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姝陽)昨日,市民何女士打進本報熱線說了件有趣的事——今年的11月3日,她既過陰曆生日又過陽曆生日。
何女士是1974年11月3日出生的,當天是陰曆的九月二十。昨天她翻看日曆,發現今年的11月3日也是陰曆的九月二十,陰曆生日與陽曆生日是同一天。發現這一有趣的現象後,何女士既驚訝又興奮。
「後來一推算,每隔19年,我的生日都有這種情況,我就覺得很奇怪,以前也沒有注意過,想問問是怎麼回事?」何女士說。
帶著何女士的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湖南師範大學天體物理系教授駱宏悌。他介紹:「何女士所說的兩個生日,一般來說19年重合一次。但也不絕對,有時要相差1天。」
駱教授解釋道,中國農曆(陰曆)中每月的天數是根據月亮運動周期確立的,平均每月29.5306日。一年12個月只有354.3672天。而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間確定的公曆(陽曆),一年有365.2422天。這樣,按農曆計算,一年的天數比公曆就少了10.875天,差不多是11天;19年就少了209天。按農曆每月30天計,209天除以30是6.9666。也就是說,在19年中,農曆時間比公曆差不多少了7個月。為了補上7個月,農曆採取了設置閏月的方法——19年七閏。即在農曆的19年中,有12個一年12個月的平年,和7個一年13個月的閏年。閏年分別為第3、5、8、11、14、17、19年。這樣一來,19個公曆年的日數和19個農曆年的日數就差不多相等了。
這樣一算,公曆所對應的農曆日子,每19年輪迴一次。因此,人們每逢19的倍數生辰的時候,生日當天有可能既是農曆生日又是公曆生日。但因為農曆與公曆的準確天數都不是整數,農曆和公曆在19年中的天數也有細微的差別。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積累,當小數變成了整數時,兩種曆法生日才會完全重合;更多的時候是相差一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月29日出生的人,在76歲那年,兩種曆法生日才有可能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