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莫言,文筆卻荒誕封建:想要在家裡有地位,先生個兒子

2020-12-13 星落澤洋

「毫無疑問,《豐乳肥臀》是我的文學殿堂裡的一塊最沉重的基石,一旦抽掉這塊基石,整座殿堂就會倒塌」。

這是莫言用來描述《豐乳肥臀》這本書,在他文學創作中的重要性。

當我們第一眼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有些人一定會覺得這本書感覺好低俗啊,還有的人也有說這本書裡面滿是封建思想,令人感到荒誕。但是當你翻開這本書,去仔細的品味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本書會沒有你想的那麼淺顯。

一個雕像給了他創作靈感

莫言在解放軍藝術學院就讀時期,在一次美術欣賞課上觀看過一組中外著名人體雕塑和油畫的幻燈片,其中的第一張是人類母系社會時期的女性雕塑。

限於材料和技術,這雕像製作得並不精緻,看上去似乎有些簡易、粗糙、醜陋,然而卻有它極突出的表現:雙乳飽脹碩大,腹部肥厚,臀部豐滿,而面部的塑形卻極為潦草、模糊不清,很難辨認出眉眼口鼻等五官的輪廓,然而她矗立在那裡卻穩如泰山,莊嚴樸素。

聽過教授的講解後,莫言明白了它是一件偉大的藝術遺產,在雕塑史上具有發生學的意味,堪稱一切雕像之祖,它絕非特指某個人物個體,而是具有廣泛意義的母性的代表,是母系社會時期人們崇尚多生多育、希望人種綿延不絕的生殖觀念的物化表現。

後來,莫言的母親突然地去世,這令莫言非常的傷心。在這悲痛萬分中莫言想起母親一生的不幸、堅韌、善良、無私、默默無言、任勞任怨等等大地一般厚德載物的品格,於是激發起他創作一部作品來獻給母親、歌頌母親、紀念母親的願望,這部作品同時也是獻給天下所有母親的頌歌——天下母親大愛無疆!

突然莫言想到了那個雕塑,想著雕塑的形象,莫言就把這本懷念母親的書取名為《豐乳肥臀》。

莫言認為:「豐乳與肥臀是大地上乃至宇宙中最美麗、最神聖、最莊嚴、當然也是最樸素的物質形態,它產生於大地,又象徵著大地」。

諾獎得主莫言,文筆卻荒誕封建:想要在家裡有地位,先生個兒子

《豐乳肥臀》的年代是在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大躍進時期、文革時期這幾個在中國最敏感與特殊的時期,這也註定了上官魯氏這位單身媽媽養育眾多子女的艱難。

上官魯氏自幼父母被德國鬼子所殺,由姑父母養大,嫁給鐵匠上官壽喜,丈夫沒有生育能力,卻性情狠毒,和婆婆一起往死裡虐待她。為了傳宗接代,生育男孩,先後找人借種,這其中有姑父、養鴨人、江湖郎中、屠狗輩、小和尚、洋神父等,每出生一個女兒就罪孽深重一層,生完女孩立刻去打麥場幹活,昏死在當場。

她的婆婆說「沒有兒子,你一輩子都是奴,有了兒子,你立馬就是主」,從這一言道出家庭的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非常濃厚。

上官魯氏的一番話可以說是對重男輕女思想的無情控訴:

「人活著就是這回事,我要做貞潔烈婦,就要挨打、受罵、被休回家;我要偷人接種,反倒成了正人君子」。

莫言的這本《豐乳肥臀》出版之後,那是沒少挨罵,首先,名字太低俗,很多文人和媒體更稱其是反動小說。莫言呢,更是因為這本書,在巨大的壓力下寫檢討,還被迫轉業離開了部隊。即使這樣,《豐乳肥臀》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讚賞,它蘊含了作者對生命、母親以及歷史的深沉思考。

美國《出版者周刊》評價說:這本書的內容真實引人入勝,特別是細節描寫毫不畏縮,這本書真是一次感官的盛宴。

汪曾祺讀了《豐乳肥臀》不禁感慨:

莫言的長篇小說《豐乳肥臀》,這是一部嚴肅的、誠摯的、富有象徵意義的作品,對中國的百年歷史具有很高的概括性。這是莫言小說的突破,也是對中國當代文學的一次突破。書名不等於作品。但是也無傷大雅。『豐乳』『肥臀』不應引起驚愕。」

《豐乳肥臀》這個小說是站在人的立場上來寫作的,最典型的就是母親的幾個女兒嫁給了不同的政治力量的代表人物,他們彼此之間成了刀槍相見、勢不兩立、你死我活的敵人,但是,當他們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母親家的時候,母親對這些孩子是一視同仁。這樣一個情節實際上是超越了階級,象徵著母親包容一切,像大地包容萬物一樣博大的愛,博大的情懷。

不過是一包煙的價錢,你就可以感受到莫言筆下母親的形象。通過母親來批判這世間的一些現象。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

相關焦點

  • 莫言領取諾獎 授獎詞:他是個詩人 讓個體升華
    頒獎順序依次為物理學、化學、生物及醫學、文學、最後為經濟學獎。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稍早已於挪威舉行。  為莫言介紹的是作家、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提名小組主席佩爾·瓦斯特伯格,他介紹說,莫言是個詩人,粉碎了陳腔濫調,讓茫茫人海中的個體得以升華,莫言的想像力翔越了人類存在的全部。
  • 莫言獲諾獎後,文藝圈褒貶不一!陳丹青:他獲諾獎與作品無關
    莫言獲得諾獎,成功的以中國公民的身份實現了該獎項的零突破,成為中國諾獎第一人。原本是件好事情,然而引發如此多不同不和諧的聲音,甚至招來了無端的攻擊與謾罵,質疑與聲討。這其中不乏有一些文人大師,如陳丹青,他一向說話非常犀利,很多問題在他那裡都能得到批判和解決,因此,他在文學批評上成了名副其實的當代魯迅。關於獲獎後的莫言,他就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沒看過莫言的書,但知道他獲得諾獎和作品無關。這位文人為什麼偏偏就與莫言過不去,難道僅僅只是文人相輕?
  • 莫言比誰都更期盼中國再出個諾獎得主,這是為何?莫言:我有苦衷
    莫言的祖父是個木匠,父親也不是有錢人,家裡比較窮,雖然莫言很喜歡讀書,也表現出了突出的寫作天賦,當其他同學寫作記流水帳的時候,莫言的作文總是能讓老師耳目一新,經常受老師表揚。甚至,在那個時候開始,莫言的作文就會「虛構」故事了。
  • 哪些諾獎得主影響了中國人
    哪些諾獎得主影響了中國人——中信書店和開卷信息聯合發布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影響力排行榜光明網訊(記者 趙璵)從1901年到2016、關注度和推廣度三個維度去分析,在這三個主要行為指標的構成下,再利用模型推導出綜合影響力——前三名依次為:莫言、海明威、泰戈爾。
  • 莫言諾獎發布會答記者問 向讀者薦《生死疲勞》
    中新網12月7日電 據《北歐時報》報導,由於暴風雪影響,中國作家莫言沒能按計劃在5日抵達斯德哥爾摩,而是在6日凌晨及時趕到,所以準時參加了諾貝爾獎周安排的活動。  11點半,各路記者就已經在瑞典文學院三樓新聞發布廳等候了。宣布獲獎的時候,文學院常務秘書是面對著大廳對記者宣布消息。諾獎文學得主新聞發布會正好是讓諾獎得主與宣布的時候對著。
  • 莫言還是那個莫言!諾獎後首部小說《晚熟的人》推出
    有人說莫言將陷入「諾獎魔咒」——得了諾獎就很難再進行持續創作,但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前主席埃斯普馬克卻說:「我相信莫言得獎後依然會寫出偉大的作品,他真的有一種力量,沒有人會阻止他。」十年蘊積,人事全新。《晚熟的人》中,莫言根植鄉土,聆聽四面風雨,塑造典型,挪借八方音容,用十二個故事講述獲諾獎後的裡裡外外。
  • 陳丹青,沒有讀過莫言的東西但我知道他獲諾獎與作品無關,非也
    文·段宏剛「沒有讀過莫言的東西,但我知道他獲諾獎與作品無關」。許多人以詐傳詐,不去考證,就把這句話扣在陳丹青頭上,既歪曲了事實,讓旁觀者誤以為陳丹青的見識不過如此,也對莫言很不公平,實屬不應該。主持人當時這樣提問陳丹青:2008年您接受我們節目採訪的時候,您說我們中國會出諾貝爾獎得主,但是不會出大師了,那麼您能不能談談莫言獲獎?面對這個問題,陳丹青的回答比較長,基本上都是在圍繞諾貝爾獎在說事,對莫言的評價幾乎沒有。在此,我篩選幾句有代表性的話語,來以正視聽。
  • 莫言獲得諾獎之後,世界還欠中國什麼
    莫言獲獎之後,世界還欠了他一個諾獎,也欠中國其他作家一個諾獎。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有閻連科,餘華,張愛玲等等,不知道在你的心中,下一位榮獲諾獎的中國作家應該是誰呢?作家閻連科01有人說下一位諾獎得主可能會是閻連科,不止一次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其中代表作有小說《日光流年》、《受活》、《丁莊夢》以及世界最長篇散文
  • 莫言真是靠醜化中國人才獲諾獎嗎?看看頒獎詞,網友黑他有道理嗎
    在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瑞典諾獎協會有一段致辭,相當於是對莫言的頒獎詞。從這段頒獎詞的一些話語中,我們能感受到濃濃的西方人的價值觀:「莫言用譏諷和嘲弄的手法向歷史及其謊言、向政治虛偽和被剝奪後的貧窮髮起攻擊。
  • 諾獎得主賽珍珠《大地》三部曲再版
    她是「最能讓西方了解中國的作家」 她的作品是再現百年前中國農民關於土地的信念史 諾獎得主賽珍珠《大地》三部曲再版 《大地·三部曲》   從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到陳忠實的《白鹿原》,以及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紅高梁家族》,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著作,都與鄉土和家族有關。你知道嗎?
  • 諾獎得主的「中國生意」,出場一次上百萬,中國人的智商稅很值錢
    當然,上述是個玩笑話。毫無疑問,諾貝爾獎的含金量在全球都是頂級的,它是科技殿堂的最高榮譽,也代表著獲獎人為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而諾獎得主無疑是最頂尖的人才。最近幾年,又出現了一個新趨勢——諾獎得主開始流行「組團走穴」。
  • 莫言短篇小說精品系列出版,在短篇小說裡發現珍珠
    今年5月,浙江文藝出版社推出了「莫言短篇小說精品」系列。這套短篇小說集收入了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自創作起步至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期間的全部短篇小說近80篇,包括《三匹馬》《秋水》《兒子的敵人》《神嫖》《長安大道上的騎驢美人》《小說九段》共六冊。這套書以小開本、精裝的形式呈現,也是莫言短篇小說迄今以來最完整的彙編。
  • 寫完《晚熟的人》,莫言從「我爺爺」變成了「諾獎之後的莫言」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認為,在莫言以前的小說中,家鄉對於他來說並非一個回的地方,他是站在那裡的。但是到了《晚熟的人》,可以說系統性地體現了一個姿態——他是從外面回去的,這與魯迅式的回鄉主題一脈相承,但莫言又寫出了這個時代的特點。「這部作品在莫言的創作中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其中有很多人物仿佛就生活在我們身邊。」
  • 對比我國諾獎得主的各自的情感和閱歷,屠呦呦是個傳奇,他最痴情
    只有無聊的傻×才去利用這些東西故意拉深人與人之間的仇恨,有那功夫不如去做學問了。 你認為有用你就用,你認為沒用就不用,有什麼好爭論的呢?如果能讀懂莫言小說的人,絕對不會整天吹牛、罵人,因為莫言作品裡對人性、對世間百態、對善惡的描寫入木三分。
  • 19年19位諾獎得主!日本人是如何成為「諾獎收割機」的?
    雖然有了莫言和屠呦呦的突破,但是,在諾貝爾獎的基礎科學獎項方面,中國人還未能實現「零突破」。相比之下,算上吉野彰,日本已經總共產生了27位諾獎得主,其中有三分之二(18位)出現在2000年之後,平均一年一位!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讓日本可以在新世紀迅速成為諾獎收割機的呢?
  • 莫言獲諾獎後首部作品《晚熟的人》今首發:12個「我」眼中的故鄉潮...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中國籍作家首位獲得者。八年過去,莫言鮮有露面的同時也一直沒有新作和大家見面。本次推出的《晚熟的人》算得上是他打破沉寂之作。在書中,莫言依然根植鄉土,用十二個故事講述了獲得諾獎後的裡裡外外,這其中有喜有悲,有荒誕有現實,時間跨度也從從上個世紀一直延續到了當下社會。
  • 莫言得了諾獎,仍崇拜魯迅的《阿Q正傳》:魯迅,文壇永遠的巔峰!
    2012年,莫言勇奪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了世界歷史上第1位獲得此獎的中國作家!當年,魯迅先生也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但是卻被魯迅婉拒!莫言事實上,魯迅先生的文學地位,並不因得不得諾貝爾文學獎而改變!迄今為止,魯迅的思想和精神,對我們仍有巨大的指導意義!
  • 莫言諾獎巨作:《豐乳肥臀》描寫尺度有多大膽,一度被評價為禁書
    《豐乳肥臀》是莫言的代表作,給他的諾獎增添了很大的分量。1997年,《豐乳肥臀》奪得中國有史以來最高額的「大家·紅河文學獎」,獲得高達十萬元人民幣的獎金。這本書在讀者中產生重大影響的同時,也引來了多方的爭議。直到今日,網絡上仍然有人回顧這本書,同時回顧這本書在當時帶來的討論和爭論。
  • 王蒙:作家作品都有政治含義 諾獎也有政治傾向
    他們1960年代給蘇聯的帕斯·捷爾納克的《日瓦戈醫生》發獎,使帕斯·捷爾納克受到蘇聯官方極大壓力,被開除了蘇聯作協會籍,他只能選擇拒獎,而晚年的赫魯雪夫則對此事感到愧疚。  後來此獎發給了蘇聯的索忍尼辛,蘇聯政府的反應則是吊銷了索的護照。  諾獎也與蘇聯有過較愉快的打交道的記錄:發獎給蕭洛霍夫,蕭是蘇共中央委員,曾跟隨赫魯雪夫訪問美國,被赫稱為他們的文化的偉大代表。
  • 為何他會說:莫言能獲諾獎,和他的作品無關?
    比起著名作家莫言,這位名叫陳丹青的先生雖然也是一名作家,但從作品受歡迎程度以及文筆優秀與否等角度來衡量的話,陳丹青絕對比不上莫言。當然,這僅僅是我個人的看法,陳丹青是一名普通的作家,但他卻是一名十分著名的畫家。所以說陳丹青和莫言屬於同行人,既然是相同領域的名家,那麼自然就有資格去對其他人評頭論足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