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大話正史系列,講的都是正經的歷史,講的正不正經,你看看就知道。本文所有史實都出自專業歷史學家的手筆,絕無瞎編亂造,絕不採用非專業來源的網絡資料。我們只是歷史的搬運工。
1、歲月靜好的佟佳氏
1559年,努爾哈赤出生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縣)的一個女真部落裡。爸爸是個小酋長,管周邊十幾戶人家,媽媽家也是個酋長。這個家是個大家族。從爺爺那輩開始,六個兄弟都住在周圍,幾代下來,附近村子裡到處都是親戚。
十歲那年,母親病逝。後媽也不喜歡他,只好帶著弟弟寄居到外公家裡。外公是個有野心的酋長,帶著部族們,四處燒殺搶掠,勢力越來越大。這讓努爾哈赤兄弟倆雙眼放光,大開眼界。不料外公惹上了明朝,被李成梁率兵剿滅,兄弟倆也成了俘虜。
兄弟倆很乖巧,沒有被殺,在李成梁手下幹個雜活,打個下手。跟著明朝軍隊好幾年,轉戰南北,既熟悉了軍營生活,也增長了見識。十六七歲時,回到家裡,後媽依舊容留不下,被趕出門去,自立門戶,也沒能分得多少家產,生活相當艱苦。
幸好不久就碰上了貴人,是個經常跟漢人做買賣的商人,姓佟人稱塔山巴彥,意思就是當地首富。佟富人一看努爾哈赤,「鳳眼大耳,面如冠玉,身體高聳,骨格雄偉,言詞明爽,聲音響亮,一聽不忘,一見即識,龍行虎步,舉止威嚴」,最重要的是東北人還不喝酒。於是大為歡喜,招努爾哈赤為上門女婿,給自家18歲還沒嫁出去的老姑娘找了個好去處。這就是努爾哈赤的原配媳婦,佟佳氏,名哈哈納扎青,後稱元妃。
努爾哈赤很高興來到了這樣一個富裕家庭,對外都是自稱佟努爾哈赤。不久給親弟弟也找了個佟佳氏。這個事,還弄得後人懷疑努爾哈赤到底是姓愛新覺羅,還是姓佟?還有到康熙時,佟家出現了一大批大官,號稱佟半朝,也懷疑跟這個佟佳氏有關聯。
回過頭來,努爾哈赤的婚後生活是平靜而又順利。婚後第二年就生下了一個千金,再過兩年又生下一個小小子。一個好字,兩筆寫成。多麼美滿幸福的日子啊,做做買賣,帶帶兒女,夫妻恩愛,其樂融融,多年以後努爾哈赤一定特別懷念這段日子。
就在努爾哈赤25歲那年,佟佳氏正懷著第二個兒子,一個平地驚雷徹底打破了這個家庭的平靜。努爾哈赤的爸爸和爺爺被人殺了。人死不能復活,其實要回屍首,好好埋葬,回家繼續過日子,也未嘗不可。但是重回軍旅生活,讓努爾哈赤激動不已,他找到可以大顯身手的地方了。他不顧家人和族人的反對,以十三副遺甲,憤而起兵。
由平靜的生活一下變成戰爭狀態,富家女佟佳氏無法理解,也無法阻止固執的丈夫。她只能在家裡待著,擔驚受怕,不知道哪一天迎回家的是丈夫的屍體。有時睡到半夜,還有人來暗殺,她只能護著自己的孩子,祈求著平安。她的心漸漸變冷,眼睜睜看著丈夫離自己越來越遠,越來越遠。自己孤苦生活了幾年後,黯然離世。
(《太祖秘史》裡的佟佳氏)
2、心意相通的富察氏
進入戰場的努爾哈赤,四處廝殺,劫掠人畜無數,其中當然也包括女人。在這些年,他見識了很多女人,有看得上眼的,也有看不上眼,也有幾個給他生下了孩子的。但真正讓他醉心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三爺爺家的堂嫂子,富察氏。
這時恰好趕上堂兄死了,努爾哈赤趕緊把富察氏娶回了家。這件事,對於不注重倫理關係的女真人而言,並不算多離譜。然而還是不太尋常,通常再嫁給兒子、兄弟的常見,嫁給離了好幾丈遠的堂兄弟,不是那麼說得過去的。努爾哈赤的四個爺爺帶著族人聚集在祖廟裡,發誓要殺努爾哈赤,這件事多少也有些關聯。
不過努爾哈赤沒有看走眼,沒有白冒險,把富察氏娶過來後,兩人非常恩愛,不久就成為了大福晉。在此後漫長的徵戰生涯中,富察氏與他患難與共,陪伴了30多年,共同經歷了一個個艱難時刻,又一次次迎接他勝利歸來。
富察氏一生為努爾哈赤生了2個兒子,1個女兒,深受寵愛,立國後稱為袞代皇后。雖然富察氏比努爾哈赤早死五六年,但等到努爾哈赤死後,還是將兩人合葬在福陵,可見恩愛。
只是兒子們不爭氣,在汗位爭鬥中敗給了皇太極。到後來,1635年,兩個兒子先後暴斃,又有人揭露姐弟三人曾密謀殺害皇太極。皇太極暴怒,整個富察氏一族受到廣泛牽連,被殺的被殺,被逐的被逐,成為當時一大慘案。已死的富察氏也沒能逃脫干係,被移出福陵,屍骨不知何處。所有富察氏的記載也被盡數刪除,清史稿裡只有一句話,「天命五年,妃得罪,死。」
然而有一個故事卻一直流傳,依稀還能看到富察氏的身影。1593年,葉赫組九部聯軍討伐努爾哈赤。當天半夜,富察氏搖醒身旁酣睡的努爾哈赤,問道:「你亂了嗎?害怕了嗎?九國來攻,是睡覺的時候嗎?」。努爾哈赤從容說:「我要害怕了,睡也會睡不著。我能睡著,就說明不怕。早聽說他們要來打,不知道哪天來,現在來了,就安心了」。說完在富察氏身旁安然睡下,次日率軍大敗九部聯軍。
(富察氏畫像)
這一戰後,努爾哈赤漸漸成為女真首領。葉赫為了結盟示好,說要把號稱女真第一美女的東哥嫁給努爾哈赤。不過,東哥死活不嫁,葉赫也只好反悔。努爾哈赤一生都沒能和這位美女相見,卻總是以誰要娶她就打誰為藉口,徵討了周邊所有部落。把這位大美女活活從16歲的豆蔻少女熬成了豆腐渣,人稱葉赫老女。32歲的東哥無奈遠嫁蒙古,第二年鬱悶而死,而此時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立國稱汗。
(女真第一美女東哥畫像)
3、面如滿月的孟古格格
努爾哈赤30歲統一建州女真,這段南徵北戰的時期,是他娶妻生子的高峰。在這前後5年裡,他至少娶了6房太太,收穫了7個兒女,真是正當壯年啊。
在這些太太中,最讓努爾哈赤舒心的是名不見經傳的嘉木湖覺羅氏。這個女人心地寬仁,最會安撫人心,是努爾哈赤修復創傷的港灣。十幾年來,為努爾哈赤生了5個兒女,算得上是賢妻良母了。
統一建州後,努爾哈赤赫然已是大首領了,除了搶掠過來的女人外,一些大家族也開始送女兒過來聯姻。比如哈達那拉氏,就是曾經稱雄女真的哈達貝勒王臺的孫女。還有同年娶的葉赫那拉氏,是傳奇的葉赫雙貝勒兄弟的女兒,也是第一美女東哥的姑姑。原來還有這麼一出呢,也難怪東哥死活不嫁。
母因子貴,是後宮生活的不變法則。未來奪得汗位的皇太極的媽媽,就是這位葉赫那拉氏,名孟古格格。14歲嫁過來的孟古格格,一直不過是個側福晉。皇太極竟然死皮賴臉地,追封她為孝慈武皇后,還遷入福陵。
孟古格格出身名門,舉止之間確有大家之氣,與眾不同。論相貌,她面如滿月,端莊嫵媚,風姿妍麗;論修養,她氣度寬宏,不喜奉承,不懼惡言,舉止莊重大方,口無惡言,耳無妄聽,始終如一,毫無過失。努爾哈赤表示很是喜歡。
從面如滿月這種大圓臉造型看,估計想像成《大宅門》裡的二奶奶的形象應該差不了太多。嫁過來四年後,1592年,生下了皇太極,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
(《太祖秘史》裡的孟古格格)
皇太極十二歲時,孟古格格得了重病,想要見自己的親生母親。努爾哈赤立刻派人去葉赫要接丈母娘過來。誰知大舅子葉赫貝勒竟然不許,還派了孟古乳母的丈夫過去假模假樣要瞧瞧看。努爾哈赤大怒。
孟古格格年僅29歲便撒手人寰。努爾哈赤非常悲痛,吃了幾個月素,命四個婢女陪葬,殺了一百隻牛羊祭祀。將孟古格格葬在自己院子裡3年之久,後來才遷出去。
努爾哈赤心生恨意,第二年,就發兵攻打葉赫,連下兩座城,發洩了一通。過幾年,葉赫送了孟古格格的妹妹過來,算是賠罪。不過,俱往矣,妹妹終究是妹妹,不是姐姐。難怪等到後來打葉赫時,葉赫貝勒都投降了,努爾哈赤連夜都不過,當晚就殺了洩恨。
(孟古格格畫像)
4、饒有丰姿的阿巴亥
1601年,努爾哈赤43歲,滅掉哈達,國勢日盛。這時烏拉貝勒,將年僅12歲的侄女親自送到費阿拉,嫁給了努爾哈赤。這位小姑娘,叫烏拉那拉氏,名阿巴亥。看,到處都是那拉氏,大清國是逃不出那拉氏的手心的。
嫁過來,兩年後孟古格格死了,阿巴亥憑著「饒丰姿,有機變」,頗受努爾哈赤喜愛。說白了,關鍵一點,還是年輕啊。一個四十多歲的老頭,如何敵得過十幾歲的小姑娘呢。從此,阿巴亥陪伴了努爾哈赤一生。
阿巴亥為努爾哈赤生了三個兒子,其中包括多爾袞,是第十四子。這幾個人在後來的奪汗位中,敗給了皇太極。多爾袞等到皇太極死了,掌權為攝政王,追封阿巴亥為孝烈武皇后。然而沒幾個月,多爾袞病逝,諡號也就取消了。
努爾哈赤的後宮雖然妻妾不少,而且時不時還有人送女兒過來聯姻,但努爾哈赤年事漸高,志趣漸淡,又有富察氏的打理,後宮還是很平穩的。直到1620年,發生了一件影響國運的大事。首先是二月富察氏死了,阿巴亥繼任了大福晉。
然後三月,有個妃子告發,阿巴亥跟大貝勒代善關係曖昧。說阿巴亥給代善送飯吃,還打扮的花裡胡哨的去見代善。努爾哈赤派大臣去查,大臣說,平時宴會早就見他倆眉來眼去的,就是沒敢跟大汗你說呀。結果就是,事出有因,查無實據。
這個大貝勒代善是佟佳氏的第二個兒子。大兒子褚英在7年前,被立為太子後,因與兄弟大臣們不和,被控告後解除權力,恨而詛咒老爹出師不利,被努爾哈赤幽禁後殺死。代善就代替哥哥成了大貝勒,成了太子。
這一年,努爾哈赤62歲,代善38歲,阿巴亥31歲。其實這個事,不算多大的事,努爾哈赤也說過,死後大福晉交給大貝勒照顧。按女真的習俗,也是正常。只是還沒死,略有點過分。這件事也沒有確鑿證據,只是鬧得沸沸揚揚不可開交,只好隨便找了個理由廢了阿巴亥的大福晉,也廢了代善的太子稱號。
這年十月,努爾哈赤有了第十六個兒子,母親是誰,竟沒有記載,成為一個疑案。到底是怎麼回事?史料被毀,恐怕只能遐想了。
其實,這件事努爾哈赤並沒太在意,不久就恢復了阿巴亥的大福晉稱號,代善照樣管正紅旗,權力不變。只是在後來爭奪汗位中,這件事不斷發酵,才成就了皇太極的好事。有人說,這件事根本就是皇太極的陰謀,說實話,我是信了。
1626年,努爾哈赤長途奔襲寧遠,面對明朝的新武器紅衣大炮,無功而返。首次兵敗,心情鬱悶,再加上年邁體衰,身患毒疽,便病倒了。想起當年一同打天下的五大臣,這幾年一個一個都相繼離去,冥冥中似乎有定數,感覺大限將至,趕緊召喚阿巴亥過來。
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去世。第二天,幾位貝勒闖入後宮,宣讀努爾哈赤遺言:「後饒丰姿,然心懷嫉妒,每致帝不悅,雖有機變,終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後為國亂,預遺言於諸王曰:俟吾終,必令之殉」。阿巴亥被迫自盡而死。當年告發的妃子,也一同陪葬。
三年後,努爾哈赤的瀋陽福陵建成,陪同努爾哈赤一同入葬的有富察氏、孟古格格、阿巴亥。
有詩為嘆:故國三千裡,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阿巴亥畫像)
本文史實來自:1、《中國斷代史系列:清史》,李治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2、《清史十五講》,何孝榮,鳳凰出版社,2010年6月3、《努爾哈赤傳》,閻崇年,北京出版社,2006年
請 評 論,請 轉 發,謝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