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工程機械行業或將再次迎來發展利好

2020-12-11 第一工程機械網

【第一工程機械網 原創】編者按:據國家衛健委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月11日24時,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疫情,湖北以外30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增確診病例人數實現8連降,湖北新增病例10天來首次降至2000以下。在經濟快速發展、習慣了數據飛增才能為我們帶來興奮的時代,卻在新冠肺炎肆虐的當下,讓我們通過不斷下滑的確診數字感受到靠近勝利的力量。

工程機械齊心抗擊疫情

的確,新冠肺炎防控抗疫戰已經進入攻堅關鍵期,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發展也在逐步平衡中推進,從中央到地方相繼出臺多項政策助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但復工時間的推遲和開工時間的不確定性仍然讓包括工程機械在內的企業、用戶對於下一步市場發展有所疑慮。

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

越是在關鍵時刻,越要保持冷靜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斷,隔離噪聲。不可否認的是,疫情推遲了工程機械行業傳統「旺季」的到來,但卻從未消除。那麼,如何客觀看待此次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復工後度過了工程機械遲到的「旺季」,行業下一步發展又會呈現怎樣的態勢?國際貿易形式是否存在較大變數?對此,我們特邀工程機械行業數據分析與行業發展研究資深專家、後市場資深諮詢顧問、機手之家創始合伙人馮剛老師,通過將國家統計局、中國銀行、普華永道、高盛投資等統計數據與行業發展分析相結合,結合對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和城鎮化率進程的分析,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以期為大家提供參考。

新冠肺炎防控抗疫戰已經進入攻堅關鍵期

整體上,從短期看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衝擊將會非常明顯。自疫情爆發以來,不少國內外機構進行了預測,其中多數認為,一季度GDP增速可能會下降大約2個百分點,即增長4%左右,剩下3個季度增速將根據疫情結束時間逐步回升,全年GDP增長將呈現出「V型」形態。綜合國內外機構的主要分析預測結果,普華永道專業分析團隊認為,如果疫情在3月底或4月初進入收尾階段,那麼今年四個季度的增速可能分別為4.5%、5.0%、5.8%和5.7%,全年增速將在5.2%~5.3%。

我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

我國經濟的平穩增長離不開多項數據指標的支撐,其中,消費、投資、出口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及經濟發展重要指標。按照對GDP貢獻率大小排序,「三駕馬車」依次是消費、投資、出口。其中,消費是「三架馬車」中連續6年對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

疫情將對拉動GDP的「三架馬車」將產生不同的影響,通過分析3者具體數據便能窺見經濟如何實現平穩運行,以及由此對工程機械行業的影響。

2018年和2019年「三駕馬車」對GDP增長貢獻率(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推測1:「消費」將成為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馬車

近年來,消費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高質量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內需的擴大。這也是我國的重點發展方向和策略。2018年全年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動力作用進一步鞏固,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6.2%,同比2017年提高18.6%。

2019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7.8%,拉動GDP增長3.5個百分點,同比2018年,雖然呈下降趨勢,但連續6年仍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

本次疫情爆發於春節之前,對消費影響比較大。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消費最旺盛時間段之一。2019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超過1萬億元。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消費大幅度減少。其中,餐飲、酒店、旅遊、娛樂、交通等行業首當其衝,有關企業收入出現斷崖式下跌。

總之,2020年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已成大概率事件。

推測2:投資影響較小,或將推動醫療基礎設施項目新增投資

2018年投資(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2.4%,2019年投資貢獻率為31.2%。在2018年整體投資中,作為第三產業投資的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呈現明顯下滑趨勢。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8%,增速比2017年同期下降15.2個百分點。這其中,防範風險、監管趨嚴是增速放緩的一個主要原因。但是針對2018年基礎設施投資不及預期的表現,2019 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在專項債發力情況下逐漸企穩回升,1—10月基建投資累計增長4.2%,較2018年同期小幅加快2.34個百分點。但基建「需求大而融資不足」現象突出,依然在制約基礎設施投資增長。

數據來源:WIND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基礎設施投資雖然相對製造業投資增長弱一點,但基礎設施仍然是補短板的重要領域。未來,包括脫貧住房配套基礎設施、城鎮保障房供應、鄉村振興、農業水利等行業以及交通等領域,都是基礎設施投資補短板的重點。

其實,基建項目鼠年首月就迎來開門紅,全年開工項目有望環比再創新高。2020年,除粵港澳大灣區萬億級基建項目的規劃和實施,2020年1月份,就有200多個來自鐵路、公路、市政、軌道交通等領域和海外的基建項目及標段中標(清單見附1),總中標額高達3224多億元。其中,廣西、江蘇、重慶、河北等區域中標份額比較高。施工單位中,中國鐵建勢如破竹,中標12個重大項目,共計690億元;中國土木集團海外奪得172億哥倫比亞有軌電車項目,參建131億元重慶至黔江鐵路站前工程和126億元蘭張三四線項目等;中國交建子公司中交四航局和中國路橋斬獲188億元重慶萬州北部新城項目及118億唐山生態環保項目等。

2020年1月,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工作會議透露,到2019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已達13.9萬公裡以上,其中高鐵3.5萬公裡。會上還確定了2020年鐵路工作的主要目標: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鐵路投資任務,確保投產新線4000公裡以上,其中高鐵2000公裡。這對於工程機械行業未來發展都是極大的利好信息。

當下,受疫情影響,雖然很多企業無法按時開工,生產訂單被迫取消,投資也將相應減少。不過,總體來看,與對消費影響相比,疫情對投資影響相對較小。因為我國一般製造業原本就處於產能過剩狀態。以工程機械整機製造商為例,2019製造商和代理商仍有大量庫存。由於延遲復工造成短時間停工停產,對企業實際生產影響相對有限。對基礎設施項目而言,一些項目開工可能會延遲,但這些項目在疫情過後會陸續開工,全年來看實質性影響也不大。事實上,除上述已知基建項目投資外,疫情還有可能推動一些大型醫療基礎設施項目的新增投資。

推測3:進出口貿易發展延緩

在出口上,近兩年除了面臨中美貿易衝突的不確定性外,還有全球經濟下行、中國出口份額被擠佔的壓力。2018年中國的「淨出口」對GDP的增長貢獻率是-8.9%;2019年出口對經濟的增長貢獻率雖然有了明顯增長,貨物和服務淨出口的貢獻率是11%。但是對國內整體GDP的增長貢獻率距離投資和銷售的貢獻比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由於疫情造成消費和投資增長趨緩,加上中美貿易戰第一階段協議實施,預計2020年進出口貿易將繼續放緩。特別是世界衛生組織於1月31日宣布此次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後,一些國家採取了撤僑、限制入境和暫停航班往來等短期措施,出口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FDI)都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另一方面,節日期間很多人因疫情取消出境旅行計劃,將導致我國服務貿易進口大幅度下降。

推測4:城鎮化率的進一步增長和優化將帶動行業發展

高盛投資管理部中國副主席暨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等在中國城鎮化研究分析中指出,城鎮化的過程往往伴隨著經濟增長,城鎮化也確實可以拉動經濟增長。高盛報告中指出,城鎮化率每提高1%,就會帶動中國GDP在1年內增長0.8%,5年內增長3.5%。這與近期一個關於中國城鎮化和經濟增速的學術研究相符:中國城鎮化率每提高1%,GDP長期將增長4.8%。

目前我國城鎮化率已經非常接近60%,但中國城鎮化的規模和質量遠遠低於許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因此中國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世界銀行預測中國城鎮化率將在2025年達到70%。 一般來講,當一個國家的城鎮化率低於30%的時候,城鎮化增長較慢;高於70%的時候,城鎮化增速也較慢;而處於城鎮化率30%~70%的時候,通常增速要更快。雖然近10年間,我國城鎮人口增速顯著放緩(由2002年的4%左右下滑到2018年的不足2.5%),但中國城鎮化率在提質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再看其他國家的城鎮化率,根據世界銀行官網的數據,截至2018年,全球城鎮化率大約在55%,其中,美國城鎮化率82%;日本城鎮化率達92%左右;俄羅斯城鎮化率75%左右。

中國的城鎮化空間還有多少呢?每個國家具體情況不一,很難用同樣的標準去判斷城鎮化率的天花板。假如我們用看到的日本高達92%的城鎮化率和美國82%的城鎮化率做標杆,則我國城鎮化率的空間至少還有20%。據前所述,城鎮化率每提高1%,就會帶動GDP在1年內增長0.8%,5年內增長3.5%。那麼,未來中國GDP可持續增長的動力將會非常樂觀,這也將直接帶動工程機械行業發展。

綜上,疫情背景下,2020年拉動經濟的三架馬車中,「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出口」貿易將繼續放緩,甚至其貢獻率或許還會進一步下降;「投資」因受到疫情影響相對較小,加上政府對投資的刺激有望加大,預計基建投資對GDP增長貢獻度,很可能將大幅提升。加之我國城鎮化率有著巨大的增長和提質優化空間,作為第三產業的基礎設施投資也將會持續增加,進而將直接帶動工程機械行業保持著又一階段的利好發展。從全局和長遠來看,此次疫情,必將深刻改變中國。疫情之後,如同2003年「非典」疫情過後,國內必將湧現出很多新的商業機會,某些行業也將會蓄勢爆發。

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意識

最後,疫情當下,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讓我們一起牢記總書記的話語,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意識,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相信在春暖花開的時候,這場全面防控阻擊疫情的戰爭必將取得勝利!在此,也向此次疫情中,奮戰在抗「疫」一線和堅守崗位的行業同仁表示敬意!

附1:2020年1月基建項目中標清單(來源:基建通)

重大項目15個

城市軌道篇 中標總額514億元

公路篇 中標總額1178億元

市政篇 中標總額4455億元

鐵路篇 中標總額432億元

海外篇 中標總額374.8億元

責任編輯:Shine

相關焦點

  • 祁俊:構建新發展格局 促進工程機械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在戰勝了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迎來了工程機械行業快速恢復、健康發展的新局面大好形勢下,我們今天相聚在高端製造業聚集的美麗龍城――常州,共同商議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形勢下,工程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在此,我代表協會熱烈歡迎大家的到來,向與會的各級領導、各界朋友和柳工(000528)、恆立給予這次會議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
  • 這次武漢的疫情過後,哪些行業會爆發?
    2020年疫情對於各行業其實影響還是很大的。我們可以看到餐飲、旅遊行業幾乎在疫情期間停擺的狀態。那麼究竟疫情之後哪些行業會迎來利好呢?事實上,在非典結束後,阿里、京東依舊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苦日, 直到2008年、09年,3G開始發展、支付寶開始流行、四通一達開始全面鋪開、智慧型手機開始興起, 電商行業才算真正崛起。 其實無論2003年有沒有非典疫情,只要後來物流、帶寬、支付等問題被解決, 電商就一定會被證明是可行的商業模式。
  • 疫情令醫療器械行業「蛻變」?熱度過後,醫療器械行業會怎麼走
    在行業內看來,這次的疫情是醫療器械行業升級換代、加速集中化的好機會,是醫療器械行業一次「躍升」的機遇。 疫情減緩?醫療器械行業將會如何發展? 疫情過後,行業入住了許多新的資本、市場的熱度和規範化提高,市民的健康意識增強需求上升,這些都是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的利好因素。
  • 機械行業深度報告:跟隨工程機械的β,追尋高端製造的α
    機械行業子板塊分化明顯,其中工程機械、通用 及專用設備表現較好,而運輸設備和金屬製品漲幅大幅落後於機械指數。新冠疫情後,受益於逆周期調節、專項債的加速發放等措施,各類工程項目復工復產水平 快速恢復,對工程機械需求形成了一定支撐,因此子板塊表現強勢。
  •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穩步發展勁頭十足
    11月24日至11月27日,上海寶馬工程機械展(下稱「寶馬展」)在上海舉行,吸引了來自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餘家參展商,中聯重科、徐工、鐵建重工、三一重工、山東臨工、卡特彼勒等工程機械巨頭紛紛攜重磅產品亮相。  據介紹,寶馬展每兩年舉辦一次,號稱工程機械行業的「亞洲第一商展」。一家工程機械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從本次展會不難看出,今年疫情後,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穩步發展勁頭十足。
  • 工程機械行業一周掃描 混凝土機械謀發展
    【第一工程機械網 6.30-7.6一周盤點】6月份工程機械銷量分析報告的出爐引發了業內熱議,工程機械銷量同比數據將繼續上升,估計下滑幅度降至20%左右,混凝土機械仍然是結構性亮點,預期下半年混凝土機械仍然有望維持超過15%以上的行業銷售增速。
  • 疫情過後,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將面臨何種變局?
    6 直播、社交電商等新渠道快速發展 很多企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據預測,2020年,中國社交電商的用戶數和市場規模將從今年的4.22億人和20605.8億元,增加至7.73
  • 中國的工程機械為何沒被「卡脖子」
    引資210.56億元,如此雄厚的資金注入之後,徐工下一步將如何發力,是全行業關注的焦點。今後,徐工有限旗下挖掘機、礦機、混凝土機械等優質資產若注入徐工機械,實現工程機械資產全部上市,徐工機械的體量將急劇擴張。9月30日,徐工機械又宣布,擬將其控股子公司徐工信息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 工程機械行業併購頻頻 機遇帶來需求支撐
    近年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以及五大利好政策的持續推進,尤其是全國各省、區不斷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工程機械市場需求量猛增,整個市場需求喜人,工程機械市場形勢一片大好,相關企業已經嗅到了機遇,同時競爭亦日趨激烈,削減開支、增加市場份額並減少稅費支出成為各企業戰略中的一部分,而兼併和收購則不失為有效的途徑。
  • 長沙迎來國家工程機械質檢中心
    長沙迎來國家工程機械質檢中心 2016-03-28 8:6 來源:星辰在線-長沙晚報   星辰在線3月28日訊(長沙晚報記者 陳煥明)湖南是工程機械大省,也是汽車生產大省。
  • 預計2019 年工程機械行業將保持增長,增長率將在10%左右
    2018年工程機械行業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的局面,九種主要產品銷售同比增長25.5%。其中挖掘機銷售超過20萬臺,超越上一次銷售峰值,成為一個新的紀錄;裝載機銷售近12萬臺,增長超過 20%;汽車起重機銷售超過 3 萬臺,同比增長 58%;叉車銷售達到歷史新高的59.7萬臺,同比增長20.2%;壓路機實現銷售1.8萬多臺,同比增長5.5%。
  • 疫情過後哪些行業會是個香餑餑呢?
    一場全國的疫情,給大多數中國企業帶來了困難,企業遲遲無法復工,造成多家線下商業歇業,正是春節時期,餐飲業、旅遊業、娛樂行業等本是旺季卻慘遭暫停營業,疫情之下將會爆發新的商業需求,也將給國人帶來深刻反省,那麼哪些行業會有更多的商業機會,你又在不在其中呢?
  • 中國工程機械歷史回顧與發展
    在解放初期,我國的工程機械除了從舊社會由美國善後救濟總署遺留下來的一些破舊的美式機械和若干小型維修工廠外,可以說是「一窮二白」。  六十年的風風雨雨伴隨著共和國的前進步伐,中國的工程機械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我國機械行業一個重要的支柱產業,在國內市場中,國產工程機械行業已經成為主力,進口設備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經結束,國際市場的開拓發展迅速,近幾年來每年的出口金額以60%的速度在增長。
  • 2020鬥山工程機械新品發布會如期而至 多款新品耀世而出
    多款新品齊亮相 打造差異化競爭力隨著中國疫情好轉生產恢復,各行各業進入蓬勃發展期,工程機械行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勢頭。如今「新基建、新機遇、新發展」的政策利好條件既撬動行業新增長,又進一步要求產業自主創新、研發能力,以及產品技術的迭代升級速度,這樣才能滿足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新需求。
  • 汽車、家電行業迎多重利好 奇精機械訂單爆滿業績可期
    12月11日,商務部宣布將實施新的促消費措施,包括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以及對居民購買智能家電、綠色家具進行補貼。這是今年以來國家釋放的第三次提振大宗消費利好。受政策驅動及消費需求回暖影響,汽車、家電行業現出火爆趨勢,處於上遊的零部件龍頭奇精機械(603677.SH)訂單爆滿,全年業績值得期待。
  • 內參解讀:危情過後,電動車行業將很快迎來補償性增長!
    為什麼說電動會出現補償性增長?在這一情況下,疫情一旦結束,電動車銷量必然會迎來一波強勢增長,再加上疫情控制期間被壓抑的消費需求,也會集中爆發。青龍認為,疫情影響需求受到抑制,這些需求會在二季度得到補償性釋放。
  • 中國工程機械產業供應鏈安全宣言在北京發布
    此次發布會,由進入全球工程機械產業製造商50強榜單的8家中國企業——徐工集團、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柳工集團、鐵建重工、山推股份、雷沃工程機械集團、北方股份以及臨工集團,與來自德國、丹麥、瑞典、英國、日本、美國的工程機械外資零部件製造商100強代表,以及中國工程機械零部件製造商100強代表,共同在北京籤署發布宣言,並倡議以實際行動推動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在供應鏈安全、產品和技術創新等方面持續提升
  • 建築起重機械分會2020年度中期理事會暨行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召開
    2020年7月10日,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建築起重機械分會主辦、大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分會2020年度中期理事會暨行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泉城濟南隆重召開。報告指出,2019年,工程機械行業在歷經五年的發展低潮以及2017年以來的快速恢復和增長後,迎來了穩定的發展。受益於PC、設備更新換代、基建補短板、環保升級、人工替代等行業利好,2019年建築起重機械行業形勢火爆。據分會統計,2019年行業規模達歷史新高,總銷量超過7萬臺,行業規模同比2018年增長80%,遠高於工程機械行業整體增幅。2020年初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季度對行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 機械設備行業2020年中國市場前瞻分析
    中機聯調查顯示,如果疫情一 季度得到有效控制,超過九成的機械工業企業預計二季度生產經營將有望得以恢復。借鑑 SARS 疫情歷史,製造業及設備行業需求或將在 1~2 個季度內恢復。2003Q2 國內 經濟快速增長趨勢被 SARS 疫情打斷,生產、消費活動受到抑制,Q2 GDP 增速 9.1%, 環比下降 2.0pct。
  • 粵港澳大灣區利好消費驅動行業 泰科電子稱迎來發展機遇
    全球連接與傳感器領軍企業泰科電子(以下簡稱TE)中國區高層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大灣區巨大的潛力將利好智能汽車,智慧家電等消費驅動的行業,為TE帶來發展機遇。來詠歌TE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來詠歌在採訪中表示,今年以來,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5G基建等新項目在大灣區各大城市集群落地、全面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