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松山:「文化集市」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8 閩東家園

7月28日,霞浦縣文旅局召集非遺傳承人在松山街道長沙村開展「鄉村文化集市」活動,助力鄉村振興。

在這次助力長沙村「鄉村文化集市」活動中,傳承人蘇敏(剪紙傳承人)、顏勇金(糖塔模具傳承人)、吳孫存(畲族鬥笠傳承人)、雷仁華(畲族手剪傳承人)、王胤祥(陶瓷傳承人),集中展示了非遺傳統製作的技藝,剪紙、糖塔、鬥笠、手剪、陶瓷等。

蘇敏(剪紙傳承人)

雷仁華(畲族手剪傳承人)

吳孫存(畲族花鬥笠傳承人)

顏勇金(糖塔模具傳承人)

王胤祥(陶瓷傳承人)

近年來,霞浦縣發揮非遺資源優勢,利用現有的傳統工藝,讓非遺在創新中傳承,不斷賦予時代內涵、豐富表現形式,讓傳統文化在基層「活」起來,通過非遺傳承發展助力鄉村振興。通過文化旅遊模式,提高了傳承人和手藝人的收入,也擴大了非遺手藝人隊伍,依託非遺資源優勢,激發鄉村傳統文化活力,在傳統工藝精準扶貧方面做出積極貢獻。

松山街道黨政辦 圖文

來源:霞浦縣文旅局

相關焦點

  • 霞浦松山:帶著「煙火氣」,激發鄉村新活力
    長沙村是全國文明村、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松山街道設立以來,積極引領轄區內各村做好鄉村振興工作。完成了長沙村名人寫生工作室和版畫創作基地建設、積極推進花卉觀光培育基地和文創交流中心建設,開展了鄉村文化集市、農民油畫認購等活動,通過探索「文藝+文旅+文創」的發展模式,讓現代化的美麗鄉村和記憶中的小村莊完美融合,為嚮往農村慢生活的市民打造了宜居、宜遊、宜創業的文化旅遊融合體,以文化助推鄉村振興。
  • 霞浦:多彩稻田 描繪鄉村振興
    連日來,一幅巨型稻田彩畫,在霞浦縣松山街道沙塘裡村綠和源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早稻田裡精彩呈現,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稻田彩畫,以大地為畫布,用水稻為顏料,從空中俯瞰,稻田中黃、白、紫、綠四種顏色的水稻,清晰地描繪出霞浦的山水、農田等自然風貌,畫面樸實、震撼。彩稻圖案覆蓋面積寧德市最大, 位列全省前茅。
  • 繁榮鄉村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繁榮鄉村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
  • 【方志四川•鄉村振興】成都地方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研究報告(中)
    成都地方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研究報告(中)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課題組二成都地方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具體路徑(三)以文培元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源泉。成都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天府文化深度融入鄉村建設和居民生活及擴大公共文化有效供給等鄉村文化建設中,發揮地方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在推動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形成上的重要作用,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調查顯示,近年來成都鄉村社會風氣有很大好轉,鄉村文明程度較以前有較大提升。
  • 【方志四川•鄉村振興】成都地方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研究報告(下)
    成都地方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研究報告(下)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課題組三、成都地方文化助力鄉村振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成都地方文化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要進一步發揮成都地方文化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作用,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堅持辯證科學態度,堅持問題導向,堅定地方文化自信,深入探究地方文化發展規律,因地制宜推動地方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地方文化助力成都鄉村振興接地氣思考,建務實之言,想可用之策。
  • 媽祖誕辰1059周年紀念日,萬眾齊聚霞浦松山
    逾萬名兩岸信眾齊聚素有「媽祖第一行宮」美譽的霞浦松山天后行宮,共同為「海上和平女神」媽祖誕辰1059周年慶生,冀望兩岸和平。當天上午,松山天后行宮舉行國家非遺「媽祖祭典」春祭典禮,兩岸信眾統一著裝、身披綬帶,在該行宮董事會董事長陳梅月的帶領下向媽祖金身行三跪九叩之禮,依次完成迎神上香、行三獻之禮、誦讀祝文等傳統祭祀禮儀。
  • 端午節,相約霞浦松山看龍舟競渡感受媽祖走水
    近日,記者在霞浦縣松港街道松山村看到村民們正在忙碌的為一年一年的端午佳節龍舟競渡和省級「非遺」霞浦媽祖信俗--媽祖走水和四海龍王朝聖母活動展演做最後的準備。「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龍舟競渡和霞浦媽祖信俗展演,是霞浦民俗活動的一大特色,每年都吸引數萬人參與,活動內容也逐年豐富。
  • 句容華陽街道「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秦淮花燈基地坐落於句容華陽街道下甸山芋地,為讓這顆非遺明珠煥發出奪目光彩,讓燈彩文化不斷延伸,今年,華陽街道計劃整合花燈基地,打造山芋地鄉村振興示範點,在改造建設中融入花燈文化,讓文化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弘揚非遺文化樹立鄉村振興「新標杆」。
  • 文化自信助力鄉村振興 - 海門市人民政府
    文化自信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常樂鎮 發布時間:2019-08-22 字體:[ 大 中 小 ]
  • 媽祖誕辰,今天霞浦松山媽祖娘家不是一般的熱鬧
    2017年4月19日,農曆三月廿三,是海上和平女神媽祖誕辰1057周年紀念日,霞浦松山天后行宮等多個媽祖行宮舉辦慶典活動,為媽祖慶生。以下文字素材來自中國新聞網,圖片由愛霞浦網友福寧學士提供今天,數百名兩岸信眾齊聚素有「媽祖第一行宮」美譽的福建霞浦縣松山天后行宮共慶媽祖誕辰,並放飛和平鴿,祈兩岸和平。
  • 涵江區打造鄭樵故裡文化教育基地 以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現場圖片 圖片來源:莆田廣播電視中心  莆田文明網6月16日訊 (通訊員 李昉 翁麗)「鄭樵文化」為後人留下了一座精神豐碑,我們可以在這裡接受文化的啟迪和薰陶。」
  • 新幹金川鎮挖掘鄉賢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金川鎮通過充分挖掘鄉賢文化有效激發鄉賢的認同感、歸屬感,推動他們在情感上更愛村愛家,在行動上更好地投身家鄉建設,助力鄉村振興。該鎮高度重視鄉賢工作,今年4月成立了鄉賢聯誼會,整合空閒場所,依託長港村範家祠堂建立了鎮鄉賢館,投入了6萬餘元用於鄉賢館建設,建立健全了全鎮黨員領導幹部與鄉賢代表交友聯誼工作機制。
  • 【鄉村振興】固安:以庭院之美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固安:以庭院之美助力鄉村振興 2020-10-22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塑鄉村文化生態助力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構建鄉村文化生態系統,重塑鄉風文明,實現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係鄉村持續發展繁榮的內生動力和核心保障。《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深入挖掘農耕文化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賦予時代內涵、豐富表現形式,為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優質載體。
  • 霞浦媽祖傳說之七:化身回松山
    今天我們來講霞浦媽祖傳說的最後一回,化身回松山。前面一回我們說到龍女(媽祖)帶著掏浪和摧風兩個海怪降伏姓金和姓柳的兩個水鬼。然後回到湄洲見母親——霞浦媽祖傳說之七:化身回松山龍女回到母親身邊,對母親和兄弟說了幾個月來的事,她母親怕她又走,就急忙叫馬家來迎親。
  • 愛心企業家蕭文千為霞浦松山天后宮媽祖捐獻龍袍!
    4月9日,媽祖誕辰日前夕,愛心企業家蕭文千先生向霞浦松山天后行宮捐獻兩套媽祖龍袍和鳳冠。 蕭文千,晉江市東石鎮蕭下村人,系福建省萬興布業公司董事長、晉江市人大代表、霞浦松山天后行宮名譽董事長。
  • 記者老區行,揭秘上世紀初霞浦松山地下黨組織
    松山位於霞浦縣城東郊,離縣城約十華裡,上個世紀初這裡是縣城水產品的主供地,當時大部分村民靠討海為生,經營販賣魚貨生活,只有一小部分村民務農,良好的群眾基礎使得黨的種子在這裡生根發芽,最終建立了松山人民政權,帶領松山人民走上解放的道路,系列報導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老區行,今天帶您走進松山,聆聽這段革命歷史故事——
  • 【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任啟年:鄉村振興路上的 「銀髮追夢人」
    【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任啟年:鄉村振興路上的 「銀髮追夢人」 2020-12-15 1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霞浦松山歷史上曾是海防重要港口
    這是一首描寫霞浦松山的古詩,作者無法考證,但詩中除了描寫松山的風景優美之外,其中「崢嶸長聳戍邊亭」把讀者帶回那古代軍事海防的松山。松山,位於福建省霞浦縣松港街道松山村。它與福寧灣東北部的三沙鎮,遙互相對,屬福寧灣內的重要漁區。本世紀初,孫中山先生,曾把三沙規劃為全國十三個漁業港之一,列入其所著《建國方略》之中。
  • 踐行文化育人 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就是教育的振興,大力提升鄉村特色教育品質,對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著重要意義。新登中學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努力打造新時代鄉村重點中學樣板,推行文化育人,力促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古城新登,鍾靈毓秀,歷史悠久,人才輩出。「一朵蓮花聳碧霄,二水襟帶萬山朝」的佳山秀水和深厚的文化積澱,滋養著酷愛文化藝術的人們。抗戰時期,一場著名的「新登戰役」,讓這座古城為國人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