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地段、配套、樓層等等。其實地段、配套等方面相對來說,比較好確定和選擇,唯獨樓層,往往讓人比較糾結。買房的時候,這幾個樓層千萬不能選,價格再低也別買,一起來看看內行人都是怎麼買房的吧?
買房這幾個樓層不能選
1、千萬不要買底層
底層因為貼近地面,不僅採光會受到影響,而且還會受到蚊蟲的侵擾。如果底層下面有車庫、儲物室還好,但是如果是老小區的話,一層直貼地面潮氣是非常大的。
除此之外,底層的隱私性比較差,如果比較注重隱私的話,窗簾需要長期拉上,否則外面人來人往,會清楚的看到底層的內景。而小區安保如果不好的話,安全性也是一個問題。
但是底層也有出行方便等優點,具有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2、千萬不要買頂層
頂層具有採光好、噪聲小、視野好、空氣清新等優點,但是同時也有一些令人難以接受的缺點,例如「夏暖冬涼」、下雨漏水、出行不便等。
頂樓是非常容易出現防水上的問題,如果沒做好的話,很容易出現滲水、漏水問題。如果小區出現停電問題的話,那麼出行就是極大的考驗,上下樓極其不方便,不適合老人和兒童居住。
3、千萬不要買設備層或其下一層
設備層指的是高層建築的某一樓層,其有效面積全部或大部分用來作為空調、給水排水、電氣、電梯機房等設備的布置。
為什麼千萬不要買設備層或其下一層呢?因為設備運行的時候,會產生噪音、機械振動等,會給這兩個樓層帶來影響。試想一下,如果每天都有不絕如縷的振動聲在耳邊迴響,真的是很難忍受。
除此之外,電壓的影響也不可忽略。所以在選擇樓層的時候,一定要避開這兩個樓層。
4、千萬不要買避難層下一層
避難層是高層建築中用作消防避難的樓層,一般建築高度超過100m的高層建築,為消防安全專門設置的供人們疏散避難的樓層。
其實如果是單獨功能的避難層,那麼避難層的下一層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因為樓上沒人,很安靜。但是開發商為了節約資源,實現最大化利用,往往將避難層作它用或者避難層兼設備層等,那麼避難層的下一層首當其衝會受到影響。
所以在選樓層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避難層的具體位置,以及是否另作它用。
內行人都是怎麼買房的
有一句俗語叫做「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講的是內行人看事情,看的是方法和本質,而外行人看事情只能看看外表,看看熱鬧。在買房上面,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李嘉誠作為房地產界的大咖,絕對的內行人。他曾經說過,「決定房地產價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由此可見,內行人買房的第一考慮要素,就是地段!
房地產界內行人買房,還有這樣一句口訣,「一看地段,二看配套,三看樓層,四看戶型,最後看價格。」那麼具體都是什麼意思呢?
1、一看地段
在選擇房子的時候,地段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地段的房子,其保值性,以及升值空間更大。就房價漲跌規律就可以知道,漲的最快的,永遠是地段比較好的房子。
看地段可以通過公共運輸角度、自然和人文環境、生活配套以及未來規劃和發展這四個角度來看。
2、二看配套
房子的配套是非常重要的,這關係到之後生活的舒適度、方便度等多個方面。
生活配套首先要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衣、食、住、行等都要得到保障。例如大型商超、菜市場、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醫院、公交地鐵等等,這些都是外部的配套。小區的內部配套也需要特別注意,包括水電氣寬帶、小區綠化、停車場、公共廁所、活動空間、休閒場所、社區診所、物業公司等等。
3、三看樓層
不同的樓層,在房子通風採光、視野景觀、舒適度、便利性、隱私性等多個方面存在差別。因此房子的樓層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況下,一棟樓的1/3至2/3之間的樓層是性價比比較高的樓層,也是人們常說的「黃金樓層」。但是需要注意避免設備層、槽鋼層等。
4、四看戶型
戶型位置和結構都是非常重要的,與樓層同樣重要,影響業主的居住舒適度。建議選擇戶型,要選擇南北通透、戶型方正、乾濕分明的戶型。
5、最後看價格
價格起決定性因素,因為再好的房子,沒錢也買不起。那麼對於房子的價格,可以自己月還款金額範圍內,選擇最佳的房子,首選地段。現在購房,一般都選擇首付加貸款的形式,再貸款的時候,可以首付儘量低,貸款儘量多,時間儘量長,這樣可以不僅可以緩解自己的壓力,而且還可以買到心儀的房子。
關於買房這幾個樓層不能選,價格再低也別買,看內行人都是怎麼買房的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裡了。如果你對此有其它的看法,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