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陌上花開1100畝起步區6月呈現
項目景觀正逐漸呈現
田野裡大片羽衣甘藍迎風盛放,一旁的油子河清澈見底,流水潺潺,幾棟融合川西林盤風格的創意建築格外亮眼。初春暖陽下,陌上花開項目建設現場,逐漸呈現的景觀令人陶醉。「項目現在已經進入搶抓工期、奮力建設的快節奏。每一天的工程進度都非常重要。」顧不得欣賞美景,成都陌上花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胡江在完成每日例行巡查後又匆匆趕往項目溝通協調會的現場。
作為郫都區啟動實施的規模最大的鄉村振興農業文創項目,新年伊始,陌上花開項目就按下了建設的「快進鍵」。按照計劃,該項目將於今年3月面向公眾開放,1100畝起步區將在6月整體呈現。屆時,這個集「都市文旅、觀光農業、音樂公園、農業博覽、花卉園藝、家庭農莊」為一體的都市田園綜合體新標杆,將成為郫都區加快建設「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的新名片。
營造新景觀
起步區包含20多個特色IP產業
「極目遠眺,天際線內都是我們的項目範圍。」沿著新鋪好的平整水泥路走進園內,胡江手指遠方略帶自豪地說,「1100畝起步區由20多個特色IP產業組成,包括藝術館、民宿酒店、特色餐廳等。」
在錦繡大田內,上百畝用作觀賞的有機生菜和羽衣甘藍整齊排列,明媚嬌豔的顏色帶來愉悅的視覺衝擊,讓人流連忘返。錦繡大田對面,幾棟融合川西林盤風格的現代木質建築主體完工,工人們正在緊張地進行內裝工程。「這是展示中心和陌上書院,是由平樂古鎮的設計團隊設計的。採用大量竹子作為內飾,極富設計感,這裡也是未來的遊客接待中心。為了保證3月開門迎客,項目春節都沒有停工。」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沿著蜿蜒的小路向前,穿過3萬多平方米廣闊坡地造型的音樂公園,一幅望山親水的美景圖赫然呈現。完成拓寬河道、河底清淤的油子河煥發新顏,工人們在河道邊忙著栽種綠植,營造景觀。不遠處,一棟古色古香的木質建築矗立,建築雕梁畫棟,散發著久遠的年代氣息。「這座擁有240年歷史的全木質榫卯老宅,從千裡之外運來後按原有模式拼接而成。這個特色建築將作為陌上安珀酒店的大堂服務中心。對面不遠處就是民宿酒店區,目前正加快進行主體建設,年內將開業。」百米開外的坡地上,挖掘機轟鳴,不時有運送建築材料的車輛駛入,數十棟已露雛形的特色民宿建築錯落分布。
探索新模式
農田變景區實現一三產業互動
陌上花開項目投資達41億元,佔地8000畝。打造如此大體量的新都市田園綜合體如何破題?這讓在金融界奮戰多年的胡江倍感壓力。「沒有成熟經驗可借鑑,沒有固定模式來遵循,一切都在未知中摸索前行。」
一次次不分晝夜的策劃會議,一次次同相關部門的反覆溝通,一次次同智囊團隊的碰撞論證……陌上花開項目開啟了田園綜合體新模式的破題。利用全國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整區推進試點,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等政策紅利,發揮郫都身處「中優」「西控」板塊的區位優勢,盤活區域內8700個林盤資源,讓農田變身景區實現了一三產業互動,探索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的田園綜合體新模式。
據悉,陌上花開分為農旅示範區、花卉示範區、葡萄示範區、蔬菜示範區、農業雙創示範區五大板塊。在產業模式上,項目以農業為核心產業,採用「農業+」產業模式布局,打造集田園農旅、自然教育、都市農耕、康養度假、藝術創意、田園SOHO等業態於一體的複合化產業體系。
「在核心農業部分,促進家庭作坊式分散生產轉型升級為高標準生產模式,形成種植、採摘、包裝、加工、銷售『一條龍』生態農業產業鏈,不斷提高農業經濟價值。」胡江表示,「目前,除了在國內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外,我們還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設點,讓更多高附加值的農作物走出國門。」
富民增收,讓更多村民享受到鄉村振興紅利是陌上花開項目的一大亮點。「我們建立『項目+服務公司+合作社+農戶』機制,合作社通過組織社員參加項目建設、開展農業生產、流轉土地、出租農房等增收。經過培訓,具有一定技能的村民一年能增收好幾萬元。」胡江給記者算了一筆帳。
「守住青山綠水,建設大美鄉村,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呈現都市田園最美一面,這是陌上花開項目的出發點,也是我們留住鄉愁的情懷體現。」對於項目的未來,胡江信心滿滿。
記者 王丹 文/圖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