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入勝的唯美中秋故事,講給孩子聽

2020-12-21 騰訊網

今天是9月23日,離「雙節」還有7天,今天我們主要聊一聊中秋的故事和傳統習俗。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幹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日。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來歷故事

中秋節來歷故事很多,都附有中華傳統文化或歷史淵源,一個個都是那麼的生動,感人至深,令人嚮往;下面小編就整理了數個中秋來歷的故事,讓大家在中秋之際,在十五圓月之下,咬著糯軟香甜的月餅,賞月時提供一點談資!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神話源自古人對星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現在《歸藏》。後來民間把故事進一步發揮,衍化成多個故事版本。嫦娥登上了月宮,據西漢《淮南子》中說,是因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從西五母那裡要來的不死藥,就飛進月宮,變成了搗藥的蟾蜍。

吳剛折桂

吳剛登上月宮折桂,據唐代小說《酉陽雜俎》中說,是因為西何人吳剛修仙犯了錯誤,才罰他去伐月中的桂樹。這桂樹隨砍隨長,永遠也砍不斷。 李白在《贈崔司戶文昆季》一詩中寫道:「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

玉兔搗藥

兔子登上月宮搗藥,最早見於屈原的《天問》「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意思是說,顧、菟在月亮的肚子裡,對月亮有什麼好處呢?那兔子又是如何登上月宮的呢?顧就是蟾蜍,菟就是白兔。晉代傅玄的《擬天問》也說:「月中何有,白兔搗藥。」

據聞一多先生考證,這「白兔搗藥」是由「蟾蜍搗藥」變來的。嫦娥身邊有隻玉兔。據說嫦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惶恐中抱起了一直餵養的白兔。白兔便隨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隻搗藥杵,夜晚在藥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藥。這個神話傳到日本後,變成了玉兔在搗年糕。

唐玄宗故事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譜曲編舞,創作了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據說,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

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習俗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南方

舞火龍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鬥香。香鬥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鬥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中秋節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髮辮狀,浸溼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遊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遊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遊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四川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作「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託球舞等。

北方

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免責聲明: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把戰爭故事講給孩子聽
    戰爭是一代又一代作家著力關注並傾力書寫的主題,而從孩子的視角去描寫戰爭、詮釋戰爭,從某種程度上講,不僅是藝術範疇的探究,也是作家的責任擔當。 新蕾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浴火童心」叢書,是曾有情、張子影這對夫妻作家聯袂創作的長篇系列兒童戰爭小說,分為曾有情創作的《乞丐英雄》《少爺從軍》和張子影創作的《烽火狼娃》《我的兄弟我的馬》。
  • 月滿中秋迎國慶,這些故事講給孩子們聽~
    中秋國慶喜相逢家國團圓情更濃斯沃德校服祝您和家人中秋快樂 、闔家幸福也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 、國泰民安傳統佳節遇上祖國生日是難得的家國同慶時刻這些關於中秋節、國慶節的知識各位家長記得講給孩子們聽中秋來歷「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
  • 中秋佳節!賞月的同時,把這些知識和故事講給孩子吧!
    小語說:又是一年中秋時,今年中秋節和國慶同時到啦!你準備帶著孩子做什麼呢?除了我們熟知的賞月、吃月餅,關於中秋的起源和習俗你都知道嗎?「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許多孩子肯定都聽過嫦娥奔月的故事,這個中秋節,家長可以給孩子講點不一樣的中秋傳說。
  • 今日中秋!賞月的同時,把這些知識和故事講給孩子吧!|特別關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秋時節,天高氣爽,月朗中天,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又是一年中秋時,今年中秋節你準備帶著孩子做什麼呢?除了我們熟知的賞月、吃月餅,關於中秋的起源和習俗你都知道嗎?當孩子問為啥中秋的月亮會圓時,你怎麼回答?
  • 給孩子每天晚上講一個故事聽
    眼看著我家二寶就要上學了,所以讓孩子每天晚上形成規律,早早的睡覺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給孩子每天晚上講一個故事,就是讓孩子聽我的故事伴她入夢,其實我家二寶還是挺喜歡聽故事的,所以我特地給她買了一本厚厚的故事書,這樣保證每天晚上都能給他講一個故事聽。
  • 給孩子講故事,還是讓孩子講給別人聽,這之間差距有多大?
    寶寶從可以表達自己開始就會非常的愛聽故事並且會強烈的要求父母講故事,我想講故事這件事是無論什麼樣的家長無論身處什麼樣的時代,陪伴家裡孩子入睡睡前故事似乎是最普遍和最好的辦法。我的小時候聽到的睡前故事並不是現在常見的市場上能買到的書,是那些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也許我不明白這其中有什麼意義但是依舊聽的津津有味。.
  • 收藏|中秋節3大神話傳說,回家講給孩子聽(附故事視頻)
    你們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男主角是誰嗎?嫦娥為什麼會奔月?...不知道的請往下看貓小帥為大家普及流傳於中秋節的3大神話傳說花好月圓,良辰美景有神話故事相伴中秋是團圓佳節小朋友們要時時刻刻記得陪伴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 講故事能開發孩子的智力?掌握5個技巧,讓孩子愛上聽故事
    也許很多父母會說,我知道講故事對孩子好,我也照做了,可孩子好像對動畫片更感興趣,故事沒講幾分鐘,孩子就會說:「媽媽,我不想聽故事,想看動畫片。」其實孩子這樣說並不是孩子不喜歡聽故事,而是我們講的不動聽,吸引不了孩子。如何把故事講到孩子心裡去,讓孩子喜歡?
  • 「凱叔講故事」打造適合孩子聽的《水滸傳》
    正是這樣一部凝聚數百年智慧的經典作品,在2020年3月20日找到了它新的打開方式——「凱叔講故事」於日前正式發布《凱叔水滸傳》。這是一部專門為孩子打造的《水滸傳》,凱叔一人將分飾108個角色,給孩子們送上又一部精彩的古典名著聲音大劇。
  • 李商隱最唯美的中秋明月,為什麼會迴避中秋兩字?
    唐朝李商隱《霜月》初衣解詩 :有人會說,這明明是一首《霜月》,從秋天的任何一個月圓之夜,到冬天的任何一個月圓之夜,都可對應的上去,如何初衣你就認定它是中秋之月?這個要從中國古代的季節和節氣開始講。在中國古代,秋天是分為三個階段的,孟秋有蟬鳴之聲,仲秋雁南飛,季秋菊有黃。
  • 把戰爭故事講給孩子聽——從兒童戰爭小說「浴火童心」系列說開去
    原標題:把戰爭故事講給孩子聽——從兒童戰爭小說「浴火童心」系列說開去在中外文學史上,戰爭題材的小說佔有重要的地位,對不同時期的世界文學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中國的戰爭題材小說作品眾多,不乏佳作,影響巨大,鑄就了一個民族盪氣迴腸的英雄譜系。
  • 羅源縣第二實驗幼兒園:講故事唱童謠做月餅
    念著中秋的童謠 唱著中秋的歌兒 講述著中秋的故事 品嘗著中秋的月餅 孩子們在歡樂的氛圍中 接受傳統節日文化的薰陶
  • 睡覺前有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嗎?網友:4歲後就講故事給我聽了
    睡覺前有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嗎?網友:我兩個閨女,大女4歲前奶奶帶的,那時條件差,沒給她講過故事。感覺都費了,現在初中了不愛看書,學習[流淚]二女從小自己帶,4歲前也每天給她講故事,4歲後就講故事給我聽了,就這樣不識的字問我,現在三年級了,很棒,看書比我還快。感覺很對不起大寶。
  • 孩子完全聽不進去大道理?試一試給孩子講故事
    孩子完全聽不進去大道理?試一試給孩子講故事   當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家長也是對跟孩子講道理表示出了一籌莫展的狀態。因為在這個階段,孩子基本上是不怎麼聽得進去條條框框的大道理。但是即使是再小的孩子,也還是要對她灌輸一些道德上的教育,確保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要做出一些離譜的錯誤。
  • 為什麼很多老師都讓孩子學會講故事給別人聽?
    為什麼很多老師都讓孩子學會講故事給別人聽?
  • 講給孩子聽 | 新編十二生肖寓言故事
    講給孩子聽 | 新編十二生肖寓言故事 2020-03-06 1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孩子常聽故事好處多!掌握講故事的8個小技巧,孩子愛聽成長快
    每個寶寶都喜歡聽自己的爸爸媽媽講故事。我家若蘭最喜歡每天的睡前故事時間。每天晚上收拾完畢,躺在床上,若蘭都會對我說「媽媽,我還一點都不困,你能給我講個睡前故事嗎」?
  • 把「中秋」搬進語言課堂!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
    2020年中秋,i2長沙、成都、南寧、重慶、廈門等全國各城各校的外教與學員們紛紛穿上了漢服,為學員們舉辦了中秋遊園主題活動,將英語學習囊括於傳統節日的遊戲氛圍中,為孩子開啟了一番身臨中秋的英語學習! 語言學習的方式千萬種,而i2一直堅持沉浸式教學去培養孩子的語言思維。
  • 一下口語交際「聽故事,講故事」指導,幫助孩子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聽故事,講故事老鼠嫁女— 、看教材,明確學習目標。教材中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最上面和下面的小貼士是語言描述。上面語言文字提出了本次口語交際的兩個任務:一是看圖聽故事,二是嘗試講故事。下面的小貼士提示了本次口語交際的兩個要求。
  • 親子共讀丨花好月圓話中秋,除了吃月餅,傳統文化的精髓要講給孩子聽
    關於中秋節吃月餅有一個非常振奮人心的歷史故事呢~ 明代起,就有大量關於月餅的記載,這時的月餅已經是圓形,而且只是在中秋節吃,是明代起民間盛行的中秋節祭月時的主要供品。 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