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發生碰撞產生凹陷,先做鈑金再噴漆是大家都知道的事,鈑金做的越平需要刮的膩子就越少,這對車子來說應該是一件好事才對。但是為什麼修理廠小的剮蹭都是直接噴漆,不做鈑金呢?
鈑金對車子來說是一項傷害很大的操作,鈑金是依靠一個尖尖的鐵錐,扎進去焊接住,慢慢的拉出來復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對車身原有的防鏽塗層產生不可逆的傷害,不僅是車身表面的塗層,就連內部的防鏽層也會受到影響。
車身的防鏽處理主要靠的是磷酸處理和電泳底漆這兩種方法。
磷酸處理就是把車身浸泡在有磷酸鹽溶液的電鍍槽中,結果就是在車身鋼板上形成一層磷酸鋅層。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鋼板有最好的粘附力和防腐蝕效果。磷化之後,再把車身浸泡在充滿油漆的槽裡進行電泳,利用磁場把油漆吸附在車身鋼板上。
而一旦車身原有的防鏽塗層被消耗掉以後是無法再次鍍上的,只能簡單的噴一下環氧底漆進行處理,而且有很多的噴漆店是不會進行環氧防鏽的。
即使鈑金後進行了防鏽處理也不是萬無一失的,在早些年國內造車水平還不高的時候,國產車的生鏽一直是一大詬病,哪怕到現在有關國產車生鏽的投訴也比合資車要多,由此可見車身鈑金的防鏽並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做到的。
如果鈑金的是金屬薄的汽車的話還會有洞穿的可能性,生鏽的概率更是大大增加了,鈑金面鈑金後就算進行了環氧防鏽它的防鏽力度也沒以前好,再一個一般膩子都是水磨,水磨後最內部水分幹不徹底。
而汽車補漆是要把原有的油漆磨掉的,底漆是可以保留的,這種底漆在金屬防鏽上要比後噴的好很多。但是油漆打磨是一件苦差事,很多的噴漆師傅都是交給徒弟來打磨的,有些徒弟技術不太好就容易把底漆磨穿,寶貴的電泳底漆就這樣磨掉了。
少了一個鈑金的步驟,生鏽的機率也比鈑金後低的多,車主還可以少花些錢,何樂而不為呢?