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8八丸傳」是作者岸本齊史準備已久的新作,2019年4月27日在《周刊少年 JUMP》連載,集英社還特意為其宣發造勢,但這部作品的反響平平,首周銷量不到2萬冊,由於一期印刷量太大,甚至還出現了「武士8八丸傳」因無法銷售而囤積書店的尷尬局面。更有甚者,《八丸傳》的順位也一落千丈,最終穩定在了倒數第三名,情勢不如早先腰斬風頭正盛的《鬼滅劍》。同樣是因為這個原因,《八丸傳》在短短的一年後就不期而遇地被腰斬,僅連載五部就迎來了它的終結。
儘管是岸本齊史的助手負責畫《八丸傳》的畫作,但是故事的設定和分鏡都出自岸本齊史之手。對於岸本也一樣的作品,為什麼《火影忍者》能成為大眾耳熟能詳的民工漫,而《八丸傳》卻因為人氣太低,銷量太低而被腰斬,獨樂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八丸傳》是一部以武士形象為主題的漫畫,雖然武士和火影忍者的主要忍者都是一種較為傳統的職業,但《八丸傳》的主角卻是 SF武士,將科幻小說和武士這兩種新老元素結合在一起,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職業——機侍。機器侍者雖然擁有機械身體結構和「AI坐騎」等未來科技裝備,但他們之間的戰鬥仍以近戰比劍為主。
這部作品的主要內容是尋找具有拯救銀河之力的潘多拉盒子,以及能打開這個盒子的七把鑰匙(在某些機修人員體內),因此主角在前往其他星球的旅程中不斷修煉,以保護他人和整個銀河。關於《八丸傳》中的不足之處,獨樂可以粗略地舉出以下幾點來說明。
第一,背景龐大,內容空洞
八丸傳是一個多元宇宙,相當於創造者的不動明王創造了一個有主角的宇宙,而主角團的任務就是對付試圖摧毀銀河的反派伽羅。儘管這部作品的背景並不僅限於一個星球,主角八丸也會前往其他星球尋找有鑰匙的機侍夥伴,正反兩派之間的對決,動輒就是關係到世界安全的「星球大戰」,但除了戰爭中出現的 AI坐騎 holder和高科技武器之外,八丸傳對星球的其他方面,如風土人情、外星物種等都沒有提及,給人一種只想在星球上走動的感覺,沒有任何生命可言。
大體上說,《八丸傳》的故事背景非常宏大,但並未呈現出與其相匹配的世界觀,既不能發揮大格局的優勢,也不能體現趣味性,即使是將其中發生的故事套用到地球範圍內,也不會有任何反差。
第二,劇情安排,人物設定單一
《主角八丸》是一部由他父親製作的病弱複製人,他從小就只能靠生命維持裝置保命,不但一天三餐幾乎只能吃流食,而且整天呆在家中無法自由活動。
如岸本的《火影忍者》中的鳴人、長門、土人等,都是描寫少年漫的老套路,刻畫得十分成功,生動生動,他們的遭遇也很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但這一優勢在《八丸傳》中並沒有得到多少體現。
由於主人公雖然是個病秧子,總是渴望外面的世界,但漫畫開篇不久,他就成了機侍(需要和一種叫做「儲物球」的東西相配,需要有武士般的勇猛),所以主角的苦逼性格顯得十分多餘。比如鳴人在《火影忍者》裡,可能是因為人柱力的身份,被木葉村民排斥了幾百次,為了改變這一不公正的命運,鳴人一路拼命地修煉,直到佩恩之戰後才真正得到認可,而八丸只用了半個字就逆襲了,之後的修煉之路也和坐直升飛機一樣,甚至可以拿一家人在家蹲打遊戲的技術來進行實戰,這一情節實在太牽強了。
另外,像骨河發現師爺就是殺了自己父母的兇手,安在機侍切腹儀式中的弟弟也死了這樣一類該煽情的情節,也沒能煽情得起。或因篇幅所限,或岸邊有意避開了火影苦大仇深的套路,八丸傳對感情的處理略顯平淡,而重要的格鬥部分並不特別突出(雖然這是一場具有未來科技感的格鬥,但不僅沒有機械的金屬質感,格鬥也只是傳統格鬥中的對拼之劍),缺少少年漫必需的爆點。
設置繁雜,不易為觀眾所接受
「八丸傳」是一部花費大量篇幅講述設定的作品,其中所涉及的設定可以用數頁來進行整理,機侍、金輪法王、三位一體才是基礎,此外還有被神魔拋棄等抽象概念,漫畫中也摻雜了不少佛教元素,如自性輪身等晦澀難懂的名詞。
設置的複雜度本身就很容易讓人退縮,更何況《八丸傳》中設置的怪異程度讓人難以接受,比如機侍需要切開腹部,角色有時會出現腦裂露,甚至機侍雙方還可以進行 USB數據連。這樣的設置一般觀眾未必會喜歡,而以武俠為主的 SF組合在組合之後也顯得不倫不類。
此外,機侍一般是不死之身,即使自己被大卸八塊,也能在時間裡慢慢恢復,這也許也是一個很難吸引觀眾的地方,畢竟,如果主角與人搏鬥幾乎沒有危險,被砍倒幾次才能原地復活,那就失去了打鬥時應有的緊張和刺激。儘管後期機侍的不死身被侯劍所克制,但這也只是接近大結局的曇花一現而已。
除上述三個因素外,人物不夠美或許也是《八丸傳》觀眾較少的原因,其中人物雖然不算醜,但實在沒有什麼可辯之處,人物沒有特別的亮點,自然也很難圈粉。八丸的師傅倒是個實力、個性、顏值並存的人物,可惜平時只有貓侍的形象來顯示。總之,《八丸傳》缺少了一個像火影裡的卡卡西、鼬這樣的高人氣角色作為門面,畢竟衝著某個角色去追整部漫畫的情況並不少。
誠然,《八丸傳》也許只是岸本齊史的「任性之作」,他並不刻意迎合觀眾的需求而畫出一部簡單粗暴的熱血漫,而是根據自己武俠小說等愛好,創作出一部別開生面的作品,並將濃濃的佛教哲學和日本文化典故帶入其中,然而,這些元素對於一個少年漫來說,卻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除岸本自己畫的《八丸傳》這幅畫較隨意性外,或許他還缺少一位最初負責他的《火影忍者》的好編輯,如鳴人是九尾狐,不再斬名為桃太郎等,幾乎都是根據編輯的建議修改了原作,為此岸本也特別提及編輯對他的幫助,畢竟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別人的金玉良言。
儘管岸本齊史連載的《八丸傳》已告一段落,獨樂個人仍在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的確,許多人還是更期待岸本能回頭去接住《博人傳》,畢竟,《博人傳》雖然沒有動畫那樣不堪入目,但鳴佐的刻板印象、科學忍具等情節和設定仍然讓人感到不快。而對於曾經討論過的熱火朝天的八字真經的描繪,則不敢再奢望了。
結論:
總之,認為岸本齊史的新作《八丸傳》有三點不足:一是背景寬泛而內容空洞,雖以宇宙為基礎,卻沒有足夠的新意來完美呈現異星球的面貌;二是劇情套路單一,人物設定單一。小說的開頭和結尾都略顯平淡,人物設定也有些生硬刻板,缺乏一種能讓讀者主動追更的爆點;第三,設定繁雜,幾乎都是用情節來講,還摻雜了不少佛教哲學和文化典故,對於一部少年漫來說太晦澀了。此外, SF武士本屬於小眾方向的題材,加上劇情不夠生動有趣,人物設定不夠立體生動,種種原因造成了《八丸傳》口碑不佳,銷量慘澹,從一開始的大好宣傳,逐步演變為穩定順位墊底。
當然,即使《八丸傳》慘澹收場,落得一個只有五本連載就被腰斬的結局,這並不代表這部作品一無是處,如果沒有「岸本同業公會」這一金字招牌,它至多只能算是平庸之作,只不過岸本的名號讓人對它的期待高漲。另外,《八丸傳》的慢熱之處在於,它在競爭壓力最大的《周刊少年 JUMP》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這使得它儘管有了巨大的架空宇宙,但卻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展現一個完整而有趣的世界觀,如果在其他月刊上連載的話,也許會讓岸本有機會構思已久的《八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