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間,迪馬股份(600565.SH)公布了其2018年一季度季報,季報數據十分亮眼。截至2018年一季度,迪馬股份總資產達到420.5億元,同比增長11.96%。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迪馬股份(600565)旗下地產板塊東原集團一季度合同銷售金額102.3億,較去年同期上漲123%,再創歷史新高,排名躍升至47位。
2017年的房地產市場表現分化,龍頭房企與中小型房企的競爭差距顯著拉開。作為近年來中型房企代表之一的東原,卻能夠這樣的大環境中始終保持自己的節奏,並於2018年的一季度順利完成超百億的銷售目標,這與其「規模與創新」的戰略是分不開的。
城市深耕土儲雄厚 奠定未來發展基礎
從重慶走出的東原集團,在樓市展現出不凡的競爭力。14年以來,東原集團堅持「精選邏輯」:精選一二線城市,精選一二線區位。圍繞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區域、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區域、以重慶為中心的西南區域等經濟發達城市深耕發展。憑藉雄厚的開發實力和卓越的品質,形成了涵蓋精品住宅、高檔公寓、甲級辦公、社區商業和大型城市綜合體等的完整業態體系。目前,東原在建、擬建項目近 50 個,持續在上海、南京、杭州、蘇州、重慶、成都等一二線經濟發展重點城市發力。
正因踩準城市節奏,東原在其精選的深耕市場都獲得了巨大成功。
東原西南市場始終保持著自身的領先地位,重慶的江山樾、鉑悅瀾庭以及成都的多個項目在2018年一季度的表現依然不俗。除了備受關注的西南項目之外,東原集團華東區域其他項目也備受市場矚目,例如位於蘇州的東原·千潯社區中心以其鮮明的室內設計風格獲得了有著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2018紅點設計大獎,同時在300個中國建築項目中脫穎而出,一舉榮獲了2018年中國年度建築大獎。
根據第三方機構統計,截至目前,東原集團土儲貨值超
1500億元,這將為東原集團衝擊全年500億的業績目標保駕護航。此外,東原還挺進西北重鎮——西安,進一步加強在華西區域的深耕布局。
產品與社區齊頭並進 用創新力探索盈利增長點
與精選邏輯相呼應的是,東原集團在產品與社區運營逐步形成了極具競爭力品牌效應。
多年來,東原始終堅持打造優秀的產品,夯實自身的差異化競爭力。自2016年提出「磐石計劃」以來,東原一直不忘初心,始終堅守著工匠精神,使得東原核心產品的實現能力明顯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東原以「印」系列為價值主張的高端住宅產品品牌,甫一推出就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代表著東原對於產品的精雕細琢已得到客戶與市場的一致認可。而「印」所詮釋的承諾和責任,也在大家所熟知的重慶東原·印長江、杭州·印未來等明星項目中得到一一證實。今年,東原還將推出另一個全新住宅產品品牌「閱系列」,深化東原的產品品牌影響力。
另一方面,東原集團在保證產品力的同時,始終堅持社區價值創新路徑,創造性地構建了新型社群形態——俱樂社區。2017年6月,國內首個社群空間原·聚場在重慶東原D7區正式落地,在業內引起廣泛關注和讚譽。2018年,原·聚場開始全國化進程,讓社區居民聚一起發現更美的生活。除此之外,社區運營子品牌「童夢童享」2017年首次代表中國學術界出席ISGA會議宣講,共同探討中國高密度城市兒童友好社區環境的研究發展。社區運營子品牌「樂享樂配」相關教育(小學)配套解決方案已基本確定,部分樓盤與當地教育資源達成合作意向,將於2018年啟動落地。
東原集團董事長羅韶穎一直說「所有的創新都需要落地」。在一個個實現短期中期長期目標的過程中,東原堅持把產品力放在第一位,把創新作為東原在城市化分級發展下的新思路。
從「美好生活需求」出發,致力於成為中國新社區運營的創新實踐者
2018年是長效機制建設關鍵期,「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成為房地產行業的主基調。站在行業大背景之中,東原集團董事長羅韶穎在發表演講時談到,「東原給自己的定位是,不光是賣房子的,我們的定位是要創造美好生活」。
董事長羅韶穎給出的策略是:兩條腿必須齊步走。第一條腿是核心業務要保持增長,規模是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通行證。第二條腿是立足集團特色,以創新構建差異化的競爭力。
在合理規模的基礎上去構建可持續的超額盈利能力,將成為東原堅持的發展思路。在這樣的思路指導下,東原將以「一帶兩翼」城市群精選深耕布局為戰略,繼續堅持長江流域經濟帶縱深發展,並拓展珠三角及京津翼城市群;堅持進取、敏銳、合作的企業文化,打造高效、團結、拼搏的人與組織,為公司發展戰略的實現提供重要支撐;東原還將持續優化「產品+服務+社區」的大產品體系,以差異化競爭力駛出同質化競爭的紅海。
作為一家連續多年位列中國房地產百強的企業,東原憑藉雄厚的土地儲備、精益求精的產品力打造以及社區運營領域的不斷創新實踐,已經為鏖戰下半場做好了充分準備,2018年將全力向新的高度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