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又到了期末考試的時間了,相信大多數學生都在努力衝刺,希望能多考幾分。
特別是有的大學,一到期末考試就開設了「通宵自習教室」。不少學生拿出「頭懸梁,錐刺股」的精神來安慰自己:古人都如此,年輕人吃點苦怕什麼?
可是,我認為「頭懸梁,錐刺股」的讀書方式不科學,不可取。
1.「頭懸梁,錐刺股」僅僅是表達了學習需要刻苦的精神
「頭懸梁」說的是漢朝的孫敬非常喜歡讀書,經常讀書到半夜,時間長了不免打瞌睡,認為浪費了時間。
於是在晚上讀書的時候,用繩子把自己的頭髮栓到梁頭上,打瞌睡的時候,只要一低頭繩子就會拽緊頭髮,醒過來之後繼續讀書。
「錐刺股」說的是戰國時期的蘇秦。蘇秦也喜歡讀書到半夜,在有困意的時候就用一把錐子刺一下大腿,用疼痛來驅趕睡意,堅持讀書。
「頭懸梁,錐刺股」表達了古人學習刻苦的精神,現在常用來鼓勵年輕人發奮讀書。
2.「頭懸梁,錐刺股」精神可嘉,但方式不可取
「頭懸梁,錐刺股」雖然在學習態度上值得我們學習,學習任何一門知識,都需要刻苦努力,需要時間的積累。
但是這種方式只考慮了學習時間的問題,沒有考慮學習效率。
這種學習方式是一種效率非常低的學習方式,在有睡意的情況下,大腦基本上已經停止了思考,也不能記住任何內容。
這時候還要強迫地進行學習,基本上沒有多大的效果,第二天醒來之後,可能什麼印象也沒有。
3.「頭懸梁,錐刺股」影響身體健康
特別是對於學生來說,「頭懸梁,錐刺股」不利於身體健康。
先不說用不用錐子刺大腿,學生必須保證充足的睡眠,晚睡熬夜也不利於身體的正常發育。
熬夜導致睡眠不足,精力不能恢復,第二天往往注意力難以集中,反而影響了第二天的正常學習。
所以說,「頭懸梁,錐刺股」的方式不可取,如果採用這種方式要求自己,不僅學習成績不會提高,反而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同時還可能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