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退位,袁世凱答應一年給他400萬兩白銀,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2020-12-20 飛魚說史

文|飛魚說史

清朝末年,兵荒馬亂。

搖搖欲墜的清政府出現了內憂外患的重重危機,單靠慈禧太后一個婦道人家自然無法挽救危局,不過對此,慈禧太后一點也不關心。

她關心的是,自己該怎麼維持豐衣足食的生活,用豐衣足食似乎不太恰當,更為準確的描述是,奢侈的生活。

慈禧太后日常的生活有多麼奢侈呢,就拿她日常用膳來說,一頓飯都要吃掉幾百兩白銀,當時老百姓收入大概也就是一天一文錢,也就是說慈禧太后一頓飯能吃掉普通百姓一輩子也賺不回的錢。

即使後來慈禧被八國聯軍逼出紫禁城,那生活也是沒有掉檔次,甚至為了維持日常的開支,還向喬家、曹家張口借了錢。

由此可見,大清朝在慈禧太后的當權下走向沒落,也是歷史的必然,在慈禧死前,大清朝依然還在苟延殘喘,她並未能看到清朝末日的到來。

不過慈禧臨死前選定的皇位繼承人溥儀,卻再也無法避免這一歷史事件的發生,年幼的溥儀在動亂的年代,自然無法坐穩江山,最終在走投無路之下,被迫退位。

但是溥儀的退位是有條件,那就是需要繼任的政權,來維持自己的日常生活,而這一責任自然落在了袁世凱的頭上。

袁世凱倒也不吝嗇,答應一年給溥儀400萬兩白銀,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些銀兩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呢?

此事我們還得從溥儀的繼位說起。

三歲的娃娃過了一把皇帝癮。

慈禧太后臨死前,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這個決定就是讓年僅3歲的溥儀即位,慈禧太后的這個決定,最終加快了清朝的滅亡,這對於清朝來說,是一件壞事,但是如果放在歷史的進程上,這也促進了社會的向前進。

畢竟在當時,帝制社會制度已如強弩之末,根本無法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衰亡是必然事件,一個三歲的娃娃皇帝能做什麼呢,答案是什麼也做不了。

溥儀當皇帝時,其實他什麼也不懂,不過好在他的父親載灃比較懂,而載灃其實也是清政府最後的掌權人,想想也是,兒子那麼小,但地位又那麼高,自然是父親說什麼就是什麼。

不過載灃也不是能力攬狂瀾的主,在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載灃就被迫辭去了攝政王一職,而此時的溥儀也只剩下了皇帝的名分,而無半點皇帝的實權,不過對於此時的溥儀來說,權力並不重要,只要有的吃有的耍,似乎就已經足夠了。

袁世凱成為了清朝最後的救命稻草。

歷史上對於袁世凱的評價,是呈現兩極分化的,有人說他是獨裁者,有人說他是改革家,不過袁世凱並不能遇見現在人對他的評價,所以他在那個亂世,混的風生水起。

在亂世,有軍隊就有話語權,而袁世凱就是這樣一個有軍隊的人,無論對於慈禧,還是載灃,袁世凱那都是必須要爭取的人物,正是因為此,袁世凱得以大搖大擺進入北京,並在京城呼風喚雨。

南昌起義之後,全國各省紛紛脫離清政府的管轄,清政府一看,這事不妙啊,這樣下去早晚得翻船,於是袁世凱再次出現,這次他扮演的是清政府的救命稻草。

袁世凱在半推半就下就接下了這個擔子,但是袁世凱可不會傻到和南方的革命軍硬拼,於是議和就成了最佳的選擇,作為清政府和南方革命軍之間的聯繫人,袁世凱那可是把權謀發揮到了極致。

他一面和清政府說南方革命軍不好對付,一面又和革命軍說清政府的不願結束帝制,就這樣袁世凱在兩邊都賺夠了政治資本。

隨即就露出了自己的狐狸面目,即一面利用革命軍的壓力逼迫溥儀退位,一面又利用清政府在當時的影響力,從革命軍那攫取利益。

最終的結果是,溥儀同意退位,而南方革命軍需要擁護袁世凱擔任中華民國的大總統,歷史的結果證明了袁世凱的小算盤打響了。

袁世凱答應給溥儀的退位費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以和平的方式讓溥儀退位,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而溥儀退位的條件就是袁世凱要供養溥儀這一大家子,最終協商的結果是袁世凱每年給溥儀400萬兩白銀。

不過後來袁世凱成為了當權者之後,他又鑄造了新幣,就是我們現在還能見到的「袁大頭」,於是答應給溥儀的400萬兩白銀也就變成了400萬銀元,我們暫且就以銀元來說,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吧。

當時的銀元和現在的人民幣並沒有刻意直接換算的匯率,而且現在銀元那是收藏品,也是很值錢的,我們就以當時的購買力進行說明,在民國初期,一銀元大概能買到30斤大米,而現在買30斤大米大概需要100元,當然米的品質也決定了價錢,我們就以100元來計算。

所以根據用大米的換算,我們就可以得知,當時的一銀元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100元左右,而且是只多不少,那麼袁世凱答應給溥儀的400萬銀元,放在現在也就是4個億。

由此可見,袁世凱答應給溥儀的退位費,是一筆很大的數目,但對於溥儀來說,這錢其實還是不夠的,說到這不少人就說了,這麼多錢還不夠,溥儀要鬧哪樣?

其實這些錢並不是溥儀一個人的,當時皇宮上上下下都需要溥儀來養,每天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對於只有支出沒有收入的溥儀來說,那就是坐吃山空,不過當袁世凱還活著的時候,溥儀倒也不擔心,畢竟每年都會有固定的收入。

但是袁世凱並不會長生不老,在1916年就在國人的唾棄中去世了,而在袁世凱死後,就再也沒有人養著溥儀了,直到後來,溥儀連養活自己都是難事,甚至還把皇宮的藏品進行了賤賣來維持開支。

不過話又說出來,即使這些錢全讓溥儀一個人來花,他也未必能花的出去,畢竟袁世凱不會讓溥儀用這些錢來招兵買馬,所以袁世凱當政時期,是一直活在袁世凱地控制之下的。

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民國卷》、《十大軍閥》、《我的父親袁世凱》、《清室優待條件》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相關焦點

  • 溥儀被逼退位後,袁世凱給他每年400萬兩白銀,等於現在多少錢?
    經過南北議和代表的一番討價還價,雙方最終達成了《清室優待條件》協儀,在這份協議中承諾每年由民國政府撥款400萬銀兩贍養皇室。協議中的400萬兩白銀相當於現在多少錢?按當時貨幣上的階值來換算,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人民幣大約在150—220元之間浮動,那麼400萬兩白銀的價值換算過來大約為6億一8.8億元人民幣。
  • 溥儀退位後,袁世凱1年給他400萬兩,放現在有多少錢?一算嚇一跳
    為了促成和平退位,袁世凱答應了隆裕太后許多條件,比如擁有紫禁城和小朝廷,可以繼續分封官爵等等,最重要的一點是,袁世凱每年需要給清朝王室400萬兩白銀充當生活費。很多人不太清楚,400萬兩到底相當於多少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解答,各個時期的400萬兩,等於現在的多少。
  • 溥儀退位,袁世凱1年給他400萬兩銀元,相當於多少人民幣?來看看
    溥儀退位,袁世凱1年給他400萬兩銀元,相當於多少人民幣?來看看 1912年,宣統皇帝溥儀下達退位詔書,將政權拱手讓給袁世凱。但清朝滅亡後,袁世凱並沒有把溥儀趕出紫禁城,而且還保留了溥儀的皇帝待遇(僅限紫禁城後半段)。
  • 溥儀退位,袁世凱每年給他400萬銀元,放現在是多少?一算嚇一跳
    溥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他的人生既是一齣悲劇,又算得上是一齣喜劇: 悲劇在於,溥儀身為皇帝,卻一生為他人擺布,沒有任何一天坐上過真正皇帝的位置。
  • 袁世凱每年給溥儀400萬銀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這筆錢他夠花嗎
    當時武昌起義勝利後,南方各省紛紛宣布獨立,清政府開始慌了於是派袁世凱與南方革命党進行議和。最後為了避免分裂,革命黨要求清帝退位,同時擁護袁世凱成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其實在1914年,民國政府頒布了《國幣條例》,通用貨幣改成了「袁大頭」(銀元),其中銀元的價值遠遠低於白銀,這也說明袁世凱少給了溥儀近三分之一的錢財。
  • 溥儀被迫退位,袁世凱每年都給他400萬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1912年2月12日,溥儀被迫退位,退位之後袁世凱每年都會給他400萬大洋當做生活費,400萬可不是小數目,那麼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呢? 溥儀一生都極其的坎坷,3歲時被選為皇帝,7歲時被迫退位,清朝滅亡,他也理所當然的被稱為了末代皇帝。
  • 溥儀退位後,袁世凱每年給他400萬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慈禧臨終前讓年僅三歲的溥儀繼位,在他登基之後清朝就滅亡了,不過溥儀和滿清貴族很幸運,他們並沒有受到迫害和欺壓,相反袁世凱對滿清皇室極為優待,僅溥儀每年就能得到袁世凱資助的400萬大洋,這些錢用作生活費綽綽有餘,所以溥儀退位後依然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
  • 溥儀退位後民國政府一年給400萬兩生活費,相當於25億卻不夠
    1912年北京紫禁城舉行了最後一次朝見儀式,隆裕太后宣讀了清帝退位詔書,當時溥儀僅僅6歲,宣告了統治中國兩百餘年的大清朝滅亡。清朝享國268年,成為歷史記憶。但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時,當時袁世凱並沒有把溥儀趕出紫禁城,溥儀及一些皇室還保留皇家的待遇,但與沒退位前待遇差遠了。
  • 溥儀被迫退位,袁世凱每年都給他400萬大洋,值多少人民幣?
    1912年2月12日,溥儀被迫退位,退位之後袁世凱每年都會給他400萬大洋當做生活費,400萬可不是小數目,那麼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呢?溥儀在退位後每年更是有著400萬大洋的生活費,這比許多富豪還富裕。注意這裡是每年都有400萬,光這一年的生活費就頂好幾十個個普通老百姓一生的開銷了。當初溥儀退位時,隆裕太后和袁世凱籤訂了《清室優待條件》,袁世凱答應隆裕太后,會給清室成員厚待以及保障,同時溥儀會和平退位。
  • 北洋政府一年給溥儀的400萬兩銀元,有多少購買力呢?
    有關溥儀晚年回憶中的所謂四百萬白銀的年俸,確有其事,根據當年雙方籤訂的《清帝遜位詔書》,裡面的規定是對整個大清皇室的優待條例,其中說的非常清楚,這400萬是用於廢帝的,只要溥儀選擇退位,那麼一定每年給白銀四百萬兩贍養,等到新政府確認改完市面上混亂的貨幣,統一為銀元之後,就改為四百萬元。
  • 溥儀退位後,袁世凱每年都給他400萬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於是,清朝政府的隆裕太后,跟當時清朝的權臣袁世凱籤訂了一個和平退位協議,協議中,溥儀和平退位,清朝結束,袁世凱給予清室成員很多厚待和保障。這個協議就叫《清室優待條件》。 按照這個協議,袁世凱每年單給溥儀就需要400萬個大洋。
  • 溥儀退位後,袁世凱每年送溥儀四百萬兩白銀,放現代,值多少錢?
    一九○八年十二月二日,兩歲以上的溥儀在太和殿即位,翌年改年號為「宣統」,一九一二年溥儀才六歲便退位,但優惠清室辦法有八條,分別為:每年四百萬兩的酬金,清室退位後暫留官職,以後遷居頤和園,仍保留皇帝尊號,民國政府以外國君主的禮遇,特別保護皇家私人財產等。
  • 袁世凱每年給溥儀400萬銀元,放在現在是多少錢?
    清王朝最終被推翻,溥儀宣布退位,他的退位,也象徵著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走向終點,為了避免各地軍閥給中國造成分裂,於是推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的大總統。,依舊在紫禁城生活了一段時間,而且每年還有袁世凱劃撥的400萬銀元作為開銷,《清室優待條件》這是清末民初時,南京臨時政府與清政府議和商定有關清帝退位的條件,雖然清朝倒臺了,但是清朝背後依舊有一定的勢力,力量也不可小覷,所以袁世凱並沒有將溥儀殺掉,而是作為優待,依然允許他住在
  • 袁世凱每年給溥儀400萬銀元,放在現在是多少錢?他過得很差嗎?
    袁世凱給溥儀每年400萬銀元,放在現在是多少錢?他過得很差嗎?清王朝最終被推翻,溥儀宣布退位,他的退位,也象徵著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走向終點,為了避免各地軍閥給中國造成分裂,於是推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的大總統。
  • 袁世凱給皇帝發「退休費」?一年400萬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民國時期到來以後,溥儀退位,而整個清王朝的貴族並沒有遭受什麼非人的待遇,政府還特地拿出了一筆錢用於清朝退位皇帝的日常花銷。最開始的時候有四百萬大洋,這筆錢雖然不能讓這些貴族過得像以前那樣好,但是衣食無憂還是能夠保證的,那麼這樣一筆錢在現在來說究竟有多少呢?
  • 裕隆太后要400萬白銀當生活費,袁世凱只改一個字,便少70%
    每一個時代的亡國之君都是很難受的,但大清的溥儀在退位的時候就不難受,因為這一年他才僅僅6歲而已,還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1912年2月12日,中國的封建社會走向了盡頭,最後一任皇帝走下神壇,當天裕隆太后拿著聖旨向世人宣布溥儀退位,這也標誌著中國再無封建帝王。
  • 袁世凱每年給溥儀400萬銀元,放在現在是多少錢?他過得很差嗎?
    清王朝最終被推翻,溥儀宣布退位,他的退位,也象徵著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走向終點,為了避免各地軍閥給中國造成分裂,於是推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的大總統。 溥儀退位後,依舊在紫禁城生活了一段時間,而且每年還有袁世凱劃撥的400萬銀元作為開銷,《清室優待條件
  • 袁世凱每年給溥儀400萬銀元,放在現在是多少錢?他真的過得很差嗎?
    清王朝最終被推翻,溥儀宣布退位,他的退位,也象徵著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走向終點,為了避免各地軍閥給中國造成分裂,於是推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的大總統。 溥儀退位後,依舊在紫禁城生活了一段時間,而且每年還有袁世凱劃撥的400萬銀元作為開銷,《清室優待條件》這是清末民初時,南京臨時政府與清政府議和商定有關清帝退位的條件,雖然清朝倒臺了
  • 袁世凱每年給溥儀400萬銀元,相當於目前多少?他到底過得如何?
    清朝是華夏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其統治晚期的時候,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溥儀就是清朝末代君主,華夏百姓當時的慘狀都與大清帝國腐敗墮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有人覺得即使溥儀是老大,然而不過是個擺設而已,實際上他也是非常可憐的人,他的生活很艱難,但事實確實這樣嗎?
  •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談退位,任何條件都答應,只有一事絕不退讓!
    最後在革命軍不斷的努力,無數先烈喪失了生命的前提下,清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宣布退位,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從此結束。而在負責商談退位事宜的袁世凱和隆裕太后卻因為一件事擱置了很久。作為西太后的隆裕,什麼條件都可以答應,但是在這件事事半步都不肯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