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豐乳肥臀》是我的文學殿堂裡的一塊最沉重的基石,一旦抽掉這塊基石,整座殿堂就會倒塌」。
這是莫言用來描述《豐乳肥臀》這本書,在他文學創作中的重要性。
當我們第一眼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有些人一定會覺得這本書感覺好低俗啊,還有的人也有說這本書裡面滿是封建思想,令人感到荒誕。但是當你翻開這本書,去仔細的品味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本書會沒有你想的那麼淺顯。
一個雕像給了他創作靈感
莫言在解放軍藝術學院就讀時期,在一次美術欣賞課上觀看過一組中外著名人體雕塑和油畫的幻燈片,其中的第一張是人類母系社會時期的女性雕塑。
限於材料和技術,這雕像製作得並不精緻,看上去似乎有些簡易、粗糙、醜陋,然而卻有它極突出的表現:雙乳飽脹碩大,腹部肥厚,臀部豐滿,而面部的塑形卻極為潦草、模糊不清,很難辨認出眉眼口鼻等五官的輪廓,然而她矗立在那裡卻穩如泰山,莊嚴樸素。
聽過教授的講解後,莫言明白了它是一件偉大的藝術遺產,在雕塑史上具有發生學的意味,堪稱一切雕像之祖,它絕非特指某個人物個體,而是具有廣泛意義的母性的代表,是母系社會時期人們崇尚多生多育、希望人種綿延不絕的生殖觀念的物化表現。
後來,莫言的母親突然地去世,這令莫言非常的傷心。在這悲痛萬分中莫言想起母親一生的不幸、堅韌、善良、無私、默默無言、任勞任怨等等大地一般厚德載物的品格,於是激發起他創作一部作品來獻給母親、歌頌母親、紀念母親的願望,這部作品同時也是獻給天下所有母親的頌歌——天下母親大愛無疆!
突然莫言想到了那個雕塑,想著雕塑的形象,莫言就把這本懷念母親的書取名為《豐乳肥臀》。
莫言認為:「豐乳與肥臀是大地上乃至宇宙中最美麗、最神聖、最莊嚴、當然也是最樸素的物質形態,它產生於大地,又象徵著大地」。
諾獎得主莫言,文筆卻荒誕封建:想要在家裡有地位,先生個兒子
《豐乳肥臀》的年代是在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大躍進時期、文革時期這幾個在中國最敏感與特殊的時期,這也註定了上官魯氏這位單身媽媽養育眾多子女的艱難。
上官魯氏自幼父母被德國鬼子所殺,由姑父母養大,嫁給鐵匠上官壽喜,丈夫沒有生育能力,卻性情狠毒,和婆婆一起往死裡虐待她。為了傳宗接代,生育男孩,先後找人借種,這其中有姑父、養鴨人、江湖郎中、屠狗輩、小和尚、洋神父等,每出生一個女兒就罪孽深重一層,生完女孩立刻去打麥場幹活,昏死在當場。
她的婆婆說「沒有兒子,你一輩子都是奴,有了兒子,你立馬就是主」,從這一言道出家庭的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非常濃厚。
上官魯氏的一番話可以說是對重男輕女思想的無情控訴:
「人活著就是這回事,我要做貞潔烈婦,就要挨打、受罵、被休回家;我要偷人接種,反倒成了正人君子」。
莫言的這本《豐乳肥臀》出版之後,那是沒少挨罵,首先,名字太低俗,很多文人和媒體更稱其是反動小說。莫言呢,更是因為這本書,在巨大的壓力下寫檢討,還被迫轉業離開了部隊。即使這樣,《豐乳肥臀》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讚賞,它蘊含了作者對生命、母親以及歷史的深沉思考。
美國《出版者周刊》評價說:這本書的內容真實引人入勝,特別是細節描寫毫不畏縮,這本書真是一次感官的盛宴。
汪曾祺讀了《豐乳肥臀》不禁感慨:
莫言的長篇小說《豐乳肥臀》,這是一部嚴肅的、誠摯的、富有象徵意義的作品,對中國的百年歷史具有很高的概括性。這是莫言小說的突破,也是對中國當代文學的一次突破。書名不等於作品。但是也無傷大雅。『豐乳』『肥臀』不應引起驚愕。」
《豐乳肥臀》這個小說是站在人的立場上來寫作的,最典型的就是母親的幾個女兒嫁給了不同的政治力量的代表人物,他們彼此之間成了刀槍相見、勢不兩立、你死我活的敵人,但是,當他們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母親家的時候,母親對這些孩子是一視同仁。這樣一個情節實際上是超越了階級,象徵著母親包容一切,像大地包容萬物一樣博大的愛,博大的情懷。
不過是一包煙的價錢,你就可以感受到莫言筆下母親的形象。通過母親來批判這世間的一些現象。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