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元朝皇帝的陵墓一座沒發現?

2021-01-09 騰訊網

元代皇陵之所以一座也沒有被「考古」發現,是因為皇陵的防盜措施做得很到位,主要採用的是「萬馬踏平」這一招,讓盜墓賊也望而卻步。

簡單來說,當皇帝下葬後,用數以千計的戰馬在陵墓上面跑來跑去,將其踏平,不留下任何標記。所以從外形上看,元代陵墓不像漢族人那樣在地上留一個小土包,你說這讓盜墓賊的洛陽鏟往何處下手?

此外找不到元代皇陵也跟他們不喜歡風光大葬有很大關係。換句話說,元朝皇帝們不像其他王朝大張旗鼓,將價值連城的寶貝統統帶到地下,相反他們的陪葬品少得可憐。

然而我們都知道,陪葬品的多少將直接決定了盜墓賊是否願意翻它的「牌子」。畢竟歷經千辛萬苦,冒著生命危險打開了皇陵,卻發現只有珠寶三兩顆,或許連成本都沒賺回來,這種不划算的買賣傻子才回去做,所以也就大大降低了元皇陵被發現的機率。

比如成吉思汗就是按照採用這種「密葬」制度,所以直到現在人們都還沒有發現他的真身藏於何處。

一、蒙古人「密葬」

當年成吉思汗西徵西夏途中,圍獵受傷後高燒不退,最終在甘肅病逝,其遺體被運往漠北肯特山下某處安葬。

那麼具體是個什麼下葬程序呢?文獻有記載:

《草木子》:用囉木兩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加髹漆,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箍兩頭、中間),以萬馬蹂之使平。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

話說成吉思汗死後,先找一顆大樹,從中間掏空,差不多能容得下一個人,之後將遺體放進去。通過三個黃金圈將大樹合攏固定好,形成獨木棺。然後挖個深坑,將獨木棺材下葬後,回填土,策萬馬奔騰,將這塊地方夷為平地。

此外為了以防萬一,將士們還要用帳篷將周圍地區全部圍起來,待到地面上的青草長出,一眼望去與周圍的青草無異,才將帳篷撤走,這樣墓葬的地點就不會洩露了,後世想要發現真的要比登天還難。

這樣的密葬制度下,是沒有墓碑的,所以唯一的缺點就是連子孫都不知道墓葬的位置,那麼想要找祖先的陵墓該如何做?

這點就比較殘忍了。蒙古人在下葬的同時,會將一頭還在吃奶的小駱駝當著母駱駝面將其殺死殉葬,陪伴這頭小駱駝前來的母駱駝就會十分悲痛地號叫,並且記住這個地點。

《草木子》:殺駱駝於其上,以千騎守之。

這樣做目的是讓後人來此祭祀時,把這頭母駱駝牽來,當母駱駝發現自己孩子的殉葬地後,便開始悲鳴,悲痛地流淚,這裡就是陵墓所在地。最終在駱駝死後,後人再也難以尋找成吉思汗準確的葬身之所。

當然蒙古人之所以選擇密葬,主要有兩個原因:

01、蒙古人信奉薩滿教及狼圖騰

薩滿教崇尚「長生天」。所謂長生天,就是指天神,也可以稱「騰格里」。蒙古人普遍認為,權力是由天神授予部落首領的。還有薩滿教的傳統觀念裡,人的肉身來源於大自然,死後也應該回歸自然,只有靈魂升天轉世才是重中之重。

他們深信草原上的食肉動物可以帶著人的靈魂升天,所以蒙古人的圖騰就是「狼圖騰」,狼在蒙古人心中地位非常高,他們覺得狼是由「長生天」派遣到人間的,狼將天葬的屍體吃掉,才得以死者的靈魂升天。因此不少蒙古人死後,將屍體運到指定地點,讓鳥類、獸類吞食。

總而言之,蒙古人對自己的屍體保護上,跟中原皇帝恰好相反。中原皇帝採用棺槨,裡三層外三層將遺體保護的很好,生怕被別人給破壞,蒙古人則覺得,屍體只是皮囊,就算隨意丟棄也無所謂。

02、遊牧民族的特點使然

蒙古人是中國北方一個遊牧民族,他們根本就沒有固定的場所來居住,對於他們來說,整個草原就是他們的家。他們的生活方式是「逐水草而居」,也就是哪裡有水有草,他們就去哪裡。

這樣的生活方式決定了蒙古人不可能以修墳造墓的方式來祭拜死者。因為我們所理解的修墳造墓目的,除了死後可以繼續享受生前的繁華外,還有一點是讓後人能夠在固定(如每年清明節)或不固定的時間段內能夠進行祭拜,表達對故者的懷念。

然而蒙古帝國巔峰時期的領土版圖超過4500萬平方公裡,橫跨歐亞大陸。最西邊打到了奧地利多瑙河附近。

試想下,如果花巨資修建陵墓,那麼蒙古人千裡迢迢地騎著馬到固定區域去祭拜故者,估計在路上就得要幾個月。一來一回一年也就過去了,顯然是既不現實,又不合理的。一年到頭就在路上奔波,那還怎麼開疆拓土。畢竟那會又不像現在有飛機,動車,很快就能到達。

所以密葬對蒙古人來說,是既簡單又現實合理的方法。當然如果真的被盜墓賊盯上,那估計再隱蔽也難逃魔爪。要知道「張獻忠沉銀寶藏」在水裡,不也被盜取了許多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麼。

之所以盜墓賊也懶得去挖掘,就是因為蒙古人還喜歡「薄葬」

二、蒙古人「薄葬」

所謂薄葬,就是指死後陵墓中沒有多少值錢的物件。上文說了蒙古人不喜歡漢人那種,沒死之前就開始給自己修建一個陵墓,身為草原的兒子,死後就要歸屬草原,因此不需要多餘的陪葬品,甚至什麼寶貝都沒有。

所以在盜墓賊看來,元皇陵窮的叮噹響,就一口獨木棺材,雖然外表綁了幾條黃金圈,沒有奇珍異寶,這樣的陪葬品根本就入不了盜墓賊的法眼。古語不是說「就怕賊惦記」麼,現在連賊都不惦記了,自然十分安全。

當然除了密葬跟薄葬兩種正史記載的元朝皇陵下葬方式外,還有一種猜測可能性非常大,那就是元皇陵不在中國,何來發現呢?

三、元皇陵在不在中國?

近現代以來,中國的考古水平算是處於考古界的領先地位,之所以發現或挖掘不到元代墓藏,或許這元代的墓根本就不在中國境內。不然你想啊,戰國春秋、秦漢、唐宋等等,每個朝代的皇陵基本上都有記載,其中有考古搶救性發現的,有挖掘機給幹出來的,有大水衝出來的,甚至還有打水井發現的。

而元朝歷時98年,傳了15位皇帝,還有那些貴族就更多了,竟然一個陵墓都沒發現,有種可能性他們都不在中國境內,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盜墓賊,考古專家也很為難啊。

現在有考古專家研究認為,元代皇帝們可能被秘密安置在了起輦谷。起輦谷蒙古語「古連勒古」,它的位置就在如今的外蒙古肯特省。之所以元皇陵都安排在那,是因為成吉思汗第一次稱汗,建立自己的營帳就在起輦谷地區的斡兒朵,對蒙古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

雖然外蒙獨立成一個國家,但是經濟情況非常糟糕,說是一貧如洗如洗有誇張嫌疑,但是生活水平比較低倒是真的。沒有經濟後盾,又怎麼考古?沒有基建,挖掘機都沒事幹,又怎麼能把它挖出來嗎?或許當外蒙國經濟條件好了,開始大範圍搞基建,搞房地產,就能將這些墓葬重新天日,也未可知,只是時間問題,我們只有等待。

從現在地圖上看,北京距離外蒙古肯特省有1400多公裡,應該不可能所有元朝皇帝都去那裡安葬,畢竟路途十分遙遠,按照古代的交通水平,估計皇帝死了運回起輦谷,屍體都要發臭了吧。就像清朝一樣,除了關外三陵之外,清東陵西陵都在河北,除了是風水寶地外,可能也有長途跋涉,不利於皇帝遺體保存的原因在吧。

因此,元皇陵的發現就差了一次偶然性,就跟打水井發現了秦兵馬俑一樣,只是時候還未到。

當然還是想要說一句,除非是搶救性發掘考古,還是不要帶著其他目的去打擾死者的長眠之地,畢竟挖別人祖墳,缺德。

相關焦點

  • 為何從來都沒發現一座元朝皇帝的陵墓?原因竟是這樣
    然而有一個特殊的王朝,卻講究「薄葬」,沒有為任何一位皇帝修建陵寢——那就是元朝。後來建立了元朝,也受到了漢族文化的影響,蒙古人逐漸開始使用棺木。但是他們的棺木和我們平常見到的棺材也不一樣。就像成吉思汗去世的時候,是用了一棵大樹,把樹幹掏空,然後把遺體放進去。而不是我們所說的那種四方的棺材,還釘個棺材蓋。
  • 為何從未發現元朝歷代皇帝陵墓?
    元朝皇帝另外為了不留下可以讓盜墓賊發現的線索和痕跡,對下葬地點的記載也少得可憐,以至於讓人感到元朝不存在皇帝陵墓。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後一般都有陵墓,唯獨元朝皇帝沒有留下一座陵墓。這是一個千古之謎。(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明朝葉子奇《草木子》中記載:元朝皇帝駕崩
  • 為何從來沒有發現元朝皇帝的陵墓?
    元朝皇帝的陵墓最大的優勢就是使人找不到,盜墓賊是求而不得。至於為啥是這種葬法,一是元朝為少數民族蒙古族建立,本就有薄葬簡喪的習俗二是元朝成立後大掘宋帝陵,以宋帝頭骨為酒杯,元朝皇帝當然害怕以後遭報應,所以更是支持薄葬,並且加以改進形成獨一無二的神秘下葬儀式。
  • 這麼多年了,為什麼沒人發現元朝皇帝的陵墓
    中國幾千年來,地下埋葬了許許多多的皇家陵墓,畢竟中國人講究的是土葬,所以對於陵墓都比較講究,更何況是皇家,更加是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造自己的陵墓,在漫長的歲月裡,很多皇帝陵墓已經被發現了,但是大家發現沒有,只有元朝的皇帝陵墓沒有被發現,這是為什麼呢?
  • 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後都有陵墓,為何從未發現元朝歷代皇帝的陵墓?
    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後一般都有陵墓,唯獨元朝皇帝沒有留下一座陵墓。這是一個千古之謎。明朝葉子奇《草木子》中記載:元朝皇帝駕崩,「用囉木兩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加髹漆,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箍兩頭、中間)」。
  • 元朝的皇帝為何都沒有陵墓?
    陵墓對於我們來說,估計了解的人很多像秦朝的始皇帝陵、唐朝的昭陵、明朝的十三陵、清朝的清東陵等,也聽過歷史上著名的盜墓事件。可是元朝作為一個朝代年,在歷史上元朝皇帝為何都沒有陵墓?這在歷史上至今都是一個謎,或許我們可以通過史書的記載來解開這個謎團。
  • 為何從未發現元朝歷代皇帝陵墓——駐馬店網——駐馬店新聞網
    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後一般都有陵墓,唯獨元朝皇帝沒有留下一座陵墓。這是一個千古之謎。元朝皇帝死後和一般的皇族及貴族稍有不同,皇帝死後首先要有一個下葬的儀式,隨葬品也要多一些,只是在皇帝下葬時不得有漢族官員參加,也不會在地面上建設大規模的建築物,不設功德牌坊和墓碑,一切看起來都很簡單。
  • 為何從來沒有發現元朝皇帝的陵墓?元朝皇帝都埋在哪裡了?
    元朝皇帝同時還擔任著整個蒙古帝國的大汗,因此,元朝皇帝駕崩之後,需要按照蒙古大汗的禮儀下葬,而不是按照中國皇帝的禮儀下葬。而蒙古大汗的葬儀恐怕是世界上少有的環保安葬方式。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到了忽必烈這輩才定都北京。
  • 為什麼從未發現元朝歷代皇帝的陵墓?
    現在我們也陸陸續續的挖掘出了一些皇帝陵墓,可是要說最奇怪的事兒就是元朝皇帝的陵墓數量最少了,從1271年開始蒙古族建立元朝,經手了十一個皇帝,總共經歷了九十八年,建立時間不算太長,但是,相對於其他較短的朝代來說,元朝還是有些底蘊的。相對於兩百多年的清朝,和其餘建朝時間較長的朝代,元朝算是裡面時間非常短的了。
  • 為什麼從來沒有發現元朝皇帝的陵墓?
    相對於唐朝、明朝、宋朝、漢朝等朝代,元朝的統治時間相對較短。並且,對於元朝皇帝的陵墓,歷史上幾乎從來沒有找到過,這是為什麼呢?一首先,對於元朝歷代皇帝的陵墓,之所以沒有被發現,主要原因是其採用了秘葬的方式,而且沒有留下墓碑等標誌,這促使後人很難發現這些皇帝的陵墓。
  • 歷史每代皇帝都會建立自己的皇陵,為何至今沒有發現一座元朝皇陵
    歷史每代皇帝都會建立自己的皇陵,為何至今沒有發現一座明朝皇陵打開中國的考古歷史,你會發現一個奇怪的場景,那就是中國歷代都有陵墓遺蹟,但迄今為止,僅元朝還沒有發現真正的陵墓。然而,從元朝初期到元朝末,整個元朝,直到今天科學發展,沒有一座帝王陵墓被發現(至少沒有100 %被證實)。這到底是為什麼?事實上,這很簡單。這與蒙古人的喪葬習俗有關。明朝的葉子奇在《草木子》中記錄了這一點,掘深溝一道埋葬,「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於其上,以千騎守之。
  • 現如今發現了很多,古代皇帝的陵墓,為啥偏偏沒有元朝皇帝的?
    現在也發現了很多古代皇帝的墓葬,不得不說,皇帝就是皇帝,一般皇帝的墓葬,規格都是相當高,而且相當的宏偉,所以也引來了很多盜墓賊的忌憚,但是有一點特別奇怪,不管是哪個朝代的皇帝墓,總是有所發現,但是元朝就很奇怪,元朝皇帝的陵墓,至今沒被人發現。
  • 目前沒有被發現的皇帝陵墓-元朝
    我國歷史上元朝時代的皇帝陵墓沒有被發現。[元朝]是歷史上除清朝之外,另一個異族侵入建立的國家。元朝國運一共90年。歷11帝。 元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疆域超越歷代。元朝廢除尚書省和門下省,保留中書省與樞密院、御史臺分掌政、軍、監察三權,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開中國行省制度之先河。
  • 元朝十幾位皇帝,為何至今沒有發現一座元朝皇陵?只因葬法太奇特
    引言 大家都知道,我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這其中,有許多朝代進行了更替,而皇陵,就是為大家提供了解各朝各代皇帝相關事宜的最佳資料。像唐朝和宋朝,迄今為止已經發現了不少明確的皇陵地址,我國考古專家也從中得到了不少史書中沒有記載的歷史信息。由此可見,皇家陵墓對我國研究歷史和考古領域有重要的價值。
  • 元朝17位皇帝,為何至今一座元代大墓都沒發現?是蒼天在保佑?
    自古以來,皇帝都是剛登基,就開始籌建自己的陵墓,並且逐年增修,以此來彰顯王權。可是唯獨元朝十七位皇帝,一個陵墓也沒留下,至今也找不到,這是為什麼呢?
  • 元朝17位皇帝,為何至今一座元代大墓都沒發現?是蒼天在保佑嗎?
    自古以來,皇帝都是剛登基,就開始籌建自己的陵墓,並且逐年增修,以此來彰顯王權。可是唯獨元朝十七位皇帝,一個陵墓也沒留下,至今也找不到,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跟元朝皇帝埋葬的方式有關。首先,元朝皇帝的棺材就很特別,據《草木子》記載,元朝皇帝死後會用一根粗大的楠木鋸成兩半,將中間挖空,把屍體放進去後,合攏塗上油漆,用三條黃金帶子牢牢繃緊。這個棺材從外面看上去就是一個木頭,外人根本看不出來。這一切做完後,他們並不搞隆重的葬禮,而是直接把這根木頭運往墓地,馬可波羅在遊記裡說,在南部送往墓地的路上,一旦遇見陌生人,就要把他殺死。
  • 元朝的皇帝為什麼沒有陵墓?
    普通人去世之後通常都要有一塊墓地,古代的帝王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死後一般都有莊嚴的陵墓,如秦始皇陵墓,相當豪華啊~可是,偏偏也有不喜就陵墓的皇帝,如元朝的皇帝。讓人難以相信的是,那麼多元朝皇帝竟然連一座陵墓也沒有留下。
  • 元朝皇帝的陵墓在哪裡?
    封建王朝的皇帝登基後,就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墓,只要皇帝在世一天,陵墓的修建工程就不能夠停止,比如秦始皇,漢武帝在位期間國力雄厚,且在位時間足夠長,所以他們的陵墓規格宏大,埋藏珍寶無數,兩千年過去,始皇帝的陵墓依舊令人嘆為觀止,是無數考古學家的終極目標。當然,歷經戰亂能夠保存至今的陵墓少之又少,無數帝王陵墓毀滅在一次又一次的軍閥混戰中,不過這些陵墓的遺址或多或少能夠留存一些痕跡。
  • 元朝皇帝陵墓在哪裡?
    封建王朝的皇帝登基後,就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墓,只要皇帝在世一天,陵墓的修建工程就不能夠停止,比如秦始皇,漢武帝在位期間國力雄厚,且在位時間足夠長,所以他們的陵墓規格宏大,埋藏珍寶無數,兩千年過去,始皇帝的陵墓依舊令人嘆為觀止,是無數考古學家的終極目標。
  • 歷代皇帝都有陵墓遺址,元朝11位皇帝,如今找不到一座皇陵
    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都非常注重身後之事,往往在生前就為自己營造規模龐大的陵墓,流傳至今的有秦始皇陵、明十三陵等等。可以說,幾乎每個朝代都有帝陵遺址,而唯一例外的就是元朝,雖然傳承了11個皇帝,卻至今也找不到一座元朝的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