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賞古人中秋裡的書法!

2020-12-12 騰訊網

文玩 | 字畫 | 品鑑 | 茶道

中秋到了,古代文人寫中秋的詩詞很多,但寫中秋的書法作品其實很少。儘管如此,我們還是給大家找出些與中秋相關的精品,以饗書友。

1、

東晉王獻之

《中秋帖》

關於中秋書法,最著名的,當然是王獻之《中秋帖》了。現藏故宮博物院的《中秋帖》,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珣的《伯遠帖》合稱「三希」,足見該作品地位。《書斷》認為:「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中秋帖》書法縱逸豪放,應是王獻之創造的新體。作品如下:

作為王獻之的新書體代表作,被後人列為「天下第十一行書」。不過據考證這帖用竹料紙書寫,這種紙東晉時尚製造不出,約到北宋時方出現。所以應是摹本,但是!大多專家認為是北宋大書法家米芾所臨,依舊極其寶貴。

2、

宋徽宗趙佶

《閏中秋月帖》

中秋美好佳節,書法皇帝宋徽宗當然要寫字啊!趙佶以其剛柔並濟的「瘦金體」寫下《閏中秋月帖》(故宮博物院所藏),作品濃鬱著撲撲書卷氣息,筆畫細瘦如「筋」,挺拔有力,且舒展飄逸,氣韻生動且不失腴潤,更不顯稚弱之氣。作品如下:

《閏中秋月帖》

3、

北宋米芾

《中秋詩帖》

肯定有不少米芾粉絲關心偶像為中秋寫了啥?米芾《中秋登海岱樓作詩帖》,即為《中秋詩帖》。紙本,草書,縱25.2釐米,橫36釐米。米芾會玩,他在江蘇擔任漣水軍使期間,最喜歡登臨遊覽江蘇漣水海岱樓。作為唐宋時代十分著名的望海樓,自古以來,諸多文人名仕登臨賦詩的最佳旅遊景點,唐代詩人杜甫詩讚:「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來形容它視野遼闊、宏偉壯麗的景觀。作品如下:

釋文:中秋登海岱樓作。目窮淮海兩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三四次寫,間有一兩字好。目窮淮海兩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東輪。信書亦一難事。

4、

王陽明中秋刻字

在中秋的時候,明代大哲學家王陽明先生有幅作品值得重視。是刻石,在大伾山天寧寺大佛樓北崖壁上。王守仁登大伾山留下的自作詩書法作品,如下:

該書法作品題款「餘姚王守仁,大明弘治已未、中秋。」此詩詩意高遠,胸懷博大,書法為大字行楷、筆法遒勁,氣勢雄渾,逸味天成。是王守仁書法詩詞難得的妙品。其間,王守仁登大伾山賦詩、講學,還留下《大伾山賦》,為碑刻楷書作品。

5、

元代趙孟頫

《太上無極混元一炁人妙經冊》

關於中秋,大神趙孟頫寫了啥?我們查閱了大量資料,發現了趙孟頫小楷《太上無極混元一炁人妙經冊》出現了「中秋」,額,二字。小楷作品寫道:「今庚申八月中秋夕,玉皇上帝坐金闕光明座上,詔會九霄大聖、十極真人,同諸三界金仙、五嶽神祇…」,且不說和中秋是什麼關係,但其實這小楷很精品,而且和趙氏其他小楷有一些差異。看下圖,不賴吧?

《太上無極混元一炁人妙經冊》局部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END

頂尖藏品▼藏你所愛

讓 收 藏 變 得 簡 單

相關焦點

  • 以書法之名,中秋!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 盛行於宋朝 至明清時, 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 它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今天,我們以書法之名,感遇中秋。
  • 古人都是如何過中秋的?古人中秋節也放假嗎?
    中秋起源知多少:「中秋」一詞最早見於上古時期的《周禮》,「中秋迎寒夜」便是古人崇敬月神祭祀典禮的描寫,古代帝王也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中國古人把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部分,農曆七、八、九三個月為秋季,八月居秋季當中,因此稱為「仲秋」,八月十五又居「仲秋」之中,所以又稱「中秋」。中秋節從唐朝發展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也有「秋節」、「八月節」、「月節」、「月亮節」、「團圓節」、「女兒節」等諸多名稱。
  • 作為書法愛好者,中秋節我想到了《中秋帖》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到來,以中秋月圓來期盼家人的團圓美滿。藉此佳節之際,重溫經典法帖《中秋帖》 《中秋帖》從墨本材質可以推斷為宋代書法作品,但以前書法界大多認為是王獻之真跡,不過現在都認為是宋代大書法家米芾臨品。
  • 中秋起源竟和考試有關?古人也有中秋假
    除此之外,你對中秋節還有多少認識呢? 中秋節的起源是什麼?不只是嫦娥的愛情故事。 不僅你有中秋假,古人也有,這是怎麼回事? 除了中秋,這個節日還有至少10個小名,你知道幾個?
  • 中秋起源、中秋節傳說、中秋習俗
    我國是古老的農業國家,古人經長期觀察認為,月亮的運行同農業生產和季節變化有很大關係,因此祭月就成了祈禱國家長治久安的一項重要祭祀活動。《周禮》記載,我國周朝時就有中秋之夜擊鼓賦詩以「迎寒」的活動,周天子每年秋天都要舉行「夕月」儀式。春秋戰國時,日月神分別稱為東皇公、西王母。後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變而來。北魏、隋唐以來,歷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禮儀。
  • 中秋節作文:中秋賞月
    中秋節作文:中秋賞月   每逢中秋來臨,賞月談月便成為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   追溯中秋賞月的來歷,據《長安玩月詩序》載:「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也就是說,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間,故曰:「中秋」。
  • 詩詞裡的中秋節:和蘇軾一起過中秋(一)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想必大家都很了解自己家鄉的中秋習俗,那麼古人又是如何過中秋節的呢?今天就借大文豪蘇軾的詩詞佳作,帶領大家管中窺豹。
  • 古人為什麼喜歡在中秋節拜月? 中秋節真正的來源你造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人為什麼喜歡在中秋節拜月? 中秋節真正的來源你造嗎? 中秋節作為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8年起國家開始把中秋節列為法定節假日之一,每年中秋在外工作的人都會趕回家和家人團聚。
  • 全國中秋賞月地圖出爐 中秋節各地天氣如何哪裡能賞到圓月?
    全國中秋賞月地圖出爐 中秋節各地天氣如何哪裡能賞到圓月?時間:2019-09-11 19: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國中秋賞月地圖出爐 中秋節各地天氣如何哪裡能賞到圓月? 一年中秋至,又見圓月時。
  • 課本裡的中秋:塗抹出中秋佳節最鮮明的底色
    在這秋風送爽之際、花好月圓之時,我們又一次迎來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中秋。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自唐宋後逐漸盛行,其深厚的文化韻味、多彩的節日習俗、豐富的精神內涵經千年演進而歷久彌新。翻閱課本裡的中秋詩篇,一幅清風明月、把盞品茗、賞月觀潮的中秋月夜畫卷躍然眼前。
  • 中秋為什麼叫仲秋?古人為什麼要祭月?
    到了唐代,把皇帝八月十五最適合賞月的這天夜晚固定下來,作為中秋節。根據它原本的祭月,也就是夕月的傳統,所以中秋也叫做月夕。中秋還是仲秋?你可能還見過有人把中秋寫成仲秋,那中秋和中秋是一回事嗎?根據唐代最初的記載,在開元年間的中秋夜晚,一位道長邀請唐玄宗,也就是唐明皇同遊月宮。道長使用神通架起了一座銀色的大橋,直通月亮,兩人走了很久來到一座城門前,門上寫著廣寒宮,也就是他們來到了月宮。月宮裡有很多仙女在跳舞,仙樂也非常好聽。
  • 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時間:2020-10-01 10:48   來源:讀書工 企鵝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中秋節秋高氣爽,又有皎潔的圓月和馥鬱的桂花相伴,因此在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裡,它就像春節一樣格外地受到人們的喜愛
  • 課本裡的中秋 - 中國日報網
    原標題:課本裡的中秋嫦娥奔月(中國畫)任率英月中桂兔圖(中國畫·局部) 蔣溥(清代) 故宮博物院藏十五夜望月(書法)劉照劍月下把杯圖(中國畫) 馬遠(傳)(南宋) 天津博物館藏《中秋節》(課本內頁)資料圖片松間明月長如此(中國畫)豐子愷【課本裡的中國】丹桂飄香日,人間月正圓。
  • 2020年中秋節是哪一天?中秋啥意思?農村有哪些風俗呢
    導讀:在中秋佳節即將來臨的時候,我們有必要普及一下中秋的有關知識,比如什麼時候是中秋節?是陽曆還是農曆?中秋節的農村一些風俗等,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但是因為農曆時間與陽曆時間時間上是有很大差別的,每年中秋節陽曆時間是不一樣的。比如說2019年的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而陽曆的時間是在9月13號。而2020年的中秋節農曆同樣是農曆八月十五,而陽曆的時間是在10月1號,兩年中秋節農曆時間都一樣,陽曆時間差別很大。今年中秋節之所以比較晚,是因為農曆今年閏了一個四月,所以今年中秋節晚了一個月。
  • 讀十首中秋節詩詞,看古人如何賞月觀花
    中秋節秋高氣爽,又有皎潔的圓月和馥鬱的桂花相伴,因此在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裡,它就像春節一樣格外地受到人們的喜愛。春節是送舊迎新,而中秋節是象徵著團圓和思念。古人因條件有限,對自然現象不是很了解,看到月亮的陰晴圓缺的變化,有一種自然崇拜。
  • 中秋節為何會成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古人在這一天會幹什麼?
    有人認為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秋夕祭月」活動;有人認為中秋節起源於古代農業生產的慶祝豐收;也有人認為中秋節源自唐朝第一位宰相裴寂發明了月餅,並由此衍生出了節日。但無論中秋節起源於何處,有一點卻毫無爭議,那就是從唐朝開始中秋節才被真正定義為固定節日,《唐書》中就明確記載了「八月十五中秋節」。
  • 「點亮」中秋節裡的文化內涵
    「點亮」中秋節裡的文化內涵 發表時間:2014-09-02   來源:威海文明網   每當中秋節來臨,各家各戶都要買月餅,備食物,心情愉快地過中秋。
  • 唐朝中秋節有多豐富,看月、吃月餅、賞桂花、觀潮、作詩樣樣不少
    唐朝人在這一天會喝酒、賞月,其實古人對月亮有著很多的感情,看著月亮會聯想很多和自己有關的事情。尤其是看著月亮,喝著酒,醉了一躺,無拘無束,而且古人覺得這樣的事也很享受。唐朝時期中秋節吃月餅中國古代,講究「民以食為天」。
  • 古代中秋節起源,跟嫦娥完全無關,為什麼她還能一直做中秋代名詞
    一年一中秋,圓月圓相思。中秋節馬上就到了,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其實中秋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那個時候的先民就開始從月崇拜到每年的定期祭祀了。到今天,耳熟能詳的中秋神話傳說:吳剛折桂、玉兔搗藥、嫦娥奔月等故事從兒時就聽父母講過,極具特色的中秋習俗:吃月餅、猜燈謎、賞桂花等都已經融入我們當下的生活中了。但你知道嗎?
  • 古人為什麼喜歡在中秋節拜月?原來它有特殊的意義
    中秋節作為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8年起國家開始把中秋節列為法定節假日之一,每年中秋在外工作的人都會趕回家和家人團聚。很多人只知道中秋節是前人流傳下來的,但是你知道中秋節真正的來源嗎?中秋節,又被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