染一枯一榮,近觀萬千田壟四季轉換起起落落,悠然自得,把勞動當作一種快樂,即使生活清貧,也樂守生活的本分,不與紅塵爭豔,不與俗世爭名,過著一種「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平靜生活!
忽然想起黃崗五峰山攧雪橋下臥佛畫中的一句勸語: 「貧而無怨,富而不驕」:這不就是當今都市人日思夢想追求的人生境界和精神家園麼?
烏桕灼灼,楓香火火,蒹葭蒼蒼。鄉土如是,相見恨晚。若能擁有一片這樣的淨土,我願下半輩子,脫去薄領長衫,在此拓幾畝荒田為樂土,摘一片紅葉暖寒心;守著自己所剩的流年,在自己的田地裡修籬種菊,閒暇時溫一壺酒,泡一杯茶,閱一卷經,慢慢啜飲,細細禪悟;不論悲喜,無關滄桑,寂寂中吐納芳華,聽一葉知秋的美麗,賞滿坡初冬倩影的嫵媚,用平常心看看世界,用歡喜心過日子,獨享這歲月靜好的美!
沿著雙木千年石板古道一路前行,看到披簑戴笠老者悠哉悠哉牽著牛行走在鄉間暮歸路上,揚起一抹久違泥土的芬芳,我依稀看到田園詩人鼻祖陶淵明在老一千六百多年前,採菊南山時詩中描寫的許多情景今天重現在眼前:原來陶公從未外出尋找世外桃源,雙木就是當今現實世界的烏託邦:突然好想到雙木去放牛……!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此中有真義,欲辨已忘言!
在雙木一位熊姓斫竹大哥嚮導下,我們輕踩竹林間鬆軟的黃泥板車路,翻過幾座山轉過幾個嶺,來到一個小山坳,兩顆碩大的夫妻銀杏樹霍然入眼,樹旁坍塌了許多人工壘積的古老堤岸,山窩裡廢棄了許多殘垣斷壁和大量人工開採的石塊,根據山坳長長的青石板古道和銀杏樹齡推算,此處千年前一定是個繁華的世外桃源。
置身在這葉團錦簇,「花」深似海的古銀葉樹下,抬望眼除了是驚豔的感覺之外,心靈深處更多的是震憾。茫然間,一陣微風拂過,片片金黃色杏葉帶著秋的情愫情結,像翩翩起舞的蝴蝶,輕輕地飄落在地上,將一箋心語吟成滿目蒼涼。望著滿地堆積的落黃,我輕拾一片杏葉,脈絡清晰的紋路錯中複雜,仿佛看見了命運的交織,時光的錯失。
杏葉之美,美在不是花開,而是凋謝,即使入土,也是安然地華麗轉身,滄桑而不落寞,渴望來年美麗的邂逅與重逢。
美哉雙木:山中自有小天地,美哉世外桃源中的烏託邦:幾許百姓天上人間!
後記:睹影悟道,本名李義華,土生土長宜豐銀,喜歡「騎驢」踏上尋歡之路雲遊四方,隨眾人喜怒哀樂嗔痴笑;喜歡用鏡頭捕捉家鄉最原始的自然美景;也喜歡用「狗屁不通」文字記載點滴生活,自信只要外出,路過時便有一路風景,行走中就有詩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