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在世界盃半決賽中1︰7慘敗於德國隊之後,有媒體稱其國內縱火案搶劫四起,給人的感覺是那些貧民窟的犯罪團夥又出來趁火打劫了。
一部《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讓大家見識了印度貧民窟的真實景象,低矮骯髒的棚戶,沒有任何公共衛生設施,衣衫襤褸、面帶菜色的人群……來巴西前,聽到貧民窟3個字時,想到的除了上述畫面之外,還多了兩個字「暴力」。多部巴西電影都將暴力的根源鎖定在了貧民窟,裡約、聖保羅等大城市不安全的隱患也被歸結為貧民窟。對於外國人來講,巴西的貧民窟是一個可怕的存在,很多人在到達巴西之後,聽到的第一個勸告都是「一定要遠離貧民窟」。
貧民窟真的那麼可怕嗎?答案其實沒那麼簡單。
貧民窟?貧民區
在裡約和聖保羅,你總是很容易從外表找出貧民窟。在城市裡總有一片片成群的無規劃建築,一般是平房或兩層的小樓,大部分建築都沒有外牆貼片,紅磚裸露在外,與城裡那些高大的公寓樓形成鮮明對比。這就是巴西的貧民窟。與印度不同的是,巴西貧民窟的房子建築質量都還不錯,只是外觀由於財力的原因參差不齊。
貧民窟形成的原因與巴西的法律有關。按照巴西法律,國有的土地上,個人如果自己建房居住到一定時間,就可以要求政府給他們的住房通水、通電、修建公共衛生設施。在裡約、聖保羅這些大城市,房價高昂,一些普通的貧民依靠收入無法承擔高房價,他們就會選擇一些國有的空地搭建住房。對於這些佔地者,巴西政府無法強制驅趕,而他們居住到一定期間(一般是4年)後,就可以要求通水、通電。水電一通會吸引更多的貧民到此建房,時間一長一塊塊貧民窟就此形成。
與印度的貧民窟相比,這裡被稱為貧民區更為恰當。每戶的房子內部都有自來水、電、衛生間,大部分人家都是獨立住宅。除去房屋內部沒有什麼豪華的裝修之外,這裡的居住條件並不算差,也不像印度的貧民窟那樣垃圾成山。如果以國內的標準來看,這裡的環境更接近於之前很多大城市的「城中村」。
外界都傳說貧民區是犯罪者的天堂,但實際上在貧民區地界之內相當安全,有當地的黑社會組織負責維持治安。一些盜搶犯罪也主要發生在富人區或鬧市區,犯罪分子很少在自己的貧民區之內作案。
對於貧民區來說,主要的不利之處就是因為土地國家所有,他們所建的房子沒有合法的產權,也不受法律保護。一旦國家確定要徵用這塊土地,他們不能像那些合法擁有產權的房屋業主一樣拒絕拆遷。不過巴西政府對於被拆遷的貧民區業主也有補償,拆遷者可以得到政府廉租房的待遇,不會落到無家可歸。
貧民區的「高」福利
與外界想像的不一樣,巴西貧民區的生活並不悲慘,相反還有著一些富人區享受不到的福利。聖保羅這幾年物價上漲較快,即使便宜的一餐也要十幾塊巴幣。但就在貧民區之內,有政府開設的勞工食堂,只要4.99元就可以享用一頓有肉、有菜、有水果、有飲料的自助餐。這樣的食堂只在接近貧民區的地區才有,也只有貧民才會來這裡就餐。
貧民區的住戶每個月幾乎不用交水電費。根據巴西法律規定,即使貧民長年不交水電費,也不能對其強制斷水斷電。無奈之下,巴西政府只能提高那些有產權住戶的水費與電費,某種程度上等於富裕階級代貧民上交了水電費。
巴西是全民公費醫療,貧民區的人民有病可以免費到公立醫院看病。當然,前提是你能排得起隊。因為就醫人數太多,醫療資源不足,巴西的公立醫院人滿為患。國內有來採訪的記者感冒時曾經試圖去公立醫院求醫,但一問要5個小時後才能就診,無奈只能去私人診所。
貧民區上學也不用花錢,巴西的公立學校不僅免費入學,貧民區的學校,孩子只要按時上學,每個月還會領到一些政府發放的麵粉、食用油等補助品。只要你不計較公立學校的教學質量,這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貧民區內還有類似於中國農貿市場的小超市,這裡的菜價與物價絕對要比外面的大超市便宜。對於巴西的低收入家庭來說,居住在貧民區裡,大大降低了生活成本。即使是在聖保羅這樣的大城市裡,一個五口之家,在貧民區裡生活,一個月有600到700巴幣也足以衣食無憂。
貧民窟的「富翁」
因為貧民區內這些種種的優惠條件,並不是只有「貧民」才選擇居住在這裡。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在貧民區裡也有一些建造得非常不錯的房子,僅從外表上看,與富人區的別墅差別不大。
聖保羅當地的朋友就認識一對月收入超過1萬巴幣的夫婦,按照當地的收入水平,他們早已不算貧民,但仍選擇居住在貧民區。他們的理由是,如果他們搬出貧民區,不僅要承擔房子的首付、房貸,每個月還要支付高昂的土地稅、物業費、水電費以及高物價;對他們來說,在生活質量改變不大的情況下,會憑空多支付很多的收入。他們是貧民區的老居民,完全不用為自己的安全擔心,除去房子沒有產權,貧民區外的生活對他們沒有吸引力。
貧民區有這麼多的優惠條件,但大部分中國移民在抵達巴西之後,卻對貧民區避之唯恐不及,即使生活再困難,也很少有人會選擇居住在貧民區。這裡面最大的原因還是語言,因為中國的移民大部分不會講葡語,如果住在貧民區內,無法與當地人交流,也無法融入當地人的社區,很難在貧民區內立足。
但貧民區內並非沒有中國人的足跡,一些移民到這裡已經幾代的廣東人是貧民區裡出現最多的中國人群。他們大多在貧民區內經營「飲食店」,負責向當地人提供餐飲服務。因為對於中國人感到比較新奇,一般廣東人經營的店鋪生意都還不錯,有的飲食店一個月可以賺到幾萬巴幣。因為貧民區的房租極便宜,所以利潤率極大。
至於安全問題,完全不用擔心。在裡約的中國人之間都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開在貧民區的中國人飲食店裡,某天一個當地的黑幫成員喝醉了鬧事。老闆馬上把電話打給了黑幫的老大,很快黑幫老大就出現在了店裡,教訓了鬧事的人員。在貧民區裡,有著自己一套獨立於政府之外的管理和運行體制。
貧民區的弊端
對於巴西的底層人民來說,貧民區是他們的天堂,但對於整個國家來說,貧民區仍然是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
對於治安的影響仍然是第一位的。雖然在巴西貧民生活的成本不大,但總有一些遊手好閒階層存在。這些人不敢在貧民區作案,只能將作案目標鎖定在富人區和鬧市區。近年來,巴西大城市盜搶犯罪直線上升,大部分作案人員都來自貧民區。按照巴西法律,如果家庭唯一經濟來源人犯罪入獄,家裡的孩子會按人頭收到政府的生活補貼。如果你有3個孩子,你入獄之後從政府拿到的補貼甚至會超過之前你打工的收入。很多時候這也成為了縱容犯罪的溫床。
政府的負擔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貧民區水電免費、公立醫療、公立學校、公立食堂,這些都需要巨大的政府財政補貼。這些錢從何處來?只能徵稅。巴西的稅率可能是全球最高的,無論是稅種還是稅額都遠遠超過了中國。僅僅是正常的營業稅就會超過30%。而一件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經過各個環節的徵稅,最後的售價甚至會達到進價的3倍。過重的稅負讓中產階層有很大的不滿,也人為地抬高了物價水平,拉低了整體的生活水平。
最為重要的是,因為大量的收入被補貼向貧民區,在城市公共設施建設上政府已經很難再拿出更多的預算。聖保羅、裡約這些大城市很多的公共設施還是停留在20多年前的水平。聖保羅一處輕軌在搭建好基礎的高架橋之後,後續工程竟然無錢建設,無奈之下最後只能改為快速公交車道。
世界盃來過了,巴西貧民窟終於給了外界一個了解自己的機會,一些誤解正在慢慢消散,但還是有許多弊端等著巴西人去克服。
本文來自《南風窗》2014年第15期(2014年7月16日出版),作者:
特約記者 趙 震 發自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