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人陸遊,一生的深情足跡

2020-12-19 予文館

「陸遊是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

從小學的第一篇陸遊詩學起,每每提到陸遊,老師都會給他加上愛國的冠冕。

其實,陸遊是一個很「博愛」的人,他的愛,並不僅僅表現在「九死其猶未悔」的愛國心裡。

在陸遊的性格裡,藏著濃重的深情。

對於尋常生活,對於自然萬物。

對於遠近諸交,對於家國天下。

陸遊,是世間真正的有情者。

—1—深情一朵花遍野

陸遊始終在以一種很平等很自然的眼光關照江河落日,山川草木。

在每一朵花裡,他都能聽到關於生命的故事。

他說,「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他說,「不識如何喚作愁,東阡南陌且閒遊。兒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黃花插滿頭。」

他說,「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他說,「香穿客袖梅花在,綠醮寺前春水生。」

他說,「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在陸遊的眼裡,生命是自然的奇蹟。

無論是在何種際遇裡,他自始自終都懷揣著對自然,對生命,對凡世俗塵的無盡熱忱。

身遭貶謫,遠官西蜀,「衣上徵塵雜酒塵」,他說,「此生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我這一生就合該是一位詩人,在斜風細雨中,騎著我的小毛驢達達入劍門關。

涉足帝京,仕進難入,「世味年來薄似紗」,體味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後,他說,「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身著素衣,簡樸無華,我不嘆恨這世情惡衰。

無官可做就不做官吧。

清明祭掃踏青之前我就能回到家。

這就是陸遊。

不抱怨,所以無可抱怨。

《傳習錄》裡記載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王陽明與朋友同遊南鎮。

友人指著巖中花樹問道:

「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王陽明回答說:

「汝未來看此花時,汝花於汝心同歸於寂,汝來看此花,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

陸遊的花,是長在他心靈深處的。

時時澆灌,花開不敗。

—2—深情一腔家天下

陸遊是以國為家的詩人。

宋朝的歷史是動蕩不安的歷史。

宋朝的君臣是腳履薄冰的君臣。

宋朝的子民是奔波淪亡的子民。

整個南北宋史,逃亡和反抗,構成了歷史的主旋律。

然而,終宋兩朝,整整三百二十年的歷史,只有三個人在兩宋愛國抗爭史上留下了名字。

已經有太多的人在暫時退守後,習慣了偏安一隅。

他們習慣了在自己的小圈子裡假裝太平盛世,歌舞昇平。

他們習慣了忘記國讎,忘記家恨,過自己的日子,不關心淪陷區的中原百姓。

而只有三個人。

只有這三個人。

他們終其一生都在為收復而努力,終其一生,都是抗爭。

這三個人,是終身以詩抗爭的陸遊,終身以詞抗爭的辛棄疾,和終身以戰抗爭的陳亮。

作為以詩抗爭的詩人,陸遊,真真正正把國家放在了心坎上。

他寫,「飛霜掠面寒壓指,一寸赤心惟報國。」

他寫,「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他寫,「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他寫,「以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他寫,「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他寫,「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陸遊是家庭傳統薰陶下長大的孩子。

他出生於名門望族、江南藏書世家。

高祖陸軫是大中祥符年間進士,官至吏部郎中。

祖父陸佃,師從王安石,精通經學,官至尚書右丞。

父親陸宰,通詩文、有節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後,因主張抗金受主和派排擠,遂居家不仕。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陸宰奉詔入朝,由水路進京,於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陸遊。同年冬,金兵南下,並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開封),北宋滅亡,陸宰攜家眷逃回老家山陰。

陸遊出生於兩宋之交,成長在偏安的南宋。

可以說,在陸遊的印象裡,他是從來沒有經歷過戰爭的。

然而,他獨特的家庭環境,為他提供了所有關於北宋的懷想。

他的一生,都在以收復失地為己任。

這不能說不算是一種奇蹟。

始終執著,始終堅定。

始終深情,始終不負。

—3—深情一夢照影來

「故人萬裡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交際中的陸遊,情深依舊。

但,在深情之外,他身上並不缺少合理的任性使氣。

隨心縱性使詩人的本色更為突出,而深情不負又成為了詩歌中永恆的頌揚內容。

在葉紹翁的《四朝聞見錄·陸放翁》中,這樣評價陸遊:

天資慷慨,喜任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結中原豪傑以滅敵。自商賈、仙釋、詩人、劍客,無不遍交遊。宦劍南,作為歌詩,皆寄意恢復。

陸遊的交際圈尤其廣。

從世所多賤之的商戶,到求神問道的術士和尚,從滿懷風月酬知己的詩人,到仗劍走天涯的劍客。

凡有益於恢復家國,殺敵報君者,陸遊盡交之。

然而,陸遊也有少年意氣的任心使性。

《浩然齋雅談》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

放翁在朝日,曾與館閣諸人,會飲於張功甫南湖。酒酣,主人出小姬新桃,歌自製曲以侑觴,手團扇求詩,翁書一絕云:「寒食清明數日了,西園春事又匆匆。梅花自避新桃李,不為高樓一笛風。」蓋戲寓姬名於句內。當路有恚之者,遽指為有所譏,竟以此去。

因為給歌妓寫了一首詩,陸遊被對他不滿的人指責。

說他啊,戲作的詩有譏諷之意。

陸遊一氣之下,當場拂袖而去。

哼,愚蠢的人類→_→

不知道在放翁的心裡,會不會也有吐槽呢?

話說回來。

陸遊這一生啊,求仁而不得仁。

他希冀「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最後卻是「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他希冀「幽夢錦城西。海棠如舊時 」,卻落得個「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

和唐婉一場夫妻、一生別離,讓陸遊的生命多了一筆濃墨重彩的相思。

翁居鑑湖之三山。晚歲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賦二絕云:「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此身行化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城上斜陽畫角哀,至沈園無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見驚鴻照影來。」——《齊東野語》

兩個人,兩段情。

也許,誰也沒想到,當年一紙休書,最後換來的竟然是永別。

我依然還是會時時夢見你,「倩笑嬌顰,忍記逢迎處。只有夢魂能再遇。堪嗟夢不由人做。」

想念你的唯一方式,就是在夢中與你的魂魄相遇。

可是啊,夢不由我。

我渴望夢見你,夢卻讓我錯過你。

我看見沈園的那道橋,我們攜手走過的那道橋。

春水碧綠。

你驚鴻一面,我情深不悔。

陸遊,一個相當有情懷的詩人。

《世說新語·傷逝》說:「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陸遊啊,你一往情深深幾許呢?

相關焦點

  • 愛國詩人陸遊的愛情詩
    南宋大詩人陸遊不但是個偉大愛國主義者。陸遊還是個天生情種,他和前妻唐婉的愛情悲劇,千古傳誦。兩人合著《釵頭鳳》詞,贏得千載讀者眼淚。陸遊平生愛情詩並不多,但首首清婉細膩、飽含深情,愛不釋手。讀陸遊愛情詩,從中可窺大詩人陸遊真實內心,百轉千回,讀來怦然心動。愛國詩人陸遊在馳騁沙場、精忠報國同時,其真性情的另一面,更加耐人尋味。陸遊愛情詩風格多樣。陸遊另有活潑清新愛情詩篇。象《長幹行》詩,歌詠的是商婦的愛情:「裙腰綠如草。衫色石榴花。十二學彈箏。十三學琵琶。寧嫁與商人,夫婦各天涯。朝朝問水神,夜夜夢三巴。聘金雖如山,不願入侯家。
  • 陸遊:一個死不瞑目的愛國詩人
    陸遊詩詞的最大特點,就是充滿愛國情懷。周恩來總理曾談到:「陸遊的愛國性很突出,陸遊不是為個人而憂傷,他憂的是國家、民族,他是個有骨氣的愛國詩人。」陸遊,字務觀,號放翁,北宋越州山陰人。他生逢北宋滅亡之時,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陸遊出生於名門望族、江南藏書世家。
  • 陸遊:是愛國詩人,也是渣男
    中國從來就不缺愛國人士,也不缺愛國詩人,陸遊,也是其中的一位。陸遊出身名門望族、書香世家,她們家祖上進士及第有16人,父親叔父母親都是名門,如果生在和平年代,那就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很可惜,陸遊出生的時候兩宋位於交替的時代,還經歷了中國歷史上非常恥辱的靖康之難。
  • 陸遊是我國著名的愛國詩人
    陸遊是我國著名的愛國詩人,他一生寫下了很多的詩篇,其中很多都是愛國詩。如他寫下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首詩表現了陸遊高度的愛國主義熱情,表達了他對收復失地的期盼。
  • 詩人展示丨愛國詩人——陸遊
    書成後,陸遊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陸遊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遊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 陸遊:一生逆流而上,一個愛國詩人的坎坷仕途
    陸遊其實,這位有著坎坷經歷的詩人出身還是不錯的,陸遊家一直都在江南水鄉山陰(今浙江紹興)定居,從他高祖陸軫(宋真宗時期進士)開始,便世代為官,也算是當地的一個名門望族果然,知道此事的秦檜勃然大怒,之後的考試,他便特意吩咐主考官不要錄取陸遊,致使陸遊沒了做官的機會。 這可能算是陸遊與以秦檜為代表的主和派官員第一次正面交鋒——他失敗了。秦檜死後,陸遊正式進入仕途,但他沒有像小說主人公一樣逆風翻盤,反而因為主戰與仗義執言一貶再貶。
  • 陸遊,一位憂國憂民的偉大愛國詩人
    提起陸遊,想必大家都知道他的絕筆詩,也就是《示兒》,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那強烈的愛國熱情。那麼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這位愛國詩人的一生是怎麼樣的。陸遊所在的家族可以說是一個書香門第,他的父親和祖父也都曾進入朝廷做官,在當時都是那種有大學問的人。
  • 兩首《釵頭鳳》,一代愛國詩人陸遊的紙短情長
    陸遊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一生坎坷,少時為秦檜所罷黜,中年入蜀,投身軍旅,報效祖國,晚年退居家鄉。而陸遊的感情經歷也算是一生坎坷,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遊和表妹唐琬(婉)結為伴侶。兩人從小青梅竹馬,門當戶對,婚後相敬如賓,夫妻恩愛如水。
  • 愛國詩人陸遊,用一生譜寫愛國主義壯歌,欣賞十首雄壯豪邁的詩吧
    宋金之爭催生兩位偉大詩人,其一是辛棄疾,另外一個則是陸遊。後者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愛國詩人,他一生筆耕不輟,存世之作9000餘首,絕大部分詩詞均是愛國題材,與尤袤、楊萬裡、範成大合成中興四大詩人。今天,我們就一起欣賞陸遊最具代表性的十首詩,首首都能流露出詩人的愛國情懷與遠大抱負,愛國主義精神深入人心。
  • 南宋愛國詩人陸遊與「釵頭鳳」的故事
    陸遊(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東京開封(今河南開封)人,祖籍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遊陸遊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
  • 陸遊,是北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一生寫過1萬多首詩
    由於中原淪陷,國家被亡,人民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詩人們也寫出了許多抗戰報國的戰鬥詩篇。陸遊正是這一時期愛國詩人的光輝代表,也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之一。渴望臨陣殺敵,充滿「氣吞殘虜」的英雄氣概,是陸遊愛國詩歌最突出的特點。面對金統治者的入侵,詩人無比憤恨,他把親身投入抗敵復國鬥爭看作自己的天取,也是最大的快樂:「戰死士所有,恥復守妻「(《夜讀兵書》),「丈夫可為酒色死,戰場橫屍勝床第!「(《前有樽酒行》)
  • 國慶節手抄報:愛國詩人陸遊
    >國慶節手抄報:愛國詩人陸遊2012-09-20 11:49:3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陸遊 ,南宋詩人。陸遊出身於一個由「貧居苦學」而仕進的世宦家庭,陸遊的高祖是宋仁宗時太傅陸軫,祖父陸佃,父親陸宰。當時正值宋朝腐敗不振、屢遭金國(女真族)進犯。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於襁褓中即隨家人顛沛流離,因受社會及家庭環境影響,自幼立志殺胡(金兵)救國。 他始終堅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
  • 南宋詩人陸遊一生如何?愛情不順仕途坎坷
    陸遊是南宋愛國主義詩人、文學家、史學家。陸遊一生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愛國詩篇,廣為傳頌。一、與唐琬的愛情陸遊出身於名門望族。不管陸遊與唐琬的感情多麼深厚,不管陸遊如何苦苦哀求母親,母親堅決不同意他們的感情。陸遊百般無奈,被迫休了唐琬,另娶王氏為妻。一次偶然的相遇,讓陸遊想起了與唐琬過往的點點滴滴。正在陸遊一人獨坐山陰城沈家花園飲酒時,偶然碰見了唐琬及其丈夫趙文呈。過往的情話,過往的溫情,一下子在陸遊心中激蕩,久久不能自已。又想起自己母親強迫自己另娶他人,更是悲從中來。
  • 暮年的陸遊,用44字寫盡畢生的愛國深情,讀來蒼涼悲壯
    有人說陸遊一生沒有真刀真槍地帶兵去沙場徵戰,卻寫出了許多關於金戈鐵馬的詩詞來。其實這是對愛國詩人陸遊的誤解。公元1172年,四十八歲的陸遊接到了四川宣撫使王炎的邀約,從虁州動身單人匹馬,前往陝西漢中前線投軍。雖然只有短短的八個月,對陸遊來說卻是何其豐富,何其珍貴的人生閱歷。
  • 一生與宋王朝的危難相伴,擁有一顆強烈愛國心的偉大詩人陸遊
    其中與尤袤、楊萬裡、範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族」的陸遊,創作出了大量的愛國詞篇,對後世文人影響重大。陸遊簡介陸遊――字務觀,號放翁,是越南山陰人,即今天的浙江紹興一帶。陸遊從小看到了金人入侵的殘酷,使得民不聊生,國家也到處荒野叢生,可想而知,帶給了一個孩子幼小的心靈多麼大傷害。所以,從小陸遊便種下了,對金仇恨的種子。所以他入仕做官,一生都在力主北伐,但是因為當時主和派當政,他收到了嚴酷的排擠打擊,報國無門,感慨悲憤。
  • 愛國詩人陸遊為什麼號放翁?理由難以置信或有人認為他就不再愛國
    就給我們帶來了一種錯覺,感覺陸遊的詩篇多數都是寫從軍打仗愛國的事跡,事實上陸遊很大一部分詩篇並非如此,而陸遊的號放翁的這個放也給我我們誤導認為陸遊是豪放不羈的這樣一個人。然而從陸遊放翁的別號的來歷上說「放」指的是「放誕"不羈的這樣意思。確實是有點難以置信。那麼陸遊為什麼會有」放誕不羈「甚至是墮落的這种放翁的號呢?
  • 南宋詩人陸遊,有著悽慘的愛情故事,也是一位愛國詩人
    陸遊 (1125–1209)是個中國的南宋時期的詩人。1125年10月17日,一個雨天清晨,陸遊出生在一艘漂浮在渭河上的小船上。在他出生的時候,中國分裂了,曾經輝煌過。宋朝在這個國家的北部被金所取代。金宋戰爭。
  • 為什麼陸遊被稱為愛國詩人?從「示兒」了解他的家國情懷
    公元1210年著名愛國詩人陸遊,在其生命的最後階段,已經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之時,將自己的家眷叫到床邊,用類似臨終遺言的口吻,寫下了這首傳揚千古的著名詩篇。陸遊的一生基本上都生活在抑鬱不得志的狀態之下。再加上北宋末年以及南宋之初,國家一直受到金國的侵略,所以陸遊的愛國詩中,一直都有「北伐抗金」的戰鬥理想。
  • 兩篇《釵頭鳳》,一對傷心人,愛國詩人陸遊的情殤
    一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讓我對陸遊這個詩人充滿了敬意。有人問為何我們中國沒有像歐洲一樣分裂出一個個國家?那是因為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家國天下的情懷,正是因為這樣的精神,我們華夏民族才能經歷一次次戰亂,最終還能保持完整和統一。
  • 愛國詩人陸遊:愛國如家!這輩子不懂什麼叫放棄?
    一生多少無奈,死去尤能作鬼雄!陸遊一生有詩9000多首留存,唐宋再找不出第二個這麼牛的詩人了。他的詩多有失意,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尤其中年後,他的詩文帶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情感直透人心。臨終前寫下這首《示兒》七絕詩,更是感人至深、傳誦千古。這是陸遊的絕筆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