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的發掘過程以及出土文物

2020-09-26 九十六個核桃

劉賀乃漢武帝之孫,其父昌邑【今山東菏澤】王劉髆不足20歲便去世,因漢昭帝英年早逝,膝下無子,18歲的劉賀被立為帝,在位27天後,又被霍光廢黜。漢宣帝繼位後,將其封至長江以南的豫章郡【也就是滕王閣序裡面王勃所寫的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封海昏侯,食邑4000戶。海昏侯沿襲四代,從第一代海昏侯劉賀開始,公元前63年至公元104年,總計140多年,劉賀在封地4年就去世了,年僅33歲。

漢書記載劉賀在當皇帝的27天時間裡:

動作多不正

行汙於庶人 ,終不改節。

荒淫迷惑,失帝王禮誼,亂漢制度。

大行在前殿,發樂府樂器,引內昌邑樂人,擊鼓歌吹做蕡俳倡。

召皇太后御小馬車,使宮奴騎乘,遊戲掖庭中。

與孝昭皇帝宮人淫亂,詔掖庭令敢洩言者斬。

發御府金錢刀劍玉器,賞賜所與遊戲者。

受璽以來二十七日,適合旁午,持節詔諸管署徵發,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從漢書這一系列記載來看,劉賀不能再混蛋了,然而在霍光準備廢黜劉賀之時,漢書對於記載又是:

群臣皆驚愕失色,莫敢發言,但唯唯而已。

並在最後總結:賀不用其言,卒至於廢

既然漢書說劉賀是因為不聽話被廢掉的,為啥又記錄劉賀一系列荒唐行徑,有可能這些荒唐的行徑都是劉賀的謀士計策用來麻痺霍光的,讓霍光知道劉賀行為荒誕,不會危及他的權利,怎奈還是抵不住老狐狸的權謀,劉賀逐漸的任命親信擔任朝廷官吏。這些行徑被霍光直接當做廢帝的理由。

墎墩山海昏侯墓是中國考古史上一個重大的發現,又2座主墓,7座陪葬墓組成,是中國迄今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墓葬。2015年入選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2011年3月,接到舉報有盜墓賊出沒,挖開15米深的盜洞 ,很快,國家文物局批准了對大墓進行搶救性發掘。3月份發現,4月初,國家文物局專家就到了,進行了古墓大範圍的摸底勘探。以盜洞墓為中心,周圍存在大小墓葬10餘座,都符合漢代諸侯墓葬的規制。

中間為主墓,周邊為陪葬坑和陪葬墓

發掘工作首先從被盜大墓旁邊的陪葬坑開始,一批鎏金車馬具開始出土,種類繁多,做工精美。5部車,20匹馬,使用真車馬陪葬,只有諸侯王才可以用,海昏侯作為侯一級別,按理說是沒有資格用王一級別的墓葬待遇。

出土當盧,馬的額頭用的,上面刻有為玄魚、鳳鳥、蛟龍組合圖案,兩條蛟龍身形修長、背部有鰭、尾部相對內蜷曲,龍身呈交匯騰躍之勢,如「8」字形,「8」字內空白部分下為玄魚,上為鳳鳥,鳳鳥翅羽張開,尾部翹起。亦有虎、月、日組合圖案,虎為上,左月右日,三者呈品字形排列;月中有玉兔及玉蟾形象。

當盧

周圍陪葬坑清理之後,主墓室露出真面目,甲字形大幕,總面積400平方米。盜洞的位置,幾乎分毫不差的,落在主墓上方的正中央。盜墓者的專業程度,讓有著多年經驗的考古專家嘆為觀止,更糟糕的是,盜墓者已經用電鋸據開了槨木頂層。在專家揭開封土的過程中,發現了大大小小十幾個盜洞,說明這個墓在古代也時常被盜墓者光顧。更是出土了一個五代時期的燈盞,應該是古代盜墓賊留下的,現在也成了文物。

墓結構

盜洞

進入主墓後,很多地方因為年代久遠,已經坍塌,對於文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在清理主墓外迴廊時,在北藏閣樂器庫,出土一整套編鐘,有扭鍾14件,甬鍾10件。出土全國首例鐵製編磬,因春秋時期多為石制編磬,而曾侯乙墓出土為銅製編磬,所以這一發現無疑令人振奮。另外有重達十餘噸,200萬枚五銖錢,它直接顯示出墓主人的富有。經過仔細分析,考古專家鑑定,這批五銖錢都來自於漢武帝,漢宣帝期間。經過3年時間,墓地外迴廊清理完畢,出土文物上萬件,禮器、兵器、漆器、錢幣、酒器、大量生活器皿、竹簡木牘【上書海昏侯臣賀】。

扭鍾,因為頂部的懸扭而的名

甬鍾,因為頂部有一個甬柱而得名

海昏侯墓出土編鐘

海昏侯墓編鐘的紋路

曾侯乙墓19個扭鍾,45個甬鍾

編磬

五銖錢山

五銖錢

香爐

銅火鍋

雁魚燈

提梁卣盛酒器,西周製造,劉賀收藏

漆器

這次參與考古發掘的專家有北京、西安等地的知名考古專家,文物保護專家有,漆器修復專家、絲織品修復專家等。這是繼長沙馬王堆墓,廣州南越王墓之後,國家文物局第三次調集全國一流專家,到一線指導發掘工作。2015年9月,主槨室正式開始發掘。主槨室上方的蓋板,長達8米,每塊重達2噸,靠軌道車吊離。2015年12月,清理完蓋板,在清理主槨室東南角的時候,在漆盒內,發現玉印一枚,和田玉雕刻,上設龜扭,1.7平方釐米見方,仔細清理之後,四個小篆銘文,大劉記印。

考古隊員繼續發掘,在墓槨室西側,發現大量馬蹄金、麟趾金和金餅。經過仔細清點,確定,大馬蹄金5枚【260g】,小馬蹄金和【重量40g】麟趾金【重量70g-80g】各10枚,金餅【重量250g】187枚,這是目前出土墓葬中,金器最多的一個。2015年12月20日,開啟主棺,棺蓋分上下兩層,之間有大量的馬蹄金和麟趾金、金餅隨葬。還有20塊金板【重量1公斤以上】。本次墓葬出土金器78公斤,超過所有漢墓出土金器重量的總和,由此可見墓主人生前奢靡的生活狀態。在銅鼎和漆器有文字昌邑九年等,基本鎖定墓主人為劉賀或者劉賀父親,因昌邑王總計就2位,因為第一任昌邑王並無在豫章郡生活,故而推測墓主人應該為第二任昌邑王劉賀。不過考古不僅僅是推測,專家們更急切的希望能夠出土墓主人的印章。

馬蹄金

馬蹄金

麟趾金

金板

因現場條件所限,古墓年代久遠,經過研究決定,將內棺移至實驗室再開啟,有相對比較好的保護條件。兩周後,經過周詳的打包,內棺被調走。現在來看,主棺的高度已經不及原來的1/3 ,考古人員有些擔心,裡面的文物可能破壞性比較大。當內棺被打開後,工作人員看到的玉璧、玉佩、漆盒、寶劍等,唯獨不見墓主人屍骸,應該是在潮溼的環境中經過2000年的變化已經化作泥土了。考古工作持續揭開謎底。因墓內積水太深,導致現在棺內文物被淤泥所包裹,小件文物很難看到其形制。忽然,有人在棺內死者腰部位置【根據玉璧等位置擺放大致推測死者屍骸的位置】發現一枚玉印,很可能是綁在腰帶上,以便於隨時取用。經過小心提取,發現原來是一隻可愛的小蟾蜍,【也有學者稱貓頭鷹,表示劉賀複雜的心情】印面陰刻篆書:劉賀。此時,纏繞5年的謎團忠於揭開,南昌墎墩山墓葬主人為第二任昌邑王,西漢第九任皇帝,漢廢帝,也是海昏侯劉賀。他的一生曲折離奇,曾經輝煌,晚年蕭涼。

墓主人的頭部和胸部、腰部都有大小不等的玉璧、玉訣、玉帶等,專家們更期待有金縷玉衣的出土,因之前獅子山楚王劉戊墓,還有保定滿城漢墓都有出土金縷玉衣,或者絲縷玉衣。按照劉賀墓目前出土的器物程度來看,很大程度有金縷玉衣。而實際出土,讓我們大開眼界,劉賀用的不是玉衣,而是琉璃,用絲線穿成,絲線包裹金箔,不是穿在身上,而是一張琉璃席,和玉璧一起,覆蓋死者全身,彰顯富貴。

琉璃席,這個估計很難復原了

劉賀墓中出土幾千枚木牘,除了儒家經典、方術醫術之外,還有一些講述房中術的書。長沙馬王堆漢墓也出土類似的竹簡。從木牘中有不少劉賀上書給漢宣帝,要求去長安朝見。而且準備了大量的金餅用來上供,只可惜皇帝不領情,最後這些文件、金器只能隨著他埋入塵土。木牘上面文字歷史價值極高,還有提到劉賀跟當地的官員討論,他有可能會升為豫章王,後來被漢宣帝查處後削去食邑3000戶。而墓主人的骨骸,除了幾片蜂窩狀的腿骨之外,只剩下一排牙。考古人員經過仔細勘察,發現一種極其耐腐蝕的香瓜子,比人的骨頭還耐腐蝕,存在於墓主人食道、尾部和臀部,這麼耐腐蝕的瓜子,肯定是無法消化的。這讓考古人員聯想到幾年前出土的東周大墓,距離海昏侯墓幾十公裡,東周大墓有47個棺木,死者為20多歲的女性,她們腹中也有這樣的瓜子。長沙的馬王堆漢墓,辛追夫人的腹部也發現100多粒香瓜子,不知道這個是否是致命的原因。

牙齒

棺木西側,出土一塊半米多高的漆木板,後來通過木板文字考究發現,原來是孔子和其弟子,這是迄今發現最早的孔子像。後來又在旁邊發現一塊大型銅板,經過比較發現,原來銅板和漆木板是一塊銅鏡的正反兩面。

銅鏡孔子畫像,很難辨識,但是在孔子畫像旁邊有文字標明就是孔子

墓中還出土五味子、銅臼、冬蟲夏草等,以及藥書、五色食勝,可以發現,劉賀在經歷人聲的起起伏伏之後,身體質量下降,經常以藥為食。

出土冬蟲夏草

據專家考證,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的文物中有竹書《論語·知道》篇。《論語》中發現《知道》篇,很可能屬於《論語》的《齊論》版本,如果完全釋讀出來,在整個學術界將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竹書腐爛嚴重, 2017年5月29日,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傳來新消息,失傳1800年之久的《 齊論語》竹簡已完成掃描,為文字釋讀做好準備。敬請期待。

論語

有很多人可能說考古就是挖寶,就是明目張胆的盜墓,就歷史價值來看,竹簡、漆器、絲織品等等一些文物跟金銀珠寶一樣,都是珍貴的歷史資料。就考古工作來看,異常艱辛,除了要有專業的技能外,還要有不怕堅信的毅力,就海昏侯墓來看,從2011年到2016年,歷時五年,多少人的心血,開始發掘的時候,我還沒有高考,發掘結束,我已經工作一年。或者是有人問為啥考古總是跟在盜墓賊後面行動,其中緣由,不多解釋。總歸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深入,文物保護的不斷完善,我們了解了越來越多的歷史謎團。我們期待有更多的發現,我們更加期待有完善的文物保護措施。

相關焦點

  • 海昏侯墓發掘的意義
    江西海昏侯墓的發掘,引起了學界的關注,也形成了社會影響。有評價以為其價值已經超過了馬王堆漢墓。這可能是從出土文物數量和部分文物品質得出的判斷。其實,發現文物數量從來不是考古工作判定古代遺存價值的主要標準。不過,發掘工作尚在進行,特別是已經出土的數以千計的簡牘,經清理、保護後進入釋讀研究程序,我們期待會有驚人的發現。
  • 海昏侯墓發掘五年記:從艱辛的考古到公眾「追劇」
    海昏侯的考古團隊隨即組建,共分四個組——發掘組、文保組、專家組以及安保組,分別負責對地面文物的挖掘和清理、對出土文物的保護、相關領域頂尖專家對於整個工作的顧問和指導以及發掘現場的安全保衛工作。不僅如此,從2014年開挖封土以來,國家文物局的專家組也常駐在工地,指導發掘。  對於這五年間的發掘經歷,有媒體用「常人所難以想像的艱辛」來形容。
  • 海昏侯:不僅僅是「黃金大墓」
    ,以及當時的海昏侯國都城、面積達3.6平方公裡的漢代紫金城遺址……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專家組組長、中國秦漢考古學會會長信立祥說,不同於以戰國楚制埋葬的長沙馬王堆列侯墓,及其他主墓被盜掘一空的漢代列侯墓,海昏侯墓園是考古發現的唯一一座以漢制埋葬的列侯「標本墓」。
  • 海昏侯墓差點就被盜了?
    楊軍和考古隊員在海昏侯墓發掘現場澎湃新聞:這次海昏侯墓的發掘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另外,墓主可能是第一代海昏侯劉賀,他一生中做過王、帝、侯,老百姓總是好奇帝王將相的生活。第二,像海昏侯墓文物這樣,在考古發掘中剛出土就展示,在全國範圍內也是極其少見的。一般來講,文物的展出,起碼是發掘清理後五六年的事情了。我們這次展覽的文物是原汁原味的,保存了它們出土時的原貌,好些甚至都還沾著泥土,這跟修復後的文物看著肯定不一樣。
  • 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將亮相首博 部分寶貝首次露面
    特別是墓葬出土的378件金器成為漢代考古之最,再加上墓穴中清理出的10噸銅錢及墓主人成謎的身世,都成了其名聲大噪的原因。  海昏侯墓葬保存十分完整。眾所周知,漢代墓葬裡面埋著許多寶物,所以漢墓基本是「十室九空」,很少能發現保存如此完好的一座墓葬。「因為這個原因,國家文物局要求把它作為中國考古學的最後一座漢代墓葬來發掘。」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說。
  • 西漢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獲獎了
    下面我們來看看,西漢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憑什麼贏得這些評委們的青睞?目前出土文物最多的漢代列侯墓葬西漢海昏侯墓位於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老裘村民小組東北約500米的墩墩山。海昏侯墓位於南昌市新建區,北面是鄱陽湖,東面是贛江。海昏侯墓上有高達7米的覆鬥形封土,下有坐北朝南的甲字形墓穴,墓穴內建有保存完好的、面積達400平方米的木構槨室。 「到目前為止,海昏侯墓考古共勘探約400萬平方米,發掘約1萬平方米,出土各類文物1萬餘件(套)。」
  • 海昏侯墓發掘的意義-光明日報-光明網
    海昏侯墓雖然發掘工作尚未完成,但已出土的珍貴文物品級之高已經令人們震驚,相關發現或可為我們考察當時歷史開啟一扇新的視窗。     江西海昏侯墓的發掘,引起了學界的關注,也形成了社會影響。
  • 為啥不能說海昏侯墓價值超過馬王堆
    剛發掘不久的「海昏侯」墓,還沒見著考古報告,專家為何就喊出超越馬王堆的判斷?一、僅憑文物數量、品質難以判斷考古價值高低,海昏侯墓須有拿得出手的特色文物客觀地說,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數量確實超過馬王堆漢墓:一個上萬件,一個不足前者的一半。
  • 南昌漢代海昏侯墓2號劉賀夫人墓預計下半年啟動發掘
    5月18日,海昏侯文物將亮相首都博物館 昨日,記者從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南昌漢代海昏侯墓2號劉賀夫人墓的考古發掘工作又有新進展。 2號墓預計下半年啟動發掘 記者了解到,日前,國家文物局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上報的《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園2號墓2017年度考古工作方案》進行了批覆,並提出了修改意見,要求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嚴格按照國家文物局批覆意見,儘快組織人員對方案進行修改完善,報國家文物局核准後實施。
  • 廢帝的極樂世界——海昏侯墓
    2016年3月2日,震驚華夏的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墓主得到確認,就是第一代海昏侯漢廢帝劉賀。海昏侯墓地是漢廢帝劉賀的墓地,它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是中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等級墓葬。海昏侯墓地的發掘是搶救性發現,因為盜墓者盜掘未遂。
  • 海昏侯墓與馬王堆漢墓,誰更重要?
    但從制式上看,馬王堆是按楚制埋葬,海昏侯墓是典型的漢制。從出土文物來說,海昏侯墓數量超過了馬王堆,精美程度兩者接近。」 我認為,在目前情況下,海昏侯墓的發掘者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他自己的觀點,是實事求是的。 為什麼目前還不能比較這兩座墓?
  • 新中國考古重大發現|海昏侯:不僅僅是「黃金大墓」
    ,以及當時的海昏侯國都城、面積達3.6平方公裡的漢代紫金城遺址……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專家組組長、中國秦漢考古學會會長信立祥說,不同於以戰國楚制埋葬的長沙馬王堆列侯墓,及其他主墓被盜掘一空的漢代列侯墓,海昏侯墓園是考古發現的唯一一座以漢制埋葬的列侯「標本墓」。
  • 海昏侯墓文物將亮相首博
    400餘件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將在首都博物館向公眾展出。目前展出文物已經運抵北京入藏首都博物館文物庫並進入布展階段。展覽將在3月2日正式開幕,初定為三個月,其中能證明墓主身份的純金器將首次展出。 海昏侯墓是中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
  • 專家談海昏侯墓發掘意義:或為考察歷史開啟新視窗
    海昏侯墓雖然發掘工作尚未完成,但已出土的珍貴文物品級之高已經令人們震驚,相關發現或可為我們考察當時歷史開啟一扇新的視窗。   江西海昏侯墓的發掘,引起了學界的關注,也形成了社會影響。有評價以為其價值已經超過了馬王堆漢墓。這可能是從出土文物數量和部分文物品質得出的判斷。其實,發現文物數量從來不是考古工作判定古代遺存價值的主要標準。不過,發掘工作尚在進行,特別是已經出土的數以千計的簡牘,經清理、保護後進入釋讀研究程序,我們期待會有驚人的發現。
  • 江西海昏侯墓主人明日揭曉 墓主或為劉賀(圖)
    西漢大墓考古:主棺四周槨板開始拆卸   《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將於3月2日在首都博物館開展。漢代海昏侯墓葬自2011年開始發掘至2015年年底,已出土金器、青銅器、鐵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編、草編、紡織品和簡牘、木牘等各類珍貴文物兩萬多件。
  • 海昏侯墓文物展特設「揭秘環節」
    供圖/首都博物館據北青網   令不少觀眾屏息以待的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展將於3月2日在首都博物館揭開神秘面紗。
  • 海昏侯夫人墓準備發掘 將揭開侯夫人身份
    6月10日是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省博物館為公眾推出的海昏侯系列講座如約而至,備受關注的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發掘工作也在有序籌備中。    「誰是海昏侯夫人」待發掘揭曉    記者從省考古研究院獲悉,國家文物局已批准對海昏侯夫人墓的發掘,目前他們正對發掘方案進行完善,發掘工作有望今年下半年開始。
  • 五銖錢足足有10噸:海昏侯墓大寶藏
    海昏侯墓地發掘現場。2011年,海昏侯墓地附近村民在發現盜墓情況上報,考古人員開始了搶救性發掘,使得大墓得以倖存。海昏侯墓地出土的五銖錢,共計200萬枚,重達10噸左右。類型可分為,穿上橫、穿下橫、穿上星、穿下星、決文、素麵。在清理過程中,考古人員還發現鑄錯了的五銖錢。
  • 江西漢代『廢帝』海昏侯大墓出土的部分玉器賞析
    江西海昏侯大墓出土的玉劍首歷時5年多,考古工作者一共勘探約100萬平方米,發掘約1萬平方米,最終確定,此為海昏侯墓,是漢廢帝劉賀的墓葬。江西海昏侯大墓出土的玉器之一海昏侯大墓,目前是中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諸侯等級的墓葬。
  • 海昏侯墓主確為漢廢帝劉賀 「昏君」形象或翻案
    海昏侯墓出土的木牘、墨書金餅和玉印證實墓主人確實為漢廢帝劉賀。  昨天上午,因豐富無匹而名聲大噪的南昌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在首都博物館與北京觀眾見面。在亮相的441組件海昏侯墓文物中,詳實的物證揭開墓主人身份——西漢第一代海昏侯劉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