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當下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兵家爭搶熱點,機遇鋪開。9市2區中的中山雄踞大灣區幾何中心,依靠深中通道等重大交通項目,以及以1400億元布局的粵港澳大灣區綜合交通樞紐舉措,成為城市群中的連接點。而位居深中通道橋頭堡的民眾鎮,佔據深圳西進、中山東拓發展契機,在承接深圳產業、人口、資源外溢過程中優勢凸顯,區域價值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聚變。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速,中山發展迎來新機遇
中山,古稱「香山」,位於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連廣州,毗鄰港澳,與大灣區三大極點陸路相連。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臺,大灣區建設從開局起步轉向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新階段,《綱要》中9次被提及的中山,城市價值蓄勢崛起。
(1)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點
從地理位置上看,中山位居大灣區三大經濟圈——廣佛肇經濟圈、深莞惠經濟圈、珠中江經濟圈幾何中心點,此外,中山還處於廣東省三大自貿區——南沙自貿區、前海自貿區、橫琴自貿區黃金中心,優越的地理位置為中山城市發展和價值提升創造了優越的條件。
圖:三大經濟圈幾何中心
(2)深中通道下橋口
中山位居世紀工程深中通道的西岸登陸點。作為大灣區東西岸通行最具經濟價值和效益潛力的通道,深中通道的建設結束了中山的邊緣化格局,迎來西岸的城市中心化時代,深中兩地的生活半徑不斷增大,中山成為名副其實的「深圳後花園」。
(3)大灣區與沿海經濟帶交匯點
作為珠三角區域樞紐城市,中山市積極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經貿拓展活動覆蓋半數以上國家和地區。大灣區建設提速下,中山強化「東承西接」,不斷提升城市吸引力和承載力,扼守粵港澳大灣區與沿海經濟帶的戰略交匯要地,成為了大灣區西翼樞紐門戶的投資熱土。
立體交通編織「30分鐘通勤圈」,幾何中心中山下好「交通先手棋」
廣東有句俗語,叫「路通財通」。「要想富,先修路」,這個樸素而精闢的論斷在粵港澳大灣區依然適用。正在建設中的深中通道就是一條有助於中山的致富之路。作為珠三角「深莞惠」與「珠中江」兩大城市群之間唯一公路直連通道,深中通道一旦建成,中山地理優勢將被徹底激活,珠江口門戶城市和交通橋頭堡的地位將得以確立,南山、橫琴、前海三大自貿區對中山的輻射能力也將隨之增強。深圳、中山直接兩地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領域將加快對接融合,中山將更直接便捷地承接深圳的外溢,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也將湧入中山,為中山經濟注入無限活水,助力中山經濟大反彈。
在協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進程中,中山緊抓深中通道通車前窗口機遇期,從今年起將投入1500億元,統籌推進一批高鐵,城市軌道,高、快速路,港口等交通項目建設,加快建立完善高速、高鐵骨架網,推動實現大灣區核心城市「半小時通勤圈」和「一小時生活圈」,舉全市之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西岸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推動實現大灣區城市群真正物理上的融合。
隨著高速公路、軌道交通建設的全面推進,中山構建多層次立體化交通運輸體系的藍圖日漸清晰,未來中山將與廣州、珠海、深圳、佛山、江門等周邊城市形成半小時經濟生活圈。隨著交通優勢轉為發展勝勢,中山區域價值將進一步凸顯。
深圳城市向西外溢,中山城市向東發展,深中融城橋頭堡民眾迎來發展契機
深中通道開通在即,2019年,中山市《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積極推動環灣布局向東發展」,加快城市發展重心向東延伸,連同深圳已經成為中山城市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2020年,中山《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提出大力推進城市環灣布局、向東發展,並深入推進產業梯度布局和城市功能科學劃分。此外,中山城市規劃為「一主兩副、四組團」的組團式空間結構,東部組團和東北組團式城市未來拓展的主要空間。機遇浪潮下的中山,向東發展成定勢。在中山東北部格局中,民眾鎮以地理中心之勢,佔據東進發展契機。
民眾鎮位於中山市東北部,距離深圳前海30公裡,地處大灣區腹心,貫通南北、承東啟西,是大灣區發展的先導區和核心區。區位上,中山民眾毗鄰在建的深中通道(下橋口車行15分鐘即達),東臨深圳前海自貿區,北接廣州南沙自貿區,南望珠海橫琴自貿區,與大灣區三大極點陸路相連,擁有深圳、廣州、珠海三大中心城市外溢的重大機遇,為珠江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支撐點。此外,民眾與火炬、翠亨位居珠東西創新走廊「A」字形科技創新戰略支點,戰略意義重大。
深中通道完成後,民眾市民駕車去深圳機場、前海等地,將由以往繞行虎門大橋上百公裡變為跨江直達,車程由2小時縮減為20分鐘。對中山而言,原本只能往北拓進的「黃金東岸」如今不僅多了一個向東聯繫、發展的方向,而且還有望承接來自珠江東岸的產業轉移——深圳的高科技公司外溢中山。產業轉移一方面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助中山轉型成為高端製造業基地。今年以來,廣東省加大力度支持深中一體化發展,深中加速融合,這將提升中山在價值鏈中的地位。而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的民眾,將能夠承接前海自貿區、空港新城以及廣州南沙自貿發展利好,享受資本、技術和人才的溢出,並在不斷向西的產業轉移中持續受益。
9大產業平臺錯位發展,產業新城助力民眾打造東部產業創新高地
中山的產業經濟發軔於專業鎮,帶有鎮域傳統製造業發展的深刻烙印。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後,中山產業升級優化步伐顯著加快。結合產業發展側重點不同,中山將各個鎮劃分為五大組團。結合未來發展的主導產業類型,中山構建了與五大組團相對應的「9+2+1」產業空間平臺體系,包括:(1)對接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產業平臺:包括以創新服務為主的岐江新城、翠亨新區園和五桂山科創教育區,以高端智造為主的火炬開發區園、民眾園、板芙園、坦洲園和三角園。(2)促進專業製造產業發展的產業平臺:包括小欖園、古鎮園、黃圃園。
民眾園定位為先進位造業平臺,重點發展先進裝備製造、電子與通信設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健康醫藥等先進位造產業,是九大產業平臺中新增規劃建面最大的園區,與火炬開發區園、翠亨新區園基本連成一片,形成一體化發展的態勢,是中山市產業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發展空間,未來規模化效應將逐步凸顯,在承載粵港澳大灣區重大產業項目上具備較大優勢。
基於對民眾區域價值的高度認可,2018年6月,華夏幸福與中山市民眾鎮正式籤約,以「灣區創新磁極、珠西魅力水城」戰略定位打造大灣區標杆產業新城,將與江門高新產業新城協同發展,致力於成為珠西經濟發展軸帶的重要支點。依託華夏幸福產業新城建設經驗,遵循「全球技術—華夏加速—中國創造」的獨特路徑,中山民眾產業新城將整合全球資源,打通從研究規劃、落地謀劃、資源匹配、載體建設到服務運營的產業發展全流程,通過科技驅動、創新驅動和資本驅動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示範帶動強的先進產業集群。
根據規劃,民眾產業新城將重點做強新一代信息技術、健康醫藥、高端裝備製造三大產業集群,同時做優先進生產性服務業,打造大灣區創新發展新引擎。作為中山市重點產業發展平臺,中山民眾產業新城已經成為中山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空間載體之一,已引進比亞迪、彩訊、有棵樹、歐普照明等中高端產業項目。截止目前,民眾產業新城完成籤約投資額達236.2億元,籤約項目15個,預計未來5年將導入近3萬工作人口,為民眾區域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未來隨著廣州地鐵18號線和深中通道的竣工通車,中山民眾產業新城將融入深圳30分鐘經濟圈、廣州50分鐘經濟圈,晉級「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和「深圳—中山—江門」新經濟廊道的關鍵節點。未來,中山民眾產業新城將集聚創新資源,以產興城,以城促產,成為區域科技創新中心、世界級現代裝備製造業基地,從而成為承接深圳產業外溢的重要支點,進而發展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的重要一極。
深圳外溢加速中山樓市繁榮,民眾土地價值凸顯
改革開放40年來,深圳市高速發展,在人口大量積聚的同時伴隨而來的是房地產市場的高度繁榮。但是,由於深圳佔地面積較小,可供開發的地塊逐年遞減,深圳宅地價格不斷上升,「高價地,雙限雙競,宅地稀缺……」成為深圳土地市場的代名詞。
在「大深圳」語境薰陶下,一股由內向外的「離心」置業潮,衝破了地緣的限制,向深圳周邊城市蔓延。中山的發展前景一路高歌猛進,隨之而來的人居價值風暴也正在這塊火熱的土地上展開,駛入快車道的中山樓市已然成為深圳人異地置業的重要站點。在翠亨、三鄉等臨深片區,由深圳人創造的旺銷佳績不斷刷新當地的銷售業績,與此同時,深圳人多元化的置業需求也在中山置業浪潮中得到極大滿足。由於深中通道等利好因素,中山住宅地價從2015年以來逐步上漲, 2020年受結構性因素均價所有回落,但中山整體地價長期處於深圳地價四成以下,區別於深圳周邊東莞、惠州等地快速上漲的土地價格,中山宅地仍處價值窪地。
整體來看,中山高地價成交區域聚集在東部臨深板塊的翠亨新區及南朗鎮,2020年翠亨新區住宅地價已突破2300萬/畝;民眾鎮緊鄰翠亨新區,約30分鐘車程,擁有較為集中的連片土地,東南片區仍處於微開發狀態,價值窪地區位凸顯,將享受翠亨新區聯動紅利。
從新房市場來看,中山住宅房價從2016年開始快速上漲,2019年達到價格高峰,2020年受大環境影響均價所有回落;從成交客群來看,中山本地客群佔比有所減少,深圳客群佔比快速提升。長期來看,由於深中通道、南中高速等利好因素,中山住宅依然具備較大上漲潛力。民眾屬於東部臨深板塊,2020年上半年住宅均價在11184元/㎡(毛坯),與毗鄰的開發區及翠亨新區具有較明顯的價格差,窪地區位明顯,住宅上漲趨勢可期。
城市配套不斷完善,民眾加速融入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民眾地處大沙田地區,轄區內河流縱橫交錯,擁有珠江三角洲現存最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優良生態環境,保留著原汁原味的水鄉風情,擁有「全國優美鄉鎮」、「廣東旅遊名鎮」、「廣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等稱號,是著名的「嶺南水鄉」。在生態環境工作中,民眾主打「保護傳統水鄉生態資源」和「全面提升城鎮品位」兩張牌,打造「生態美、生產美、生活美」的人居環境。
隨著民眾產業新城的不斷開發,民眾配套設施加速建成。2020年4月,民眾產業新城錦豐公園開工建設,佔地232.5畝,建成後將為新城居民提供自然化的遊憩生活公共空間,盡享都市田園生活。錦豐公園南側,高端城市綜合體即將落地,具備住宿、餐飲、娛樂、購物、商務、宴會等多種功能,深度領略嶺南風情。此外,民眾產業新城將應引入省重點中、小學及三甲醫院,為新城居民帶來優質的教育資源及醫療保障。
民眾公共服務設施、文化娛樂設施、體育設施的加速建設,將更好地滿足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更好地服務進駐的企業,更好地吸聚精英人群,民眾將逐步打造成為升級版的嶺南都市水鄉,加速融入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優越的交通區位優勢,可連片開發的土地資源,前瞻的產業規劃,高端的產業發展平臺,民眾繪就了一張高速發展的藍圖,正以更廣的視野、更大的格局、更高的標準參與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加速成為中山市乃至珠三角地區的投資熱土,區域價值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