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科技工作者的高光時刻 《未來說:執牛耳者》5月25日起播出

2020-12-16 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解敏5月23日報導:八集系列訪談節目《未來說:執牛耳者》將於5月25日起,每周六、周日晚20:10在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播出。

  《未來說》系列節目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廣播電視臺主辦,上海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共同策劃製作的大型科普品牌,到今年為止,已經連續播出第三季。新一季的《未來說:執牛耳者》,著重展示上海創新策源力驅動下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北鬥、墨子、超強超短雷射、65米射電望遠鏡天馬、人工智慧晶片、重型燃氣輪機……節目主題從「科學之巔」「大國重器」「醫學探索」「極限挑戰」「上海品牌」「關照未來」「海運崛起」「基因溯源」八個維度,解讀各重點科研領域16組共18位科研領軍人物的家國情懷和奮鬥精神,記錄中國科技創新的高光時刻和「大國重器,執牛耳者」的風採。

  與上一季相比,新一季《未來說:執牛耳者》模式上創新策劃了「請回答2019」版塊,通過回顧各科研領域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發展的進程,提出關照當下與發展的時代命題,由節目中的科研領軍人物來「回答」命題,讓歷史告訴未來,以成功回望初心。

  北鬥三號衛星總設計師林寶軍「回答」北鬥導航從受制於人到全球組網的攻堅;振華重工總工程師嚴雲福「回答」上海品牌從「上海、蝴蝶、鳳凰」老三件到「振華」再鑄上海製造輝煌的轉型;上海大學教授羅宏傑「回答」周恩來總理對重振古陶瓷研究的殷切希望下,三代科研人員的努力。

  上海天文臺臺長沈志強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郝永強在訪談過程中,分別請來了人生中重要的老師:葉叔華院士和戴尅戎院士。兩位已是耄耋之年的科學家,依然精神矍鑠,活躍在各自的科研崗位。93歲的葉叔華院士回憶起當年為建設25米射電望遠鏡在窮山峻岭奔波的歲月,一句「死也值得」展現出無私奉獻照亮偉大徵程的赤子之心,獻身中國天文事業68年的時間裡,葉叔華院士富有前瞻性的戰略謀劃,推動上海天文事業的不斷前行。85歲的戴尅戎院士,講述起為祖國奉獻青春仍然滿腔熱血,曾經哪裡最艱苦他就往哪裡去,始終堅守在最需要他的崗位,在醫學探索的道路上他堅持將「醫工結合」的理念在骨科學學科中不斷發揚光大,創造了醫學領域的多個「首次」,讓人們體會到科技發展帶來的惠民、利民、改善民生的力量。

  《未來說:執牛耳者》通過客觀解讀科研成果和創新成績,展示上海在科技創新方面,尤其是近五年來的發展和歷程,展現城市科創「策源力」,展現出了上海為科學家們提供的創新平臺,人才發展的機制體制、持續優化的發展環境,使上海成為國際化人才聚集新高地,成為科研工作者們心之嚮往的創新創業沃土。

相關焦點

  • 《未來說:執牛耳者》將開播 譜寫創新華章
    值此階段性突破的重要時期,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上海廣播電視臺推出大型科創先鋒訪談節目《未來說:執牛耳者》,展示上海創新策源力驅動下取得的重大成果。該節目從「科學之巔」、「大國重器」、「醫學探索」、「極限挑戰」、「上海品牌」、「關照未來」、「海運崛起」、「基因溯源」等八個維度,解讀各重點科研領域16組共18位科研領軍人物的家國情懷和奮鬥精神,塑造「前沿、執著、勇於創新、愛國奉獻」的科創先鋒形象,記錄中國科技創新的高光時刻和「大國重器,執牛耳者」的風採。
  • 執牛耳者「說」未來
    「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成為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進步的強大引領,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2014年5月, 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作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指示。
  • ...最值得尊重的人——18位科學家領銜新一季《未來說:執牛耳者》
    創新開拓 向科創中心進軍科創先鋒 與祖國同行5月25日起每周六、周日晚20:10鎖定上視新聞綜合頻道《未來說:執牛耳者》第三季再度來襲譜寫創新華章!今天(5月23日)上午,上海科技節重點活動之一的「執牛耳者——上海科創先鋒展」在上海中心大廈126層阻尼廳開幕,在充滿力與美的「上海慧眼」旁,葉叔華、戴勊戎、丁奎嶺等9位滬上傑出科學家,述說對中國科技發展的感悟和對科創中心建設的期許。展覽將《未來說:執牛耳者》第三季節目中受訪科學家們的科研成果和具有紀念意義的珍貴展品逐一展出,此後,這一展覽還將在上海科技館等科普場館進行巡展。
  • 張文宏亮相《未來說:執牛耳者》,奏響上海科技節華彩篇章
    上海科技節期間,9集大型科技訪談節目《未來說:執牛耳者》第四季將於8月22日至8月30日每晚8點在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連續播出,17位上海科技界的「執牛耳者」們將一一走進晚間黃金時間的上海螢屏,與廣大觀眾共同分享最前沿的先鋒科研成果,講述熱愛與堅守的科學探索故事,展現上海科學家們果敢勇毅
  • 執牛耳者—2020上海科創先鋒展啟動!
    這幾天,小科每晚都在「追星」,追的是在抗擊疫情進程中值得尊敬的科技之星,追的是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勇於擔當、創新突破的執牛耳者!2020上海科技節期間,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上海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上海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精心打造的9集大型科技訪談節目《未來說:執牛耳者》第四季,每晚20:00正在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連續播出中,17位上海科技界的「執牛耳者」一一入鏡晚間黃金時段的上海螢屏,與廣大觀眾分享最前沿的先鋒科研成果,講述熱愛與堅守的科學探索故事,展現上海科學家們果敢勇毅、衝鋒陷陣、奉獻求索的科研精神
  • 張文宏等大咖集中亮相,《未來說:執牛耳者》第四季播出
    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上海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的9集大型科技訪談節目《未來說:執牛耳者》第四季,近日在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每晚連續播出。據介紹,《未來說:執牛耳者》第四季重點聚焦上海科創領域的領跑者和開拓者,講述他們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考驗,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在醫療救治、檢測技術、藥物篩選、疫苗研發等領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重大突破。17位上海科技界的「執牛耳者」,一一走進上海螢屏,與觀眾分享前沿科研成果,講述科學探索故事。
  • 張文宏等17位科技大咖走進《未來說:執牛耳者》分享先鋒科研成果
    上海科技節期間,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上海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融媒體中心精心製作的9集大型科技訪談節目《未來說:執牛耳者》第四季,將於2020年8月22日—8月30日每晚20:00在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連續播出,並在看看新聞APP上同步推送。
  • 視頻|執牛耳者|科技啟航:林忠欽、譚家華啟發人生新航向
    看看新聞報導 重點聚焦上海科創領域的領跑者和開拓者們,面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考驗,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在醫療救治、檢測技術、藥物篩選、疫苗研發等領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重大突破的9集大型科技訪談節目《未來說:執牛耳者
  • 大型科學先鋒電視訪談欄目《執牛耳者》將與市民見面
    東方網記者解敏、曹磊5月9日報導:今天上海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市科委巡視員季曉燁介紹了將於5月舉行的上海科技節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活動的籌備情況。  今年上海科技節活動將有十大板塊。在視聽版塊,將推出大型科學先鋒電視訪談欄目《執牛耳者》。在上海中心舉辦《執牛耳者》欄目和落地展覽的啟動儀式,通過展示科技領軍人物的科研歷程和奮鬥精神,繪製出「前沿、執著、勇於創新、愛國奉獻」的「科創先鋒」群像。
  • 中國文藝的高光時刻
    是那些精神產品的創造者們,用心用情用功,定格了2019年中國文藝的諸多高光時刻。金秋時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當莊嚴隆重的閱兵式震撼國人時,中國電影人以特殊方式獻上了對祖國的祝福、對人民的禮讚:《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中國式大片集體湧現,以8天50億元票房成績創造了「史上最強國慶檔」。
  • 5月29日,一封充滿暖意的回信送到了25位科技工作者...
    5月29日,一封充滿暖意的回信送到了25位科技工作者的手中。只因為,這個即將到來的特殊日子——5月30日,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時間回撥到4年前的這一天。2016年5月30日,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了向世界科技強國進軍的號召。「科技三會」樹立了我國科技發展史上一座新的裡程碑。2016年11月,國務院批准同意將每年5月30日定為「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 當然 「 執牛耳 」 !
    以「連接數字商業,贏在數字營銷」為核心使命,著力構建專屬於數字營銷領域的商業信息服務平臺,推動數字商業領域「執牛耳者」營銷世界。成立5年來,執牛耳傳媒以更懂營銷的數字商業內容價值取勝,連接更優質的數字營銷服務。北京奧維互娛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奧維雲網、創維、康佳、TCL參與投資的OTT大數據公司。
  • 25家企業「星耀」上交所,資本市場迎高光時刻
    鑼聲鏜鏜,中國資本市場迎來「高光時刻」!7月22日上午,25家科創企業亮相上海證券交易所五樓交易大廳,成為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萬眾矚目之際,首批25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的董事長依次上臺亮相,委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共同為科創板鳴鑼開市,25隻科創板股票正式掛牌交易!
  • 執牛耳傳媒創始人首談創業
    她曾服務於「大數據營銷」科技創新企業,負責公司市場品牌和傳播,憑藉豐富的營銷媒體行業認知和經驗,助力企業發揮競爭優勢。氪空間:可以介紹一下執牛耳傳媒嗎?喬云云:關於「執牛耳傳媒」這個名字由來,引用自《左傳》。面對現代的商業經營環境,「執牛耳」既彰顯領袖魄力和價值,也突顯行業權威性和影響力,更讓聯合的力量發揮更為顯效。由此,數字商業行業新興媒體平臺的「執牛耳者」誕生了。
  • 2019,荊州的10個高光時刻!
    高光時刻 沙公高速正式通車 高光時刻 市長崔永輝為荊州代言 高光時刻 洪湖至嘉魚長江大橋通車
  • 執牛耳者|中微半導體公司董事長尹志堯暢談細"治"入微
    執牛耳者|中微半導體公司董事長尹志堯暢談細"治"入微 2020-08-30 23: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 執牛耳數字營銷商業大會將於12月21日在北京舉行
    北京2020年12月18日 /美通社/ -- 2020年12月21日,由執牛耳傳媒主辦,戰略合作夥伴奧維互娛傾力支持的2020 執牛耳數字營銷商業大會將在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6F 萊茵廳)開幕。以「連接數字商業,贏在數字營銷」為核心使命,著力構建專屬於數字營銷領域的商業信息服務平臺,推動數字商業領域「執牛耳者」營銷世界。成立近六年來,90後資深營銷媒體人喬云云帶領執牛耳傳媒以更懂營銷的數字商業內容價值取勝,連接更優質的數字營銷服務。北京奧維互娛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奧維雲網、創維、康佳、TCL參與投資的OTT大數據公司。
  • 2019中國科技高光時刻
    新華網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 陳聽雨) 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問世、我國成功完成首次海上航天發射、我國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2019年,我國一系列科技成果斬獲重大創新和突破,嫦娥四號等一大批科技成果湧現,在世界科技舞臺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中國印記。
  • 疫情催生儀式感,非接觸型經濟的高光未來
    「非接觸型經濟」出自於海通證券研究報告《科技護航「非接觸型經濟」》,是根據疫情期間「少出門、少集聚」的防護守則,推崇「非接觸」式娛樂、生活、工作成為主要方式下提出的。對此,《中外管理》記者史亞娟亦曾和書樂進行過一番探討,貧道以為:非接觸型經濟的高光時刻,還沒到來很多人以為,非接觸型經濟,已經迎接過自己的高光時刻了。這一觀點來源自股市。
  • 回望過去10年 看21世紀初那些科技史上的高光時刻
    21世紀初,那些科技史上的高光時刻  本報記者 胡定坤  今日視點  那些年,你可能「錯過了大雨、錯過了愛情」,卻錯不過科技進步帶來的時代變革、錯不過自己成為歷史的見證者。  再過十幾天,人類就要走進202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