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魚說史
清朝末年,兵荒馬亂。
搖搖欲墜的清政府出現了內憂外患的重重危機,單靠慈禧太后一個婦道人家自然無法挽救危局,不過對此,慈禧太后一點也不關心。
她關心的是,自己該怎麼維持豐衣足食的生活,用豐衣足食似乎不太恰當,更為準確的描述是,奢侈的生活。
慈禧太后日常的生活有多麼奢侈呢,就拿她日常用膳來說,一頓飯都要吃掉幾百兩白銀,當時老百姓收入大概也就是一天一文錢,也就是說慈禧太后一頓飯能吃掉普通百姓一輩子也賺不回的錢。
即使後來慈禧被八國聯軍逼出紫禁城,那生活也是沒有掉檔次,甚至為了維持日常的開支,還向喬家、曹家張口借了錢。
由此可見,大清朝在慈禧太后的當權下走向沒落,也是歷史的必然,在慈禧死前,大清朝依然還在苟延殘喘,她並未能看到清朝末日的到來。
不過慈禧臨死前選定的皇位繼承人溥儀,卻再也無法避免這一歷史事件的發生,年幼的溥儀在動亂的年代,自然無法坐穩江山,最終在走投無路之下,被迫退位。
但是溥儀的退位是有條件,那就是需要繼任的政權,來維持自己的日常生活,而這一責任自然落在了袁世凱的頭上。
袁世凱倒也不吝嗇,答應一年給溥儀400萬兩白銀,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些銀兩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呢?
此事我們還得從溥儀的繼位說起。
三歲的娃娃過了一把皇帝癮。
慈禧太后臨死前,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這個決定就是讓年僅3歲的溥儀即位,慈禧太后的這個決定,最終加快了清朝的滅亡,這對於清朝來說,是一件壞事,但是如果放在歷史的進程上,這也促進了社會的向前進。
畢竟在當時,帝制社會制度已如強弩之末,根本無法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衰亡是必然事件,一個三歲的娃娃皇帝能做什麼呢,答案是什麼也做不了。
溥儀當皇帝時,其實他什麼也不懂,不過好在他的父親載灃比較懂,而載灃其實也是清政府最後的掌權人,想想也是,兒子那麼小,但地位又那麼高,自然是父親說什麼就是什麼。
不過載灃也不是能力攬狂瀾的主,在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載灃就被迫辭去了攝政王一職,而此時的溥儀也只剩下了皇帝的名分,而無半點皇帝的實權,不過對於此時的溥儀來說,權力並不重要,只要有的吃有的耍,似乎就已經足夠了。
袁世凱成為了清朝最後的救命稻草。
歷史上對於袁世凱的評價,是呈現兩極分化的,有人說他是獨裁者,有人說他是改革家,不過袁世凱並不能遇見現在人對他的評價,所以他在那個亂世,混的風生水起。
在亂世,有軍隊就有話語權,而袁世凱就是這樣一個有軍隊的人,無論對於慈禧,還是載灃,袁世凱那都是必須要爭取的人物,正是因為此,袁世凱得以大搖大擺進入北京,並在京城呼風喚雨。
南昌起義之後,全國各省紛紛脫離清政府的管轄,清政府一看,這事不妙啊,這樣下去早晚得翻船,於是袁世凱再次出現,這次他扮演的是清政府的救命稻草。
袁世凱在半推半就下就接下了這個擔子,但是袁世凱可不會傻到和南方的革命軍硬拼,於是議和就成了最佳的選擇,作為清政府和南方革命軍之間的聯繫人,袁世凱那可是把權謀發揮到了極致。
他一面和清政府說南方革命軍不好對付,一面又和革命軍說清政府的不願結束帝制,就這樣袁世凱在兩邊都賺夠了政治資本。
隨即就露出了自己的狐狸面目,即一面利用革命軍的壓力逼迫溥儀退位,一面又利用清政府在當時的影響力,從革命軍那攫取利益。
最終的結果是,溥儀同意退位,而南方革命軍需要擁護袁世凱擔任中華民國的大總統,歷史的結果證明了袁世凱的小算盤打響了。
袁世凱答應給溥儀的退位費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以和平的方式讓溥儀退位,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而溥儀退位的條件就是袁世凱要供養溥儀這一大家子,最終協商的結果是袁世凱每年給溥儀400萬兩白銀。
不過後來袁世凱成為了當權者之後,他又鑄造了新幣,就是我們現在還能見到的「袁大頭」,於是答應給溥儀的400萬兩白銀也就變成了400萬銀元,我們暫且就以銀元來說,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吧。
當時的銀元和現在的人民幣並沒有刻意直接換算的匯率,而且現在銀元那是收藏品,也是很值錢的,我們就以當時的購買力進行說明,在民國初期,一銀元大概能買到30斤大米,而現在買30斤大米大概需要100元,當然米的品質也決定了價錢,我們就以100元來計算。
所以根據用大米的換算,我們就可以得知,當時的一銀元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100元左右,而且是只多不少,那麼袁世凱答應給溥儀的400萬銀元,放在現在也就是4個億。
由此可見,袁世凱答應給溥儀的退位費,是一筆很大的數目,但對於溥儀來說,這錢其實還是不夠的,說到這不少人就說了,這麼多錢還不夠,溥儀要鬧哪樣?
其實這些錢並不是溥儀一個人的,當時皇宮上上下下都需要溥儀來養,每天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對於只有支出沒有收入的溥儀來說,那就是坐吃山空,不過當袁世凱還活著的時候,溥儀倒也不擔心,畢竟每年都會有固定的收入。
但是袁世凱並不會長生不老,在1916年就在國人的唾棄中去世了,而在袁世凱死後,就再也沒有人養著溥儀了,直到後來,溥儀連養活自己都是難事,甚至還把皇宮的藏品進行了賤賣來維持開支。
不過話又說出來,即使這些錢全讓溥儀一個人來花,他也未必能花的出去,畢竟袁世凱不會讓溥儀用這些錢來招兵買馬,所以袁世凱當政時期,是一直活在袁世凱地控制之下的。
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民國卷》、《十大軍閥》、《我的父親袁世凱》、《清室優待條件》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