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開設「通宵自習教室」,真的需要「頭懸梁,錐刺股」嗎?

2020-12-21 小馬班長

現在又到了期末考試的時間了,相信大多數學生都在努力衝刺,希望能多考幾分。

特別是有的大學,一到期末考試就開設了「通宵自習教室」。不少學生拿出「頭懸梁,錐刺股」的精神來安慰自己:古人都如此,年輕人吃點苦怕什麼?

可是,我認為「頭懸梁,錐刺股」的讀書方式不科學,不可取。

1.「頭懸梁,錐刺股」僅僅是表達了學習需要刻苦的精神

「頭懸梁」說的是漢朝的孫敬非常喜歡讀書,經常讀書到半夜,時間長了不免打瞌睡,認為浪費了時間。

於是在晚上讀書的時候,用繩子把自己的頭髮栓到梁頭上,打瞌睡的時候,只要一低頭繩子就會拽緊頭髮,醒過來之後繼續讀書。

「錐刺股」說的是戰國時期的蘇秦。蘇秦也喜歡讀書到半夜,在有困意的時候就用一把錐子刺一下大腿,用疼痛來驅趕睡意,堅持讀書。

「頭懸梁,錐刺股」表達了古人學習刻苦的精神,現在常用來鼓勵年輕人發奮讀書。

2.「頭懸梁,錐刺股」精神可嘉,但方式不可取

「頭懸梁,錐刺股」雖然在學習態度上值得我們學習,學習任何一門知識,都需要刻苦努力,需要時間的積累。

但是這種方式只考慮了學習時間的問題,沒有考慮學習效率。

這種學習方式是一種效率非常低的學習方式,在有睡意的情況下,大腦基本上已經停止了思考,也不能記住任何內容。

這時候還要強迫地進行學習,基本上沒有多大的效果,第二天醒來之後,可能什麼印象也沒有。

3.「頭懸梁,錐刺股」影響身體健康

特別是對於學生來說,「頭懸梁,錐刺股」不利於身體健康。

先不說用不用錐子刺大腿,學生必須保證充足的睡眠,晚睡熬夜也不利於身體的正常發育。

熬夜導致睡眠不足,精力不能恢復,第二天往往注意力難以集中,反而影響了第二天的正常學習。

所以說,「頭懸梁,錐刺股」的方式不可取,如果採用這種方式要求自己,不僅學習成績不會提高,反而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同時還可能影響身體健康。

相關焦點

  • 頭懸梁,錐刺股,值得提倡嗎?
    頭懸梁,錐刺股,對國人來說,應該是耳熟能詳的勵志故事!頭懸梁,講的是漢代孫敬,為了不讓自己打瞌睡,就用一根繩子,把自己的頭髮系在房梁上,打瞌睡了就會扯到頭髮,馬上趕走睡意!現在也有不少孩子,在繼續著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當然,不少孩子,確實通過刻苦學習,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時代在進步,這種極端的學習方式,值得提倡嗎?小肖覺得,還是不值得提倡的!
  • 「頭懸梁,錐刺股」式的學習方式可不可取?
    「頭懸梁,錐刺股」是古人刻苦努力讀書的象徵,但我認為這種方式不可取。一、「頭懸梁錐刺股」式學習是一種痛苦讀書學習的目的是獲得知識,獲得東西應該是快樂的。學習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不是學一次就結束。如果用「頭懸梁,錐刺股」的方式,學一次在心裡留下的映象是痛苦,那下一次想到讀書,便增加這種痛苦的感覺。是正常的人對痛苦的事都不會喜歡去做,快樂的事都願意去做。如果對一個孩子說:你去讀書需要把頭掛起來,要用錐子扎屁股。我想還沒讀,孩子已經被嚇倒,哪還敢去讀書?小孩連生病打針都害怕,打過一次針,下一次都不敢見醫生。有些孩子為什麼喜歡上幼兒園,因為幼兒園好玩,有小夥伴的陪伴,能給他帶來快樂。
  • 頭懸梁,錐刺股的開創者,別人家的孩子——蘇秦
    在以前讀書時我們經常會被家長拿來比,所以就有別人家的孩子一詞;而家長老師們為了勸學,經常說的莫過於「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借光」這兩詞了,尤其是頭懸梁,錐刺股。「頭懸梁,錐刺股」之所以被大人們經常拿來舉例勸學,是因為這個典故的主人公蘇秦的確讓人為之嘆服。蘇秦的身世:蘇秦生在農家,最後通過頭懸梁,錐刺股般的學習狀態,成功身佩六國相印,成為六國「從約長」,他這翻蛻變可以說是從寒門到封侯拜相的典範,而父母也希望自己子女成為人中龍鳳,所以頭懸梁,錐刺股就成了最適合對我們勸學的典故。
  • 古代雞湯系列——頭懸梁錐刺股
    頭懸梁錐刺股,貌似經常出現在中學的勵志名句裡面。它說的蘇秦的故事。 蘇秦---最著名的說客蘇秦的故事,是所有勵志故事裡面極為精彩的一篇。他把自己的書都拿出來看了一遍,得出結論----這麼多的書,讀完了也不能獲得榮華富貴,都是些沒有用的書 頭懸梁錐刺股於是蘇秦同學,翻箱倒櫃,終於找到一本書---武俠小說裡面,一般管這個叫武林秘籍。這本書就是---陰符經。然後,蘇秦同學就頭懸梁錐刺股,廢寢忘食,刻苦研究陰符經。
  • 頭懸梁 錐刺股的真正意義
    大家一說起努力學習的方式就是「頭懸梁,錐刺股」,其實這個方式是倆個典故,這倆個典故是我國在歷史上說一些勤奮好學、刻苦努力的代表。「頭懸梁」,這個典故講的是我國古代有一位叫孫敬的年輕人,孫敬十分的好學不管什麼時候他都是已學習為主,白天學習一天,到了晚上也要學習,他這麼努力的原因其實就是想改變自己的現狀,成就一番大事業,可是這樣的堅持一天倆天行,長期這樣下去可是不行,誰也受不了,孫敬也不例外,一開始他只是犯困的時候用涼水洗把臉,可是精神一會就又困了,前前後後想了挺多辦法,也試了許多的辦法,
  • 頭懸梁錐刺股的歷史故事
    頭懸梁錐刺股」講的就是蘇秦青年時期勵志的故事。蘇秦出身寒門,胸有大志。為了集中精力學習,蘇秦冥思苦想,讀書時他把頭髮用繩子紮起來,懸在梁上,如果一打盹,頭髮就把自己揪醒,夜深的時候,如果覺得自己困了,就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這樣就能保持清醒。到後來,蘇秦靠自己努力成為戰國時期赫赫有名的謀略大師。
  • 都聽過「頭懸梁,錐刺股」,但你知道那個錐究竟是什麼東西嗎
    都聽過「頭懸梁,錐刺股」,但你知道那個錐究竟是什麼東西嗎一說到考古,很多人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古老文物,由於這些物件大多年代久遠,與我們現在的生活偏離的有些遠,所以,大多人會覺得關心這個沒有太多的意義,其實,如果抽 出一些時間,對文物做些了解
  • 頭懸梁,錐刺股的那兩個人,後來變成什麼樣了?網友:三歲看老!
    在大家讀書的時候肯定都聽個一個詞:頭懸梁,錐刺股,這兩個詞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成語懸梁刺股。這個成語是兩個典故,也就是說這個成語裡面有兩個故事。相信很多朋友以前肯定還以為這個一個故事,在把頭髮拴在房梁上的時候,屁股下面還放一把錐子。
  • 從「頭懸梁 錐刺股」跨到「快樂教育」我真有點淚崩……
    頭懸梁,錐刺股出自於《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頭懸梁,錐刺股的意義:頭懸在房梁,用錐子刺大腿。」股:大腿。釋義:形容刻苦學習。
  • 潘璠:我曾經「頭懸梁,錐刺股」
    點擊播放 GIF 0.5M我曾經「頭懸梁,錐刺股」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作者:潘 璠初中畢業那年,正趕上北京全市普及高中,而我卻選擇了技校。拿起數學課本,更如同中了催眠術,瞌睡蟲趕都趕不走,頭往下沉,身子往下縮。到漂著冰塊的水缸裡蒯一舀子涼水擦臉,也只能維持一小會兒時間。無奈之中,我發現為加固抗震架而釘上的檉子倒是安置腦袋、防止下滑的好地方。於是,當瞌睡蟲找上門來的時候,我就把頭往檉子上一放,有楞有角地硌著,把脖子硌得生疼,勁稍微大一點,就會勒出血印。
  • 鑿壁偷光、螢囊映雪、頭懸梁、錐刺股,哪一種讀書方式最可取?
    古人熱愛讀書,但在古代因為條件有限,或是沒有書可讀,或是白天需要勞作只能等到晚上讀書,。但到了晚上卻沒有了光線,又容易睏倦,古代讀書人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想出了很多種讀書方法。現在讀書的條件應有盡有,但是卻沒有古人這麼熱愛讀書了。
  • 頭懸梁錐刺股的主人公最後結局如何,難怪老師不說,結局出人意料
    「頭懸梁 錐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是三字經的內容,這幾句話告訴我們,要想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必須自覺地刻苦讀書。因為求知識這件事任何人也代替不了,只有通過自己努力才能學到。現在我們有父母、老師的關心和教導,就更應該好好學習才是。
  • 頭懸梁錐刺股的學習精神,對現在孩子還適應嗎?應不應該鼓勵?
    比如頭懸梁、錐刺股、程門立雪、映雪囊螢、聞雞起舞、鑿壁偷光……咱們的老祖宗在學習上是很拼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覺得學習主要靠方法,現在可提供孩子學習的方式多著呢,而且孩子現在學習也不是為了求得功名。為了學習,頭懸梁、錐刺股的精神就沒有必要推崇了。
  • 頭懸梁和錐刺股的兩個人,人生經歷和結局卻截然不同,你看好誰?
    頭懸梁和錐刺股的兩個人,人生經歷和結局卻截然不同,你看好誰?我想不管是古代還是今天,大家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如果不是出生在富貴世家,就只能依靠刻苦學習來出人頭地。像是孫敬和蘇秦,甚至留下了頭懸梁和錐刺股的故事,可是他們最後的下場都怎麼樣了呢?
  • 說實話,比起她,頭懸梁錐刺股那都弱爆了~
    你們知道有一個直男做男朋友是什麼感受嗎?就是這,我是徹底佩服妹子的忍耐力了!兄弟,你別逗我,這蝴蝶從形狀還能看出公母嗎?估計沒人知道怎麼分辨蝴蝶的公母。大表姑,咱就別出來顯擺了,好好賣咱的化妝品,籃球圈距離您老有點遠。。。
  • 學生戴頭環監控走神,黑科技版「頭懸梁錐刺股」?
    但這幾日被媒體關注的浙江金華一所小學的小學生,真的變成了孫悟空,因為他們要帶著「頭箍」上課。這所學校名為金華孝順鎮中心小學,在浙江算是重點名校。這所小學裡的學生戴上頭環上課,以監控是否走神。這款頭環據說可以檢測腦電波,評判學生上課、寫作業時是否集中了注意力,並給學生的集中注意力情況打分。學校老師則會把這個分數像考試成績排名一樣發到家長群裡。
  • 頭懸梁,錐刺股的兩人後來混得怎樣?歷史老師肯定忘了告訴你!
    頭懸梁、錐刺股的典故我們耳熟能詳,那麼這兩個故事的主人公結局究竟如何呢?相信歷史老師絕對不會告訴你。頭懸梁的主人公是孫敬。孫敬是漢朝人,年幼時就很愛讀書,視書如命。他讀書是為了激勵自己用繩子把自己的頭髮拴在橫梁上,只要自己打瞌睡低頭,繩子就會扯他的頭髮,這樣就會清醒過來。
  • 頭懸梁,錐刺股的兩個人後來成了這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在很多兒童讀物上,有很多經典的古典小故事,譬如鑿壁偷光,頭懸梁,錐刺股,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等,這些故事都非常的勵志,在某種程度上確實為我們樹立了成功者的典範,供我們模仿學習,但是這些人的結局究竟如何了呢?是否都有了一個完美的人生?
  • 流傳至今的兩句話頭懸梁錐刺股,這兩位主人公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流傳至今的兩句話頭懸梁錐刺股,然而這兩位主人公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現在生活的步伐是越來越快,因此有非常多的人都是在不斷的充實自己,不斷的學習其他的技能,甚至有的在書籍的海洋中遨遊。其實當我們提起刻苦學習的一些詞語的時候,我們就會想到很多,然而頭懸梁錐刺股是我們經常說起的,它的意思也就是形容人非常努力刻苦的學習,雖然這是一種極端的方法,但是目的就是為了刺激自己的身體來提醒自己不要懶惰,雖然這種方法看起來是非常的愚蠢,但是是很有效的。
  • 雙語成語故事丨頭懸梁 錐刺股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雙語成語故事丨頭懸梁 錐刺股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 man named Sun Jing was a famous politic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