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美麗的鄉村田園不僅是古人追求的詩情畫意,更是現代人嚮往的理想空間。9月14日,記者來到位於西秀區轎子山鎮的東方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點,雖已入秋,天氣微涼,但現場卻是一派繁忙火熱的景象,栽花、鋪草、整地……幾百名工人、農民正在加緊施工。
東方田園綜合體項目是2018年在建的省重點項目之一,位於西秀區轎子山鎮大硐口村、大進村、龍興村及石錦村四村銜接處,佔地24平方公裡,總投資30億元,由貴州高山行景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投資,打造集吃、住、行、遊、購、娛、體七位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該項目以花藝小鎮為核心、以景觀花海為看點、以花卉產業帶為支撐、以良好的文化與生態優勢為基礎,致力於打造成為國家級休閒度假區、全國特色旅遊小鎮,全國示範田園綜合體。
破解難題 打造創意新農業
什麼是田園綜合體?2017年2月5日,「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它是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是在城鄉一體格局下,順應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新型產業發展,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中國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性模式。
為何要在一個小鄉鎮上投資30億元建一個田園綜合體?貴州高山行景集團董事長馮建玻說出了他的理由:「跑遍了全國126個縣,最終選在這裡,不僅是因為這裡的氣候宜人,宜居宜遊,地理位置優越,位於貴陽市、安順市、黃果樹景區的三角黃金地帶,還因為這裡文化底蘊深厚,且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想發展、求發展的強烈願望和團結協作的積極性感染了我。」
轎子山鎮雖有優勢,但也存在短板,當地近70%的土地石漠化,針對這個問題,貴州高山行景集團投資大量資金和人力,開展人工覆土、種草、造林,為打造「花海」夯實基礎。
土地流轉問題曾經是項目推進的難點之一。「許多村民不理解田園綜合體,不願意把耕地流轉出來。」轎子山鎮東方田園綜合體協調辦公室主任、石錦村村支書董恩平談到,8月份剛到石錦村上任,就每天和村支兩委的其他成員走村串戶,與村民拉家常、謀發展。
走訪中,他們向每一位農戶詳細講解田園綜合體的好處,並給他們算了一筆「帳」:家裡一畝田地種玉米或水稻,年收入不到三千元,而要是流轉土地給園區,不僅每年每畝地有600元的收入,還可以爭取到園區務工,每年年收入至少2萬元以上。同時,田園綜合體建成後,還能帶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村民還可以有其他賺錢的好門路。
一個月後,土地流轉順利完成,項目進程得以快速推動。從去年11月份動工到現在,原先的荒山荒坡發生了「大變臉」,目前已建設完成的一期項目有乾湖溼地公園、七彩梯田、360°觀景臺、林下花海、東方植物迷宮等。
據了解,東方田園綜合體預計至2020年9月將建設完成花藝小鎮,包括生態停車場、遊客接待中心、溼地公園、小鎮綠地、花街、文創街、文化創新創意園、生態種植區等;建設完成景觀花海,包括婚慶廣場、80000平方米溫室大棚、濱水度假區、秀湖、七彩花谷、植物迷宮、梯田景觀區、森林木屋、摩天輪、玻璃滑道、滑草場、觀光火車等,還有花卉產業帶。
(責編:郜林筱(實習)、陳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