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錫文: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已進行一審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陳錫文: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已進行一審

  中新網2月1日電 1日上午,國新辦就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表示,土地徵收的改革問題,去年11月底國務院常務會專門研究了向人大常委會提出對《土地管理法》修改的建議,這個建議已經提交給人大常委會去研究。

  會上有記者提問,一號文件中提到要加快推進徵地制度改革,提高農民的在土地經營收入中的分配比例,但是去年12月份的時候全國人大並未審議通過《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集體土地徵地補償條例不能順利出臺。您對未來將要出臺的草案以及補償條例有哪些預期?

  對此,陳錫文表示,土地徵收的改革問題,去年11月底國務院常務會專門研究了向人大常委會提出對《土地管理法》修改的建議,這個建議已經提交給人大常委會去研究。

  陳錫文指出,當然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既關係到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更加關係到經濟利益在各方面的調整。國務院研究這個問題是非常慎重的,人大常委會作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在審議國務院的建議時也會非常慎重,一般情況重要的議案提交人大常委會之後要三審才能通過,去年11月送上去是第一審,據我了解,僅僅是在分組討論層面大家進行議論。下一步到底這個法案能不能通過,當然要在人民代表大會認真研究。這個法案更多是涉及對被徵地農民的補償問題。

  陳錫文指出,進入新世紀以來,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各級政府在完善對農民的補償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土地管理法》1984年頒布,1998年和2004年分別進行了修改。每次修改以後,對農民的補償水平都明顯提高。現有《土地管理法》第47條非常明確地提出,特殊情況下可以根據情況在30倍的基礎上再提高。在2004年的國務院28號文件中非常明確地要求,必須保障被徵地農民生活水平不下降,長遠生計有保障。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要求,要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比重。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2012年12月24日首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集中修改現行徵地補償制度,刪除徵地補償 「30倍上限」等內容。

  據了解,現行徵地補償制度是由土地管理法確定的,最關鍵的條款是第47條。草案刪除了現行第47條中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以及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內容,規定徵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給予公平補償。(中新網財經頻道據網絡文字直播整理)

相關焦點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公布!擬新增罪名速覽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以下簡稱修正案草案)6月28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這是1997年全面修訂刑法以來的第十一個刑法修正案。此前,我國已先後通過了一個決定、十個刑法修正案和十三個有關刑法的法律解釋,及時對刑法作出修改、補充和明確適用。
  • 七大看點解析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
    這也是在藥品管理法對假劣藥的範圍作出調整以後,對涉藥品犯罪懲治保持力度不減。  「藥品『黑作坊』,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毒瘤。草案顯著加大了對『黑作坊』的懲治力度,也將藥品領域治理的觸角進一步向源頭和前端延伸。」彭新林說。
  • 我省代表團舉行第五次全體會議 審議憲法修正案草案建議表決稿...
    代表團團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張軍、陸昊、王憲魁、陳錫文、徐紹史、王常松、甘榮坤、張雨浦、胡亞楓出席會議。李海濤主持會議。  會議審議了憲法修正案草案建議表決稿、大會關於設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決定草案。審議了關於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人選的表決辦法草案。
  • 專利法修正案草案二審
    本報訊 (記者 李 春)6月28日,專利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二次審議。二審稿中增加的對產品「局部的」外觀設計給予專利保護、取消專利侵權法定賠償10萬元下限等規定引起關注。  我國現行專利法於1985年施行,曾分別於1992年、2000年、2008年進行過3次修正。2018年12月23日,專利法修正案草案初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加強對專利權人合法權益的保護,促進專利實施和運用,並將一批實踐證明成熟的做法上升為法律規範。  草案一審稿將在難以計算賠償數額的情況下的法定賠償額,從現行專利法規定的1萬元到100萬元提高為10萬元到500萬元。
  • 刑法修正案草案再審 如實供述罪行的可減輕處罰
    增加已滿75歲的老人不適用死刑限制條件  草案二審稿,增加了已滿75歲的老人不適用死刑的限制條件,以適應實踐中各種複雜情況。  此前的草案規定,審判時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  而有些網民提出,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們的壽命也逐漸提高,已滿75周歲的人,完全有能力實施特別惡劣的犯罪,如果一律規定從輕,可能導致這部分人群故意犯罪增多。  經研究,草案二審稿將相關條款修改為:審判的時候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有關專家認為,這樣既體現了對老年人的人道主義精神,同時也照顧到複雜的社會現實。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草案)》說明全文
    會議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共同意見,依照憲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的修改憲法的特別程序,以《建議》為基礎,形成並全票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提請審議憲法修正案(草案)的議案和憲法修正案(草案),決定提請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  從中央《建議》到憲法修正案(草案)的形成,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立足我國國情。講法和講政治是統一的。憲法和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體現。
  • 「修訂草案」與「修正案草案」兩種法律修改形式的異同
    我國立法實踐中主要以修訂草案形式和修正案草案形式修改法律。  二、修改範圍和內容不同  修訂草案形式的修改範圍比較大,需要對現行法律確定的制度、原則以及條文全面進行修改;修正案草案形式的修改範圍則較小,只是對現行法律的某些方面、某個部分乃至個別條款、詞句進行修改。
  • 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條文
    信封上請註明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徵求意見)。徵求意見截止日期:2014年9月30日。根據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特別是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有必要在深入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立法法進行修改完善。    立法法修改已列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並列入今年立法工作計劃。
  • 33個試點縣市行政區域擬調整土地管理法等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25日審議相關決定草案,擬授權國務院在北京市大興區等33個試點縣(市、區)行政區域,暫時調整實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關於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
  • 代表法修正案(草案)條文及草案說明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修正案(草案)》。現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修正案(草案)》及其說明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
    這次出臺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涉及的內容很廣泛。但社會關注的冒名頂替入學行為入刑沒涉及,估計程序上來不及且還必須研究。1997年以來,這是刑法第十一次修訂了(這還不包括之前不以修正案名義修訂刑法的次數),刑法大概是中國法律中修訂次數最多的法律了,與時俱進入刑,立法效率很高,很體現國家意志與社會需求。在刑法修正案十一之中,涉及經濟金融證券犯罪的新增或修訂的條款不少。
  • 刑法修正案草案八大看點
    4對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者加重處罰修正案草案將現行刑法中針對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按照被買婦女的意願,不阻礙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情形,「不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修改為「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 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條文及草案說明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現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及草案說明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修正案草案第十二條)刑事訴訟法對偵查終結、提起公訴和作出有罪判決均規定了「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標準。為準確適用這一標準,建議進一步明確認定「證據確實、充分」的條件,即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 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解讀
    尤其是我們這個《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規定,不得強迫他自證其罪,是不是也不利於我們的審訊順利進行?是不是不利於打擊犯罪?看起來好像有矛盾,但是我覺得這是要反思的一種想法。因為我們強調保障人權,它的目的不是為了影響打擊犯罪,不是為了解決犯罪問題,而是要強調用文明的方法,用科學的方法,用規範的方法來追訴犯罪。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保障人權就是這個意思。
  • 98歲老人殺妻判15年,2010年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已滿75歲不適用死刑
    年滿75歲老人犯罪,擬不判死刑法制晚報 2010年08月23日年滿75歲老人犯罪擬不判死刑 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審議 專家認為不會出現「老人敢死隊」 但不等於不擔責今天上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開幕,繼續審議預備役軍官法修正案草案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等多部法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據新華社北京7月3日電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專利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出口管制法草案二次審議稿、行政處罰法修訂草案、數據安全法草案3日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徵求意見截至今年8月16日。
  • 餘劍:對《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的修改建議
    2020年7月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以下簡稱《草案》),並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這充分體現了立法的科學化和民主化進程。《草案》緊扣社會熱點、聚焦民生需求,圍繞強化安全生產保障、平衡公私財產保護、維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大環境保護等問題,對相關犯罪進行了優化完善,具有積極意義。
  • 王晨作憲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
    形成中央修憲建議草案稿和憲法修正案(草案)的過程,很好貫徹和遵循了黨中央確定的上述總體要求和原則。憲法修正案(草案)的具體內容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王晨在作說明時說,憲法修正案(草案)提出,對我國現行憲法作出21條修改,其中11條同設立監察委員會有關。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全文發布
    2020年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二次審議。草案主要從六個方面對現行刑法進行了完善,共修改補充30條。值得關注的是,本次修正草案對一些社會關注的犯罪問題進行了補充規定,包括擬將最低刑事責任年齡降至12周歲等。一、立法歷程2020年6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對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