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唐朝一代名將,輝煌從30歲才開始

2020-12-11 歷史真鑑

公元662年,唐朝軍隊奔赴天山腳下。此時,在唐軍面前的是一群氣焰囂張的鐵勒軍隊。也許是仗著自己強大的鐵騎,派來了10幾名將士前來挑戰。未曾想到的是,唐軍中有一主將應聲而出,嗖嗖聲中射出了三箭,敵營陣中三人應聲落馬。見此陣勢,敵軍忙於逃竄,一下子潰不成軍了。此後,該將又命人坑殺了敵軍十幾萬將士。這位將軍最後贏得了「三箭定天山」的高度美譽。他就是唐朝一代名將薛仁貴。

薛仁貴出生在隋朝大業末年,這個時期楊廣敗光了祖宗基業,國民早已困苦不易,因為早已失去了民心,所以各地農民都已揭竿而起。正因為如此,薛仁貴曾經當過小小公務員的父親在動亂中死去。失去了支柱的薛仁貴只能過起了躬耕的生活,以種田謀得生存。

幸運的是,隋朝動亂之後,人們終於迎來了一個偉大的事業。618年,一個偉大的政權誕生了,那就是唐王朝。政權建立之後,李世民通過不斷的披荊斬棘,剷除了各種敵對勢力,最後並以個人的魅力和手段成了偉大的帝王,開創了王朝的第一個盛世。

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繼續這他的文韜武略。他不忘前人的事業,儘管隋朝曾有過三徵高句麗的失敗,但李世民並未放棄,而是繼續著這種軍事行動。644年,李世民再一次有了討伐高句麗的軍事行動,並令人在民間招募兵士。

此時,張世貴正在山西絳州招募將士。30歲的薛仁貴此時依舊為謀生和求得葬父的墓地而苦惱著。

但,人生有目標便有了希望。薛仁貴出生之地,從來就是名將輩出的地方,薛萬徹、薛世雄等都是這一代人士。薛仁貴的祖上也是南北朝時期的猛將之一。在耕田之餘,他仍未忘記習武,這也為進入沙場作了準備。

不僅如此,他還幸得賢妻的支持,她說大丈夫就應該去沙場效命,建功立業。於是他放棄了農業進入軍營,成為了張世貴的部下。

只是他進入軍營之後,只是一名臨時工,可是往往就是臨時工為了有好的前程往往比正式工更勤奮積極。645年,薛仁貴在徵討高句麗的戰爭中嶄露頭腳。

某一天,高句麗的軍隊如銅牆鐵壁般圍住了唐軍,唐軍絲毫無法突圍而出,情況十分危急,隨時都有被全殲。就在這火燒眉毛的危急時刻,薛仁貴騎著白馬,大踏步而出,斬下了敵軍將領的首級。經此一戰,薛仁貴開始聲名鵲起,並在此後的一場戰爭中得到了唐太宗的賞識。

那是在安市城的包圍戰之中,他一馬當先,身穿白袍,手持畫戟,早已在敵軍中有聲明的他所到之處,敵軍皆望風而逃,薛仁貴在這場戰役中斬獲敵軍二萬餘首級。

李世民也被這大場面震撼住了。戰役結束後,李世民向部下問道這個人是誰,並喜得一名猛將,並說他值得高興的是得到了這樣的將領,而不是得到了遼東之地。他也不負眾望,最終為平定遼東打下了堅實基礎。

666年,薛仁貴一路高歌猛進,佔領了多座城池,並於兩年之後,在平壤與唐軍會和,自此,平定遼東終於得以實現。

作為猛將的薛仁貴難得是遇到了一個具有開疆擴土的皇帝。唐高宗在歷史的評價中並不高,但大家不知道是他在位期間,唐朝的疆域得到了極大的拓展,鐵勒被滅,吐蕃大敗,百濟不得不屈服……只是由於父親和老婆太強,自己顯得位置毫不突出。

當然,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也有過失敗,那就是在大非川之戰中。670年,唐高宗出兵徵討吐蕃,另薛仁貴為主將,給他安排了副手郭侍封。郭作為貴族出身,不僅才能卻平庸不堪,而且性格也多有缺陷,那就是不聽人言,私自做決定。

薛仁貴率領唐軍一路勢如破竹,在大非川俘獲了多種戰略物資。他知道這種態勢支撐不了,要一方守備,一方出兵。哪知,郭不聽勸告,打心眼裡瞧不起別人,決定自己帥軍前進。就在此時,吐蕃大批軍隊趕到,唐軍被打得大敗,只好撤退。

失敗歸來的薛仁貴被貶,並被流放。直到681年,已過花甲之年的他再一次出兵瓜州,而這也是他的最後一場徵戰。據說,敵軍不相信唐軍主將是薛仁貴,他摘下展架,露出真容,敵軍見到之後有的大驚失色,有的見狀而投降。薛仁貴抓住這機會,發起了進攻,唐軍取得全勝。這場戰爭結束之後,薛仁貴於當年去世。

一位默默無聞的農民因為抓住了一個機遇,而成為名耀千古的名將,靠的是自身的能力和努力。這也告訴世人:人生永遠都不晚。

相關焦點

  • 唐朝名將薛仁貴一生如何?
    薛仁貴名禮,字仁貴,漢族,山西絳州龍門修村人,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政治家,道教傳其為白虎星君下凡隨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創造了「良策息幹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諸方面在軍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勳。
  • 薛仁貴是唐朝的一位名將,因出徵鐵勒時殺降兵,入不了武廟名將
    薛仁貴是唐朝歷史上一位傳奇名將,這個主要是因為他所處的時代和他自身的經歷成就造成的,薛仁貴的發跡其實是在唐太宗的時期,他本人祖上也是出身大族但是到了他這個時候已經非常平庸了,薛仁貴發跡前就是個普通的山村農民。而這個時期是貞觀之治的初唐時期,那個時候的唐朝名將輩出,強如蘇定方這樣的名將在這個時期都並不凸顯。
  • 戎馬輝煌的一生,成績傲人的名將——薛仁貴
    薛仁貴(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禮,字仁貴。漢族,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初年名將,北魏河東王薛安都六世孫。薛禮,字仁貴,山西絳州龍門人,大業九年(614)生,是南北朝時期名將薛安都的後代,屬於河東薛氏家族,但是到他的一輩已經沒落。
  • 唐朝名將薛仁貴,戎馬一生,暮年依舊勇不可當
    說起唐朝,相比於其他朝代,大家無不稱讚它的和平、繁榮與安定,而唐朝之所以有這樣的生活,除了君王明智的統治之外,必然少不了為了國家安定而徵戰沙場的戰士和將軍們。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唐朝,一起去了解唐朝一代名將薛仁貴的故事吧。
  • 唐朝一代戰神薛仁貴,死因究竟為何?真是被兒子一箭射殺?
    中華兒女從軍夢,薛仁貴徵東顯將才。「薛仁貴徵東」一事被許多影視劇作為拍攝題材,那麼一戰展才華,威名震華夏的名將薛仁貴,他的一生又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呢?▲薛仁貴雕像01薛仁貴出生於今山西河津市,是唐朝初年有名的將帥之才。他在軍事和政治上均有著不凡的功績,可以說為初唐立下了汗馬功勞。
  • 這才是雪域戰神!挫敗薛仁貴令唐朝遭遇立國以來首次敗仗
    唐朝歷來給人是盛唐的概念,對外戰爭幾乎沒有失敗,可是卻有一人連敗唐朝的薛仁貴、王孝傑、婁師德等名將,讓吐蕃崛起稱雄於雪域高原!650年松贊幹布死後,其孫芒松芒贊繼位,吐蕃由祿東贊及其兒子輔政,此後吐蕃開始對外擴張,唐蕃不斷發生戰爭,欽陵開始展示他的鋒芒了!欽陵少年時曾留學唐朝的首都長安,對唐朝非常熟悉。松贊幹布去世後,繼任贊普年紀幼小,以祿東贊為首的噶爾家族把持了吐蕃朝政。
  • 人到30一敗塗地?不,也可一飛沖天,唐初名將薛仁貴就是最好印證
    薛仁貴無力科舉,只得以種田為業,在他30歲那年,他準備遷移祖先墳墓,他的妻子勸他好男兒志在四方,再說此時正值太宗陛下開疆拓土的好時機,為何不建功立業,功成名就後再回鄉遷墳,光耀門楣。薛仁貴覺得妻子言之有理,由此踏入了戎馬生涯。
  • 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薛仁貴?
    形容薛仁貴只有兩個字——優秀。唐朝盛產人才,而薛仁貴就是誕生於唐太宗時期的一位驚世之才。薛仁貴的一生幾乎都奉獻給了大唐,他在軍事以及政治方面對大唐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據記載,唐朝的將領劉軍邛被包圍,戰況明顯處於下風,唐朝落敗跡象明顯,甚至將領也身處危難之中。而正是薛仁貴憑藉著自己的勇猛救出了劉軍邛。孤軍救主的薛仁貴因此得到劉軍邛的器重。
  • 張鐵林劇之《薛仁貴傳奇》:一代名將,為何會被後世醜化為奸臣?
    張鐵林劇之《薛仁貴傳奇》:一代名將,為何會被後世醜化為奸臣?《薛仁貴傳奇》是由北京大福陽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品,由陳村、丁仰國執導,保劍鋒、張鐵林、吳樾等領銜主演的電視連續劇,以貞觀年間唐朝大軍徵戰渤遼國平定叛亂為歷史背景,講述了薛仁貴從寒窯出走立志報國,而後從軍卻遭遇奸人暗算,屢立戰功最終成長為一代名將的坎坷經歷。
  • 唐朝名將薛仁貴一生如何?
    後來只有薛仁貴冒著生命危險叫醒了李治,最後李治十分感謝薛仁貴,連續好幾天都在念叨,這個世界上居然還有如此忠誠。李治誇人這一招,明顯是學李世民的。大唐武力值高的人物中,必然不能少了薛仁貴。後世常常說的一個典故:三箭定天山,就發生在薛仁貴四十七歲這一年。這一年回紇新首領比粟要背叛大唐,李治派出薛仁貴前往天山定叛亂。
  • 家境貧寒的薛仁貴憑藉這一招獲得唐太宗賞識,最終成為唐朝名將
    說起薛仁貴,大家都很熟悉,畢竟這是影視作品中常見的對象。可在歷史上薛仁貴的經歷要比影視劇中的薛仁貴坎坷的多,在其本人成為唐朝名將之前也經歷了一段困苦的時期。那麼薛仁貴又是怎樣發跡的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講薛仁貴的故事。
  • 薛仁貴,只打過一場敗仗的唐朝名將,卻因這一敗……
    然而,烏雲壓城,面對兵臨城下的局面,敵軍名將高延壽率了20萬大軍前去支援,誓死抵抗。為了立立功。薛仁貴身穿一襲白衣,尤為顯著。戰爭中,薛仁貴一身白袍,手裡拿著戟槍,腰間別著兩張弓,單騎衝陣。所到之處,所向披靡。唐軍大舉跟進,直此敵軍潰敗瓦解。看到這一幕讓即使戰爭經驗豐富的李世民尤為驚訝,馬上派遣使者前去問後才知道是薛仁貴。從此薛仁貴被封為遊擊將軍、雲泉府果毅,並賜予眾多良馬、牲口、奴和綢緞。
  • 唐朝九大名將排名,薛仁貴排第七,李靖才第三,第一鮮有人知
    唐朝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上最繁榮昌盛的朝代,被譽為"大唐盛世",直到現在,還有很多海外華人稱自己為"唐人"。唐朝政治之開明、思想之解放、疆域之遼闊,確實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環境。作為大國的姿態,唐朝的對外擴張也是尤為嚴重。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唐朝戰功卓越的九位名將。
  • 一代名將名將薛仁貴為什麼會敗給吐蕃軍隊?
    歡迎來到百家號《老者聊歷史》,今天我們講的是:一代名將名將薛仁貴為什麼會敗給吐蕃軍隊?按照《新唐書·薛仁貴傳》的說法,薛仁貴兵敗吐蕃,是被豬隊友給坑了。唐高宗鹹亨元年的時候,吐蕃入侵吐谷渾,薛仁貴率領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等將領一起出徵,郭待封鎮守鄯城,和薛仁貴的官位一樣,倆人平起平坐,這回作為薛仁貴的部下出徵,郭待封覺得丟人,心裡特別不樂意,對薛仁貴的軍令,他也是屢次違背。
  • 薛仁貴、王孝傑都是手下敗將,讓唐朝畏懼三十年的名將
    650年松贊幹布死後,吐蕃開始對外擴張,唐蕃不斷發生戰爭,期間吐蕃有一位名將,先後擊敗薛仁貴、王孝傑、婁師德等名將,讓強盛時期的大唐王朝畏懼三十年之久!在新舊唐書中,他的名字被叫做論欽陵,實際上「論」是官名,《資治通鑑》中稱他為起政,他的藏文全名叫噶爾·欽陵贊卓(為方便起見,本文統一稱為欽陵)。
  • 三箭定天山:大唐名將薛仁貴
    在位列於「凌煙閣」的唐朝功臣中,以「三箭定天山」之名出道的大唐名將薛仁貴,在知名度上絕對可以佔據C位。」至此,「中年」薛仁貴完成了從草根到名將的華麗轉身。
  • 唐朝四大名將排行榜,薛仁貴墊底,第一是他!
    薛仁貴應允,於是去見將軍張士貴應徵,自此步入軍旅。薛仁貴(614年-683年),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太宗、唐高宗時期名將。北魏將領薛安都的六世孫,出身於河東薛氏世族。隨唐太宗李世民創造了「良策息幹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諸方面在軍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勳 ,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此人殺光10萬唐軍,薛仁貴是他的手下敗將,讓唐朝丟盡了顏面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中國的歷史上人才輩出,尤其是在唐朝的時候,國家繁榮昌盛,明君當道,有勇有謀之人也能得到重用,可謂是中國歷史上的巔峰。但是雖然說唐朝是有很多的名將,可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其中有一位少數民族的將領多次徵戰唐朝,基本上都大獲全勝,就連名將薛仁貴都是他的手下敗將。此人名為「噶爾·欽陵贊卓」,又被稱為論欽陵。他出身吐蕃世家貴族,他的父親就是曾到唐朝求婚的祿東贊。當年,論欽陵的大哥掌管朝政,而論欽陵則佔領了唐朝的安西四鎮。
  • 唐朝名將薛仁貴是怎樣的人?他最後又是怎樣死的呢?
    唐朝名將薛仁貴是怎樣的人?他最後又是怎樣死的呢?薛禮,字仁貴,山西絳州龍門人,大業九年(614)生,是南北朝時期名將薛安都的後代,屬於河東薛氏家族,但是到他的一輩已經沒落。到30歲的時候,記載中描寫他窮困不得志,希望遷移祖墳,以希望帶來好運,他的妻子說:「有本事的人,要善於抓住時機。現在當今皇帝御駕親徵遼東,正是需要猛將的時候,你有這一身的本事,何不從軍立個功名?等你富貴還鄉,再改葬父母也不遲!」仁貴聽了,覺得有道理,就告別妻子,去新絳州城裡找張士貴將軍,應徵入伍,開始了他馳騁沙場40年的傳奇經歷。
  • 揭秘:歷史上,一代戰神薛仁貴是否真的被兒子一箭射死
    最近,小編迷上了各種古代的英雄事跡,每朝每代都有一些讓人熱血沸騰的故事發生,出現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將戰神,小編自己都感覺有點魔怔了,咳咳,各位小編的好朋友請求原諒,畢竟每個人都有一個英雄夢,小編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