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年底走親,為啥農民飯都不吃就走了?老農3句話很真實!

2020-12-06 三農壇

現在算下,距離過年還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不止在在打工的農民,在家務農也在開始籌備過年的事兒了。在農村過年,給大多數的感覺是熱鬧,記得小孩時,過年時候兩家鄰居常常會聚在聊聊家常,很是融洽。在多數人的感覺裡,農村人的形象是淳樸,很容易相處起來。

在農村,過年有一個傳統又重要的禮節,新年期間會挨家串戶地走親,這也是加強親朋戚友間感情的重要環節。在過去,由於交通不怎麼便利,對於路途遙遠的往往還會在親友家住上一兩天。但現在,除非是關係很相近的親戚,對於其他親友,農民很少走親會在親戚家過夜,甚至是直接放下禮品,飯都不吃就走了,為啥?老農3句話很真實!

1.交通方便了

前面也談到,以前農民走親在親戚家過夜是交通不便的緣故,那個時候農民走個親戚可能用步行的方式,白天啟程,可能到夜晚才到親戚家,所以索性就在親友家住了。現在農村的交通順暢了,不少農民家裡購置了摩託車,小車,當天來回完全沒問題。所以久而久之,農民慢慢就戒掉了這個走親過夜的「習慣」。

2.沒有共同話題了

現在不少農民外出打工,當然也有一部分農民在家務農。但就算同是外出打工的農民,有的混得有聲有色,有的依然是「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所以兩者坐在一起很容易產生代溝,共同話題越來越少。而且在農村,不少農民外出打工一去就是一整年,親友在平日間基本碰不上面,一年間可能就走親會相遇,所以以往那種相互依存的感情越來越淡,避免尷尬,索性飯都不吃就走了。

3.太忙了

現在在農村,過年走親也越來越形式化了。當然,這其中也不乏忙的原因,當今時代,不論是中年人還是老年人,他們都有自己的事要做,有自己的生活圈。尤其是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由於春節假期不會太長,他們要在有限的假期行完這些走親的禮節,所以很多時候過年走親也一天去好幾家,為了趕上時間,索性飯都不吃就走了。

但不管怎樣說,筆者覺得,過年走親相聚的機會少之又少,難得能在一次吃頓飯。不論是出於禮節還是感情原因,一起吃個飯,聊聊家常也是很有必要的,你覺得呢?在農村,年底走親,為啥農民飯都不吃就走了?老農3句話很真實!

關注小編,即可了解更多三農資訊!

相關焦點

  • 春節走親戚,為啥越來越「沒意思」,老農4句話,講到了心坎裡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 春節走親戚,為啥越來越「沒意思」,老農4句話,講到了心坎裡 。
  • 年沒過完,初六還未到,農村這一怪象頻出,為啥?老農:生活所迫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生活在農村,這些年,農村的發展和變化,都讓人眼前為之一亮!的確,近年來,農村基礎社會不斷的完善,家家戶戶的生活也逐步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村民為了改善家庭條件,買了汽車,住進了小洋樓,生活更加的富裕。不過,雖然農村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可是,外出打工依然佔據大多村民的收入來源。
  • 農村俗話「窮不走親,富不回鄉」,是什麼意思?
    在我國的農村,有很多俗話,這些俗話大家一聽都很熟悉,很多是話糙理不糙。作者今天就和大家聊句很現實的俗話,叫「窮不走親,富不回鄉」,這是農村在談論人情往來時,常說一句俗話那這句話啥意思呢?這真的是現實的一種真實寫照嗎?首先,咱們了解這句話的出處,這句話出自於《增廣賢文》意思是:「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有錢道真語 無錢語不真 不信且看席中酒 杯杯先勸有錢人,人窮不走親,富不串鄰門,門前放根討飯棍,親戚故友不上門。 」這些都是金錢社會人際關係的真實寫照。
  • 農村父母不讓閨女出遠門打工,這是為啥?老農給出3個答案!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父母不讓閨女出遠門打工,這是為啥?老農給出3個答案!如今的農村人生活已經有了更好的改善,很多人已經建造了房子,在家裡買上了空調、電磁爐等,生活的質量也在不斷的提升中,在飲食上更追求著有營養的食物,就算是價值再高,很多人也會買一些回家品嘗。從七八十年代的一窮二白,到如今的農村人生活質量變得更高,其實還在於農村人在外面打工,正因為常年的務工之路,家庭中的生活才能變得更穩定,一家人的開支得到更好的保障。
  • 農村興起「換禮」遊戲,專家:物歸原主真沒勁,老農駁斥偽專家
    其次,鄉音變了,蹩腳普通話在農村過年期間日益興起,很多村民反感,卻無法改變!第三、鞭炮「啞」了,民俗表演缺失了,過年更多的村民寧願「宅家裡」也不願出門,人與人的溝通慢慢的少了!以上幾點都是年味變淡的一些表現形式,但是,對於農村傳統的走親戚習俗來說,變化也不小,很多村民走親,卻不留下吃飯,坐一會就走,走親如同演戲,更像是過場!
  • 農村俗語「人窮不走親,富貴不還鄉」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人窮不走親,富貴不還鄉」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現在的農村和過去相比起來了,差別很大。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少了一些人情味,多了一些利益,或許是因為環境的影響,也或者是有著其它什麼原因,總得來說,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變得很勢力。
  • 「人窮莫走親!」這句農村的大實話戳中了多少農民的淚點!
    臨近年底,不少外出務工的農民工都開始陸續返回家鄉,農村裡過年向來都是非常熱鬧的,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吃上一頓團年飯,告別過去一年,開啟新的一年。每年過年期間,免不了要走親訪友,農村人又是特別講究禮尚往來的,所以走親戚也特別好面子。過去農村人常說人餓別吃蔥,燒心;人窮別走親,寒心!
  • 農村人開始「嫌棄」城裡親戚,這是為啥?老農的兩句話扎心了
    老農的兩句話扎心了文/猿飛日月如今世事變遷,幾乎每天都有一個新的變化,這在農村更是如此,在以往的日子,城裡人瞧不起農村人,因為農村比較落後,就比如說70年代,知青上山下鄉那段時間,上海的知青他們前往中國各個地方的農村進行勞動,當時的很多上海知青,他們就隨身攜帶了牙膏,當他們起床刷牙的時候,村裡面無論老人小孩
  • 農村怪像:為啥年前熱鬧,過年時冷清?老農的話很無奈
    農村怪像:為啥年前熱鬧,過年時冷清?老農的話很無奈對於農民工來說,一年中最快樂的事情可能是新年回家,因為新年不僅是休息的時候,也是與家人團聚的時候。因此,到年底,數億農民朋友,將加入隊伍回家,一張車票,一邊是城市的繁華,一邊是故鄉的親人,一年的酸甜苦辣,在這濃濃的思鄉之路上,所有的快樂和悲傷都被清除了。昔日的農村,人們都很開心,大人們聚在一起談論著沒完沒了的話題,而孩子們卻在邊跑邊玩,氣氛是那麼的熱鬧。
  • 為啥農村待客不許做3個菜?看完老農的解釋,便明白一般人承受不起
    摘要:為啥農村待客不許做3個菜?看完老農的解釋,便明白一般人承受不起。文/田俊超白農村是一個地方一個習俗,不同的地方,傳下來的習俗便不一樣。有的地方講究來客人上菜上雙,有的地方講究上菜帶湯。農村有個習俗,孩子起名不能起大了。起大了名字,孩子承受不起,會多災多難。身體經常生病,所以許多孩子都有小名,或是男孩女名,講究的是好養活。過去農村缺衣少食,生養的孩子還多。孩子能不能活下來,有許多時候是靠天意。幸運在過去是最大的福氣。
  • 農村流行「填坑」來建造房屋,而老農卻說早晚會後悔,這是為啥?
    農村流行「填坑」來建造房屋,老農卻說早晚會後悔,這是為啥?「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是農村裡很流行的一句俗語,意思是說,年輕人幹什麼事,必須要問一下老人,參考一下老人的意見。畢竟老人走過的橋比年輕人走過的路還多,老人吃過的鹽比年輕人吃過的飯都多,雖然有些誇張,但是自己分析還是有道理的。同理在農村裡蓋房子也是這樣的,老人主張蓋房子的時候,講究的是質量第一,不僅磚瓦、沙子水泥要用好的,而且在鋪根基的時候,也必須挖到硬地才行。所以在村裡老農主持操作下,村裡建造的房屋幾十年都是很完善的。
  • 農村過去非常多見的黃鼠狼,現在為啥很少見了?老農:農村變了
    導讀:農村過去非常多見的黃鼠狼,現在為啥很少見了?老農:農村變了在農村生活,記得晚上孩子不愛睡覺的時候,老人經常愛嚇唬小孩子,會說再不睡覺,紅眼老貓就來了,紅眼老貓專門愛吃不睡覺的孩子。孩子聽到之後,雖然不曉得紅眼老貓是何物,但聽起來確實相當的厲害。所以往往就會老老實實的去睡覺,直到現在,在筆者這裡,只要是老人帶孩子,晚上孩子不睡覺依然會採取這樣的方式,來哄孩子睡覺。至於紅眼老貓到底是何物,可謂是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是獾,也有人說是:黃鼠狼。在過去的農村,黃鼠狼確實數量很多。
  • 為啥農村騎摩託的人越來越少了?老農3句話說出實情
    為啥農村騎摩託的人越來越少了?老農3句話說出實情說起這個問題,筆者倒是有相當的發言權,記得小時候家中也有一輛摩託車,雖然忘記了是什麼品牌的,但是依稀記得是250排量的。有一天中午,我的父母都在地裡幹農活,筆者就悄悄騎著自己家裡摩託車去地裡給他們送飯。
  • 農村俗語:「頭鍋餃子二鍋面」,是什麼講究?老農為何如此說
    老農為何如此說古時候有很多的俗語,我們從小到大之都在聽、在認識更多的俗語,它們不僅風趣幽默,而且內涵豐富,讓人過目不忘,很輕鬆就能記住並且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大多數都是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所以才能具備這種極接地氣的特點。其實做飯就是挺有趣的一件事情。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為啥這樣說呢?老農:生活所迫
    導讀: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為啥這樣說呢?老農:生活所迫農村的俗語老話,大都是根據實際經驗演變而來,當然有的俗語的出現,也是由於特定的環境下產生的。這些俗語之中其中就有一句「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家庭富裕或者貧窮跟生什麼孩子有什麼關係呢?這句老話也是過去的說法,也是特定年代下的產物。過去跟現如今可不一樣。過去非常講究男尊女卑。女性的地位相對要低很多,跟現如今截然不同的。所以重男輕女的思想是相當嚴重的。為什麼重男輕女的時代,卻又叫做富不添丁呢?一般過去比較富裕的家庭,是不會缺少子女的。
  • 「人窮莫走親,馬瘦別走兵」等農村俗語,含義深刻
    農村俗語是經過勞動人民世代積累流傳下來的,傳的時代越久,說明這句話就越有生命力,大部分農村俗語都具備世人皆知,家喻戶曉的特色,充分體現了「大俗即大雅」。1、人窮莫走親,馬瘦別走兵,這句俗語告訴我們,人在窮困潦倒的時候,就別到親戚家去,省的被人嫌棄,就好像瘦馬跟著軍隊走,出不起力的瘦馬,只會落個被宰來吃的下場。
  • 以前農村包辦婚姻,現在是戀愛婚姻,為啥離婚率升高,老農說2點
    以前的農村是雞鴨鵝到處跑,一到雨天道路泥濘不能走,夏天蚊子蒼蠅多,熱的受不了,冬天卻又冷的受不了,所以很多農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努力讀書,考上大學,你就可以離開我們這個小村莊了」。
  • 農村人過年走親戚,都拿什麼東西?第3種有風險!你走親戚送啥?
    從初二到今天,以及明天,這幾天都是人們走親訪友的時候。初二一般是女兒女婿回娘家,之後的幾天就是輪到其他親戚。說到走親戚,有很多講究,但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是禮品了。走親戚都拿什麼東西好呢?筆者是農村人,小時候愛走親戚,每年都跟著家人把所有的親戚一家一家都走遍。
  • 為啥農村獨生女家庭,都不想找倒插門女婿了,老農道出原因
    為啥農村獨生女家庭,都不想找倒插門女婿了,老農道出原因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由於國家計劃生育的政策的方面的影響,那個年代很多的家庭他們都是獨生子女。在農村裡很多生了女孩子的家庭,他們等女兒長大了以後就要面臨嫁給別人家的情況了。
  • 農村老人說「禮有3不隨,路有3不走」,都是啥意思?
    今天是12月12日,也是大家所說的雙十二,大家一般也是在這天買買買,畢竟現在網絡發達了,很多人都學會了網購,喜歡在網上購物,這到了年底之後,大家都是購買一些需要的東西,像在農村這個時候集市上也是開始熱鬧了起來,大家也是去集市上購買一些日常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