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都是重男輕女,非常不注重對女生文化素養的培養。所以自古以來,才女都是非常罕見的,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能夠和男性文人並肩名流青史的才女們,翻來覆去。不過那麼幾個,蔡文姬,謝道韞,李清照,蘇小妹等,還有近代的林徽因,張愛玲,冰心等。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現在社會男女越來越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女生也越來越多,女性文人的數量也非常多!有的女孩子才華橫溢,絲毫不輸男生。比如最近因為一篇文章而又被大家廣泛稱讚的清華才女武亦姝,就是這樣的一位才華橫溢的女孩子。
武亦姝大家應該都非常的熟悉了。從詩詞大會走出來的才女,就她的名氣是最大的,也是最受人歡迎的,因為詩詞歌賦,她張口就來!這樣的國學功底,不要說普通的大學生比不了,就是經驗豐富的高中語文老師也不一定如她。武亦姝不僅國學功底深厚,而且還是典型的學霸,屬於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兩不耽誤型的學生。今年高考,她以優異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成為清華九字班的一員。在清華大學開學典禮上,校長親自點名表揚了武亦姝。軍訓期間,武亦姝也偶爾會利用業餘時間,給清華的同學們補一補國學常識,講一堂生動有趣的國學課,深受同學們的好評。
軍訓結束,清華大學要求大一新生,每人都要寫了一份軍訓的心得體會,作為作業交給老師。雖然沒有明確的要求,但是內容要求寫得生動深刻。作為才女的武亦姝自然是很擅長寫文章的,她的軍訓心得體會雖然只有700個字左右,但是由於全文感情真摯,總結到位,文採飛揚,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讚賞。甚至連國防時報這樣專業的媒體都收錄了。武亦姝的這篇文章,能夠得到國防時報這麼大的讚賞。可見武亦姝的文學功底確實是非常的深厚的。
自從武亦姝的這一篇文章刊登出來以後,一直廣為流傳!之所以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原因主要是由2點:第一,武亦姝的切入點是思鄉。作為求學的大學生,不少同學都是在異地讀書,遠離家鄉,武亦姝通過軍訓中的感悟,表達了自己的思鄉之情,引起了廣大遊子們的共鳴。第二,武亦姝全文雖然格調較高,對未來充滿著憧憬與幻想,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出,對於未來的生活到底會如何,未來的時光到底該怎樣度過,其實她內心還是有一點迷茫,很不確定,而這一點正是許多大一新生們也都糾結的問題。可以說武亦姝的這篇短文章,能夠真切地表達出大多數大一新生的真實感受。
中國一直都有句老話——腹有詩書氣自華。特別是對於女孩子來說,漂亮的容顏終歸會老去,只有與眾不同的氣質,才能夠深深地吸引住他人。並且隨著閱歷的增長,時間的沉澱,會越來越有魅力。像武亦姝這樣的女孩子,年紀輕輕就有這麼高的思想境界,那麼再過20年以後,她身上的人格魅力會越來越引人注目的。所以不少家長看到武亦姝的這篇文章以後,都覺得女孩子就應該這樣培養,不說培養成大家閨秀,至少應該是個小家碧玉,溫文爾雅的形象。你喜歡這麼才華橫溢的女生嗎?你覺得武亦姝的文章寫得怎麼樣?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