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首富,古今有之。但是細究起來,古時沒有首富之說法,倒是稱之為天下之富,說法雖然不同,但是本質上沒有區別。
古時有財不外露之說法,顧不知道古時首富之確切財產。除非抄沒家產的時候才能了解,和珅的財產有多少,在抄家後一目了然,抵得上朝廷十五年的歲入,這才知道其為首富。
今日之首富如走馬燈一般輪換,今年是馬雲,去年是王健林,前年是馬化騰。大有一股「首富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氣勢。首富之名好不威風,好不霸氣。
可是說起來古時的首富之下場都是抄沒家產,最後橫死街頭。說起來首富的死相比一般人更要難看,死法比一般人更要慘烈。這真是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範蠡
說了半天古代首富都有哪些人呢?乃是春秋範蠡、大秦呂不韋、西漢鄧通、東漢梁冀、西晉石崇、大唐元載、北宋蔡京、大元沈萬三、大明劉瑾、大清和珅。皆是富可敵國,首屈一指的古代大富豪。
在以上諸位首富中,除了範蠡和沈萬三得以善終,其餘諸人都不得好死。有自殺者去呂不韋、和珅;有餓死者如鄧通、蔡京;有被滅門者,斬首街頭者如梁冀、石崇、元載、劉瑾。
這些人中的大多數能當首富,絕不是因為他們會經商,會賺錢,也不是因為他們改革了商業模式,也不是因為他們遇到了發財的風口期。而是大多數都是靠貪汙腐敗而來的,如梁冀、元載、蔡京、劉瑾、和珅都是這樣發財。
而他們能坐上首富寶座則和權力有不可言說的關係。呂不韋是大秦丞相,他被封為十萬戶侯,封地為洛陽,可以說他的工資就足以增加讓他當上首富。
而鄧通因為和漢文帝關係好,文帝將川蜀的銅山賜給了他,還把國家鑄幣廠也給了他,這要是還當不上首富,那就白瞎了這賞賜啊。
石崇是西晉開國元勳的後代,本身也是官員,而且善於經營商業,有了錢就成了炫富狂魔。
就貪汙腐敗當首富而言,梁冀是權臣,曾經廢立皇帝,總攬朝廷大權。元載是宰相,是皇帝的得力助手,蔡京也是;劉瑾是大太監,在武宗朝把持朝政。和珅也是頗得皇帝信任,掌握大權。只有範蠡和沈萬三都是靠商業活動成為首富。
和珅
因此可以總結出一條規律來,只要得到皇帝信任,掌握了權力,那就離首富不遠了。
呂不韋和秦始皇老媽有不可告人的關係,正是如此,他才能當上大秦丞相,也能成為首富。也是因為這層關係呂不韋在嫪毐之變中的處境尷尬,不得不飲鴆自殺。
而鄧通為文帝吸膿依靠阿諛諂媚得到信任,卻也因此得罪了當時還為太子的景帝,最後景帝將他餓死。
梁冀通過廢立皇帝總攬朝廷大權,也讓皇帝有名無實,過的壓抑,最後桓帝聯合宦官將其處死。
漢桓帝
石崇因為權力大肆搶劫過往商人變富,也因為捲入朝廷爭鬥,落得滿門抄斬。
元載幫助皇帝剷除宦官李輔國、魚朝恩得到重用。卻因為總攬大權而讓皇帝不高興,最後被處死。
蔡京巴結宋徽宗四次拜相,搞的宋朝民不聊生。金人南下,宋徽宗退位為太上皇,跑到江南避禍,遙控朝政。宋欽宗繼位,開始了徽欽二帝之間的權力爭鬥,蔡京就是捲入了其中,被流放嶺南。在路上蔡京帶著大量的金銀和四個美女。一路上的人都恨透了蔡京,不給賣吃的,蔡京從此被餓死街頭。
沈萬三雖然是實打實的靠自己的變富,卻因為修南京城牆比朝廷快了三天,觸怒了朱元璋的逆鱗。而沈萬三因為表示要犒軍,引得朱元璋大怒,被發配雲南充軍了,最後死於雲南,終其一生也沒有回到故鄉。
大太監劉瑾倍受武宗寵信,掌握權力,大肆收受賄賂,成為首富。可是他得到了權力和財富,卻被他的同行記恨,隨後告發他謀反。因此他被皇帝凌遲處死。
和珅也是如此,靠著阿諛諂媚得到乾隆皇帝的寵愛,掌握大權。卻也成為了嘉慶皇帝真正的君臨天下的絆腳石。乾隆皇帝一死,和珅的末日就到了,嘉慶皇帝抄了他的家,讓他自殺。
沈萬三
可以說得到善終的首富只有沈萬三和範蠡。而只有他們的財富來源不是因為權力,其財富來源也和合法性還是靠得住的。
然而那些靠權力收受賄賂,貪汙腐敗成為首富的,其權力之大,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卻不穩固;其財富富可敵國,卻是來路不明,是不義之財。
他們想同時享有不穩固的權力和不合法的財富,可是正如孟子所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財富和權力也是如此,不可得兼。他們在擁有財富和權力的同時,又掌握不住這兩者之間的平衡。結果龐大的財富和權力讓人眼紅,也讓皇帝坐臥不安。這樣一來,你不死天理難容啊。這恐怕就是古代首富下場悲慘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