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算下,距離過年還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不止在在打工的農民,在家務農也在開始籌備過年的事兒了。在農村過年,給大多數的感覺是熱鬧,記得小孩時,過年時候兩家鄰居常常會聚在聊聊家常,很是融洽。在多數人的感覺裡,農村人的形象是淳樸,很容易相處起來。
在農村,過年有一個傳統又重要的禮節,新年期間會挨家串戶地走親,這也是加強親朋戚友間感情的重要環節。在過去,由於交通不怎麼便利,對於路途遙遠的往往還會在親友家住上一兩天。但現在,除非是關係很相近的親戚,對於其他親友,農民很少走親會在親戚家過夜,甚至是直接放下禮品,飯都不吃就走了,為啥?老農3句話很真實!
1.交通方便了
前面也談到,以前農民走親在親戚家過夜是交通不便的緣故,那個時候農民走個親戚可能用步行的方式,白天啟程,可能到夜晚才到親戚家,所以索性就在親友家住了。現在農村的交通順暢了,不少農民家裡購置了摩託車,小車,當天來回完全沒問題。所以久而久之,農民慢慢就戒掉了這個走親過夜的「習慣」。
2.沒有共同話題了
現在不少農民外出打工,當然也有一部分農民在家務農。但就算同是外出打工的農民,有的混得有聲有色,有的依然是「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所以兩者坐在一起很容易產生代溝,共同話題越來越少。而且在農村,不少農民外出打工一去就是一整年,親友在平日間基本碰不上面,一年間可能就走親會相遇,所以以往那種相互依存的感情越來越淡,避免尷尬,索性飯都不吃就走了。
3.太忙了
現在在農村,過年走親也越來越形式化了。當然,這其中也不乏忙的原因,當今時代,不論是中年人還是老年人,他們都有自己的事要做,有自己的生活圈。尤其是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由於春節假期不會太長,他們要在有限的假期行完這些走親的禮節,所以很多時候過年走親也一天去好幾家,為了趕上時間,索性飯都不吃就走了。
但不管怎樣說,筆者覺得,過年走親相聚的機會少之又少,難得能在一次吃頓飯。不論是出於禮節還是感情原因,一起吃個飯,聊聊家常也是很有必要的,你覺得呢?在農村,年底走親,為啥農民飯都不吃就走了?老農3句話很真實!
關注小編,即可了解更多三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